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古建之“天宝宫”

7月10---16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建筑学院逐梦盛夏实践队,总共5名队员,一名指导老师,依学院安排来到许昌许昌县,展开了为期十天的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内容是:对天宝宫,春秋楼,神垕古镇古建筑群进行考察,以总结保护措施,并实施。此次实践活动的目的是,实现古建筑游览区的文化,环境资源保护。

许昌,又称莲城,位于河南中部,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3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3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9处。共有25个项目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3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一座历史文化浓厚,自然环境优美的城市。我们的首要考察地点是位于许昌县艾庄回族乡北部的天宝宫。

1.考察天宝宫大殿现状

天宝宫始建于1240年,刚兴建时叫天宝观,元世祖之元六年(1269年),皇帝下旨“易观为宫”。作为道教发展史的见证,天宝宫历经元、明、清、民国数百年的风雨沧桑,其内文物古迹保存下来实属不易,现存的天宝宫大殿多以明清为主。

来到天宝宫入目的是经历了历史风雨的山门,虽有些破旧,但还是比较完整。天宝宫是一组面积较大的建筑群,坐北朝南,延中轴线依次有山门、拜亭、岳王殿、关圣殿、玉皇殿、雷祖殿、真武大殿。为了更好的了解中国古建筑资源,我们首先跟随老师,实地了解了一下天宝宫。我们沿中轴线参观了各个大殿,大殿的保留情况都不尽相同。

学习之初老师告诉我们古人确定南北的方法:在地上一点立一木棍,一天后根据正午阴影确定正南,而正北根北斗星确定。古代人们确定南北要一到两天的时间。随后老师详细介绍了各部分构件的名称如檐柱,金柱;额枋,平板枋等等….最后介绍了五种屋顶形制,硬山,悬山,歇山,庑殿,攒尖。

2.深入测绘学习

经过前期的学习,我们对中国古建有了基本的了解,接下来就是专业的学习古建维护相关的知识 。

1)从最基础的平面开始。根据老师的讲解,我们第一次了解到,由于古代建筑的柱子会有测角和收分的设计,所以在测绘古建时要有地平面和上平面之分,用来更好的表达设计意图。同时,古时的建造师大都根据上平面来建造房屋,因为柱子的上平面才跟房屋梁架相联系。

2)中国古建中的精华:斗栱。斗栱在早期是重要的承重构件,连接屋顶和柱子,同时也是立面构成的重要部分。而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斗栱逐渐演变成一种装饰构件特别是清朝晚期,斗栱小而密。而且斗栱有柱头科,角科和平身科之分。

3)建筑中最为核心的梁架体系。老师以五座建筑中结构最为复杂的真武大殿为例。真武大殿为歇山顶,纵剖面中间梁架与山墙梁架有明显的区别,具体表现为山墙面底部梁的位置向上抬,用来搭放侧面的椽子。横剖面最需要注意的是歇山变化的脊,和椽子,飞子的位置。

最后,老师补充了平面的放线图画法,标明了檩的位置,有助于剖面轴线的确定。

3.总结分析保护措施

1)保护古建首先要了解古建筑保护的原则,在修缮之前要对古建筑的历史建造过程进行研究,同时对各部件进行价值评估,根据评估,可在保护古建筑核心价值工程方面做出指导。 2)分析其病害。中国古建多为木制,其主要病害原因有三:1. 自然使用损耗如(长久使用,墙体出现裂缝) 2.自然环境因素如(水害,形成洞融酥减 ;虫害,破坏木构件) 3.人为因素如(游览过程中的损害;使用混凝土,不当修缮) 3)关古建游览区环境保护我们总结了以下措施: 1.比较重要的古建筑群,不能长期开放,在旅游旺季要限制游客量。 2.古建筑定期维护,并有专业的人员进行修护,以免造成更大的破坏 。 3.古建游览区内设立明确的注意事项,并有专门人员监理。 4.加强中国古建筑文化保护的宣传力度,普及基本的保护古建措施。 经历了七天的学习,我们对中国古建筑有了系统的认识,同时了解到古建保护原则及病害原因等一些专业知识。这对我们的“古建筑文化资源保护”实践活动有非常大的帮助。

Hash:4a67674a5a739aa2ee1dc6e26894acec6fefa16c

声明:此文由 萝蔓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