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红军足迹,走进沅陵王家大院

本文作者:冷清秋

沅陵王家大院,坐落于沅陵县沅陵镇西北10公里处的白岩界村。白岩界山海拔530余米,为武陵山最大支脉的中枢之地。王家大院旧址是清代建筑群,占地面积4157平方米,现存建筑面积1334平方米。红军长征时期,红二、六军团指挥部设置在此。

我曾经两次专程探访王家大院,一次是和沅陵酉沅户外的队友,一次是和沅陵自由风户外的队友。虽然两次所走的路线不一样,其目的是相同的——寻觅当年的红军足迹。

在前往白岩界王家大院的途中,有一个古村落——倒油坪。 村子里吊脚楼众多,但大部分已无人居住,大门紧闭,挂着一把已经生锈的大锁。木楼与木楼之间的巷道,都是铺设的青石板。部分吊脚楼的外围还留有防风隔火泥巴墙,吊脚楼的地基,是由经过石匠修饰的方形岩石砌成的石墙,石墙上挂满了枯藤枯草。走在青石小巷里,能够感受到浓浓地古色古香韵味儿。

在经过一栋现代青砖平房时,有一留守老人在家。求得老人家同意后,大家给自己水壶补水。我顺便拍下了老人家挂在外面墙上的丝瓜、瓠子瓜种子。

告别留守老人,从平房后面爬上一山坳,便进入了杂树林中。原有的山路已被茅草、荆棘、树枝条覆盖,好几处路段必须手脚并用、双手撑地慢慢爬行而过。有几名队员的耳朵、手背被茅草、荆棘划破流血。尽管如此,他们还是脸露笑容,也不忘说上一句玩笑:“有句歌词是:我用青春赌明天,我今天就是:我用鲜血换快乐!”

钻出杂树林,下到山脚的马路溪后,沿溪而上,到达杉木湾,刚巧有一位老人在家。我们向老人家询问前往白岩界王家大院的路线时,老人家热情地告诉了我们,并很荣幸地对我们说:“你们是要走红军路吧,当年,贺龙元帅的部队在我们这里驻扎了一段时间。”听了老人家话,我的脑海里立刻呈现出了红军战士为百姓劈柴、跳水、扫院的画面……

一个小时后,我们到达白岩界王家大院对面的山岗上。站在山岗上遥望白岩界半山腰处的王家大院,让人浮想联翩,仿佛听到当年红军的冲锋号声…… 王家大院的背后就是白岩界。之所以取名白岩界,是因为这座山一到冬季就终日积雪,远远望去,山峰似一座冰海浮雕,因此,当地人就叫它白岩界。

白岩界的半山腰处是一大面积斜坡,斜坡上的层层梯田如一幅舒展开的画卷。北枕白岩界山脊,南沐溪沟。每到春耕播种季节,山歌回荡,绿浪滔滔。金秋时节,稻谷飘香,金黄一片。这里有明清两朝都有特指的“贡田”,种植出来稻谷碾成大米,粘中带糯,清香可口。一丘丘梯田恰似一弯弯月亮,当地人又给这一道独特的风景取名为“千丘月亮田”。王家大院和其它几个村寨一字排开在“月亮田”之间,鳞次栉比,错落有致。一幅田园风光夹杂着斑驳陆离的庄园画面,向人们诉说着这里曾经辉煌的历史。有向晓钟老师的词为证:县城北,常安西,毓秀武陵,梯田连天翠。哇闹丰年鱼戏水,古院书声,旗耸青山外。……

我们在山岗上没有作过多停留,拍了几张照片后,加快步伐前往王家大院。半个小时后,王家大院近距离呈现在了我们眼前。

王家大院一时鼎盛至极,建筑精美,规模庞大。始建于清朝晚期,已有200余年的历史,户主是清代大财主王百万。由于他不仅仅只是敛财,而且善于收买人心,经常架桥修路,粥济乡民,当时被称为“百万善人”。

整个建筑由石头城墙围绕,里间是木质井合院和吊脚楼。为了防火固体,木屋与木屋之间均由飞檐翘角的砖墙恰到好处隔开。远望那翘角封火墙,好像一只只展翅欲飞的白鹤。屋檐上的沟头和滴水都是采用超规格琉璃饰件,这在中国古代民居中还属罕见。 大院无论门屋、厅堂、正房还是檐下,都是各种寓意不同的雕塑图案,刀斧神功随处可见。如:“如意安康”、“平平安安”、“六六大顺”、“鼓圆代天”、“锦绣前程”、“福祥双至”……等等。文革时期的墙上标语至今还清晰可见,简直就是一座精湛的木石雕艺术大观园。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这座古老的大院里,曾经还出了个革命党人,叫王天曙。他与反清革命党人唐才常、林圭在汉口组建自立军反清起义,失败后,被清军杀害于武昌滋阳湖畔。根据沈从文先生的小说《潇潇》改编、由娜仁花主演、获得1988年法国第四届蒙彼和埃国际电影金熊猫奖、西班牙第二十六届圣塞巴斯安国际电影节吉柯德奖影片《湘女潇潇》的主要场景地就是在这里拍摄的。

1934年10月,贺龙、肖克率红二、六军团进驻该村,王家大院成为当时驻沅红军的临时作战指挥部。为攻打沅陵县城配合红军长征、策应中央红军主力实现战略转移立下了功劳。我们不难想象出贺龙元帅当时在这里指挥若定、挥斥方遒的场景……

王家大院现为沅陵红色革命遗址,是革命老区湘川黔沅陵苏区县的历史见证。在此,向革命老前辈和浴血奋战的红军英雄致以崇高地敬礼!

参观完红色革命遗址,我们满怀对红军的怀念之心缓缓离开王家大院,沿着红军足迹,向此次之行的最后一站四方溪进发。

(编后语:两次不同时间走进红色革命旧址王家大院,看到院内房子破烂不堪、有的甚至垮塌的现状,不得不让人心痛啊!)

感谢原创作者冷清秋老师的精彩文章!

让我们都来欣赏家乡的美景

作者生活照

记 / 录 /美 / 好 / 生 / 活

作者简介:

冷清秋,原名张文广。沅陵清浪乡人,从事水电安装工作,酷爱户外,并喜好把户外的所见所闻用美篇、游记、彩视记录下来。

沅陵人或景或事的原创文章(图文并茂者尤佳)

—— —— END —— ——

赞是一种鼓励|分享传递友谊

Hash:896d7e7df271f11dca155341e3a43751f31112f8

声明:此文由 沅陵好有味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