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这座山有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

房山(老)县城西十五里,在几条山脉的交汇处,有一座东西走向、巍峨挺拔的高山,因山东西两侧均有猫耳状的双峰,故名“猫耳山”;因西峰较东峰尖耸,生活在山西侧的南窖人又称之“马耳山”。

在古代,猫耳山是阻挡西北游牧民族侵扰华北平原的一道天然屏障,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秦朝曾称大防岭,后称大防山。至金代,因其主脉“望之明秀异常,宛然如室”,更名为大房山。

从秦代至唐代,猫耳山以西是北方少数民族的活动范围。907年,卢龙节度使刘仁恭控制这一地区后,在大安山称帝。后梁将军李小喜兵攻大安山,掳刘仁恭。

▼刘仁恭

▲李存勖画像

“五代梁贞明三年(917),契丹围幽州,晋王李存勖遣李嗣源等趣救,至易州,一步多骑少,不利平原,乃自易州北逾大房岭,循涧而东。距幽州六十里,与契丹遇;契丹却,晋兵翼而随之。契丹行山上,晋兵行涧中,每至谷口,契丹辄邀之。嗣源等力战,败契丹兵于山口,乃得出至幽州。”这是史书上记载的发生于大房山地区的著名战役。

宋、辽时期,大房山是南北政权的疆界,东麓的山前平原是双方厮杀的战场。1126年,金灭北宋,完全控制了大房山地区。上世纪八十年代,曾有南窖村民在建房时从宅基地挖出金都统(旅级)大印,说明大金曾对这一带的统治。

▲南窖翁桥

猫耳山海拔1307米,顶峰地处三峰交汇之处,因邑人于山峰上采集树木的叶子为茶,故名茶楼顶。又因此处三峰鼎立,形似鼎炉,又名茶炉顶。

眼底迷尘界,藜端扶曜灵。洪流悬似线,沧海渺如荣。

林隐琳宫壁,苔侵石磴青。云根蟠日月,风隧走雷震。

野蔌名难辩,山茶更馨生。平生未到此,一醉任沈冥。

▲这是清代诗人陈效忠对茶楼顶景色的生动描写。

▲茶楼顶远景

茶楼顶上现有一片茂盛的松树林,俗称“大平台”。如非身临其境,绝对想象不出这里竟是一块10亩左右的平地。

在大平台上的树林里,有枯井一眼,地上遗有汉白玉柱础、刻文条石等石构件,随处可见散落的沟纹砖残片。汉白玉柱础石长80cm,宽77cm,底为正方形,中心圆直径69cm,圈厚16cm,内壁深27cm。不难判断这里曾经有过规模宏大的建筑

从阳坡沿山谷南下2里许,还有一座东西长70米,南北宽50米的大平台,这里有一个被驴友们戏称为“五星级”的石墙羊圈。在羊圈东侧的杂草从里,悄无声息地躺着两块汉白玉残碑。字迹还算清晰的碑文为我们揭开了这里尘封了上千年的历史记忆。

石碑为汉白玉质,名为“房山灵峰寺”碑,碑高133cm,宽6cm,厚12cm。额书“房山灵峰寺记”。从碑文可知,灵峰寺始建于隋唐时期,重建于唐僖宗光启二年(886年)。至辽兴宗重熙十五年(1046年),高僧章上奏请皇上钦赐寺额“灵峰寺”,取灵山鹫峰之义。后来的主持华严大师喆公曾得到朝廷“官赐紫袍”的殊荣。

1153年金改燕京为中都;金废主完颜亮贞元三年(1155年),开奠“秀拔浑厚,云雨之所出,万民之所瞻”的风水宝地--大房山为陵寝,迁太祖阿骨打、太宗吴乞买葬于此地,县遂得“万宁”之名,寺属治内,为陵寝寺院。山南脚下的圆明寺被称为“下寺”,灵峰寺被称作“上寺”,故茶楼顶又有“上寺岭”一说。上寺虽圮,下寺犹存。

▲下寺主殿

▲寺内壁画

1156年,金废主又迁来始祖等10个帝陵。1181年金世宗封大房山山神为保陵公,禁止在大房山采樵弋猎。迨明昌(金章宗)改元(1190年),于茶楼顶建崇圣宫、白云亭。明昌二年,改县名为“奉先”,属涿州。此后在金陵还葬有23位后妃及多位王爷(如金兀术)。

灵峰寺的院落沿纵轴线由南向北依次为山门,钟鼓楼分立东西两侧,大雄宝殿等建筑依地势上升,门楼廊院环布其中,东西两边为配殿及僧舍,金像庄严,焕然辉耀。晨钟暮鼓之声回荡于山间。

谜底终被揭开,山顶上的建筑原来就是崇圣宫和白云亭的遗址。崇圣宫是专为章宗兴建的高山行宫,俗称金章宗歇凉台。据《金史》记载,金章宗曾先后12次谒奠金陵

金亡,其后人女真族一直来金陵祭祀。明末,女真族起兵反明,改女真族为满族,建立后金政权。天启元年(1621年),明朝罢金陵祭祀,但明军在东北与满人多次交战,均吃败仗,令明熹宗朱由校愁眉不展。

▲明熹宗

迷信于风水学的明熹宗请来阴阳大师。阴阳师进行一番踏勘,煞有介事地认为满人发祥于渤海,气脉相关,金陵王气太盛,只有拆毁山陵、劚(zhu)断地脉才可破解眼下的危局。

天启二年,朝廷派兵捣毁金陵,挖开地宫,剖棺弃尸。同属金陵的崇圣宫、白云亭和灵峰寺也未逃脱被毁的命运。天启三年又在太祖陵之南建关庙压制金陵的王气。为彻底改变金陵的风水,朝廷又令工匠在猫耳山的岩石上刻佛造像。

大明朝廷的愚蠢行为并未改变其很快灭亡的悲惨命运。茶楼顶上除去遍地的残砖断瓦,只有崇圣宫遗址西侧一块相对完整的线刻棋盘向过往的游人展示着无可言说的历史苍凉。传说此为金章宗与灵峰寺僧人下棋的古弈台。

鸟兔双跳照八荒,仙家刻漏独舒长。

烂柯山遇王樵后,又见残棋如大房。

----《石棋盘山》清.张士法

坊间传闻明朝廷在猫耳山上共造像72尊。至今在猫耳山周围地域仍有“上寺岭,七十二个佛,找到银子往家驼”的民谣留传。

现保存最完整的佛像位于古奕台东侧,雕刻在一块不规则青石上。佛像开光面高90cm,宽71cm。造像两尊,并排端坐,左为土地爷,右为武将。土地爷头顶高官帽,面容慈祥,双耳下垂,身穿长袖袍端坐姿,右手下垂;武将顶盔罩甲,右手握宝剑触地,左手叉放于左腿上,雄姿威武。

神像右侧刻两行题记为:“大明天启元年造土地爷,四川僧本心,石匠李见”。本心系峨眉山来的高僧。

沿山脊向东可达猫耳山东峰,这里是白云亭的位置。峰顶今存石刻佛造像一尊。佛像刻于岩石侧面,佛像通高40cm,下宽30cm。佛像结跏趺端坐,身披袈裟袒胸,衣纹折线纹理清晰,以右手露于右膝,指头触地做触地印,以示降服魔众,左手当胸,手心向上结定印,可惜佛头无存。佛像刻法与西侧土地爷像相同,亦为李见作品。

地处猫耳山南10余里的韩村河镇圣水峪村,有一处幽谷僻静、堪作兰若的沟谷,人称青银沟,同属佛教胜地上方山的范围。

巧合的是在青银沟口一处2米多高的岩石上也有“石匠李见”题记的磨牙造像。

此造像的刻法,特别是缨络与猫儿山顶上两处摩崖造像相仿,可断定同为李见一人刊刻。只不过此造像刊刻的日期较猫耳山造像早一年,为“大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

在上方山和茶楼顶上均有石匠李见的石刻作品,可见其在当时必是一位远近闻名、技艺精湛的石刻大师。

清军入关后,为追祭先祖,于顺治年间重修了被毁的金陵,恢复了金陵祭祀,但茶楼顶上被毁的崇圣宫、茶楼顶和灵峰寺却永远地成为了历史遗迹

▲100年前,日本关野贞博士拍摄的金陵全景图

乾隆皇帝对大房山的美景仍然情有独钟,曾作《望大房山》一首直抒胸臆:

房山于此独称峻,拔地秀拥金堂开。

芦水带左拒马右,伏流不敢争谷走。

我从长途直北望,茏葱佳气干牛斗。

梵宫琳宇栖嵚崎,辟邪瓦埋行殿基。

春风万树花张锦,忆昔金源全盛时。

半壁江山迹始发,海陵迁建真唐突。

至今休憩胜二陵,其余荒草寻飘忽。

行将酹酒临寝园,昭德怀古予心存。

圣人穹碑揭日月,拼读义尽休重谕。

▲野生枸杞,俗名“卡巴果”

乾隆爷诗句所描绘的迷人景象被列为房山八景之一,名曰“大房耸翠”。现在的猫耳山依然山峦叠翠、怪石隐映、风暴峭壁、涧谷幽暗;苍松翠柏林木繁茂,藤类植被相互缠绕,奇花异草争相斗艳。行走在山间古道,穿梭于密林之中,在身心得到愉悦的同时,又能与古人来一场近距离的对话,置身这样的空灵秘境,岂不快哉!

插播:

信息来源:孟令卫

编辑:青春房山编辑部

“在看”!

Hash:c746a3bc58419e997471bbfc8c8903c829f96572

声明:此文由 青春房山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