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新民是一个如此牛X的存在~

小酱之前发的“我要回抚顺”一文,

引来众多抚顺小伙伴的爱乡之情。

于是乎,

小酱想“淘”遍沈阳各县区“鲜为人知的NB”~

今天是第一站~

沈阳县区巡礼之一

新民

为了写新民,小酱查了不少资料,

还特别采访了身边老家是新民的朋友。

带着他们“把我的家乡写美点儿哦”的嘱托,

提笔酝酿良久。

不是不知道怎么写,

是没想到新民牛的地方这么多,

简直让人无从下手。

中国古代著名的四书,

有一本文字不多的典籍,

叫做《大学》,

里面第开篇这样说: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

沈阳的新民,是来源于这本书吗?

其实不然,原来,……

新民的历史

新民市之名源于清初(后金)的新民屯。据《满洲地名考》记载,此地原居民很少,清乾隆初年招来了许多新的移民于此地进行开垦,遂成村落,俗称新民屯,建置县治时便以新民命名。乾隆初年称新民县,光绪28年升为新民府。

“府”在清朝行政规划中有些类似今天的“市”,但是全国范围内同级别的地区并不多,我们常听说的 “开封府”“杭州府”以及天津太原西安等很多现在的直辖市和省会城市都是“府”级,清朝的新民和它们一样。

1902年,张作霖于新民府任职,居住在义父刘殿选提供的房舍中(位于今新民市新柳街道八宝社区),直至1911年赴奉天任职才离开新民。

张学良十二岁之前的大部分时间,都和母亲一起生活在新民的杏核店胡同内,与常年在外的张作霖接触并不多,直到母亲去世,才被张作霖接到了奉天。新民凝聚了张学良很多对童年、家庭和亲情的记忆。

张学良和生母赵春桂。

新民的历史可以上溯到6000年前,根据高台子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的测定,当时新民就有人类活动的踪迹。

经历了商周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辽金元明清民国……历次改朝换代,漫漫数千年,新民至今仍保留着两座古城遗迹

1.巨流河古城

巨流河村头

巨流河,就是辽河。

关于巨流河名称的来历,民间有两种传说。

一是因为河边多大柳树,“巨柳”谐音“巨流”;

二是因为河面阔大,河水浩瀚,因此清朝称作“巨流河”。

1925年,张学良曾率军与倒戈的奉军郭松龄部在巨流河激战。现在的巨流河村,还住着两千多户人家。古城的踪迹已经几乎找寻不到,但写巨流河古城的书倒是不少,比如齐邦媛的《巨流河》、杨大群的《西辽河传》。

2.辽滨塔

辽滨塔村地处辽河与秀水河交汇处,是古代的重要渡口和交通要道,兵家必争之地。

作为千年古城遗迹,曾荣获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称号。这里有辽州古城遗址、辽滨塔、辽河古渡口遗址、恢复重建的法王寺以及当地丰富的满族民俗风情,村子本身也因为伫立在村中的辽滨塔而正在被更多人熟悉。

除了千年古城,新民的两座学校也经历了百年沧桑。

1.新民师范

1985年7月1日

新民师范学院创始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的新民公学堂,至今已有一百一十一年历史。

新民师范学院百年校庆

建校百年来,向祖国各地输送了无数有志学子。2005年,并入沈阳大学,更名为沈阳大学新民师范学院,继续以现代化高校的姿态绽放活力。

建于1979年的南侧3400平方米教学楼

南侧教学楼东侧的老柳树

2.新民高中

新民高中始建于1907年,到2017年,已经走过了一百一十年的风雨历程。1978年,新民高中成为辽宁省首批重点高中,2003年被辽宁省教育厅评为辽宁省示范性普通高中。

除了新民的优秀学生之外,也有很多沈阳人、外市人特地转校来念。新民高中教学水平优异,校园环境也好。

校区内有人工湖,天儿好的时候,同学们经常在湖水边看书、备考,偶尔空闲,也吹吹风、喂喂鱼、拉拉男/女同学的小手。

历史不仅让新民充满古韵,还赐予了新民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

1.五谷画

五谷画是新民民俗文化中的瑰宝,以自然界各类植物种子、谷、黍、米、芝麻等为原料创作而成。立体感强,永不褪色。著名五谷画画家刘中成独特的“毫米五谷画”曾多次展出,因其质朴的美感和独特神韵被国内外人士称道。

2.油雕

油雕工艺品是由辽河油田特产的高凝油雕塑而成。目前,新民兴隆堡是国内外唯一的油雕工艺品生产基地,作品早已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如果来新民,带上油雕礼品馈赠亲友,绝对不掉价儿。

3.面塑

新民有很多能工巧匠,面塑艺人也是其中的一个群体。新民的面塑以风格自由、不拘一格为特点,并且作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了学校课堂。新民的孩子们自小就在动手中获得了艺术和美的启发。

新民有好多“麻人儿”,长假回家、周六周天、平时晚上,都能支个小桌儿麻一会儿。孙子孙女长大工作了,每次回家,也都陪爷爷奶奶打两圈儿。

新民人爱打麻将是出了名的,小媳妇儿、老太太,管它性别、年龄~三缺一的时候随便叫上谁都能凑一桌~

新民当然也有很多好吃的,其中鸡脖和血肠称得上家喻户晓,小梁山西瓜、新民大白菜更是久负盛名的特色农产品

1.鸡脖

有家店叫老丁头麻辣烫,有三、四家分店,是新民人的美食坐标。这家的麻辣烫好吃,鸡脖更是一绝,酥脆入味,肉和骨头能分开。

无论是在外上大学的孩子,还是闯荡奋斗的上班族,一回新民,肯定来这吃一顿,大世面见得多了,但就是吃啥山珍海味也解不了这口儿馋。外地的朋友来家串门,也必须得带去尝尝,然后在大家此起彼伏的“好吃”声中默默窃喜。新民的鸡脖嘛,就是有让人走到哪想到哪的能耐!

一份麻辣烫,一盘炸鸡脖,随便点俩炒菜配米饭,一瓶牛栏山,几瓶老雪花。酒足饭饱,妥妥哒~

2.血肠

新民的不少血肠店都是上过新闻的。像有名的老字号凯丽血肠,配料是一级绝密,年深日久摸索出来的经验,从不传外人。新民人说,没吃过新民的血肠,就不算真的吃过血肠。逢年过节,炖酸菜锅里下着吃,或者直接煮好切片蘸蒜酱。不能想,一想就口水战线崩塌。

能蘸蒜酱吃的除了血肠,还有烀的猪蹄儿、酱的肘子、家里手工做的皮冻、焖子。再来一个笨鸡炖蘑菇、一个红烧鱼、几斤海鲜、几道家常菜、三鲜馅儿和酸菜馅儿两种饺子,加一块儿就是新民款的年夜饭!

一年忙到头,回来吃几天可口饭菜,跟家里的老少爷们儿、兄弟姐妹们喝两盅。不为别的,就为散散这一年的乏儿。

3.关东小梁山西瓜

小梁山西瓜是新民有名的特产,新民也因为这口瓜获得了“西瓜之乡”的美誉。小梁山西瓜个大、皮薄、肉甜、水足,是新民农产品的金字招牌,远销东三省、内蒙古、京、津、沪各地。

无论你是哪的人,夏天吹空调追剧时手里捧的西瓜,没准儿就是从新民来的,奶冰棍儿、风油精、甜西瓜,都是属于美好童年的味儿。

4.大白菜

新民市的大民屯镇,是远近闻名的白菜生产基地,每年都有数百万公斤的大白菜从这里发往全国各地。2017年8月,“大民屯白菜”获批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有机富硒白菜、酸菜、辣白菜等多种品类也形成了大规模产业链。“白菜节”这个物种的出现可见其神奇呀。

新民有好多“麻人儿”,长假回家、周六周天、平时晚上,都能支个小桌儿麻一会儿。孙子孙女长大工作了,每次回家,也都陪爷爷奶奶打两圈儿。

除了吃和玩儿,新民人没事儿也爱出去逛逛。国家级风景区好几个,五一、十一,有的是来旅游外地人

1.仙子湖

仙子湖在当堡镇,是国家3A级风景区,有全国联体面积最大的荷塘。4000多亩野生荷花,百年来生生不息,每年开放季节,媒体都去采访,电视里都报。

湖心岛东侧是芦苇荡,两种景致合二为一,真的是荷花映日,芦苇茫茫。偶尔压力大的时候,来这儿过一个返璞归真的下午,心里霍亮。

2.新民文化博览园

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也是沈阳大学生、中小学生的农业实践基地。文化博览园还有很多头衔,长得不得了,获得的荣誉也多。

但最能让人记住的,是门口那个牌子:“辽宁最美的地方”。辽宁最美的地方在新民,没毛病~

3.辽滨塔

辽滨塔在公主屯镇辽滨塔村,是千年古塔。曾经流传过这样的诗:“辽滨夕照映霞天,低云苍穹看倪端,乳燕盘旋塔中戏,铜铃惊飞走角檐。

”可见当年风采。如今经历了千年沧桑和多次战争洗礼,辽滨塔已经周身斑驳,只能从青砖中一窥历史古韵。

4.清真寺

新民清真寺始建于乾隆三十年,光绪年间重修,1978年之后又进行了陆续修复。现在的清真寺主体建筑格局保存完好,仍有教徒起居讲经。

4.新民市森林公园

作为东北独特的平原森林公园,这里拥有在辽沈地区屈指可数的大面积天然树种,是真正意义的天然氧吧。节假日,在森林公园赏花、摘果、放松吸氧,是一家老小都能享受其中的美好时光。

这座古老又现代的小城,孕育出的是延绵不息的特色文化,和人们流淌在骨血间的善良和热情,她正以飞快的速度成长发展,她爱自己的67万儿女,我们,也永远为她自豪。

新民,祝好。

- End -

编辑 | 生活酱

Hash:f00ee099bf25d212f0511e95adb4c5ed1b2fedfc

声明:此文由 沈阳美食侦探官方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