古城威县 魅力无限

这是一片充满传奇的土地,这是一个姓氏众多的县域,这是一方英才辈出的热土——河北威县

威县鲧堤,从尧帝时代大禹的父亲鲧为防范黄河之水而建,已有4300年时间。鲧堤南起河南滑县,北至邢台南宫新河,全长千里,堪称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宏大工程。时至今日,千里鲧堤的绝大部分已经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唯能保留其数十里面貌的就是威县的邵固鲧堤。威县鲧堤历久长存存量丰富与民族文明史步履同行,是一个奇迹,弥足珍贵,它是威县历史的肇始。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到农耕巧织,从自耕自足到商贸易货,商成阜,阜聚“威”,“威”有名。威县由此成为华北平原上的富饶之乡、活力之源、改革热土。

充满传奇的土地

时至隆冬,走在威县县城的大街上,扑面而来的是现代化城市的风景画面。笔直的道路,整洁的街面,车水马龙中“西风吹冷透貂裘,行色匆匆不暂留”,人们一样的步履匆匆,做事业,求发展,走文明富裕之路!

解放初期相比,威县县城扩大了8倍;与改革开放之初相比,扩大了6倍。尽管如此,威县人不满足,他们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打创新牌,权力下放,改革重心下移,为百姓求发展;拓宽城市街道,打通乡村门户,权力到乡(镇),科技到村,信息到人,101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建造出城乡一体化的新型之城。

感叹今朝,同时也为这片传奇的土地讴歌。

威县始于明朝,至今650年。明朝之前,曾有斥章、广宗、经县、宗城、府城、洺水等名。斥章县始于西汉朝,至今2220年。

尧帝时,为治理大(黄)河水患,命大禹父亲鲧建造鲧堤。邵固鲧堤南4里,有村因太阳庙而名太阳庙村,这是中原地区仅有的一处。太阳庙是远古部落首领祭祀太阳神的地方,鲧为中国城池之父,太阳神庙所在之地,可能与鲧建造鲧堤时的邑城有关,如果得以证实,威县城池的历史将提前数千年。

威县曾是商王朝的京畿之地,与祖乙迁邢密切相关。2009年威县南常屯村发现4处商代遗址,面积达1600平方米。距离不远的清河县杜村发掘出同时期象征商王朝贵族身份的青铜礼器,名曰“杜村遗址(商代)”。说明3500年前威县、清河一带是商王都的封邑和拱卫重地。

威县源自威州。12世纪初金兵南侵,北宋军队由井陉山口入河北偷袭金兵,金人吃过亏,所以金人入住中原后在井陉设立了一个军事重镇威州,管辖井陉一县;1247年蒙古取代金人后,汲取唐朝李世民决洺水大战刘黑闼地方军的教训,将洺水县(威县)划归威州,下辖井陉、洺水二县,两县相隔400余里。5年后,元朝政府将威州府迁至洺水县,仍管辖井陉。元朝末年,洺水县改称威州。明朝初年,朱元璋降威州为威县,隶属广平府(永年),井陉县归属真定府。由此结束了威县、井陉二县长达120余年统由威州管辖的历史。

跨地域管辖是威县历史文化现象的特色。金始元终,威州统治下的洺水县包括井陉县,一直是军事管辖区,民为军籍,隶属中央。两地之间同属威州多为军籍,人员换防和通婚现象十分普遍,所以历史上的井陉人、洺水人多以威州或威县人自居。明朝降威州为县,属广平府,但威县域内的军事用地并没有交给地方,划归沈阳卫(相当于沈阳警备区)的朱元璋第21子朱模管理。沈阳卫的士卒人在东北守边,家眷及换防人员驻扎威县,军用田地、马场、军人及家眷为军籍,隶属封王(国家),威县府衙统计名册但无权管理。

明朝嘉靖《威县志》记载,沈阳中护卫军屯共有22处。其中威县境内18处,屯地380顷(38000亩)。军屯按军队建制分左、前、中三所和一个沈阳群牧所。左所有贺家营、郑家营、两王营、乡花营、许家营、高官营、李下营、钟官营、项家营、于官营,前所有头百户营、苏留寨营、马庄营、王木营、第六营,中所有夏官营、卫上营、第十营;沈阳群牧所第二马房、第四马房、第五马房、第六马房、第七马房、第十马房后统称方家营。威县历史上的十八营村源于此。

明朝后期,政治腐败,军饷不足,驻守军屯中的营尉之官趁机贩卖土地,将380顷军屯之地贩卖给除威县人之外还有12家外地人。这12家外地人分别来自山东冠县邱县临清县,河北省曲周县、南宫县、鸡泽县等2省6县。清朝时清查地亩,12户人家将土地登记在所在县的县籍上,由此威县域内出现了12块土地身在威县名在山东冠县、邱县、临清县以及河北曲周县、南宫县、鸡泽县等6县的籍册上,史称“插花地”或“飞地”。甚至几个村庄隶属山东冠县,村庄之内有一个村庄又隶属于河北南宫县管辖,出现了“飞地”中的“飞地”。身在威县的外地人,为自保结社,于是威县境内出现了“冠县十八村”、“邱县十八村”、“临清十八村”、“南宫十八村”、“曲周十八村”等奇特现象。

威县“飞地”的产生,一方面促进了多民族、多元化的融合,让威县成为天下社会;另一方面造成了国家管理上的真空,“飞地”成为百不管的避难所。晚清时期赵三多等政治侠客就是借机相聚于威县“飞地”,由此产生并暴发了震惊世界的“义和拳运动”。威县“飞地”现象是中国历史上十分稀少和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安徽江苏境内的7块上海飞地,山东境内的河南范县飞地等,与威县相比,其历史厚重度远不及威县。

在威县独特的历史文化中,“飞地”文化是其一,义和拳运动是其二,鲧堤文化是其三,马政文化是其四。因威县古地在宋、元、明三朝存在军屯多有养马牧场,威县地便产生了中原地区少有的马政制度,并留于史册。再一点,威县衙署文化别具一格,自明代起至清,威县旧城中的衙署一直坐落在县城内西北位置,一般情景下,州县衙署都坐落于城池的东北位置,唯独河北的威县和山西岚县与众不同,专家考证山西岚县衙署坐落于西北位置的原因是缘于岚县城池的山势地形所致,而平原地区的河北威县衙署位置于西北则找不出任何原因,实为中国古代城池文化中的一绝。

4300年、2220年、65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威县一路走来,历经风雨曲折,风光于世。

姓氏众多的县域

威县人口众多,自古有“大县”之说。一般来讲,人口的多少与姓氏种类的多少,没有必然联系,然而威县与众有别,堪称中国姓氏的活化石。据1990年统计,威县姓氏数量多达397个,在中国百家姓氏中,威县姓氏几乎全覆盖。

威县姓氏众多,根源于元末明初的战争。

1398年6月24日,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去世,长孙朱允炆即位,史称建文帝。坐拥北京被封为燕王的朱棣不甘心,他以“靖难”为名起兵南下。建文帝调兵30万北上平叛,于是在河北、山东一带进行了长达三年之久内战。史称“靖难之战”,民间流传“燕王扫北”。

威县、南宫百姓认为朱棣起兵谋逆篡位,天下大不敬,自发组织支持建文帝的皇家军队,抗击燕王叛军。燕王朱棣对此十分震怒,命令军队杀人屠城,血腥镇压。《南宫县志》记载,“燕兵所过,各州、县义民目为叛逆,争抗拒之”。《邢台县志》记载,“靖难兵起,传檄征响,秀抗不应”。于是“燕王愤甚,燕京以南,所过为墟,屠戮无遗”,出现了“青燐白骨,怵惊心目”的惨况。

威县在战争摧残下,举目荒芜,万户萧疏,一片赤地。以至于战后许久,幸运活下来的百姓仍躲在河沙洞穴内生存。威县总人口由战前8093人,剩下不足1500人。

为填补人口真空,永乐二年(1404)开始,明朝政府利用数十年时间,先后往威县大量移民。1997年版《威县志》统计表明,在威县463个行政村中,有239个村是移民村,移民户327户。其中属于明朝时期的移民村236个,移民户为324户。在327户移民中,涉及姓氏85姓。

与此同时,明朝利用威县人少地多以及宋、元时期的军屯之地,大量迁入军籍人口。成化年间《威县志》记载,威县在册户1239,其中民户942,军户297;总人口12851人(男9696人、女3155人)。所记载军户297,就是指沈阳卫十八个营军人及家眷户数,按当时威县平均每户8人计算,沈阳卫十八个营的军屯人口近2400人,占威县当时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军籍人员生活条件好于百姓,在威县生活久了,他们习惯了威县的民俗风情和人文自然环境,在他们的引导下,一些生活在外地的亲朋好友,开始投奔威县或是移民。《威县志》记载,明朝时期就有来自南宫、曲周、昌黎云南,安微、南京的移民。其移民多由军屯人员介绍,始为探亲访友,后安身于此。清朝时,沈阳卫十八营军屯人员解散,大部分人留下来或加入威县籍或成为飞地中的外籍人。民国后,随着威县“飞地”的消失,原来的“飞地”人员随土地移入威县户籍,在扩充威县人口的同时,也丰富了威县的姓氏。威县姓氏中陶、夏、贺、马、曹、许、沙、钟、项、余、方、秦、董、王等几十个姓氏多与宋、元、明、清四朝军屯和飞地人口有关。

目前威县万人以上的姓氏有12个,分别是张、王、李、刘、赵、孙、郭、杨、陈、宋、马、高等,其中张、王、李三姓均在5万人以上,三姓氏合计为全县总人口的1/4,其次为刘姓3.5万人左右。张姓源自黄帝姬姓,黄帝五子青阳生挥,研制弓箭得姓张。王姓源于姬姓,出自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的后裔,因王族身份为姓。李姓源于嬴姓和姚姓,是颛顼舜帝的后代。刘姓源于姬姓,出自周定王赐给弟弟姬季子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姓。赵姓出自嬴姓或姚姓,周朝周穆王封赵城于造父,造父后人以赵地为姓。孙姓源于姬姓,春秋时卫国武公之子叫惠孙,后人以他的名字为姓。郭姓源于姒姓,夏朝时有个大夫叫郭支,后人以他的名字为姓。杨姓源于姬姓,晋地有个杨国,后人以国名为姓。陈姓出自姚姓或妫姓,周朝时有陈国,后人以国名为姓。宋姓源于子姓,周朝有宋国,后人以国名为姓。

1990年版《威县志》统计,明朝永乐年间迁民前,威县古地原居民姓氏有张、李、赵、庞、刘、徐、孙、胡、王、潘、苏、范、筱、辛、吕、曹、路、坊、戴、陈、杨、焦、崔、隋、代、翁、牛、黄等28个姓。占现有姓氏397个的7%。也就是说,其中的369个姓氏是永乐年(1404年)之后移入威县的。

众多姓氏聚集一地,孕育了威县人长久以来所秉持的包容、开放、豁达、自立、勇敢、向上、敢争天下先的浩然正气,骨子里浸透着威县人自古至今为国分忧、为国立志,敢于探索、勇于牺牲,团结创业的民风良俗!

英才辈出的热土

威县自古多风流人物,其源脉,与威县特有的历史文化孕育有关,从先人起就有一种从不言败的改革创业精神。

威县人范质历经6朝,5朝为官,2朝为相,他以身作则首开了北宋朝清正勤政之风;元代建立前,洺水人刘肃经刘秉忠举荐受命治理邢州(邢台),到任后兴修水利,扶植农桑,鼓励铁冶,惩治腐败,“不期月,流亡者复,益户十倍。”实现“邢州大治”。忽必烈亲临推广邢州经验。当代“两弹一艇”元勋人物刘杰,威县张营乡邵庄村人,原国家二机部部长、中国核工业的开拓者、奠基人之一,他在地质部工作时发现了中国的第一座铀矿,主持创建核工业部,2009年荣获国家首届管理科学特殊贡献奖。任仲夷威县西小庄人,他在广东任职期间,勇立潮头,敞开“南风窗”,为特区建设与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推动了改革开放事业……

改革开放后,威县人走出去,经风雨见世面,商行天下;同时把客人迎进来,安家立业,以商做朋友。于是有了在威县投资的班尼戈公司等一批重要商户。于是有了上海闵行滨江投资发展公司监事长许延岭、上海浦东发改委信息中心书记主任刘京辰、南京邢台商会会长张四桥、上海蓓朵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董事长郝心宁、上海前卫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万祥、上海东孚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庞晓东等20余名在长三角地区从政、经商的威县籍人士。

威县是为数不多的与黄河、漳水、大运河相伴为邻的福地。黄河孕育了威县人的大度与刚毅,漳水孕育了威县人的精明与缜密,大运河则给予了威县人以韬略与智慧。经商兴业,招商治业自汉唐始一直是威县人的梦想和追求。

为了追梦,威县人自强不息,改革不辍。2014年被确定为河北省唯一的县级综改试点,承担各级各类单项试点25个,在行政体制、城乡一体、现代农业、招商园区、产业扶持、脱贫攻坚、破解瓶颈、社会治理、干部管理等9个方面创出多个全省和全国第一,入选“2015年度中国十大改革案例”,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在威县举办了“全国首届县级综合体制改革暨威县创新实践高层研讨会”。

尝到改革甜头,威县于2017年主动提出试点延长,开拓性地承担了7项23个方面单项试点30个,其中6项做法在全省推广,资产收益扶贫模式成为中央政治局第39次集体学习材料,入围“改革开放40年40地方改革创新案例”。

吃改革饭,享改革果。以2009年为基数,全县公共预算收入、森林覆盖率、全辖居民储蓄存款、工业用电量均增长了10倍,被国家和省市誉为“威县速度”“威县模式”。

2020年10月22日,威县党政考察团赴上海市召开“书记喊您回家创业”暨威县籍老乡座谈会,盛情邀请他们常回家看看。游子千里梦,浓浓故乡情。拳拳之心,传递着威县人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的殷殷之爱。携手共勉,同心协力,凝聚改革共识,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威县改革事业。

来源:邢台日报 苗庭宽

编辑:解保硕

审核:王 冰

签发:董明锐

Hash:4da19dcdb4ce670fd257177845fef987a404dab7

声明:此文由 威县生活服务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