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天山——北庭都护人安在

随着一些列战事,唐帝国终于将疆域扩展到了西域,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稳固的统治?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被先后设置,分治天山南北。现在北庭故城丝路上的申遗点,荒凉草莽的遗址,象征了大唐已然被雨打吹去的辉煌。

去年夏天,我给自己放了个长假,在大西北游荡了两个月。穿过祁连山中那油菜花盛开的扁都口,路过南面雪山、北边戈壁的河西走廊,继续向西,出塞到新疆去。

新疆古称西域,是一大块汉唐故地。为了统治这一地区,汉有西域都护府,唐设安西、北庭都护府。而今那些汉唐城址、石窟、佛寺、烽燧,仍矗立在明亮的阳光下。我这次来,奔向一座大城——北庭都护府的故城遗址,庭州。

八到之地起大城

“西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其范围随着朝代的兴衰,或扩张,或缩小。唐时国势比汉朝还强盛,于是“西域”向北越过天山,向西扩展到葱岭以西。天山以南,唐朝在龟兹等地设立安西都护府,下辖四个都督府、四处军镇;天山以北,大唐夯筑了一座巨大的城池,叫做庭州。

说起庭州,唐人到来之前,它曾是“突厥故地”。贞观初年,高昌国王麴文泰和唐朝关系闹僵后,特别害怕大唐报复。于是出钱下血本贿赂西突厥乙毗咄陆可汗,约定攻守同盟。可汗令叶护(突厥官名)阿史那步真屯兵“可汗浮图”城,与高昌互为犄角。然而这并没有什么用处。贞观十四年(640年),唐军迅速进兵高昌,麴文泰直接惊惧而死。而阿史那步真呢,干脆派遣使者直接投降了。唐朝就这样兵不血刃,改“可汗浮图”为“庭州”,将一只脚伸进西域。

惟余莽莽

一些断断续续的暗黄色的土墙,地上爬满了芨芨草,是今天所见北庭故城的主要面貌。残破而不失雄壮,让人依稀想见这座城当年的宏大气势。图为北庭故城外城墙(摄影/郝沛)。

庭州位于今天的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吉木萨尔县的北庭镇,城址坐落在一片玉米地里,四周是生机勃勃的新绿,唯独这里露出灰色的沙土。抬眼向南望,明亮的雪峰好像冰淇淋,被阳光照耀着,闪闪发光。我想到了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在此地修筑这么巨大的一座城,它有哪些地理优势呢?

《元和郡县志》是成书于唐宪宗元和八年(813年)的地理总志,叙述唐代政区地理的沿革。它说,庭州城处于四通八达的交通咽喉和军事要冲上,是“八到”之地,有四条通道在此交汇。这四条通道是:西州路、回纥路、伊州路和碎叶路。分别指向天山以南的西州、北方回纥大帐、东方伊州和西边的碎叶、乃至更西的怛罗斯。

起初,唐朝对天山北麓的统治是不稳固的。高宗永徽二年(651年),归降唐朝并被任命为瑶池都督的阿史那贺鲁,纠合“处月、姑蜜、葛逻禄”等五个部落叛变,攻击庭州。庭州不幸沦陷。此后数年,唐朝多次派遣大军征讨贺鲁,方才逐渐巩固了在庭州的统治。《新唐书》记载,唐朝把贺鲁地盘分置濛池、昆陵两个都护府,根据部落设置州府,并重新恢复了庭州的建置。

由于被敌人攻掠,庭州城萧条荒废。显庆五年(660年),宰相来济出任庭州刺史,凭借其威望才能,修理城池,加强防御。据说,当年北庭城中寺院林立、衙署恢宏,庭州州府、金满县衙等在此办公,龙兴寺和高台寺香火鼎盛。

北庭故城外城套内城。周长4596米、厚达近10米、残高约7米的外城墙,便是修筑于唐初。城外有天然的护城河环绕,宽30多米。城北还有低矮的羊马城。至于内城,周长3003米,在外城略偏东北。两城共用东道城墙和城门,两圈城墙均设置了角楼和马面。而今北庭城虽然早就沦为废墟,但气势依然宏大,不减当年。

出塞的诗人

瑰丽的唐诗三百首中,边塞诗是个性鲜明的一派,而岑参又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北庭,是岑参一生最为辉煌的建功立业之所,留下了这位诗人无数壮丽的诗篇。透过这些辞章,我们可以了解北庭,也了解那个时代为之奋斗的人与事。图为广西柳州的岑参塑像。供图/FOTOE

都护府的由来

都护府之设,是巩固边疆不可或缺的力量。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朝。

汉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匈奴日逐王归降汉朝,汉朝从而完全占有丝路南北道,统一西域。同年,令安远侯郑吉为都护,治所在乌垒城。近期,经过考古工作者数年的苦苦寻找,最终确认今新疆轮台县境内的奎玉克协海尔占城就是西域都护府的治所乌垒。西汉末年至东汉,西域都护府迁往500里外的它乾城,即今玉奇喀特占城(位于新和县西南22公里)。考古学家黄文弼曾在附近发现一方“汉归义羌长印”,为西汉末年都护李崇所用之印。

从乌垒到它乾,汉王朝在西域的统治中心转移到了西域的中心地带龟兹地区,这意味着对西域管理的进一步加强。纵是到了后世唐朝,龟兹仍是统治西域的重心之所在。

庭州需要更强大的力量

来济是隋朝名将来护儿的儿子,在唐高宗时成为宰相,但随后就因反对立武则天为皇后,被贬到距离长安数千里之遥的西北边疆。从宰相至尊到危险的边州刺史,这种地位上的跌落,无疑是很痛苦的惩罚。纵是如此,来济仍力图有一番作为。

他在任上的另一贡献,是在庭州周围设置了一些羁縻性质的府州,加强对突厥诸部落的统御。所谓羁縻,是古代中原王朝为了统治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采取的一种特殊制度,即保持其原有的社会组织形式,任用原部落首领担任首脑。羁縻州县具有很强的自治性,不同于正州、正县。前面提到的濛池、昆陵都护府便是这种性质。

然而,这不能有效解决庭州的防务问题。龙朔二年(662年),西突厥来犯,庭州兵力不足处于劣势,失败似乎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来济应该怎么面对?唯死而已。史书上记载,来济带兵迎战,对部众说道:“吾久当死,幸蒙存全以至今日,当以身报国”说罢,赴敌而死。

来济的死无疑是悲壮的。然而,在此之前的几年里,唐帝国开疆拓土,将势力延伸到葱岭以西,可谓如日中天。但就在此时,却战死了一位刺史?!

其实,盛极一时的背后隐藏着一系列边境危机。最大的威胁,便是吐蕃的崛起。这一年,唐军和吐蕃第一次交锋,就以唐军不战而退告终。刚刚建立的西域秩序尚未稳固就开始动荡,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来济的死。

唐代六大都护府

在击败突厥、薛延陀等边疆少数民族政权后,唐朝在这些地区设立州县,以少数民族统领为州县长官,并且为了加强对州县的管理,先后设立了一些都护府。唐玄宗时期,在边境四周共有安东、安南、安西、安北、北庭、单于六大都护府。本地图展示了开元二十九年(741年)的都护府形势。

庭州自身力量不足,如果令天山以南的西州都督府协管呢,也力不从心。于是唐朝决定在庭州设立金山都护府,据学者考证,时间在龙朔三年(663年)十月。这种更高级别的都护府,强化了庭州的军备。但几十年后,金山都护府已然罢废,庭州不得不再次面临这种窘迫的局面。

武周圣历元年(698年),东突厥开始向西侵蚀西突厥故地,而庭州就处于东、西突厥之间,局势岌岌可危。此刻迫切需要提升庭州的军政!

终于,长安二年(702年)十二月,北庭都护府在庭州设立。后来,又升格为大都护府。当景云二年(711年)开设节度使后,北庭因为重要的战略地位也有了节度的名号。史书里有“伊西节度”“伊西北庭节度”等不同称谓,北庭以节度使的形式,节制伊州、西州军事,进一步提升了军事力量。

这个强大而有力的军事体制出现后,很快就有了成效。开元二年(714年)东突厥大举进攻北庭,都护郭虔瓘在没有得到援兵的情况下,偏师御敌,既守且战。最终,不只抵挡住了敌人攻势,还伏杀了其统领,迫使东突厥退兵。

边塞远疆何以治

盛唐鼓励向边疆移民,唐人杜佑所著《通典》记载,每年内地向北庭移民一千人,以镇守城市。开元年间,北庭城里有2676户,9964人,这些全是汉族居民。除此之外,城外安置着两万多顶归附胡人的帐篷天涯地角的北庭,竟也人群熙攘。我站在废墟上,遥望当年盛况,浮想联翩。

《瀚海天山》是一本分析唐代伊、西、庭州军政体制的专著。作者刘子凡认为:“位于天山东端的唐代伊、西、庭三州之地,不仅靠近河西走廊,也靠近阿尔泰山蒙古草原,也就同时成为了北方草原势力进入天山以南绿洲国家的门户。”所以,这三州成为唐代经营西域的理想基地:“由此南下可以经营天山以南的绿洲国家,向北可以羁縻天山以北的诸部落。”因此,唐代按照内地正州的形式,在庭州推行州县体制。庭州下辖四县:金满、蒲类、轮台、西海。州县的官吏,由唐朝中央政府直接任免,内地的均田制、府兵制也在此推行开来。

为了有效统御这一带广袤疆域,原来都护府的镇兵已显单薄,于是北庭都护府设立了三个军镇:瀚海军(702年设,初名烛龙军,次年改名)设在北庭城中,管12000人,马4200匹,是天山南北实力最强、最基本的驻屯军;天山军(714年设)在西州城内,统辖兵5000人,马500匹;伊吾军(710年设)位于伊州西北300里的甘露川(今巴里大河古城),辖兵3000,马300匹。军下设守捉,再下设城,城下设镇,镇下设烽,构成了一道立体防御网。

北庭都护府瓦解后,许多军事城堡变成了人烟稠密的城市。例如,独山守捉发展成了元代的独山城,张堡守捉变为元朝的的昌八喇城。

这些镇兵来自哪里呢?从内地征发调拨。可是,去北庭的路途遥远,调兵花费巨大。唐太宗征高昌后,魏徵、褚遂良上书劝谏,不要往边疆调兵。太宗没有采纳他们的意见,还是每年派1000人去高昌。官方规定,镇兵服役期满三年,即可轮岗。可实际上,有些人战死沙场,许多人从少年熬到白头,留下内地的妻儿望眼欲穿。李白的《捣衣篇》,就写尽了戍兵妻子的凄苦:“玉手开缄长叹息,狂夫犹戌交河北万里交河水北流,愿为双燕泛中洲。”此外,在内地触犯法律,徒刑流放到北庭的罪犯,也会被编入屯垦军中,一边耕田,一面改造思想,随时接受监督管理。

▲北庭故城出土的铜狮和石狮(供图/FOTOE)

他们吃什么呢?今天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荒漠盐碱地上,开垦出许多田地。这是沿袭汉唐统治西域的智慧。大军驻扎边疆,全靠内地调拨军需并不现实。所以军人要“一手拿枪,一手拿犁”,参加生产。《唐六典》记载,北庭都护府有二十屯田,伊吾军一屯,天山军一屯,共二十二屯。政府规定,每屯粮产五十公顷,照此计算,唐廷在西域屯田的规模,和清朝时差不多,应该是把能种的地方都种上了。《新唐书·地理志》说,那时“轮台、伊吾屯田,禾菽弥望”,天山脚下真是美丽的异乡!

在伊吾军的大河古城,就曾出土过碳化的小麦粒和豆子。麦子呢,供军士食用,豆子则饲养马匹。据吐鲁番出土文书《伊吾军纳粮牒》所记,驻军屯田不仅缴纳当地的仓库供应军需,还要拿出一部分至“州仓”供应地方行政需要。正是“战斗生产两不误”。

大河古城

为了加强北庭都护府的军事力量,唐王朝先后在庭州设瀚海军,在伊州西北的甘露川设伊吾军,在西州设天山军。上图的这座军事城堡是伊吾军的驻地——大河古城,位于新疆巴里坤县大河镇东头渠村。城南北长210米,东西宽180米。城内建筑遗迹惜皆不存,但吉城大体轮廓尚属清晰(供图/东方lC)

诗人岑参要出塞

来北庭前,我特意在行囊里塞了本《岑参集校注》。岑参在北庭工作了三年,这恐怕是他一生里最接近梦想实现、最舒展惬意的时光。提到北庭故城,不得不讲讲岑参。

岑参的创作生涯很长,早年他隐居洛阳嵩山时,写过许多归隐诗,比如《自潘陵尖还少室居止,秋夕凭眺》有这样一句:“况本无宦情,誓将依道风。”俨然一切看淡,十分道系,只追求炼丹升仙。但别被这些文字骗了,出塞以后的岑参才是他真正的自己。

岑家曾是名门望族。他的曾祖父岑文本、伯祖父岑长倩、堂伯父岑义都做过宰相。可是在岑参出生前,家族发生了惊天变故:岑义获罪被杀,家道败落。岑参更惨,年纪还小父亲就走了。作为破落大家族的子弟,岑参的进取心极强。他刻苦学习,把家族中兴的重担扛在肩上。甚至没少投机钻营,见识了许多人情冷暖。最后,却只当了一个小小的参军——岑参于天宝三载(744年)考中进士两年后才被授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一职。

既然混不出头,那就去边疆碰碰运气吧。天宝八载(794年),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入朝。之前,唐玄宗锐意拓边,在边陲设立了十个节度使(军区司令)。随着缘边节度使的权力愈发膨胀,参谋部僚佐的设置也愈加繁杂。此时,岑参搭上了高仙芝的线,做了安西节度使掌书记,一同奔赴定西

可惜领导不赏识他,岑参只好拼命工作自我麻醉:“寂寞不得意,辛勤方在公”。看来,安西也不是久留之地,仅仅两年,岑参便重新回到了长安。这一回,又是三年。

军人封常清之成败

天宝十三载(754年),岑参的机会来了。

他的伯乐是一代“励志偶像”、继任安西节度使的封长清。《旧唐书》记载,封常清长得既矮又瘦,还瘸了一只脚,其貌不扬。可他有两个优点:爱读书,能坚持。他看高仙芝的僚属都很光鲜艳丽,就想成为其中一员。奈何仙芝嫌弃他太丑,没有搭理。封常清不放弃,每天都守候在高仙芝门下,高仙芝不得已便收留了他,可依旧不予重用。

开元末年,安西都护府辖下的达奚部落叛乱,高仙芝受命率领两千骑兵截击叛军。战后,封常清自己偷偷写了份战报,把地理形式、敌我动态、战斗经过写得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呈现给高仙芝。高仙芝十分惊讶,封常清还有这个本事?!于是,封常清迎来转折点,大踏步向人生巅峰迈进。

这一年,封常清入朝,加御史大夫衔,任北庭都护职,并持节充伊西节度使。据后人推断,封常清和岑参都做过高仙芝的秘书,因此两人关系很融洽。封常清便选拔岑参做他的判官,岑参有了人生的第二次出塞。

突厥石人

纵观唐朝在经略西域时的主要敌人,后期为吐蕃,前期则为突厥。突厥活跃于蒙古高原和中亚地区,国势鼎盛之时曾迫使唐太宗李世民缔结城下之盟。583年,突厥分裂为东西两部,西突厥占据西域,在唐朝的几度攻势下最终亡国。图为伊犁昭苏草原石人,是突厥人典型的丧葬形式。摄影/赖宇宁

他们离开长安,紧急奔赴北庭。到达北庭不久,就发生了封常清西征破播仙的战事。“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岑参诗《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九月,封常清自轮台出发,开始西征。播仙即且末城,地处丝路南道,归安西四镇统辖。它和吐蕃接壤,却与安西都护府隔着大沙漠,是吐蕃争夺安西四镇的第一批目标。叛乱的规模很大,军情紧急。“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叛军来势汹汹,步步紧逼,焉耆镇恐怕已经被攻陷了。

晨光初露,大军集结。封常清检阅完毕,“平明吹笛大军行”“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大军出征了。从轮台出发,向西经铁门关,绕过库鲁格山。封常清侦知,播仙叛军就在蒲昌海(今罗布泊)一带。他下令全军进入战斗准备。“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刚和唐军接触,播仙叛军就趁夜溃逃。都护下令,追击,追击!“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很快,播仙叛军被包围歼灭了。岑参抬起头,看到“蒲海晓霜凝马尾,葱山夜雪扑旌竿”,昨夜血战的现场,“万箭千刀一夜杀,平明流血浸空城”。

鲜血浇灌出秩序,和平由威慑维持。经此一役,安西北庭的局势平稳了。岑参也升任度支副使,那个中兴家族的旧梦,看起来就快实现了。岑参说,自己“近来能走马,不弱并州儿”,一切都变得更好。他陪封大夫纳凉,要写一首诗;出席封大夫的宴会,要写一首诗;和封大夫登高远望,也有一首诗。他得意地说,“吾从大夫后,归路拥旌旗”,俨然自比为心腹。

“公府日无事,吾徒只是闲。草根侵柱础,苔色上门关。”就在岑参享受难得的闲暇时,他不知道,帝国内的绝大多数人也不知道,毁灭的种子早已种下。

让我们记住这一天吧: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初九日,公元755年12月16日。

是日,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在范阳(今北京)起兵,带着15万兵马,杀向长安。此时,封常清正在华清官面见玄宗。天宝十三载,他才由长安奔赴北庭;不到两年又回到首都,或许是来向皇帝汇报破播仙战事的。得知安禄山叛乱后,朝中异常惶恐,封常清对玄宗大言:“臣请走马赴东京,开府库,募骁勇,挑马棰渡河,计日取逆胡之首悬于阙下。”他还是那个少年的自己,二杆子性格一上来,就只管向前冲。

可惜,封常清这次失败了。叛军锐不可当,洛阳沦陷。他也被削去官职,白衣军前效力。后因为和高仙芝立主将主力撤入潼关,被唐玄宗杀了。这时岑参还在北庭。史书没有记载他听闻封常清被杀后的反应,只有简单的一句诗:“将军初得罪,门客复谁依?”

回鹘统治下的北庭

在北庭故城以西700多米处,有一座佛教寺院遗址,名为西大寺。790年,北庭被吐蕃攻陷,后复为高昌回鹘所占。西大寺便是回鹘王室的寺院。遗址内现存十数个洞窟,供奉有菩萨佛像,墙壁上描绘了经变等题材的诸多壁画

孤悬塞外有国臣

安史之乱前,大唐疆域扩张到空前的规模。然而安史之乱后,西北边疆却急剧向内地退缩。为了平定叛乱,唐朝将西北边疆的精锐调往内地。至德元年(756年),“王室多难,统甲士三千,自二庭赴于凤翔”;次年正月,安西、北庭、拔汗那、大食的精兵到了凉州。困在关中杜甫,看到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兴奋地写下:“四镇富裕精锐,摧锋皆绝伦。……奇兵不在众,万马救中原。”

安史之乱爆发后,安西、北庭、河西等地区的军队被调入中原平叛,西北兵力空虚,给了吐蕃可乘之机。先是陇右一带的州县次第失陷,断绝了西域与长安的沟通渠道。孤悬塞外的庭州、西州等地,只能通过回纥保持与长安若有若无的联系。在这种情况下,安西、北庭坚持了数十年,但最终仍不免于沦陷的命运。

此时,平叛才是首要的,至于列强环伺下没有了驻军的两域,命运当何去何从,恐怕不在时人的考虑之内。

岑参也跟着大军离开了北庭。这一走,再回首,便是一千年以后。此后,河西、陇右相继被吐蕃攻陷,北庭、安西和内地的直接通道断了,成为一块飞地。但北庭将士依然在坚守,依然使用着大唐的年号,长达数十年之久。吐鲁番曾出土一方《高耀墓志》,时间落款是唐代宗广德四年(766年),然而广德仅仅行用了2年,765年即改元永泰,边地人却不知。类似的还有一纸大历十六年(781年)的借粮文书,其时已经是建中二年了。西域与内地联系时有时无,信息不畅竟一至于此,令人唏嘘不止。

贞元五年(789年),僧人悟空从犍陀罗回长安。他走到北庭,见到了都护杨袭古。杨袭古信奉佛教,资助悟空和三藏沙门尸罗达摩等人一起翻译了《十地经》,收藏在龙兴寺。悟空离开北庭,经回纥道回转长安。而杨袭古却再也回不去了。

隔绝中的北庭和安西,在唐朝与吐蕃、回纥(也称回鹘)的博弈中,艰难求存,甚至附庸回纥。回纥曾帮助唐朝平定安史之乱,当790年吐蕃再发兵,侵略北庭时,回纥大相颉于迦斯率众救援,可惜屡战屡败,北庭最终还是被攻陷了。无奈之下,杨袭古带领麾下2000余人,出奔西州。同年,杨袭古和回纥反攻失败,或许是为了推卸责任,颉于迦斯阴谋将杨袭古杀害。传说,临死时,将军找不到一口水喝。

今天你若去奇台准东煤田,会经过一个叫将军庙的小火车站。茫茫戈壁滩上,车开着开着,突然就看到路边有一座孤零零的小庙。庙堂的供桌上摆满了矿泉水。据说,这座庙就是为了纪念杨袭古而修建的,过路的司机会停车给将军带一瓶水。一千多年以后,西域又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将军也再也不渴了。

杨袭古的被杀,意味着北庭再也不归唐朝所有,也意味着通向长安最后一条可行的回纥道断绝。虽然西州(792年陷于吐蕃)和安西四镇继续坚守了几年,但史书中再也没有它们和内地交流的记录。

北庭沦陷后,先后被吐蕃、回纥、蒙古占据,做过回纥的夏都,蒙古的别失八里。但它们都不再是那个庭州城。我在遗址区转了一下午。一群群蝗虫受惊飞起,落在遍地都是的荆棘丛上。身在北庭,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来源:中华遗产 2018第03期 总第149期

END

Hash:f763f77a08f7608501d5dcd5b3d6d30f2c967582

声明:此文由 丝路遗产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