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节,金石契带您去国家博物馆看永州摩崖石刻拓片展

主办单位:

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

中国国家博物馆

中国书法家协会

承办单位:

中共永州市委

永州市人民政府

执行单位:

中共永州市委宣传部

永州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

支持单位:

湖南省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

湖南省书法家协会

永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永州潇湘意摩崖石刻拓片博物馆

展览地点:

中国国家博物馆

展览时间:

2021年9月18日——2021年10月17日

参加开幕式的领导合影

9月18日,在中秋国庆佳节即将到来之际,由湖南省委宣传部、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永州市委、市政府承办的“摩崖上的中兴颂——永州摩崖石刻拓片展”开幕式在国家最高历史文化艺术殿堂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号召的发出地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以这种独特的方式,一起观赏石刻中兴、翘首复兴时刻,向伟大祖国献上来自潇湘源头的美好祝福。

开幕式现场

永州,古称零陵,地处潇、湘二水交汇之处,是荆楚至岭南的水运要冲和湘桂文化走廊的重要节点,享有“潇湘”之美名。境内山水相依,景致绝佳,水清石秀,宜于镌刻。自古以来,摩崖石刻蔚为壮观,现存古摩崖石刻2000余方,数量之多,品位之高,国内罕见。

永州市委书记朱洪武致辞

永州摩崖石刻兴盛于唐代,历经宋代流衍、明代追摹和清代考据的千年积累,形成了浯溪碑林、阳华岩朝阳岩九嶷山等多处摩崖石刻群景观,呈现出历代诗文同处一崖的独特文化现象。浯溪一崖,镌刻着《大唐中兴颂》《大宋中兴颂》《大明中兴颂》,引后世文人写诗评碑、论人记事,抒发对国家强盛的赞美与喜悦之情,可谓一曲“石头上的中兴颂”。苍崖丹壁,以欢快的调性,记录着历代文学大家的记文、诗刻、铭记、题名、榜书,可谓一部“石头上的文学史”。永州之野,云集颜真卿、怀素、苏东坡黄庭坚米芾、何绍基等书法名家名刻,篆、隶、楷、行、草诸体兼备,尤其浯溪碑林因“文”“字”“石”奇绝,世称“摩崖三绝”,引后世无数文人敬临凭吊、追慕效仿,可谓一本“石头上的书法字帖”。水石之美,令迁客骚人钟情于此、心向往之,虞舜、司马迁李白、元结、颜真卿、怀素、柳宗元刘禹锡、欧阳修、陆游、苏东坡、黄庭坚、米芾、杨万里、文天祥王阳明、王夫之、顾炎武、徐霞客、何绍基、吴大澂等历代名人纷至沓来,打卡永州,留题刻石,可谓一个“石头上的历史留言板”。

永州市委书记朱洪武致辞

中国书法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李昕致辞

本次展览精心遴选从唐至近代永州摩崖石刻拓片近60件,通过永州摩崖石刻悠久历史和宝贵价值的认识,将永州精美绝伦的碑刻文化展示给全国人民。

展览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民安国定,摩崖颂中兴”以历史为主线,重点展陈《大唐中兴颂》《大宋中兴颂》《大明中兴颂》等石刻拓片。其中,以元结撰文、颜真卿书写的《大唐中兴颂》最负盛名。第二部分“地缘人彰,山水绿潇湘”以人文为主题,重点展陈历代名家大师在永州留下的珍贵墨宝。怀素小草《千字文碑》与大草《千字文》石刻,苏轼《荔子碑》乃韩愈撰文记载柳宗元事迹的书法石刻都一一亮相。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 王春法致辞并宣布开幕

展厅内景

展厅内景

展厅内景

展 览 拓 片 赏 析

大唐中兴颂石刻拓片 元结撰 颜真卿书原刻于唐大历六年(771)宽317厘米 高292厘米

大唐中兴颂石刻拓片局部

大唐中兴颂石刻拓片局部

大唐中兴颂石刻拓片局部

皇宋中兴圣德颂 宋乾道七年 宽654厘米 高360厘米

大明中兴颂 丁懋儒撰并书

何绍基诗刻 原刻于清同治元年(1862)宽88厘米 高45厘米

荔子碑 韩愈撰 苏轼书 廷桂重刻并题跋原刻于清同治七年(1868)宽289厘米 高108厘米

荔子碑拓本局部

荔子碑拓本局部

阳华岩铭并序 原刻于唐永泰二年(766) 宽295厘米 高96厘米

阳华岩铭并序局部

阳华岩榜书 段锦 原刻于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宽150厘米 高70厘米

游阳华岩诗 赵师侠 原刻于南宋淳熙十五年(1188年)宽70.5厘米 高46厘米

道州江华县阳华岩图并序拓片

钴鉧潭榜书 佚名原刻于宋代(960—1279) 宽34.5厘米 高108厘米

龙岩题名 陶羽 周敦颐撰并书原刻于北宋治平四年(1067年)宽68厘米 高100厘米

濂溪榜书 方进原刻于明弘治至嘉靖年间(1488—1566)宽85.5厘米 135厘米

九疑山榜书

唐叟釣矶榜书 杨万里原刻于南宋时期(1127—1279)宽61厘米 125厘米

寒亭题名 程逖原刻于南宋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宽60厘米 高50厘米

阳华岩题名 杨长孺原刻于南宋开禧元年(1205年) 宽72厘米 高99厘米

朝阳岩榜书 张子谅 卢臧原刻于北宋嘉祐五年(1060年)宽51厘米 高137厘米

中兴颂诗引并行记 黄庭坚撰并书 原刻于宋崇宁三年(1104年)宽164厘米 高283厘米

中兴颂诗引并行记拓本局部

中兴颂诗引并行记拓本局部

中兴颂诗引并行记拓本局部

渔翁诗 柳宗元撰 愚复模刻原刻于明代(1368—1644年) 宽69厘米 高79厘米

如月之中榜书 胡植 原刻于明万历元年(1573年)宽242.5厘米 高50厘米

月岩榜书 梁溶 原刻于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宽138厘米 高90厘米

雨中游浯溪读《大唐中兴颂》(次黄庭坚《中兴颂诗引并行记》诗韵) 吴大澂撰并书 原刻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宽94

谈《大唐中兴颂》有作(次黄庭坚《中兴颂诗引并行记》诗韵)何绍基撰并书 原刻于清同治元年(1862年)宽110厘米 高1

峿台铭 元结撰 瞿令问书 原刻于唐大历二年(767年)宽108厘米 高199厘米

浯溪诗 米芾 原刻于北宋熙宁八年宽75.5厘米 高37厘米

周在廉诗刻 周在廉撰并书 原刻于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宽36厘米 高58厘米

金石契主编张振国(棠村)简介:

张振国:河北正定人,字定庵,号棠村,法名圆振,斋号观云精舍。雅好金石书画,近年来主要从事金石学的传播与研究。师从海上童衍方先生。原为人民日报社《人民文摘》杂志艺术部主任,《非常艺术》杂志主编,现为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高研班书法金石工作室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香港国际青年艺术家协会艺术顾问,金石契微信公众平台联合创始人。2016年元月举办《净土石华——秋碧堂藏古代佛教石刻拓片展》;2017年3月举办《净心守志——张振国丁酉青州书法展》。2017年8月于潍坊举办《净心守志——张振国书法金石题跋展》。2021年6月于沈阳举办《颂党弘艺 翰墨缘深——王荐、张振国书法艺术展》。现居北京。

金石契执行主编马龙简介:

马龙:河南洛阳人,2004年结业于长春师范大学书法系,当代书画篆刻家,评论家、撰稿人。马龙现为《非常艺术》杂志、《金石契》杂志执行主编,金石契微信公众平台联合创始人。马龙有20万字美术理论及美术评论散见于各专业类刊物。现居北京。

Hash:a1815c2c8caae06aeb6bfdcb9dd5e6d3bee8fddc

声明:此文由 棠村—金石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