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汉贸易的重要场所——水泉堡(中)

史料载,明代前期,人们习惯所称的“东口”最为重要的是河北张家口,而“西口”最为重要的便是水泉堡。河北张家口互市口设置于明宣德四年,山西水泉堡互市口则设置于明宣德九年,其设置时间虽较张家口互市口晚了5年,却较同省的大同互市口和杀胡堡(清顺治十八年即1661年改称杀虎口)互市口都要早,是山西开设最早的互市口岸、特别是明隆庆四年明王朝与蒙古族部落首领阿勒坦汗达成通贡互市协议——史称“隆庆议和”之后,明王朝北方边境得以安宁,边境贸易更加繁荣,水泉堡自然而然成为蒙汉互市的重要场所之一。口外商人用牲畜及其皮毛等畜产品换取口里商人的茶叶、食糖、布匹、绸缎、铁器、木器、锅碗瓢盆等生产、生活用品,各取所需,相当活跃。

清王朝建立后,水泉堡的商品交易活动依然势头不减。但为防范走私贩毒等违法行为,亦为增加财政收入,清政府特在距鸿门口以西口内200米处建造石窑洞3眼,设一检查站,派驻官吏30多名,对经鸿门口去往口外的各类人员进行检查,检查人们是否夹带着鸦片或其他违禁物品。同时,被检查者还得交纳出关的“人口税”,叫“口税”。如果查出携带有违禁物品,则按大清法律治罪。对于不按官方指定的关塞出口或无钱交纳“人口税”私自闯关者,亦要治罪惩处。

同时,距鸿门口东约1公里处的口外,也设一检查站,同样建有3间窑洞,派驻官吏30多名,职责主要是检查从口外回口里者是否带有私盐。与出口者一样,进口者也要交纳过关税款,叫“统税”。如果查出夹带有违禁物品,同样要被治罪。

两个检查站之间的河床上,还设有一道巨大的铁栅栏,并配备有专人把守,凡通过检查者即可由此进入。如今,铁栅栏早已不复存在,但检查站遗迹尚存,当地人称“烂窑子洼”。

从那时起直到民国十二年,鸿门口口里口外的关卡管理一直都很严格。阎锡山统治山西期间,凡是从口里到口外的人,都必须在鸿门口领取出省执照,否则归案重办。不过,严格是严格,但秩序尚好,并未影响水泉堡正常的商品贸易活动,水泉堡亦因此而逐渐繁荣。到清末民初,原先主要驻扎守边官兵的堡寨,竟发展成了一个共有400多户人家、2000多口人的大集镇。堡内居民,70%以上从事商品和粮油贸易行业,仅常年榨油的油坊就有8座。平时,大街两旁店铺林立,人来人往,很是热闹。到了晚上,由街长和打更人将东西南北四座城门一一关闭,堡内颇为安全。此外,堡内仅庙宇就有十座,每座庙都建有戏台。每年从正月初二开始,每座庙都要过会唱戏,庙会会首则由各街的街长和买卖商号选出,所需的费用大都由堡内的商号、外来的商人和当地的富户承担。农历正月里,最多一次来水泉堡内唱戏闹红火的乡村秧歌班设竟多达八班,几乎每座庙的戏台上都有戏班子的唱戏。水泉堡内和口里口外看红火的人蜂拥而至,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可惜,进入20世纪20年代之后,先是奉系军阀张作霖部于民国十六年从鸿门口入侵偏关,对水泉堡的商号店铺进行大肆掠抢。其间,奉系军阀将8座油房里运不走的胡油全都抬在大街上,打碎盛油的大缸,胡油从南门的石坡上一直流到水泉河,流了5公里多,足见当时水泉堡的商贸活动有多么繁盛。接着是内蒙古土匪金双喜于民国十九年也进犯偏关,又一次抢劫了水泉堡的商号店铺和民居财物,使水泉堡的商业贸易受到严重打击,日渐萧条。然后是1938年春日本鬼子及伪蒙疆军李守信部的入侵,他们不仅抢掠财物,而且放火焚烧了大街两侧几乎所有房屋,商人和居民们苦心经营几百年的水泉堡变成了一片废墟,纷纷外逃,堡内的商贸活动也从此一蹶不振。

令人欣慰的是,虽然水泉堡辉煌不再,但作为平民百姓走西口的重要一“口”,经水泉堡、鸿门口走出去的一代又一代偏关人,却用他们的辛劳和血汗又在口外广袤的大漠荒原上创造了新的辉煌。

摘自:田昌安《老牛湾

Hash:a2bf87497e29a00f78b1c377a6c2d35e1a1a3602

声明:此文由 大美忻州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