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火峰山曾是兵家必争之地,看如今水城崛起!

火峰山

满福坝水城崛起

南部记者站 张枥 李果

峰山位于南部县嘉陵江北岸,山势雄伟,呈东北朝西南走向,在其主峰可俯瞰嘉陵江,曾是兵家必争之地。1933年8月,在红军和川陕革命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敌人内部矛盾重重的有利形势下,红军发动仪(陇)南(部)战役。期间,红军在火峰山与敌人发生激战,歼敌300余名,俘敌80余名。新中国成立后,南部县将火峰山建成公园嘉陵江上还建起红岩子电航工程,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兴的满福坝———一座水城正在崛起。

激战火峰山

火峰山三面悬崖峭壁,西南面刀砍斧切直插嘉陵江底。民国时期,军阀田颂尧所属李炜如部以及谭锡珍部民团共约3个团,固守在火峰山对岸的南部县城。为防止红军横渡嘉陵江,敌人在火峰山及红岩子渡口也部署了部分兵力。

火峰山是红军进军南部县城的一道天然屏障。为摸清山上敌情、了解地形,红军派3名战士乔装成捡柴拾粪的农民,接近火峰山侦察,结果被敌方强迫拉上山修筑防御工事。3名侦察员在修筑工事期间,把敌方兵力部署、火力配备、地形特点画成草图,趁下山砍树的机会,将情报送回团部。红军前线指挥部根据敌情和地形特点,决定采用夜袭破敌的方法攻下火峰山。

1933年8月29日,红八十一团以一个排的兵力从火峰山北面前哨阵地蛇头山进攻。激战中,指挥员牺牲。为给敌人造成错觉,红军又在蛇头山侧翼连续打炮,呐喊佯攻。敌方误以为火峰山东西南三面地势险要、红军无法靠近,只有北面是缓坡,红军可能由此进,于是下令将防守力量从火峰山调至鸡公山、锣鼓垭一线。1933年9月2日晚,红二六五团和红八十一团兵分左、中、右三路向火峰山进攻。左路从城隍庙出兵,经琴台寺、满福坝进至火峰山西面大石滩、元坝井,以控制渡口,截断敌人退路。中路从城隍垭出发,经大石桥、蛇头山,沿顶顶梁、金头山、猫儿梁正面进攻。右路从碑院镇出兵,沿梨子垭、青木庵、康康井、玄真观、李家湾,从火峰山右翼进至郭家坝,攀上响岩子,俘敌两名哨兵,包围了元包山。这时,敌人仍酣睡,毫无防备。右路再一分为三:一路从响岩子到青龙嘴,二路从瓢子湾、玄真观行至马家坪,三路“尖刀连”从大石桥金顶山、锣鼓垭上山。

“尖刀连”摸至敌人第二道岗哨,见哨兵围着打牌,七嘴八舌、闹闹嚷嚷,乘其不备,蜂拥上前抢先控制了敌人架在哨栅中间的武器,俘敌岗哨班全部人员。紧接着,红军战士包围敌人第3道岗哨排,接连砍死敌方8个哨兵。响声惊醒哨棚内熟睡的敌人,他们准备抵抗。红军立即向哨棚投进4枚手榴弹,炸得敌人乱成一锅粥。鸡公山上大股敌人听见枪声,慌忙回兵救应,沿锣鼓垭向主峰反扑。红军居高临下,击退敌人多次进攻。

火峰山一战激战到天明,歼敌300余名,俘敌80余名,为红军进军南部县城、壮大队伍奠定坚实基础。

如今,在火峰山临江眺望,江水滔滔,波光粼粼,渔舟点点,帆影起伏,水天一色,呈现出一派迷人的山光水色,让人流连忘返。火峰山气势雄浑、景致迷人,其西可鸟瞰南部县城全貌和“灵云”“晓霞”;北有“琴台”婷立;南有层层梯田,炊烟冉冉;东有“禹迹山大佛”,隐约可见。火峰山顶直捻云盘,朝舒云霞,暮卷烟波,层林绿染,幽涧叠翠,云蒸霞蔚,鸟语花香,是不可多得的自然景观

截流建电站

新中国成立以来,南部县委、县政府把发展小水电纳入议事日程,先后建成新民电站、周家井电站、铁佛塘一级电站、王家二级电站,逐步形成相对独立完善的发、输、配电体系和自发自供自管的电力管理体制,为全县工农业生产提供了水源电源。

随着经济发展和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南部县工业、农业商业民生用电问题逐年凸显。特别是广大农村,虽然通了电,但是却经常停电,群众意见很大。1992年,南部县委、县政府顺应民心,决定利用火峰山脚下红岩子一带水深且具备修建电站的特点,锁江截流,建设红岩子电航工程。在1997年初召开的南部县第十二届人大第六次会议上,会议表决关于红岩子电航工程上马建设的决议,赞成票达出席代表的100%。

1998年11月6日,大江主河道截流;1999年1月27日,工程浇筑第一板砼;2001年1月6日,冲砂闸下闸蓄水,10日,首台机组试运行,并利用围堰发电。2002年6月,泄洪闸工程具备挡水能力;6月25日,船闸试航成功;8月15日,第二台机组试运行启动发电;9月6日,坝桥贯通;12月16日,泄洪闸下闸蓄水;12月9日,第三台机组试运行并启动发电;20日,工程通过竣工验收,三台机组正式启动并网发电;23日上午,举行竣工总结大会,下午在红岩子广场举行竣工庆典。工程历时5年44天。

红岩子电航工程竣工后,上游至阆中市的嘉陵江河道得到渠化,不但水运能力大幅提升,而且形成别具一格的靓丽水上观光风景长廊,游船可直达阆中古城,促进南部旅游业发展。同时,南部县城北门一带旧房实施改造,蔬菜村及嘉陵江河滩和罐尔窑一带土地得到改造和开发,城区建成面积扩大4平方公里。大坝横卧嘉陵江上,气势恢宏;坝桥贯通,交通方便,为县城向江东延伸创造了条件。

坝前,江面形成的红岩子湖成为城市河湖型水利风景区。近年来,景区实施嘉陵江综合保护开发行动,实施红岩子公园整治、嘉陵江流域生态治理、嘉陵江沿岸景观提升、河湖连通、沿线乡镇污水处理等工程,形成水资源丰沛、江河贯通、调蓄滞洪功能完备的水系网络。2016年9月,红岩子湖被列为第十六批国家水利风景区。

水城崛起

近年来,南部人不断解放思想、不断思索创新,着力构建以红岩子湖为核心,以升钟湖、八尔湖、观音湖盘龙湖为增长极,以嘉陵江流域风情小镇和江、河、湖生态湿地建设为支点的“一核、四极、多支点”城乡发展格局。

面对老城区人口密度大、承载能力不足的现实,南部县坚持同步推进新城新区建设和嘉陵江保护工程。国际知名规划团队历时3年完成满福坝南部水城项目设计,目前正逐步由蓝图变为现实:满福岛公园内,石拱小桥和湖光掠影相得益彰,一条游步小道贯穿公园全境;小道左侧,原生乔木矗立于嘉陵江畔,形状大小不一的鹅卵石点缀其间;小道右侧,嫩绿色草坪沿高低起伏的河滨缓坡自由生长,新植树木惬意伸展枝丫;曲径通幽的木板小道古韵悠长,恣意摇曳的芭茅和水草,透着返璞归真的自然……占地3000亩的满福岛公园,既是嘉陵江保护工程,又将是一处矗立在嘉陵江边的5A级景区。

目前,满福坝南部水城“一桥”“二路”“三园”“四馆”“五中心”加紧推进。全长1.8公里的南部县嘉陵江三桥加紧施工,它将是目前长江、嘉陵江上最宽的一座桥,预计明年国庆节前夕将竣工。

满福坝南部水城把生态与环保放在建设首位,坚持地下管网与河湖连通工程同时进行。在火峰山隧道,新区的污水管网从隧道底部通过,将污水引入远离嘉陵江的河东污水处理厂。隧道进出口以6米落差与内湖连通,既解决新城新区排洪防涝问题,又维护新的水生态系统平衡。在地上,坚持先造景再利用原则,在满福岛外滩,追求返璞归真的自然;在满福岛内湖,规划建设威尼斯等三条风情水街,建设水上森林、城市之心、水韵天街等特色景观。

满福坝南部水城项目全面建成后,通过“连通山水、构建场景、演绎文化、创造旅游”,全力打造集旅游度假、文化体验、宜居宜业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生态文旅新城,实现城市与文化、旅游互动共生。满福坝南部水城将成为“天地之间的灵动舞台,穿越时空的文化呈现,独具匠心的传世作品”。

满福新区效果图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满福坝这幅充满想象的画卷正在南部县火峰山下嘉陵江畔徐徐展开。在这里快速崛起的新城,为“亲水南部”描下点睛之笔。

来源:南充日报

来源:网络,说明:本文为网友提供信息,发布本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已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更正或删除。

Hash:8f5f3a9e76abe577207a782553e6e44c6dd070d1

声明:此文由 大南部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