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登著名物质文化遗产——古刹及古代建筑赏析

▋本文由【永登生活帮】根据《永登文化大观》及网络资料整理,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鲁土司衙门旧址

土司衙门坐落于连城镇连城村,始建于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名镇付因脱欢之妻马氏捕捉达官戳只(俗称王蟒)有功,为其“治地连城,建楼七楹”,是为鲁土司衙门修建之始。1981年10月被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鲁土司衙门旧址分为三部分“衙门、官园、妙音寺。三部分建筑东西相连,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三部分原占地面积约为40185平方米 ,今剩33025平方米,现有各类建筑226间,建筑面积约7755平方米,其中明代建筑面积2877平方米。建筑布局以衙门中轴线为主,东北角为官园,西面为妙音寺。

衙门整个衙门依山傍水、坐北向南,一进数院,环境优美,占地13500多平方米。建筑群布局严谨,雄伟森严,雕栋画梁,绚丽异常,颇具王侯气魄,有“小故宫”之 称。

官园在衙门中轴线东北角,面积原有15273平方米,被一些单位占去一部分,现有面积11344平方米,官园内现存建筑有绿照亭、八卦亭各一,均为乾隆年间所建。土司花园昔日古树、奇花、异草种类很多,还有珍奇禽鸟。目前园内尚存一株酸果树和三株核桃树,均系明代万历年间所植。

妙音寺

妙音寺原名大通寺,光绪年间改名妙音寺。妙音寺建筑高低参差,左右辉映,错落有致,具有藏族建筑色彩。妙音寺各种雕刻非常细致,壁画构图生动自然。妙音寺为黄教寺院,明、清政府一直推崇黄教,因而它由很高的地位,其建筑等级也很高。主体建筑有:明成化七年(1545年)建的主殿德尔经堂和历代建造的大经典、万岁殿、神僧经堂、塔儿殿、古隆官殿、金刚殿、鹰王殿、科拉殿等。

显教寺

显教寺位于连城鲁土司衙门建筑群东面,与衙门隔街相望。初建于明永乐九年(1411年),经成化七至十七年(1545—1555年)扩建后,格局基本定型。该寺原占地面积1315平方米,沿中轴线从南向北依次排列有山门、金刚殿、大殿和东西厢房。现仅存建于成华年间的大殿一座。显教寺是鲁土司在其辖区内奉敕修建的寺院,是湟水流域修建年代较早、影响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之一。1985年被永登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3月被甘肃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入鲁土司旧址。

雷坛

雷坛位于连城镇鲁土司衙门建筑群西北侧,距衙门建筑群后墙约80米,为六世鲁土司鲁经及其子鲁东于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所建。原有山门、过殿、大殿、厢房等,坐北向南,占地面积1617平方米。现存过殿和大殿两座建筑。1985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入鲁土司旧址。

雷坛为祭祀道教龙门派雷部尊神而建,现存的过殿和雷坛殿结构精巧。原结构构件、悬雕、壁画等均保存较好的过殿和雷坛殿,是我国西北地区难得的道教建筑中的小品

红城感恩寺

感恩寺俗称大佛寺,位于红城镇永安村,属藏传佛教寺院,。始建于明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弘治八年(公元1495年)竣工。是明孝宗为表彰世守西陲的连城鲁土司特意敕建的。

寺院坐北朝南,南北长133米,东西宽19.3米,占地面积4.5亩,建筑面积400多平方米。主体建筑自南向北,分别有山门、碑亭、垂花门、力士殿、天王殿、地藏殿、玉佛殿、护法殿、菩萨殿、大大雄宝殿

感恩寺于1963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重新审定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21日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海德寺

海德寺位于永登县城东北角的新仓巷,属藏传佛教寺院,是永乐十六年(1418年)明成祖为三世土司失伽敕建的,现存大殿一座。1962年经甘肃省人民政府审定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重新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海德寺是永登继显教寺之后的早期建筑,保存了典型的明代早期建筑风格。原寺是东西方向,一进五院,原有大雄宝殿、南斗宫、北斗宫、天王、马祖、山神、财神、护法诸殿及山门,原来各殿均有精致的塑像。先寺内原建筑只存大雄宝殿,宽14.2米,深9.6米,歇山顶,飞檐施下昂斗拱,拱出挑较长,内檐施单抄四铺作斗拱。上世纪80年代,对大殿进行了维修,近年来新建了天王殿、山门等,成为开放性宗教场所。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了“海德寺”寺名。

红城文昌殿

文昌殿位于红城子南门外的中心小学,建于明崇祯六年(1633年)。为歇山顶式斗拱建筑,占地面积156平方米。文昌帝君端坐紧挨后墙的供台上,两侧侍神凝神伫立,一曰“天聋”,一曰“地哑”。帝君两侧有永安陈嘉相、陈嘉昭兄弟俩说话的文昌像及郝自兰等人所书的文昌传。画像细腻逼真,书写工整有力。宫内后梁正中悬“炳蔚中天”的横额,黑底金字,气势苍劲,书于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七月。

帝君前有一供桌,上供孔子圣龛。每逢农历七月十五大祭,本邑诸儒及乡绅前来祭奠。现在除帝君塑像和二位侍神不见外,其他基本完好,1989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山陕会馆

位于红城镇宁朔村,现为镇文化站,保存基本完好,该建筑为永登唯一保存完整的清代商会会馆。据过厅大梁题记可知,建于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据院墙石碑知,在咸丰七年(1858年)有增修,其建筑虽为一般,但始建年代较早,也是全县仅存的一处商会遗迹,对了解当时商会组织结构及商业发展等历史具有一定的考证价值。1988年12月被公布为县级文保单位。

钟鼓楼

鼓楼原位于县城西街关帝庙内,现移至位于县城西南仁寿山公元内。根据建筑风格推测为清早期建筑,有钟、鼓两座楼。楼阁外观高大。结构紧凑,房脊有吻兽,1998年12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关帝庙内古建有大殿、戏楼等,解放后仅存两座楼阁,横排在东西一线上,间距约为10米。其结构十分相同。该楼阁为内外十六柱(内四外十二)二层歇山顶式楼阁建筑,其阁楼建筑规模不大,但外观高大,结构复杂,是永登县仅存的保存良好的古楼阁式建筑。2005年搬迁到仁寿山公园移地保护。

红门

红门寺,也称红云寺、红音寺,位于河桥镇四渠村的大通河西岸大冰沟口北约1公里的山湾处。原寺建筑分两部分,前为殿堂,后为石窟建筑。其始建年代无记载,毁于民国中期,主要石窟坍塌,仅存大小不一的四个残窟。其中一较大石窟依北向南,门北沙石半掩,门楣左右各浮雕二龙戏珠图案。窟内3.3米见方,左右壁浮雕佛像大小共21尊,人物形象各异,头部大多损伤。窟顶为穹窿顶,直径1.8米,正中浮雕太极图案,雕饰花纹。为河桥、连城地区唯一的石窟寺,对研究永登及八宝川石窟艺术和佛教发现具有重要价值。

郭家墩观音寺石窟

位于大同镇郭家墩村南约1400米庄浪河南平顶山山腰,石窟开凿在长约40米的砂岩上,相对高度约30米。据当地人相传,该寺始建于唐代。石窟坐南朝北,依山势建有观音殿。原建筑及塑像全无,现存洞窟3座,观音殿内有洞窟两座,正中洞窟高2.4米,宽2.7米,进深约2.8米,在进深约1.5米处高约2.5米处有龛台。观音殿东侧有一洞窟长23米,高低1.1—2.4米,进深0.2—3.4米。

尕哒寺

在连城有一座形似屏风的高耸山峰叫石屏山山上有尕哒寺,是藏传佛教寺院,为甘青边境名寺之一。该寺原名“却嘎林”(藏语,意为殊乐寺),以其附近山形似佛教圣地五台山,故亦名“小五台”。相传唐朝印度高僧班智达及500僧侣赴五台山途中曾在此地停留,并建议在此修寺。

1958年宗教改革中,此寺被 拆毁殆尽。1985年,当地有关单位倡议,发动各界人士捐款复修,现已建起经堂、观河楼、山神殿、一台阁、舍利塔、山门各一座。现在这里已成为苍松翠柏竞秀,殿宇亭台翼然,暮鼓晨钟,香烟缭绕,芬草鲜美,樵歌牧笛的古刹胜地,是连城旅游点的一个组成部分。每逢农历四月初八,数万人前来登山观景,朝山拜佛。

李佛寺

李佛寺位于苦水猪驮山上,据记载,自明代万历年间始,附近百姓就布施募捐,大兴修建,至清代屡次修葺增建,使其山楼阁殿宇错落相映,佛教气息浓厚,信士游客往来不觉。康熙年间本土李福在此山得道,因其传奇故事使此山声名大振,成了丝绸之路上的佛教名山,他曾度化一猪驮砖上山建寺,群众称其为猪驮山。

猪驮山大佛,也叫李佛铜像,铸于2002年,高达21.95米,青铜鎏金,雍容大度,慈目含悲,在云天之间俯瞰人间。李佛一生嫉恶如仇,慈悲为怀,他道行高超,虽脱离红尘,却事事关心百姓。他枯井吊木,驾帚远行,指男为女,压砂增产,戏落权贵赈济灾民,已在百姓中升华为佛。

石洞寺

石洞寺位于中堡镇邢家湾村二社西北石嘴子——石崖之上,崖前原有楼阁三楹,崖上有洞窟,内凿石佛,其中卧佛身长4米多,横卧莲台,俨然入梦。崖为红砂岩,洞窟分布在石嘴子东、南石壁上。

据寺内文字记载,石洞寺始建于清道光(1821—1850年)年间,为邢家湾村名士李遵儒(号小桥居士,道光年间岁贡)倡导修建。现存较大洞窟6个,1号洞窟是洞窟与建筑相结合,面阔一间,进深二间,供奉百子娘娘。2、3、4号洞窟相邻,供奉三世佛,其中3号洞窟最大,进深6.8米,长6.1米,中有石柱。5号洞窟在石嘴子南壁,距地表约3.4米。6号洞窟供睡佛,距地表3.5米,长10米,进深3.5米。在1号洞窟北石壁可见开凿的小石窟十余处。在“文化大革命”中石佛被毁,木楼拆除,曾为石嘴学校校址。现存亭阁一座。该石窟寺在清代为平番八景之一——崇崖卧佛。

石洞寺洞窟数量较多,在永登境内少见。

清凉寺

清凉寺位于红城镇徐家磨村五社北端,近临清水河,坐东向西。明嘉靖年间系独间小弥陀寺,清康熙初年由海空禅师募化改建,迄今有480多年的历史。占地约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744平方米。

山门八字墙有壁画,南为云龙,北是寿鹿。进入山门是三间悬山顶式的观音菩萨殿,殿两侧各有禅房五间,禅房的东端是六角楼阁式的钟楼与鼓楼。后院为大雄宝殿,歇山式建筑。殿内正中为三世佛,东、西、北墙壁画着《西游记》中的人物肖像。殿后是花园。山门前大道西是一座坐西向东的土主殿,殿面为牌坊式建筑。

2005年,因兰武铁路复线建设,清凉寺搬迁于徐家磨清水河右侧,甘新公路东侧。新寺占地4700平方米,耗资570万元,历时五年,重新建起一座汉藏结合的典型格鲁派建筑。

城城隍庙

城隍庙原位于红城镇宁朔村四社,现为镇政府所在地,占地约2000平方米,坐西向东,建于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庙门在戏楼下的中间,两边是铺面,戏楼檐牙高翘,檐下正中悬有蓝底立匾一块,上书“城隍庙”三字。两边门书“莫道恶淫皆黑处;须知头上有青天”的对联。整个庙院分前、中、后三院。前院东边二楼为戏台,檐下正中挂横匾一块,上书“眼前指点”,台口两边的柱子对联为:“莫非天理人情做出来大家想想;的前是前因后果看了却凡事推推”。院西是三间硬山顶式的拜殿,檐下正中悬“孰为知显”匾;南面悬“大丈夫”横匾。北边悬“诛邪佑正”横匾,此匾是民国十七年(1928年)红城保氏所赠。每逢清明佳节,在这里举行隍爷出府巡防仪式。

苦水古建筑明清文化的自然遗传

苦水川的古建筑主要分布在苦水的中心地带——苦水街。苦水街以明、清时期的四合院为主,有鲜明的江南地域性气息,其严谨的建造设计让人叹为观止。尤以宗祠文化为代表,以青砖、石雕以及各式各样的颂辞,流光溢彩的壁画,严于对仗的楹联,辅以苦水宗祠浓厚的文化氛围。

现苦水街的古老宅院已是凤毛麟角了,寂静的庭院,幽深的巷道,都已成为一种回忆。但颓门败瓦之间,依然显露出当年的气势。一缕缕明、清时期的遗风迎面扑来,底蕴深厚的古文化情节悠然而生。

中国的先民对街道有统一的规范:东西为街,南北曰巷,不通者谓胡同,狭窄者名夹道。而在苦水街这个曾经悠久而古老的城堡里,苦水人的先民却把一个灵性的城堡规划得井然有序,层次分明。被专家誉为“苦水第一古城堡”、“永登聚落好标致”。

“双龙戏一珠,城郭合四野。“这是苦水城堡的真实写照。双龙,即长山岭和西山的脉象。长山岭山色呈黄,谓之黄龙;西山山色呈青,谓之青龙。而在苦水街的”二月二“社火中,南北二街的舞龙就是以青龙和黄龙来演绎主题的。一珠,即苦水堡。四方四正,恰到好处。城堡树木掩映,田畴纵横,田野皆绿。据民间传说:苦水城堡为纳祥呈瑞之地,从堪舆风水学的角度来说,苦水城堡有出”一佛二帝“之言论。

【永登人】团队招聘

甘肃乐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永登人】【永登生活帮】团队招聘:

1、编辑 2名(男生优先),月薪2000-3000

2、视频拍摄及剪辑 1名(男女不限),月薪3000+

3、市场经理、业务推广 5名(年龄不限),底薪+提成 月入5000左右

具体岗位的要求和待遇面议。熟悉本地情况的永登人优先考虑。咨询电话18152006989(微信同号)

爆料/合作/广告 18152006989(微信同号)

Hash:c5230d2a10c1553b23fa993974e52d2ff1b2d89f

声明:此文由 永登生活帮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