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古桥不简单!前后修了359年,与赵州桥齐名,为啥要拆掉?

旅行摄影,看天下,这是泡鱼儿的第943篇原创图文。

“过桥便拆桥,得路便塞路。”这是南宋大慧普觉禅师释宗杲在《禅人求赞四首》中的诗句,也是“过河拆桥”这一成语的最早出处,常用来比喻达到目的后,就把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一脚踢开,告诫人们应该懂得知恩图报,心怀感恩。然而在广东潮州,每天都在上演着现实版的“过河拆桥”一幕,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去看看。

看桥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位大慧禅师。大慧禅师曾经做过宋孝宗赵昚的老师。他在世时,“法席之盛冠于天下”,号称“临济再兴”。而这位宋孝宗赵昚,则被后世认为是南宋时期最有作为的皇帝。他在位27年,整顿吏治,兴修水利,发展农业,轻赋减役。尤其是对水利工程,每年都会派员明查暗访,对于弄虚作假、质量不合格的予以处罚,百姓安居乐业,史称“乾淳之治”。

南宋乾道七年,也就是公元1171年,孝宗皇帝写《原道论》,提倡“以佛修心,以老治身,以儒治世”。也是在这一年,潮州太守曾汪率领民众在韩江上“乃造舟为梁,八十有六,以接江之东西岸,且峙石于中,以绳其势,根其址”,历时三个月建成,并取名“康济桥”。

“潮之州,大海在其南”,这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大文豪韩愈被贬为潮州刺史时,在其名篇《祭鳄鱼文》中所言。潮州是一座拥有1600多年历史文化古城,这里地处粤东地区韩江三角洲北部,东与福建省的诏安平和交界,西与揭阳市接壤,北连梅州,南临南海汕头,海(岛)岸线长136千米,65%以上的土地是山地丘陵。在韩愈来这里之前,曾经是一片远离都城长安的荒凉偏僻之地。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韩愈被贬潮州只有八个月,却将自己的心血全部倾注在了这里。他将中原的先进文化带到了岭南,驱鳄鱼,修水利,办学堂,兴农事,被当地百姓尊为神明,潮州山水也因他而改了名。潮州人把笔架山改称为韩山,山下的鳄溪也被改成了韩江。

韩江流经潮州的河段,河面开阔,江心水急,“老于操舟者且自恐”。“与百姓有缘,方来此地;期寸心无愧,不负斯民。”心系百姓的韩愈成了后人的楷模。

为解决韩江两岸的通行往来,从南宋乾道七年(1171)潮州太守曾汪用86只浮船建起“康济桥”开始算起,一直到明朝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历朝历代久久为功,持续从韩山上运来石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投石筑墩架桥,前后耗时359年,最终建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这座集梁桥、浮桥、拱桥于一体的广济桥。

广济桥又叫康济桥、丁侯桥、济川桥,不过潮州本地人更习惯把广济桥叫作湘子桥,它是与赵州桥卢沟桥洛阳桥齐名的中国四大古桥之一,以其“十八梭船廿四洲”的独特风格著称于世。

在广济桥的东边是韩文公祠、韩山师院,西头为潮州古城,广济楼、牌坊街甲第巷开元寺等潮州人文历史的精华都集中在了这里。

广济桥被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据清人檀萃所著《楚庭稗珠录·粤囊》记载:“潮州东门外济川桥……晨夕两开,以通舟棋。”

通俗地说,就是这座桥可分可合,每天朝九晚五,准时上演“过河拆桥”的大戏。白天有人通行的时候,广济桥东西两端是连为一体的;到了晚上或遇到洪水时,就解开固定在韩江中间的浮桥,让出航道。

“到潮不到桥,白白走一遭。”走上广济桥,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桥上为数众多的桥亭和桥墩。“听涛”对“赏雨”、“左通”对“右达”、“寻麟”对“觅凤”……,桥亭上的每一块牌匾,都值得驻足品读。

广济桥为浮梁结合结构,由桥墩、石梁和桥亭三部分组成,东西两段为石梁桥,中间是浮桥。最让人称奇的是,石梁桥居然没有使用灰浆粘合,而是“凿卯榫,使相契合”,全部采用卯榫加固。

走在广济桥上,脚下的每一块条石似乎都在诉说着潮州人那段接力建桥的故事。公元1174年,也就是宋淳熙元年,刚建成不到三年的康济桥浮梁被韩江洪水所毁,继任太守常伟在修桥时将浮船增加到了106只,又在正对韩山的西岸建了一座楼台,取名仰韩阁。

五年后,接棒常伟的新任知州朱江在韩江中新增了两个桥墩,并在桥墩上各筑一亭,东边的叫冰壶,西边的叫玉鉴,中间的叫小蓬莱,开启了墩上建亭的历史。

宋淳熙七年(1180年),太守王正功又在韩江西岸增筑了一个桥墩,并在桥墩与江岸之间架木成桥。自此,康济桥成为浮桥与梁式桥相结合的桥梁。

此后数年,潮州历任太守不断在东西两端增筑桥墩,然后架木为桥,下瓮砖石,墩上建亭,作为往来客商吏民休息之所。

悬挂在亭阁上的灯笼,随风摇曳,瑞庆有余。明宣德十年(1435年),潮州知府王源对年久失修的济川桥进行了全面重修加固。工匠们在“墩上加梁,木石间用,梁上铺厚板,板上再铺砖”,用三根重达4000斤的铁索串起江中激流处的浮船,又在桥上建了126间亭屋,亭屋间又修了12座楼阁。竣工后,西岸为10墩9洞,长为165米;东岸为13墩12洞,长287米;中间是用24艘船并排相连的浮桥,长91米。一时间,航行于韩江上的商船往来如梭。

明代江西提学使李龄在他的《广济桥赋》中,为我们再现了当时的繁华场景,“五丈一楼,十丈一阁;华税彤撩,雕榜金桷,曲栏斜槛;丹漆黝垩,鳞瓦参差,檐牙高啄”,“晨曦初露,店铺竞相开启,茶亭酒肆,各色旗幡迎风招展,登桥者摩肩接踵,车水马龙……”。

明嘉靖九年(1530年),太守丘其仁为了通航和防洪需要,减了六只浮船,“十八梭船廿四洲”的格局从此形成。

“广济百粤之民,其功甚大也”,潮州百姓切身感受到这座桥给他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广济桥”之名由此而来,并一直沿用至今。

历史上的广济桥曾经多次遭受兵火,其中郑成功火烧湘子桥的估计就很少有人知道。据《海阳县志》记载,“清顺治七年,郑成功围攻潮州城,久攻不下,广济桥毁于兵火。总兵蔡元修复。”

清初年,郑成功在南澳举义,福建连年饥荒。为解决粮食给养,郑成功选择攻入潮州。

顺治七年(1650年),郑成功率军连续拿下普宁、揭阳、惠来之后,久攻碣石不下,于是掉头围攻潮州府城,然而潮州镇总兵郝尚久闭城死守,双方相持50多天未能破城。

此时其部下陈斌进献计,断掉广济桥以绝守军后援。郑成功遂下令放火烧桥,广济桥被付之一炬,只留下几个桥墩,其功过是非留给后人评说。

千百年来,广济桥不断地被战争、洪水、火灾地震损毁,又不断地被后来者修缮一新。现在的广济桥,早已失去通行功能,成了来潮州旅行必到的一个景点,游客可以掏20块钱买张门票,走上桥近距离触摸这座饱经沧桑的古桥。

从广济楼这边上桥,往东走到浮桥连接处,复原了一座用生铁铸成的铁牛雕塑。雍正年间,潮州知府张自谦在维修广济桥时,原本在东西桥头各放置了一只铁牛,意在“镇桥御水”,结果在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的洪水中被冲走了一只,而另一只则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被融化成了铁水。据说那只被洪水冲走的铁牛,后来居然在韩江上游的梅州被找到了。重达千斤的铁牛是怎么跑到上游去的?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于是也就有了“潮州湘桥好风流,十八梭船廿四洲,廿四楼台廿四样,两只铁牛一只溜”的民谣。

过铁牛雕塑,走下台阶就是由18条木船横向并排连接而成的浮桥。浮船上铺设木板作为桥面,宽5米有余,走在上面,根本感觉不到晃动。导游介绍说,每天下午五点半,浮桥会准时被拆开,第二天早上九点半再重新连接起来。那么,这桥到底是怎么拆开的呢?

为了一探究竟,我再次来到广济桥边守候。到了下午五点,浮桥开始清场游客,远处开来两艘大船。

只见几名工作人员将木船上的绳索解开,以三条浮船为一组固定在大船上,然后拖离现场水域。整个拆桥过程仅用了十来分钟就搞定了,完全出乎我的意料。

八百多年来,奔腾不息的韩江,见证了广济桥的沉浮;而巍然不倒的广济桥,则永远镌刻着潮州这座千年古城日新月异的变化。在她的不远处,就是车流不息的韩江大桥,流光溢彩的金山大桥。

我不知道大慧禅师在写“过桥便拆桥”这句话的时候,是不是受到了广济桥的启发。不过,潮州人历时数百年,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建桥的故事,已经深深地烙在了潮州人心底,融进了潮州人的血液之中。

一座城,一座桥。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座镌刻在记忆深处的桥。而你心中的那座桥,又在哪里呢?

Hash:f9130ffd42ab962fc6b586c812de4ec8e4302ae4

声明:此文由 泡鱼儿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