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台杜甫草堂的千年兴衰

杜甫唐诗巅峰的“集大成者”,其诗歌深刻反映大唐由盛转衰的历史政治和社会生活画卷,被誉为“诗史”,他也因此成为旷代“诗圣”。

杜甫一生壮游漂泊,行踪所至保留了许多遗迹与传说。他曾结庐居住过的地方,后人几乎都修建有祠庙纪念他。最负盛名的当数成都杜甫草堂陕西延安重庆奉节四川三台等地也建有杜甫草堂

□ 魏浩

A少陵避乱居梓州

唐肃宗宝应元年(762)七月,流落成都的杜甫,因送好友成都尹兼御史大夫、剑南东西两川节度使严武入朝,充任二圣山陵桥道使,来到绵州(今绵阳)。“大将赴朝廷,群小起异图。”(《草堂》)严武刚离开成都,原成都少尹兼御史徐知道,便拥兵自重,自封为成都尹、御史中丞、剑南节度使,并派兵北断剑阁,形成割据之势。同时,徐知道派兵西取邛南、内附羌夷,共同叛乱。叛军在成都作威作福,滥杀无辜,以致“喧然名都会,吹箫间笙簧”(《草堂》),成都一时间“血溅长衢”“万人为鱼”,让亲历了“安史叛乱”的杜甫大为惊惧,只得逗留绵州。不久,因生活窘困,杜甫从绵州只身前往剑南东川节度使的驻节之地梓州(今三台县)投靠朋友。

三个月后,徐知道叛乱被平定,但随之而来的是更严重的吐蕃和羌人侵扰内地,蜀中不得安宁。杜甫回不去成都浣花溪的草堂,只得准备在梓州安住。在东川节度留后章彝和梓州刺史李季真帮助下,杜甫在梓州城东觅得一处住所,从成都把妻子、儿女接来梓州。从此,杜甫便在梓州东门内拥有了一处安定的住所,有了一个温暖的家。

杜甫很认可也很热爱梓州的这个家。广德元年(763)冬晚,诗人由阆归梓,途中作《发阆中》说:“别家三月一得书,避地何时免愁苦?”宋朝文学家赵次公在《注杜诗》中说:“公九月自梓往阆,至十二月复归梓,其去妻孥三个月故云‘别家三月一得书’。”又朱注:“时公之家在梓州。”

“时公之家在梓州”,这句话清楚地说明,从宝应元年秋到广德元年春,这一年零八个月,杜甫的一切活动都是以梓州为中心展开的。

杜甫在梓州城东的茅屋周围开垦出一片田地,种植蔬菜和药材,供自己食用,也用来招待客人——“有客过茅宇,呼儿正葛巾。自锄稀菜甲,小摘为情亲。”(《有客》);“闷能过小径,自为摘嘉蔬。”(《寄李十四员外布十二韵》)有好友来访,自己亲自下到地里采摘新鲜的蔬菜招待朋友。杜甫一生之所以有那么多关心照顾他的朋友,这与他本人热情好客的性格密切相关。俗话说:“在家不会迎宾客,出外方知少主人。”“种药扶衰病,吟诗解叹嗟”。广德元年春,诗人在梓州所作《远游》一诗中,明明白白地写到了自己在梓州“种药”“写诗”这两大乐事。杜甫诗写种药,当然不是表明自己的高雅隐逸,而实实在在是因为自己体弱多病,需要调养,多余部分可以出售赚钱补贴家用。

有了与家人的团聚,诗人一颗流浪的心得到了暂时安顿。他自由自在地游历梓州及其周边名胜古迹、河流山川,以诗歌抒写自己的喜怒哀乐、政治理想。宝应元年和广德元年、广德二年,杜甫先后游历了梓州所属的郪县、射洪县、通泉县、玄武县、盐亭县涪城县和绵州、汉州、阆州,所到之处都留下了不朽的诗篇。

对于杜甫避乱梓州这一年零八个月的经历,清光绪版《新修潼川府志》卷是这样记载的:“宝应元年,西川兵马使徐知道反,因入梓州。冬复归成都迎家至梓。十二月,往射洪南之通泉。广德元年,在梓州,春间往汉州,秋往阆州。冬晚复回梓州。是岁,召补京兆功曹,不赴。二年春,复自梓州往阆州。严武再镇蜀,春晚遂归成都。”

广德二年二月,严武再次镇蜀,并屡次相邀,杜甫才于三月携家带眷离开梓州,重返成都草堂。

“五载客蜀郡,一年居梓州”(《去蜀》)。一年零八个月的梓州生活,让诗人终生难忘。古梓州、今三台也从没有忘记这位忧国忧民的伟大诗人。据考证,在三台县境内,历史上至少长期存在过四处杜甫纪念性建筑设施:

第一处是梓州城东的草堂寺。《新修潼川府志》卷八载:“草堂寺,在城东。《旧志》:‘杜工部客梓州,尝居此,因以名寺。今改为观音禅院。’”

第二处是位于城郭之西的工部草堂。工部草堂“在牛头山,明知州张辉南建”(《新修潼川府志》)。

第三处是位于州南望君山的拾遗庙。

第四处就是如今被誉为蜀中“第二草堂”的梓州杜甫草堂。

B梓州城东少陵祠

梓州城东的杜甫纪念祠庙应该是三台历史上最早的杜甫纪念性建筑物,初名“少陵祠”,宋人诗篇中曾记录此处祠堂

南宋初年,以文学知名的李流谦任潼川府通判时,曾多次到城东的少陵祠凭吊诗人,后来他作七律《杜少陵祠》:“赤绂银章玉骨寒,焚香再拜泪汍澜。黄花郪县仍羞见,好月鄜州只独看。可是一生长路客,故应千古恨儒官。蚤知涉世元如此,悔不霜林斫钓竿。”李流谦是汉州德阳人,曾任成都府灵泉尉(今龙泉驿)、雅州教授等,南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任潼川府通判。从李诗中可以知道,梓州士人在宋代就修建了少陵祠。这与北宋时期,杜甫受到文人学士的普遍尊崇是一致的。

南宋以后的几百年间,四川地区战争频仍,社会残破,民生凋敝,三台也多次遭受战火洗劫。《新修潼川府志》记载,1644年10月张献忠攻陷潼川,“顷刻城陷,火光映天,屠戮殆尽。”战事如此惨烈,少陵祠同样在劫难逃。

少陵祠虽然在战火中毁掉,但梓州人对诗圣杜甫从没有忘记。康熙十一年(1672)十月,户部郎中、诗人王士祯奉命典四川乡试,他冒着“积氛常不彻,天地日冥冥”的巴山苦雨,跋山涉水,“艰难到梓州”,他下东津,登牛头,遍访诗圣遗踪,看到战后凄风苦雨、满目疮痍、荆棘丛生的梓州城不禁感慨万端;同时对杜甫因战乱而辗转飘零的一生深表同情,挥笔写下了《潼川怀少陵》:“返景下东津,扁舟涪水滨。女墙崩积雨,郡郭入荒榛。山夕烟花少,江流战伐频。飘零思弟妹,嗟尔杜陵人。”

星移斗转,到了乾隆十五年(1750),潼川知府费元龙,将潼川府城东草堂寺左侧土地割出一半,创建文峰书院(今三台中学内)。乾隆四十一年(1776),潼川知府沈清任见书院荒芜,于是加以修葺,又考书院基址为杜甫流寓梓州时居家旧址,也是宋代少陵祠故址,遂改“文峰书院”为草堂书院,并请曾七典乡闱、四督学政的左都御史吴省钦作《草堂书院记》。

吴省钦《草堂书院记》说,杜甫因避徐知道之乱而侨居梓州,“城东草堂寺,传是少陵故居。乾隆乙亥归安费云轩元龙守是邦,豁其半为文峰书院。庭宇洒落,花木翁如。往予两至其地,盖稍芜废矣。仁和澹园清任为守之次年,金酉告俘,秉麾返治,即讲堂之后室祠少陵,树碑考其出处,复改题玆园曰草堂。”接着,吴省钦又阐明改称草堂书院的深远意义。“少陵在潼而堂,堂而寺,寺而书院,视奉祠讲学之义未远……登斯堂者,尚其本忠爱之义,亲风雅之旨,袚磨奋起,以冀我学之大成,则少陵之所贶已多,而亦贤太守广励人才之志也夫。”

沈清任,乾隆十七年进士。他酷爱杜诗,每日必颂,心领神会之时,辄以酒酹杜。他还在草堂书院后建少陵祠,“绘其(杜甫)像于堂之后楹”(孟邵《草堂书院记》),将杜甫著名诗篇刻于祠壁。

乾隆四十八年(1783),江苏长洲人张松荪就任潼川知府,他登山临水,悠游胜迹,尊崇前贤,“忆昔文贞避乱来,携家曾作梓州客。”张松荪利用草堂书院后的一片空地,成室三间,塑少陵像,同时他认为李白和杜甫是千古知己,礼宜并祀,于是“爰命梓匠塑两先生像而合祀之”,并“颜其额曰李杜祠”。这或许是最早的李白、杜甫合祀纪念祠堂,比今天绵阳富乐山麓的李杜祠早了近120年。

嘉庆年间,四川什邡教谕张问彤,游历潼川,到城东草堂凭吊诗圣,其一曰:“竹西邻古寺,屋角枕潼江。春静人来少,庭闲鸟下双。好花都贴石,高树恰当窗。可惜无清兴,深吟拨玉缸。”当时草堂书院也称梓州草堂。诗中的“潼江”,即涪江。

草堂书院后的李杜祠始终保留着。清光绪二年(1876)的三台籍举人王龙勋,曾主讲草堂书院十年,他作有《李杜祠》一诗:“一龛虔奉草堂中,李杜精灵肸蚃通。戴笠记曾逢饭颗,开尊时复忆江东。京华冠盖交情古,梓水蘋蘩享祀同。共作寓公谁是主?登城白发杜陵翁。”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潼川知府钟润改草堂书院为潼川府中学堂,1913年潼川府中学堂改为潼川联合县立中学校,1934年改为潼属联立高级中学校,将李杜祠辟为教室,移李杜塑像于校后之集贤阁。久之,塑像不知所踪。

抗战时期,国立东北大学内迁三台,借潼属联中部分校舍和草堂寺复课教学。1939年7月,东北大学在原草堂寺一带修建图书馆、膳食间,加盖教室和学生宿舍。东大师生流亡辗转的经历和抗战建国、复土还乡的使命与杜甫颠沛流离、爱国忧民的精神高度契合,教授金毓黼等“倡议辟集贤阁为(杜甫)纪念堂,撰联署匾,画像以祀之”。1940年1月26日,杜工部草堂落成,校长臧启芳亲自作报告,来宾分韵为纪事赋诗。金毓黼《杜公纪念堂落成纪事》诗曰:“绝代诗人一草堂,山丘华屋感沧桑。且从画像开东阁,更遣延宾上北廊。词客歌行题壁满,梅花庭院引杯长。也从杜老飘蓬去,暂把他乡作故乡。”

据三台中学老教师回忆,上世纪50年代,校园内的工部纪念堂保存尚好。校园内有一座小丘叫饭颗山,这当然是源于李白的《戏赠杜甫》“饭颗山头逢杜甫,头戴笠子日卓午。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上世纪60年代,校园内的纪念设施全部被拆除,饭颗山也夷为平地,建成了教学楼。

如今三台中学内建有“诗圣广场”“放歌亭”等杜甫纪念设施,以及“草堂艺术团”等学生文艺社团。

C牛头胜迹今犹在

三台历史上的另一处草堂就是明朝万历年间,由潼川知府张辉南组织修建的、位于城西牛头山顶的“工部草堂”。

明万历甲戌年(1574),陈文烛任四川提学副使,他自觉地担当起整理蜀中先贤典籍、培修巴蜀文化遗迹的责任。曾先后指示地方大员对成都浣花溪草堂、夔州瀼西草堂和梓州草堂进行修缮或修建。

关于梓州牛头山工部草堂修建一事,陈文烛《怀杜亭记》叙及较详:“万历甲戌,不佞奉命督蜀学政,三试梓州,徘徊牛山者三。寻亭旧基,在寺之后,命张刺史创为工部草堂而记之。海内通志移书嘉焉,谓兢兢卫道,匪徒重词人尔也。”

从这段记叙中可以得知,陈氏多次到牛头山踏勘、选址,责成潼川刺史张辉南抓紧时间完成工部草堂的修建,并宣明其教化、卫道之良苦用心。牛头山工部草堂竣工后,张辉南请陈氏作《牛头山工部草堂记》:

“潼盖唐梓州境,而牛头山在郭门外,杜工部尝登其上。所云:五载客蜀郡,一年居梓州是也。参知梁尚贤、宪使王元德,分镇剑南,捐金度木,命刺史张辉南为草堂于山巅。余试过焉,刺史乞余记之。

嗟呼!公遭世变,飘零于蜀,或自绵而梓,或自阆而梓,坎壈之状,千载流涕。而颂其诗者,辄兴忠君爱国之思。即公在梓州诗,如王侯与蝼蚁,同尽随丘墟。愿闻第一义,回向心地初。子瞻叹其诗入道,犹庖丁以牛入也,轮扁以轮入也。苏氏知公乎?是公诗多于蜀,而妙悟于梓。公神其托兹山哉!天壤俱敝可也。

昔唐陈子昂,梓州人。公过射洪学堂,抚遗迹而吊焉。有盛世会一时,此堂岂千年之咏。若为今日而言者,则牛头数椽与金华并峙,乃余之慨慕于公,奚啻公于伯玉哉?浣花瀼西,余业有记,而今又托乎片言,其有私感欤!若能饱公残膏剩馥,而扬摧之,则余岂敢?”

明朝行至万历,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此时的明王朝政治腐败,经济崩溃,潼川要在牛头山修建一处杜甫纪念馆——牛头山工部草堂,实属不易。尽管提学副使陈文烛发话,知府张辉南也应了命,但修建的钱财还得要陈提学亲自出面动员高级官员带头捐款捐物,四面八方筹集资费,这才有了分镇剑南的参知梁尚贤、宪使王元德“捐金度木”,慷慨解囊之举。由陈文烛之《记》文可知,牛头山工部草堂建成于明万历五年(1577)之前。

清顺治元年(1644)甲申十月,牛头山工部草堂毁于战火,其存世不足70年。乾隆年间任潼川知府的张松荪喜爱登临览胜,对潼川古迹多有吟咏,然而他的《登牛头山作》却只字未提工部草堂。可见,100多年过去了,牛头山工部草堂早已湮没于一片蒿草、荆棘丛中。

直到清光绪以后,才有三台士人王龙勋、王麒勋兄弟忆起300年前牛头山顶建有工部草堂。王麒勋《工部草堂》诗曰:“牛头山顶雕甍开,片椽为公芟草莱。刺史贤能重儒雅,后先济美光池台。”

清末至民国时期,牛头山沦为攻城略地的战场和守军的营垒,因此老百姓索性称它为“牛头山寨子”。

改革开放后,鼎新革故,崇文弘道。三台县文化馆在研究中发现,牛头山上原来有个工部草堂,于是建议县委县政府在牛头山明代“工部草堂”遗址上重建梓州杜甫草堂。

1983年9月,三台县委向国内书画名家征集书画作品,以备杜甫纪念馆陈列之用。众多名家纷纷响应,首批就征集到周谷城、苏步青、刘旦宅、萧劳等名家作品50多幅。现梓州杜甫草堂有登记造册的书画藏品230余幅。

1984年,杜甫草堂开工建设,1987年9月正式对游人开放。草堂占地面积10000余平方米,呈南北三进院落构成。草堂内建有杜甫生平馆、曲桥荷沼、少陵亭和诗史堂等。诗史堂是杜甫草堂的核心建筑,为木结构抬梁单檐歇山顶殿堂。面阔六柱五间,进深八柱七间。檐角高挑,凌空欲飞。诗史堂后园梅竹丛中,塑汉白玉杜甫站立全身雕像一尊。

2007年至2009年,三台县投资5000万元对草堂外围环境进行了提升改造,在牛头山修建了登云梯石牌坊、诗圣广场和梓州阁等。休闲览胜,慕名吊古,漫步其中,亭台楼榭,古朴典雅;佳木成荫,如诗如画;墨韵书香,清丽脱俗。

D望君山上拾遗庙

在三台县观桥镇望君村的郪江岸边,有一座山曰望君山。传说广德元年春,杜甫登此山北望长安,思阙望君,挥毫大书“望君山”三字,山由此得名。

后人为纪念伤时忧君的杜甫,在望君山上修建了拾遗庙。清嘉庆《县志》载:“唐杜拾遗子美,避乱来蜀,留潼颇久,曾于邑南翼火乡(乡驻今三台县郪江镇安居场)高山,望阙怀君,后人作石庙祀之。不知建自何时,其石柱有联云‘此是西来一行者,每依南斗望京华’。字半剥蚀,可见年代已远。”

1987年,三台县文物部门文物普查时,在望君山腰及山麓发现了宋明建筑遗存。1994年,望君山腰古庙旁出土了一通北宋诗碑。碑文如下:

右蜀辞人、工部员外郎杜甫,游玆山乃有佳作。

灵水怪每生云,朝暮虔诚称望君。

空际烟霞连地出,人间楼阁与天邻。

青龙作势藏深绿,黄鸟衔花见异群。

堪恨相如休未得,又驱羸足却回秦。

宣和辛丑孟冬月,管勾僧惟详入石、逸人赵满刻。

这首“佳作”是杜甫原创,还是后人假托杜甫之名的伪作,有待专家考证。

除此之外,在三台还留下了很多跟杜甫有关的传说,如杜甫在今东山宴请姚通泉,而作《陪王侍御宴通泉东山野亭》《陪王侍御同登东山最高顶》。今北坝镇涪江之滨的东江村有茶堵山,相传宝应元年重阳节,杜甫在此登山作《九日》:“去年更高郪县北,今日重在涪江滨。苦遭白发不相放,羞见黄花无数新。世乱郁郁久为客,路难悠悠常傍人。酒阑却忆十年事,肠断骊山清路尘。”茶堵山所存清代遗碑亦有这样的记载:“夫山之灵,莫过茶堵。想盛唐杜工部、大宋苏长公,尝聚庐托迹于兹,盘桓不去。”不管是民间传说,还是群众性的自发建庙祭祀行为,体现的都是历代三台人民对杜甫爱国忧民精神的继承与弘扬,对忧国忧民的“诗圣”的崇敬与缅怀。

草堂留胜迹,梓郡增光辉。梓州的灵山秀水、深厚文明,为杜甫晚年的诗歌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而诗圣留下的梓州足迹和梓州诗篇,则承载着一个诗人的伟大灵魂和高尚人格。

Hash:f58dd46d8b0f4ea5db2eb24ff130015f6e7f7f51

声明:此文由 经纬驿站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