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岩画:一部深邃的无声记录片

扫码购书

岩画是凿刻或涂绘在岩石上的图画,是人类先民用粗犷、古朴、自然的方法来描绘、记录他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内容的一种形式。它是人类社会的早期文化现象,是人类先民们给后人的珍贵文化遗产。

远古时期,甘肃地区气候温暖湿润,为先民的生存提供了天然适宜的环境,是中国历史畜牧业农业发祥和古代文化发展较早的地区,也是绘画艺术重要的发源地。

迄今为止已在黑山肃北肃南永昌靖远景泰等地发现 70多处岩画点和大量的岩画图像,内容涉及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人物、动物植物、手印、脚印、弓箭、服装等形象和狩猎、放牧、祭祀舞蹈、战争、生殖等场景。

黑山岩画

甘肃岩画首先发现于嘉峪关黑山山脉。 20世纪 70年代,嘉峪关市动力厂黑山农场职工在山区牧羊时发现黑山岩画,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

据考其创作年代上限为距今一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下限则为明清时期。

狩猎野牛嘉峪关黑山四道鼓心沟

岩画内容多为游牧民族的狩猎活动,其中出现的动物形象有野牛、野骆驼、大角羊、北山羊梅花鹿、虎、马、狗、大雁、蛇、鹰、鱼等,题材丰富,形象生动,场景壮观,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如黑山四道鼓心沟的一幅《猛虎捕食图》,纵 25厘米,横 22厘米,敲凿在距河床 3米多高的一块石壁上。

猛虎捕食图 嘉峪关黑山四道鼓心沟

画面中的猛虎庞大凶猛,其他群兽体小文弱;老虎的大嘴和前爪下方有一只小动物,似乎正在猛虎的撕咬下挣扎,表现了自然界弱肉强食的生存竞争。

艺术造型上,所有动物均画两肢,两只耳朵也都作前后排列,这种对于复杂形体的简单处理,为原始岩画所常见。

黑山四道鼓心沟的一幅《野牛图》,敲凿在四道鼓心沟中段的一块岩石上,纵 15厘米,横 29厘米。

野牛图 嘉峪关黑山四道鼓心沟

画面中,虽然牛身仅具轮廓,未作细部描绘,但其扬尾抵角、伸颈前冲的勇健姿态栩栩如生。

肃北岩画

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位于甘肃河西走廊的西端,其境内的祁连山和马鬃山一带,曾发现大量的古代岩画

连山岩画以大黑沟最丰富,共有画面 34组、图像 190多幅。画面内容为狩猎、放牧、练武、乘马、格斗等场面。图像中有梅花鹿、大角羊、野牛、野骆驼、大象、虎、犬、鹰等。

如位于灰湾子沟口的一幅《狩猎山羊图》,纵 70厘米,横 90厘米。

狩猎山羊图 肃北石堡乡灰湾子

画面中有十多只山羊和大角羊在拼命奔跑,左下方有一人高举双臂,似在堵截奔跑的羊群。

画面中虽然没有出现追猎者,但令人联想到后面会有许多猎人在呐喊追射。在原始岩画中,这种表现方法独具特色。此画的制作,是用点状浅刻的方法敲凿而成。

大黑沟的一幅《狩猎野牛图》,纵 90厘米,横 170厘米。图画场面较大,刻五个猎人攻击一头野牛。

狩猎野牛图 肃北大黑沟

野牛身躯健壮,剽悍凶猛,猎人手持弓箭长矛,步步逼近野牛,营造出一番恶战在即的气氛。近处的山羊和梅花鹿等惊恐万状,四处逃遁,而较远处的山羊和梅花鹿还在山涧林中悠闲吃草。

画面中的围猎者身着长袍,足穿长筒靴,头饰尖状物,可能是这一时期活动在祁连山一带的少数民族。

南岩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位于祁连山中段古代丝绸之路沿线地区,岩画主要分布在榆木山、花疙瘩山、拉盖河、木头井子、黑石头沟、雷山、石炭沟等地。

内容多为反映古代畜牧民族的生活场景,多见野牛、鹿、狼、岩羊、马、犬等动物形象。

野牛图 肃南榆木山

如榆木山的一幅《野牛图》,刻一头野牛低头扬角往前俯冲,前腿前伸,后腿蹬直,圆形尾巴上翘,形象非常生动。

狩猎图 肃南榆木山

榆木山的一幅《狩猎图》中,刻一人骑马手持弓箭,正射向前方一头野牛。野牛中箭低头并扬起圆形尾巴,做奔跑状;马左右各有猎狗一只,右前方还有一头健壮的野牛,正低头注视着其中一只猎狗。

靖远岩画

靖远岩画又名“吴家川岩画”,位于靖远县刘川乡吴家川村北的陈家沟内。此处地处偏远、人迹罕至,四周遍布红砂岩丘,更显岁月之沧桑。

吴家川岩画就刻在沟北一红砂岩断面上,因自然因素,其自南向西分为两段,故而岩画有东壁、西壁两处。

动物群 靖远县吴家川

东壁绘有羊、鹿、犬、马若干,鸟一只。有立者、走者、奔者,大小各异,方向不同。其中大的一幅为一头多角马鹿,此马鹿身材高挑,四腿修长。马鹿周围有大角羊、犬、马等。

追猎图 靖远县吴家川

西壁上部刻有人马各七,除一人做指挥状外,余皆奔而相追,疑为追猎场景。西壁下部刻有一戴冠之人骑于马上,侧旁一人为之牵引。两人左右有犬、羊、鹿为伴。

景泰岩画

景泰县姜窝子沟岩画,位于景泰县红水镇一座山顶上,题材比较丰富,有群鹿图、大角羊、舞蹈人、狩猎图、连枝同心圆等。

连枝同心圆 景泰县姜窝子

岩画以写实的手法完美地表现了远古先民联手狩猎的场面,以密集点琢的手法敲凿出动物及猎人微凹的剪影效果。

甘肃其他地区还有很多岩画,如永昌县杨家大山、牛娃山、韩家峡等地的岩画中,所凿刻的野生动物便有野牛、骆驼、梅花鹿、北山羊、大角羊、虎、狼、狐狸等,另外也有骑马放牧和一些家畜的画面。

从甘肃各地的岩画可以看到,远古时期的岩画,主要以写实的手法,即类似摄影和日记的方式,真实生动地记录了当时的动物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活场景。

文章摘编自《甘肃美术史图鉴》

今日推荐图书

《甘肃美术史图鉴》

胡同庆 郑怡楠 著

扫码购书

出版发行:甘肃教育出版社

书号:ISBN 978-7-5423-4941-5

定价:98.00元

《陇东北朝佛教造像研究》

董华锋 著

扫码购书

出版发行:甘肃教育出版社

书号:ISBN 978-7-5423-4904-0

定价:68.00元

《唐代莫高窟壁画音乐图像研究》

朱晓峰 著

扫码购书

出版发行:甘肃教育出版社

书号:ISBN 978-7-5423-4832-6

定价:96.00元

(点击标题 即可阅读)

喜报 | 我社“敦煌书坊”获评“2020年十佳数字阅读项目”! 春满甘肃 | 春走雄关古道,细嗅繁花飘香 春满甘肃 | 欲览春色绿几度,尽在武威密林处 春满甘肃 | 张掖,一城春色半城柔蓝!

甘肃教育出版社发行部

0931-8773056

0931-8435009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书城

Hash:dfb85ae150fcd5918bfffaf6116aaccd4fa66134

声明:此文由 甘肃教育出版社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