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烟台出发,沿着高铁线去寻找老历史

省内高铁的开通,使得烟台济南之间的距离只有三小时,但沿线老城的味道却需要我们下车去细细品……元旦三天小长假,不如就去看看吧

烟台

烟台朝阳

始建于1872年(清同治十一年)。南起北马路,北到海岸街,全长400米。因其为南北走向,又在烟台山之阳,故名朝阳大街,朝阳街是近代烟台一条繁华的商业街,老烟台著名的洋行、商号云集于此洋行,工厂、商号、银行、娱乐场所的中英文招牌比比皆是。如今的朝阳街,尽管一家家酒吧、迪厅都洋溢着现代气息。但若漫步街头,那西式建筑的华丽装饰和墙上影影绰绰的外文字母,仍能使人浮想联翩,思绪随之穿越时空,尽情体味百年街巷那深深的韵味。

烟台山

占地420余亩,海拔42米,东、北、西三面环海。已成为烟台市最具历史文化特色和自然景观特色的文化旅游景区。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因在山巅设烽火台防倭寇,烟台山和烟台市由“狼烟墩台”而得名,是烟台的标志和象征。先后有17个国家在烟台设立领事,英、美、日、法、德、丹麦6国在烟台山修建了领事馆、官邸楼、教堂等30幢风格迥异的欧美建筑。1985年向社会开放后,建成了烟台开埠陈列馆中国京剧艺术腊像馆、中国钟表博物馆、中国锁具博物馆、烟台老照片馆、民间艺术馆和丹麦领事馆旧址复原陈列等8处展馆。

青岛农业大学(原莱阳农业学校)

1951年6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创办了莱阳农业学校,设农作物和果树蔬菜两个专业。是新中国成立后山东省最早创办的两所中等农业专科院校之一,为国家农业部重点中专学校,隶属山东省农业厅领导。2007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青岛农业大学,办学地点由山东省莱阳市变更为青岛市城阳区。以此为标志,学校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学校提出了“科学发展,内涵发展,和谐发展”的办学思路,开始向高水平多科性大学迈进。2012年11月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财政厅印发《关于公布山东省名校工程首批立项建设单位的通知》(鲁教高字〔2012〕14号),青岛农业大学被确定为“山东特色名校工程”立项建设单位。

莱阳地委大院

坐落在小璜山南面的宽阔院落,烟台人惯称的老机关大院,是当年烟台地委机关所在地,几幢两三层小楼,分别曾为地委和专署的办公楼。虽然后来地改市变成市委机关,新世纪迁往莱山区,依旧有人称那里为地委大院。烟台是中国的革命老区,素有“胶东小延安”之称,一些担任过地委主要领导人乃至部委办局的领导,大多是从战火中走过来的,经受过战争的洗礼,身上始终保留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整个地委大院,掩映在高高的白杨树下,院内建有花坛,春夏季节,树绿花艳,真可谓机关在园林中,园林在机关内,环境优美宜人。

潍坊

潍县乐道院三大老建筑

潍县乐道院已有130多年历史,曾有许多西洋式的老建筑。四、五十年代以前从远处眺望,那里有潍县最高建筑广文中学的“大钟楼”、教会的“大教堂”和医院的“十字楼”,鲜艳的红色瓦房,掩映在翠绿的参天大树中,景色十分可观。

广文中学(潍坊二中)内有一座数十米高的“钟楼”,建造雄伟,楼体呈长方形塔楼,四周开有多个拱形窗口,顶端是有围墙的露天平台,可以登高望远。悦耳的钟声“嗡嗡”地响彻潍县城,它是学校师生起居作息的“号令”,也给全城人播报着钟点,它的声音十分温馨与亲切。钟楼的顶部已于七十年代拆除,“大钟”的原型现放在“潍县集中营纪念馆”用作展览了。

走进“乐道院”东门,左边是乐道院楼,因楼体呈十字形,因此也叫做“十字楼”,也是人们所说的“洋楼”,楼体为青砖红瓦,建造十分气派,各科住院病人都在这里,这里是昌潍地区医疗水平最高的医院。

在乐道院北门里,建有一座圆棱形大教堂,它是西洋式建筑,白墙红瓦,园形琉璃窗子,八角尖顶,既华丽又庄重,建造别具一格。教堂经常有聚会活动和礼拜,最有趣的是圣诞节时的盛况了,圣诞树、圣诞老人每次都引来许多小朋友,非常热闹。教堂顶上时常有大群大群地斑鸠、鸽子“呼啦呼啦”地飞来飞去,有时成片的落在楼顶上“咕咕”叫,人们天天浸沉在它悦耳地歌声中。教堂已于七十年代初拆除,现在仍有照片可见。

出了古老的建筑之外,潍坊还有许多令人怀念的老街。

城隍庙:在城隍庙小区里,向阳潍城公安局西,现还有旧址,郑板桥曾重修,写有《重修城隍庙碑记》被人誉为墨宝。

状元胡同:在今爱国路东,模拟南,党家湾小区西,柳树行子北,原来叫新巷子,清末民初短短的长不过百米、宽不过三米的小巷先后出过曹鸿勋、王寿彭两位状元。

大十字口:在今向阳路与东风街交叉口,离潍坊县衙旧址不过百米,古代潍县城最繁华的集市所在,店铺林立,一派繁荣景胜,曾经云集了张三包子,时麻子肉火烧,等等好吃的面食大店。十字口也是潍坊市区海拔最高的所在。(潍坊郊外最高海拔在仓南街马良冢子附近)。

十笏园:是如今保存最好的古宅园林,在今胡家牌坊街中段。关于它的介绍不必冗述。

胡家牌坊街:知道城隍庙肉火烧的人都知道这条街,去过十笏园的人也都知道这条街。潍坊现在以石坊命名的街巷现在只有这一条,其实潍县城里共有三十多座牌坊,造型美观,妙就妙在其形状各有不同。

关西马道:好多人都知道它,弯弯的石头拱门,都快成了潍坊的形象代言了。

三元阁:位于奎文区东关鱼店街西首,亦称“绿瓦阁”、“鱼店阁”,即关侯庙,它始建于明朝万历三十一年,清乾隆年间重修,迄今为止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我市2000年列入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目前仅有的门券也岌岌可危。

青州昭德古街:位于山东省青州市,全国首届十大“历史文化名街”。 因街内中段有昭德阁故名。是回族居住最集中的街道之一。民族特色浓郁。古街一直保持原有历史格局,老店铺、青砖小瓦,古式木质板门,依稀可见当年商贾云集、游人如织的繁华。青州古城明清街巷至今仍有踪迹,棋盘街、昭德街、卫街、偶园街、北门街、北关街等,尚能首尾相连,绵延5公里,称为“十里古街”。

青岛

青岛建城仅仅100多年的历史,却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也是我国唯一年轻的历史文化名城,其中重要一个方面是众多的德占日占时期的一批优秀的老建筑承载着历史文化。

它们或宁静或活泼,掩映在绿树之中,构成了青岛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独特城市特色。

德国胶澳总督府

位置:青岛市市南区沂水路11号

介绍:德国胶澳总督府旧址是一座德式近代建筑。1897年德国攻占青岛后,于1906年建成了这座总督府,该建筑具有19世纪欧洲公共建筑特色,呈“凹”字形,屋顶用红筒瓦覆盖。后来,这里成为青岛市政府、政协的办公地点,后来随着市府新大楼的建成而终止使用。现在这里不允许入内参观,可以再门口拍照留念。

青岛天主教堂

地址市南浙江路15号(曲阜路口)

介绍:青岛天主教堂本名圣弥厄尔教堂,由德国设计师毕娄哈依据哥德式和罗马式建筑风格而设计。拟建教堂应高百米,适逢二战爆发,希特勒严禁德国本土资金外流,该教堂不得不修改图纸,即建成现在规模。教堂始建于1932年,于1934年竣工。塔身高56米,是建国前山东省最高的建筑。是中国唯一的祝圣教堂。

青岛火车站

地址: 青岛市市南区泰安路2号

介绍:青岛火车站是中西建筑风格联姻的产物,建筑风格是德国文艺复兴风格。风格独特,距海岸线仅300米。高35米的车站钟塔沿用了德国乡间教堂样式,下部与地面垂直开有三排两组细窗,建筑双坡陡峭,屋顶为四坡顶,面覆中国杂色琉璃瓦

花石楼

地址:八大关风景疗养区黄海路18号

介绍:花石楼是一幢融合了西方多种建筑艺术风格的欧洲古堡式建筑,既有希腊罗马式风格,又有哥特式建筑特色。建于临海岸岬角部位,地势突兀,三面临海,气势恢宏,已成为八大关风景疗养区的标志性建筑物。

江苏路基督教堂

地址: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江苏路15号

介绍:基督教堂原名福音堂,于1910年10月落成,由石头堆砌而成,分为礼堂和钟楼两部分,是一个典型的德国古堡式建筑,更有一种童话的感觉。钟楼高39.10米,是俯览观海的好去处。钟楼三面装有巨型钟表,钟表时间至今仍然分秒不差,周日教堂钟声四起,每半个小时报时一次,给原本肃穆的教堂又增添了几分神秘和庄重。礼堂宽敞明亮,可容千人之众。18米高的大厅两侧分为楼上楼下两层,装饰十分精美典雅,置身其中给人以神圣之感。

青岛劈柴院

劈柴院位于青岛市南区中山路商业圈,有人说,这里原先是个“劈柴市”,全是卖劈柴的。还有人说,这些劈柴除了供市民烧火做饭,还供应大窑沟窑炉烧制砖瓦等等。劈柴院是因为里面盖了许多临时的商用“劈柴屋”而得名的。这些“劈柴屋”,为一些老青岛人所熟知,大多是一些随意搭建的破板房,低矮潮湿。 从上个世纪20年代中期,青岛建为城市后,在这里修了一条江宁路,建了几个大院,江宁路逐渐成了一条商业步行街,街上几个大院多为商店、饭铺,劈柴院从一个院子的名称成了这一商业街的名称。

淄博

淄博周村大街

周村大街位于中国活着的古商城——周村,周村区,系山东淄博市辖区之一,周村古商业城位于周村城区中部,占地 17 公顷,由大街、丝市街、银子市街、绸市街等古商业街区组成,古商业城的主要街道又叫大街,是周村最大、最古老的一条商业街,深厚的历史和博大的文化使得周村古城就象一杯泡含着人文气息之茶,独特飘香。

聊斋城

聊斋城是以园林为表现形式,以聊斋故事为主题的组群式的大型名园景区,它位于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这里是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的故里,山东省五大旅游景区之一。

淄博聊斋城的组成分艺术陈列馆、狐仙园、石隐园、聊斋宫满井寺、观狐园六部分。聊斋城旅游景区内的蒲松龄纪念馆,较为完整地保留了蒲松龄当年居住的原貌。故居为典型的北方农村院落,郭沫若题写的“蒲松龄故居”的金字门匾,高悬故居大门。院内有蒲翁当年著书的聊斋、蒲翁生平展室、蒲翁十分钟爱的文石展厅和当代文人骚客的书画展厅。

济南

济南,一个诗情画意的雅致地名,一处风景优美的观光胜地,一座源远流长的文化古城。济南的老建筑对于老济南人来说,是浓浓的人情味,是岁月也掩盖不了的温润情怀。

上新街

从繁华转身悠然 读懂民国时代的变迁

从泺源大街的繁华转到上新街,周围忽然就安静了下来,眼前是一条长长的胡同和两边一座座青砖灰瓦的四合院。上新街位于市中区的东北部,因为街道地势自北而南,步步上坡,取名为上新街。民国初年,形成街道。1924年《续修历城县志》附“济南成厢图”中,街南段标注上新街,街北段标注半边店街。1980年整顿换制门牌时,将饮虎池前街(即半边店街)、上新街棚户区并入,统称为上新街。

芙蓉街

没有武陵溪 却胜似桃花

一位德国历史学家曾说:“我们现在有的,你们将来都会有;而你们现在有的,我们永远不会有。”芙蓉街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济南小吃尽在芙蓉街巷,这里是老济南历史文化沿革变迁的真实缩影。淳朴和谐的风土人情,安详平缓的生活节奏,青砖黛瓦的民居商铺……这里没有武陵溪,却胜似桃花源。

芙蓉街巷位居珍珠泉群,因巷内流有芙蓉泉水而得名。其南起泉城路西,北及明湖路尾,主干区域由芙蓉街及相邻众多支巷构成。芙蓉街巷的建筑均都采用仿古式的阁楼结构,布局精致而又雅观,排列严谨不失条理,是现今济南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式建筑群落。其建筑样式大体可分为三种:木质沿街商房,近代西洋楼宇,民族四合院群。各式建筑搭配合理,整齐划一,充分反映了老济南的古城神韵。

曲水亭街

古韵犹存 家家泉水户户柳

我们沿着芙蓉街摸索,看见繁华和古韵的结合后,往北绕道曲水亭街。曲水亭街北靠大明湖、南接西更道、东望德王府北门,西邻济南文庙。从珍珠泉和王府池子而来的泉水汇成河,与曲水亭街相依,一边是青砖碎瓦的老屋,一边是绿藻飘摇的清泉,临泉人家在这里淘米濯衣。现在的曲水亭街依然完整地保留着“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泉城风貌。

后宰门街

厚载一份历史的渊源 静待重生

穿过曲水亭街,一路向东,便到了后宰门街。这条街位于历下区大明湖街道办事处辖区内,东起县西巷北口,西止曲水亭街;北通岱宗街、钟楼寺街,南邻院后街、通珍池街。长406米,宽4.6米,沥青路面。既是一条商居混杂的老街,又是一条颇具文化内涵的老街,街长不过千米,宽不到十米。却有很久的历史和渊源,是济南最古老的街道之一,已有600余年的历史,与馆驿街齐名,比隔街相邻的百年老街“芙蓉街”一百六十余年的历史要早的多。

这条街最为有名的非九华楼饭庄、同元楼饭庄、远兴斋酱园和庆育药店四大名店莫属九转大肠荷叶小蒸包,油旋、米粉、帮子肉等济南名词都从这里传出。另外还有碧霞宫福慧禅林院、关帝庙三座庙宇。田家公馆算是后宰门街上代表性的建筑了,这个大院落保存完好,宽敞的四合院里到处可见讲究的建筑、雕刻精美的门窗、用巨石做成的影壁,一切都彰显出这里曾经的繁华。

洪家楼天主教堂

济南洪家楼天主教堂全称洪家楼耶稣圣心主教座堂,一般简称洪楼教堂,为济南的标志性建筑物之一,也是济南文化带的重要象征。 教堂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区东部历城区洪楼广场北侧,东邻山东大学老校,以洪家楼村而得名,是济南市也是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天主教堂,也是中国三大著名天主教堂之一,在中国近代宗教建筑中占有重要地位。

按察司街

街北面是大明湖,南面是济南的金街泉城路,东面是环城公园解放阁、黑虎泉,西面则离泉城广场、趵突泉、五龙潭公园不远,自然风景优美,附近省市机关、大专院校较多,文化氛围浓厚。该街名自明代至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明洪武九年,“三司”(山东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案察使司、都指挥使司)迁来济南,《济南府志》载:“提刑按察司署在府治东,近东城垣。明洪武中亦自青州移治于此,成化中重修。”按察司署占了原济南府署地方,而济南府署改在原开元寺址(相当于今山东省政协所在地)修建。约在明崇祯年间才有了因按察司署所在而命名的“按察司街”。按察司直到成立法院后才取消。民国初这里改为审计处,后为建设厅,1938年韩复榘逃离时焚烧。1911年,山东公立法政学堂曾在此街开办。1918年,民办东城电影院在此街建成(后改为春光电影院)。1932年,当时的山东省政府曾在该街106号设“裕鲁当铺”。1937年“七七”事变前,国民党溃军把当铺抢劫一空。投靠日寇的伪省长马良,曾在此街南首建宅,抗战胜利后马良被判无期徒刑。济南第一中学前身济南中学,于1939年初由文庙迁至现址。三十年代江青也曾在此街居住。

威海

威海,在很多人眼里都是一座新兴的年轻城市,干净整洁,环境优美,富有时尚气息的现代建筑林立,是一位活泼开朗青春雀跃的年轻人。但是,很多人都不曾留意。威海有一段被英国强租的历史,英人将威海作为人间天堂、休闲避暑胜地,兴建了具有浓厚英国本土特色的建筑。这些别具特色的英式老建筑以其厚重的历史感和异域风情诉说着过去,让人回味那些逝去的岁月。

英商私人住宅

英商私人住宅旧址建于1916年,原为英商泰茂洋行所建住在建筑,俗称“小红楼”。1941年太平洋战争后被日军征用。解放初期,董必武、粟裕、张万年等一些来威的高级将领多下榻于此,故又称将军楼。楼内有卧室、厨房、洗澡间、仓库、积水的地下室等等,无一不彰显出小红楼的气派和主人的富贵,也颇显当年设计者的匠心。地址:威海市东山路。建成时间:1916年前后。

英军司令避暑房

海军司令避暑房旧址为英租时期海军司令的避暑别墅,建于1898年。因其顶层前部石墙上有四个圆孔,好像整座楼的四个眼睛,故而得名“四眼楼”。现在“四眼楼”已经改为一所茶楼,红灯笼高高挂起,古朴典雅。在这里,一幅幅英租时期老照片点缀其间,人们在品茶之余,还能感受到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地址:威海市环海路7-1号黄泥沟村建成。时间:1898年。

威海英国领事馆

领事馆位于市区北山路东西两侧,始建于1899年。现存二处英式建筑。北山路西侧为英国驻威海领事官邸,方形两层,四阿顶,南、西两面有石柱拱式回廊,青瓦四面坡屋顶,南西两面有石柱拱式回廊,具有鲜明的英式建筑风格,原为英国威海卫行政长官署华务司的寓所。1930至1938年间,成为英国驻威海领事馆领事住宅。附属建筑两处,位于北山路东侧,亦为英式建筑。原为下级军官宿舍,1930年辟为威海英国领事馆。地址:北山路建成时间:1899年。

宽仁院

宽仁院坐西朝东,正面布局呈中心对称,大部分运用石砖,楼体的主部南面为上下两层游廊式阳台,并设有十多个方形白色外框窗户,顶部设有两个天窗和两个烟囱,对称是宽仁院最大的特色。屋顶外部为中国的红砖小瓦,教堂主体南面内部采用拱形结构,典型的教堂结构。主教堂北面还有几处教堂初建时的附属建筑,现保存基本完整。附属建筑在外貌上看似为公寓风格,作为修女们居住场所,设计精雕细琢,周围设有小栅栏。宽仁院附属建筑建于威海湾沿岸,面朝大海,风光绮丽,景色优美,不失为修身养性之良所。地址:海滨北路南段西侧建成时间:1902年。

华勇营

华勇营大楼,为英国殖民当局在威海招募中国人组成的华勇营(又称中国旅、中国团队)旧址。淡褐色花岗岩砌壁,铁瓦斜坡屋顶,五面体钟楼……造型美观,洋溢着欧式风情。远远望去,如果不是屋顶上四座略显古老的烟囱,几乎看不出任何岁月的痕迹,然而它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了。地址:北山路西侧建成时间:1902年。

威海卫学校

威海卫学校旧址是威英殖民政 府于1902年建造,1926年改成东山饭店,有罗马建筑遗风,主要特点就是它的拱券结构,外部底层置有高大拱门,拓展宽阔的内部空间,上层则是普通的走廊。学校主楼后方还有多间配房。现在已经成为军队驻扎机构。地址:威海市环海路建成时间:1902年。

威海栖霞

威海市区目前唯一存留的一条百年老街。栖霞街说是街,其实是一片街区,包括世昌大道以北、新威路以西、东城路以东、东方宾馆以南的区域,至于街名的由来,最早是何人所提?如今已无从查考。这个区域是当时商埠区中最热闹的商业区,呈现出一派灯红酒绿的景象。

作为20世纪30年代威海社会发展的缩影,栖霞街记录着威海百年的荣辱和兴衰,向我们诉说着威海百年的沧桑和历史。

Hash:aafa56a4f7a3be133fd532404069632049e72602

声明:此文由 鲁网临沂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