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民居第一宅 : 山西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被誉为“华夏民居第一宅”,是晋商大院的代表。说起晋商大院,我们耳熟能详的有王家大院、乔家大院曹家大院渠家大院,在这些大院中,可能乔家大院的名气更大一点,那是因为张艺谋的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和电视剧《乔家大院》在那里拍摄的缘故。

而王家大院总面积达34450平方米,共有院落54幢,房屋1052间,相当于乔家大院的4倍,砖雕石雕木雕的“三雕”艺术更是无与伦比,是晋商大院名副其实的代表,有“王家归来不看院”之说。

王家大院座落于介休。在这里也想说说介休这座城市,介休大家可能都比较陌生,但绵山应该听说过,绵山是介休最著名的景点之一。没听说过绵山的,那应该知道介子推,绵山则是因介子推在此隐居而闻名的。如果连介子推也听说过的话,那清明节不会不知道吧,清明节就是因为介子推不想出来为官,而抱树被焚而死,后人为纪念介子推才有了清明这个节日。

说了这么多,只不过想说明一点:介休这座城市还是有点来头的。而座落在介休静升镇的王家大院来头也是不小,100多年前谁不晓得静升王家啊?100多年后,王家大院更是有了“中国民间故宫”和“山西的紫禁城”等响当当的名头。

现在的王家大院主要分为红门堡、崇宁堡、高家崖、王家祠堂、文庙5个部分,红门堡和崇宁堡都有高大的城墙包围着。当站在王家大院跟前,你绝对会被眼前这座规模宏大的晋商大院所震撼。想想,当1052间古色古香的明清房屋呈现在你面前时,那会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啊。

王家大院不仅有恢宏精美的各式建筑,就是里面各种各样“三雕”故事,什么莲生贵子、一路连科、吴牛喘月、麒麟送子、飞马流云,就让你听得神魂颠倒。王家大院是王家17代人,历经半个多世纪才建立起来的。王家原来以务农为生,后来卖豆腐发家,然后由商而仕,是广大晋商发迹历程的一个缩影。

说起晋商,那是比王家大院更为著名的一个名词,山西现在著名的大院就是当年显赫的晋商的宅院。而晋商则是山西的代表。

晋商,那是山西人在中国历史上划下的最耀眼的一笔。晋商自宋朝开始已是商业经济的中坚力量,清朝时期更是撑起中国商业的半壁江山。说来也奇怪,山西从来就是一个干旱、贫穷的地方,为什么会诞生这支影响巨大的商人队伍呢?原因就是因为穷!

地贫民多,当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的时候,山西人只能出蒙古,走西北。《走西口》这首民歌唱的就是最初的山西贫民,山西商人就是通过“走西口”一步步发展壮大的。

比如在显赫的晋商家族中,乔家的祖先,是在蒙古草原给别人拉骆驼;曹家的祖先,是推着独轮车卖沙锅的;常家的祖先,是在张家口摆摊卖布。“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先有晋益老,后有西宁城”等谚语,更是说明了走西口的晋商与西部重镇的关系。

发展起来的晋商以经营茶、盐、票号、粮食、牲口为主,足迹遍及海内外,盘活了整个中国经济。举几个例子来一瞥晋商的强大:清兵刚入关,顺治的龙椅还没坐热,就立马召见了当时最著名的八位晋商,“宴便殿、赐服饰”,大加拉拢;雍正平定青海叛乱,军粮供应困难,朝廷一筹莫展,这时一位叫范毓宾的山西商人站出来说:这事就交给我办吧;清朝后期,山西票号是朝廷办理军饷、赔款及部分省财政金库的地方。

晋商在清朝达到鼎盛,但由于外国资本的入侵及自身的保守,晋商也随着清朝的垮台而褪去了主角的服饰。

晋商远去了,但他们的宅院留了下来,王家大院、乔家大院、曹家大院、渠家大院……还有平遥古城。当我们被这座规模宏大的王家大院所震撼时,被告知,王家只不过是当时繁若星辰的晋商中并不非常突出的一家而已。还有平遥古城,这座由6.2公里长的城墙围起来的古城,里面完整地保留着明清时代的民居、官衙、票号、镖局、庙宇、街道。从晋商大院和古城那一座座恢宏、精美的古老建筑上,你可以看出当时的晋商是何等的财雄势大。

山西的确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地上地下宝物众多,名胜举之不尽,名人数不胜数,更诞生过娘子关雁门关平型关、大寨等神奇典故。然而仔细算来,唯有晋商才可代表山西辉煌的过去,也可能唯有晋商才可发展山西的未来。

Hash:8413b3fe3ffe6a1a744ae2906bc0fcf3d2651a9b

声明:此文由 山乡故人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