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傲虎骑游仪征系列 —— 陈集老街、地藏寺

陈集镇牌坊街是一条东西向长约三四百米的老街,最窄处,勉强通一辆汽车,最宽阔的地方不过八、九米,水泥铺路,雨天走在上面,泥浆泛起。街名源自于街道最西头曾经伫立过的一座清代牌坊。据说牌坊有两层楼高,都是汉白玉石制成,两边还有两座大石鼓。只可惜,文革破四旧时,破坏了,小一些的石头被运走了,搬不走的几块石头仍然留在十字街上。

老街的兴衰要从陈集镇的特殊地理位置讲起。距离仪征50里地的陈集,原名叫大唐村,明初有位叫陈琰的御史曾在此居住,改名为陈御史集,又叫陈集。陈集地处蜀岗余脉,由西蜿蜒向东,可以直抵扬州平山堂。陈集与安徽天长南京六合通衢,商贾云集,贸易繁荣,人称小扬州。

陈集最鼎盛的时期,要数清代。江甘食盐总店设在陈集,负责经销扬州西北乡十三集镇的食盐。当时临街铺面家家开店或是租赁他人做生意。曾经有诗描绘此盛景:山乡经纪重营生,列肆家家铺搭门。布店生涯兼杂货,中间犹著卖盐盆。陈集镇始终处于周围乡镇的商业中心,仪征、六合天长三县周围商户都到陈集来进货,而各地货物也会在此集中,最终运往扬州。牌坊街是到扬州的必经之路,来来往往的运货独轮车在石板上磨出深深的车辙印儿,至今还有迹可循。

老街最风光的时刻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街两边开满了杂货店、影剧院、邮电局、理发店、饭店。每逢放映新电影,四里八乡的人都赶来看电影,有的甚从六合、天长而来,人山人海,去的迟了,站在凳子上观看,那时一票难求,无限风光。回忆起当年盛世,理发店里五十多岁的老师傅立刻变得神采奕奕。有商人出没的地方,自然就有紧俏货。理发店里几张老式理发座椅,据说当年是苏联运来的,至今还在使用,只是生锈斑驳、乌糟糟的,几块原本明亮的镜子也暗淡无光,太阳照进屋内,越发映衬出镜子被岁月打磨过的痕迹。

看起来暮气沉沉的杂货店只开了半扇门,屋内黑黢黢的,站在外面看不清里面。屋顶上的五角星最能反映时代背景,在蓝天的映衬下,带有苏联建筑符号的元素显得陈旧过时,又有些不合时宜。进入到杂货店里面,时光仿佛停滞了,木制长条柜台,积尘的商品,收音机里传出嘶哑的扬剧唱腔,表情木讷的老者,想从残存的物品上,找出当年的盛景,难。在杂货店隔壁的隔壁,木制结构的老屋摇摇欲坠,想必当年这里是也是一处买卖兴盛的商铺。据当地老人讲,不少买卖铺子都搬到新街上去了,只留下一些空屋子,任其自生自灭。这就是当年繁华一世的陈集老街,一个被逐渐遗弃荒芜的老街,承载着许多人美好记忆的巷子。

目前,陈集镇府有意打造陈集老街,倘若想怀旧,不妨去这里看看父辈们生活的样子,或许能唤醒你心目中幼时的美好记忆:骑着父亲的肩头,去看一场电影,跟着妈妈去合作社,看着柜台里的大白兔奶糖使劲吞咽口水……

地藏寺位于素有“西山小扬州”之称的陈集镇镇南,始建于唐代,毁于五代十国的战乱,宋代重建,又毁于宋元战火,明初重建,隶属于九华山管理。清末扬州高旻寺大法师来果曾来此传经,塑有藏身像一尊,后将地藏寺列为高旻下院,至战乱期间被毁。1939年,本澄等佛家人士出于恢复古刹之举,自筹资金重修地藏寺,建大雄宝殿及寮房十六间,后因破“四旧”被毁。

2002年,觉熙法师在当地信教群众的支持下,移址至陈集旅游规划区孔雀公园处重建地藏寺,规划用地30亩,拟建大雄宝殿天王殿观音殿、藏经楼、灵塔、钟楼、鼓楼放生池和配殿等。孔雀山公园在陈集街南一里,传说曾有孔雀栖息,树木林立,曲径通幽,景色宜人。山东南有神墩商周古文化遗址,清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元老,太子少保、体仁阁大学士阮元曾在山西面建筑天后宫、天后楼、西山旧德祠,山南有一大币塘,面积30余亩,中有墩子如小岛,暑雨盛涨,一片弥漫,山光水色,别有洞天。目前,地藏寺已建成天王殿、观音殿、方丈室、寮房等,逐渐恢复了往日的旧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Hash:550ec29b40434175fa949868a8d7222f1e4b0f46

声明:此文由 扬州广陵骑士团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