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红色足迹学党史㉟ | 他是农运先驱,点燃了浙南的革命烈火

当前,全市上下正掀起党史学习教育热潮,为守好"红色根脉",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市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从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党史胜迹中,遴选并公布了100家温州市党史学习教育基地,其中40家获评浙江省党史学习教育基地。(详情点击➫这里 查看)

对此,温州发布特别推出“沿着红色足迹学党史”主题系列报道,带领小伙伴们打卡温州市党史学习教育基地,一起去寻访红色“印记”,感悟温州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和家国情怀。

5月20日起,小布带大家打卡了

温州多地的党史学习教育基地

大家对哪家的印象最深呢?

今天,我们将继续走进

位于苍南的四家党史学习教育基地——

王国桢烈士故居

马站烈士陵园

马站霞峰宫革命纪念馆

苍南大渔湾战斗纪念馆

王国桢烈士故居

王国桢烈士故居位于苍南县马站镇蒲城社区西门外村上南垅。故居是一座完整的四合院建筑,建筑面积为1128平方米。温州市原市长卢声亮题写匾额“王国桢烈士故居”。 故居内设陈列室,分三个部分展出有关资料、领导和老同志题词等,全面展示了王国桢烈士的生平事迹,包括他的求学、生活、革命工作等方面的历史资料和珍贵相片。2006年原蒲城乡党委、政府筹资30多万元进行修缮。

王国桢故居于2008年1月被命名为温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5年12月被命名为温州市党史教育基地。

王国桢(1899~1931),乳名杨柳,字叔材,生于平阳县(今苍南县)蒲城西门外。17岁从宜山学堂毕业时,由于家道中落,不能继续求学,先后到蒲城、霞关镇当塾师。1919年春,进入厦门集美学校当教员。1921年,转到福建漳州一所中学任教,在庆祝“双十节”时,他写了一幅废旧立新的标语,贴在校门口,惹怒了反动军阀政府,将他逮捕入狱,后经同乡筹送50块银元得以保释。当时有人劝他能忍自安,他愤愤地说:“阴森黑暗的囚狱,冰冷沉重的镣铐,只能教我看清军阀政府的腐朽残暴,增强我反抗的斗志。”

1925年,王国桢从漳州回乡,入温州商业学校学习。1926年春,赴广州参加毛泽东主办的第六期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同年秋结业后,以中共中央农运特派员的身份回到温州领导农运工作。同年冬,由中共温州独立支部成员林去病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深入永嘉新桥、瞿溪和梧埏一带农村进行调查研究和组织工作,瞿溪等地的农会纷纷建立,并轰轰烈烈开展减租减息、抗捐抗税的斗争,1927年春,被选为永嘉县农协主席。他还去平阳瑞安乐清等县协助农运工作。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共产党组织由公开转入地下,王国桢潜回故乡,7月家庭被抄,9月去了厦门,在集美学校任教,次年3月又回乡,继续在永嘉瑞安一带进行革命活动。1930年2月,王国桢协助中共中央特派员金贯真在瑞安肇平垟召开温属各县第二次扩大会议,对武装斗争作出决议,会同李振声、雷高升等组织红军游击队。2月底,中央军委派胡公冕来领导武装斗争,3月7日与王国桢会合,成立了浙南红军总指挥部,胡公冕任总指挥,王国桢、李振声负责政治工作,三四月间,王国桢、雷高升带领武装队伍,先后缴了瑞安盐局、平阳瓯盐公所的缉私队的枪支。1930年5月,王国桢参加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他回到浙南后,于6月18日至22日在瑞安(今瓯海区)渔潭中村召开中共浙南第一次代表会议,王国桢在会上传达了中央苏维埃代表会议精神和工作指示,并由7人组成中共浙南特委,王国桢任书记。当年8月,王国桢到上海参加苏浙皖三省联席会议,当年12月,中共浙南特委撤销,中共温州中心县委成立,王国桢任中心县委负责人,继续进行武装革命活动。1931年八一前夕,王国桢在瑞安鲍田乡下召开永瑞平三县干部大会,继续部署武装斗争和发展党组织工作。一夜之间,革命标语贴满各地,浙南反动政府大为震惊,到处通缉王国桢等共产党员。

10月16日,秋风瑟瑟,王国桢患病回温途经瑞安飞云江码头时,被叛徒出卖,不幸被捕,押至温州,他在狱中坚贞不屈,大义凛然。他给母亲的信中说:“你生六子,好比养活五个,千万不要为我悲伤。这条路我是走定了,一定要走到底!”12月11日,王国桢在温州市区壮烈牺牲。

地址:苍南县马站镇蒲城社区西门外村上南垅

马站烈士陵园

马站烈士陵园位于苍南县马站镇桥头村,建于1960年10月,1990年3月重修。2014年,中共温州市委党史研究室、苍南县民政局、马站镇政府拨专款进行再修缮。

陵园坐西北朝东南,占地面积1800平方米,建筑面积800平方米。从马站镇南新街步行500多米,踏上长有5棵百年大榕树的塘堤,登上宽1.5米、长200米用石板铺砌的山路,就到了陵园门台,闪闪发光的“烈士陵园”映入眼帘。站在陵园大门口驰目远眺,鹤顶山似在俯首默哀,合掌双岩似在合掌祈祷,依依长流的蒲江,在日夜吟唱着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写就的壮歌。

圆形的陵园围墙内,竖立着浙江省原省长周建人题写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纪念碑。碑后并列着3个半圆形的墓穴:中间是24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之墓,安葬着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1军188、189团在解放福建战斗中负伤,后在乘汽轮去温州治疗途经北关岛海面时,遭敌机袭击而牺牲的战士。左首是王国桢烈士之墓。右首是朱维甫、徐启琨、李正抄、蓝朝化等7位烈士墓。在纪念碑的两侧,左边是7位、右边是9位烈士之墓。纪念碑下苍松翠柏,槐桂迎春,它象征着血洒浙南大地的烈士们永垂长青。

马站烈士陵园安息着的48位革命烈士,他们不论在战场上或在敌人的监狱里;不论是在敌人的屠刀下还是在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事业中,表现出英勇顽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烈士的革命精神正哺育着广大青少年茁壮成长,烈士陵园成为对广大人民进行党史、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的重要阵地。

马站烈士陵园于1988年5月被列为县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6月被命名为苍南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地址:苍南县马站镇桥头村园山仔

马站霞峰宫革命纪念馆

1927年3月,中共温州独立支部成员、平阳县农民协会会长张培农回家乡,组织蒲门各地农民协会,在马站霞峰宫召开会员代表大会,联合成立“平阳县第四区农民协会”,公推施树敢为会长,从而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四·一二”-政变后,张培农等以霞峰为基地,组织了农民武装——赤卫队。

1928年秋,张培农、王国桢指挥赤卫队,夜袭蒲门警察分所——蒲城可爱楼,缴获一批武器和弹药。1930年5月,赤卫队部分队员配合红十三军攻打平阳城抗日战争爆发后,在中共蒲门区委领导下,该地进步知识青年施立培、林裕芝、叶玉钗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团结一批热血青年,参加“青年抗日救亡团”“青年抗日宣传队”“青年妇女训练班”等进步组织,深入集镇农村,广泛开展抗日宣传和募捐活动。

解放初期,蒲门区委进驻霞峰,以霞峰宫为活动主要场所,召开各种会议,放手发动群众,建立农民协会及共青团、妇联会、民兵等组织,开展减租减息、反霸除奸等斗争,并广泛动员群众参军参政。霞峰、蒲峰、边峰老区人民,在漫长的革命斗争中,为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马站霞峰宫革命纪念室位于苍南县马站镇霞峰村霞峰山麓东侧,毗邻蒲峰闸桥头。霞峰宫原系“平阳县第四区农民协会”成立旧址,原有5间古建筑,一座古戏台,坐西朝东,占地面积495平方米。因历经沧桑,长期失修,濒临倒塌。2003年5月,开始拆建,2004年7月竣工。

现建成一座二层5间混凝土结构的纪念室和一座新戏台,左右两侧有走廊与厢房,合计建筑面积441平方米。纪念室大门正上方题“霞峰宫革命纪念室”,左侧挂:“平阳县第四区农民协会旧址”牌匾,右侧挂“霞峰宫为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铜牌,屋顶为金黄色琉璃瓦,具有民族建筑物风格。二楼为纪念室陈列厅,分5个篇章展陈,分别反映霞峰村党员群众参与大革命等时期的光荣革命传统,如1927年春平阳县第四区农民协会成立前后各个革命时期的文字资料及图片等。

霞峰宫革命纪念室的筹建,得到中共苍南县委、县政府和县委宣传部、县委党史研究室的大力支持。霞峰宫革命纪念室于2003年5月被中共苍南县委、县政府命名为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地址: 苍南县马站镇霞峰村

苍南大渔湾战斗纪念馆

苍南大渔湾战斗纪念馆位于苍南县赤溪镇综合文体中心。

1963年6月27日,乔装成人民解放军的台湾国民党反共挺进军第31支队武装特务11人,登陆平阳县赤溪镇(今属苍南县)大渔湾,被当地驻军和民兵击毙5人、自杀身亡1人、生俘5人;缴获卡宾枪8支、手枪10支、子弹1867发、手榴弹7枚、收发报机2部、密码本2套8本、金条235条、金戒指212只、人民币3058元。在激战中解放军战士牺牲一人。

同年7月10日,浙江省温州军分区在矾山召开大渔湾歼敌祝捷大会,某部副班长胡寿林(烈士)、战士张棉星、中墩边防哨所林来富、民兵苏旺巢、许益金、杨乃党、王才秋、苏中义、史世子等9人记一等功,授予驻赤溪守备八六团六连和金鸡笼民兵排、隔头大队民兵连集体一等功,同时赋予大渔湾战斗精神。

1964年10月30日,浙江省人民委员会、浙江省军区授予苏旺巢“民兵战斗英雄”称号。2013年,中共温州市委党史研究室拨专款10万元,对该馆重新修缮。纪念馆中陈列有大渔湾驻军部队和民兵英勇歼敌、战备训练照片,战斗场景,人物简介,荣誉墙、表彰会议合影留念照片及实物等。

2018年,赤溪镇投入约200万元拆建危旧的原赤溪老电影院,经过2年时间改造,焕然一新的大渔湾战斗纪念馆于2020年6月正式投用,占地面积3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80平方米。

苍南大渔湾战斗纪念馆于1993年8月被命名为苍南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地址: 苍南县赤溪镇信智村

重温红色故事

汲取奋进力量

明天小布将带大家走进

位于龙港的党史学习教育基地

敬请期待

100家!温州市党史学习教育基地出炉

沿着红色 足迹学党史① | 温州人民永远铭刻的记忆

沿着红色足迹学党史② | 点进来,带你探访温州的革命历史与温暖印迹

沿着红色足迹学党史③丨藏在大山深处的革命故事

沿着红色足迹学党史④丨温州城区,有着一段值得铭记的历史

沿着红色足迹学党史⑤ | 400余年话峥嵘,这里曾是温州人的“长城

沿着红色足迹学党史⑥ | 这间7平方米的地下密室,诞生了浙南革命火种

沿着红色足迹学党史⑦ | 这里是“中国农村改革”的源头,点燃“包产到户”的星火

沿着红色足迹学党史⑧ | 在这里,用档案追忆红色故事,重温浙南革命斗争

沿着红色足迹学党史⑨ | 这里是东海海防要塞,见证了保家卫国的历史和荣耀

沿着红色足迹学党史⑩ | 飒!东海一抹“海霞红”!

沿着红色足迹学党史⑪ | 这些静默无言的碑亭,藏着人世间厚重的思念 沿着红色足迹学党史⑫ | 这支不打新四军番号的新四军部队,是浙南地区的抗日中坚力量 沿着红色足迹学党史⑬ | “平民夜校”里藏着不平凡的秘密,这里诞生了乐清最早的党组织 沿着红色足迹学党史⑭ | 血染的“红色堡垒”,诉说着那段暗潮汹涌的革命历史 沿着红色足迹学党史⑮ | 百名英烈长眠于这座丰碑下,化作最亮的星照耀我们前行 沿着红色足迹学党史⑯ | 在国旗设计者的故乡,忆往昔峥嵘岁月

沿着红色足迹学党史⑰ |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里见证了游击纵队解放浙南的历史

沿着红色足迹学党史⑱ | 百名志愿军老兵筹款建了一座纪念馆,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沿着红色足迹学党史⑲丨重温红十三军的革命岁月

沿着红色足迹学党史⑳ | 永嘉最“红”的革命圣地,这里铭刻着586位革命烈士的英名

沿着红色足迹学党史㉑丨带你重返那段战火中办报的峥嵘岁月

沿着红色足迹学党史㉒ | 革命的火种在这片红色沃土上传播

沿着红色足迹学党史㉓丨温州抗战史上一次战绩卓著的战斗

沿着红色足迹学党史㉔丨踏上红色热土,重温革命先烈刘英的英雄故事

沿着红色足迹学党史㉕ | 胡家六兄弟为革命捐躯,他们的故事代代相传

沿着红色足迹学党史㉖丨走进“浙南红都”,追溯红色血脉

沿着红色足迹学党史㉗丨这块摩崖题刻背后,藏着英烈壮举

沿着红色足迹学党史㉘丨十三年烽火历程!浙南特委在这里成立

沿着红色足迹学党史㉙丨听,80余年前的读书

沿着红色足迹学党史㉚ | 粟裕带领红军挺进师在此冲出包围圈,重返浙西南

沿着红色足迹学党史㉛ | 浙南游击战争中的最好范例,在此诞生

沿着红色足迹学党史㉜ | 巍巍丰碑!这里每块岩石都刻上了烈士事迹

沿着红色足迹学党史㉝ | 苍南有位“铁军将才”,为掩护主力突围,他决死指挥、壮烈牺牲

沿着红色足迹学党史㉞ | 这些馆藏,揭开了斑驳的地下革命岁月

来源:温州发布

资料:苍南县委宣传部

编辑/版式:周弧

大家都在看

➤ 奋战十天,速战速决!温州全力以赴决胜境外输入疫情防控阻击战

➤ 中考成绩查询、志愿填报时间定了!

➤最新通知!涉及温州普通高中、中小学、幼儿园

➤ 时限3个月,11条公交线路走向临时调整!别坐错车了~

➤ @大学生,温州3000多个实践岗位等你报名!

你的每个赞和在看,小布都喜欢!

Hash:adabc0aaac45a927c9951b95e28dd76e000eaa8b

声明:此文由 江南水乡生活见闻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