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叹!京城这条胡同卧虎藏龙啊

北京有一条不长的胡同

堪称“卧虎藏龙”之地

过去,不仅常有大人物择居于此

还流传着鲜为人知的传奇故事

“勾阑”之处尽风流

东四是北京东城一个热闹的所在

从东四往南,过了几条胡同

便拐人了一条僻静的小街

唤名“内务部街”

虽说是街,其实宽不过六七米而已

那儿原叫“勾阑胡同”

勾阑原指戏院

之后演变成妓院的代名词

后来因为清朝内务部设在胡同里

人们改口称之为“内务部街”

“文革”中一度改称瑞金路二十条

后恢复原名

如今街道两旁,青砖、灰瓦依旧

古朴中透着岁月的沧桑

小胡同的驸马府

内务部街11号院一直是京城著名的四合院

按照这里老住户的说法

这是个有故事的地方

史料记载,11号院原是清代大臣明瑞的府第

乾隆时期,因叛乱有功,封为一等诚嘉毅勇公

后来他的曾孙景庆袭爵

1845年,寿恩固伦公主指配下嫁景庆弟景寿

因此,11号院当时称六公主府

也称驸马府

民国时期

11号院的主人是盐业银行经理岳乾斋

岳乾斋虽名不见经传

但却是商业界奇才

清末从事金银首饰的买卖

到二、三十年代,靠买卖文物赚得巨款

11号院后花园山东侧现仍保留着一个山洞

传说是当年藏宝的地方

1949年11月总后勤部成立

办公地点就设在东城区内务部街5号(现为11号)院

朱德总司令曾在院内召开过军后勤部长会议

后来,这所宅院逐渐入住了几十户寻常人家

据说,著名导演姜文少年时就住在这里

这里的生活也成为他拍摄电影的鲜活素材

比如姜文那部著名的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

就是以5号大院为原型的

另据“红学”研究者考证

当年曹雪芹从南京归来与好友敦敏不期相会的养石轩

很可能就是现今的内务部街5号大院

这段史实

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作者写作《红楼梦》的往事

这座典型的老北京官宦四合院

宅门正对的是影壁墙

影壁墙两侧是通向前院的屏门

1984年这里成为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6年总后勤部撤销了

总后(万寿路)大院旧址还在

内外部街11号院组建地还在

但过去的历史人们已经渐渐的淡忘了

青枣一枝寄乡愁

内务部街39号院

旧时的门牌是内务部街20号院

这里是近代著名文学家梁实秋的出生地

对于梁实秋而言

虽然祖籍是浙江省杭县

但梁家早已入了北京籍

所以,北京是梁实秋的故乡

梁实秋称北京是他儿时最流连的地方

他在梦里无数梦到豆汁、灌肠、羊头肉等老北京美食

以致抗战胜利后回到北平的家中

听到胡同里卖羊头肉的吆喝声

已经快入睡的他

还是披上衣服跑到外面买了一包

回来躺在被窝里

品着蘸有椒盐的羊头肉进入梦乡

1948年冬,他感到风雨欲来

仓皇南下到了台湾

故居的一枝一叶,一草一木

是那样的引人动情

记忆中卧室后面有一棵枣树

不曾忘却

他离开北京

直到客死他乡再也没有回来过

1981年,梁实秋的女儿带他的愿望来到了北京故居

看见枣树挂满青枣

便折了一枝

作为家乡的礼物送给身在台北的梁实秋

引起了伤感

他便写下这句:

青枣一枝传佳话,掀起游魂未了愁

胡同里的“贵族”学校

内务部街有一片很大的开阔地

这便京城著名的“贵族”学校——北京二中

门牌号挂着内务部街15号

北京二中的名气响彻京城

她的前身清朝左翼宗学

创建于1724年

学生都是些非富即贵的八旗子弟

校址是今东四南大街上

清末左翼宗学改建为小学堂、中学堂

校址也移至史家胡同

民国元年(1912年)改为京师公立第二中学校

1936年由史家胡同迁入现址

其实,内务部街15号原本是北洋政府内务部的旧址

学校门口的那座民国时期样式的门楼

正是仿袭当时北洋政府内务部公署的门楼样式而建

这样的排场,必非凡鸟可以栖留之地

在这里就读的学生

家庭背景大多非富即贵

据说,该校每年有1/6的学生考入北大和清华

胡同里罕见的大使馆

内务部街不仅有“贵族”学校

还有胡同里罕见的大使馆

卢森堡大公国驻华大使馆

便在内务部街21号

或许您会有疑问

这里怎么会有大使馆呢?

透过历史我们就能找出答案

内务部街21号院

旧时这里的门牌号是11号

原属于佟家大宅

民国时,佟家在这条胡同可谓是久住的大户

据说光房产100多间

占地面积六亩多地

30年代,不知什么缘故

佟家将自家的内务部街10号、11号等地房产

卖给了一个叫王绍范的富商

王绍范购买了这里的房产后

并没有保留老北京四合院原貌

而是修建一座西方花园别墅

并给这座建筑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

叫做“颐寿堂”

希望自己能在这里“颐养天年”

整个院落建成后

人们都尊敬地称王绍范为“颐寿堂王”

就在这座豪宅竣工后不久

没住多久

日本侵略军就占领了北平

只好离开北平去了天津

40年代末年仅四十出头便离开了人世

1951年,这座西式宅院租给了巴基斯坦大使馆

此后,巴基斯坦驻华使馆一直设在这里

直到1978年底退出

这期间,著名的乒乓外交

起初正是由巴基斯坦方面进行斡旋的

而且很有可能

美国中国官员之间的某些谈判就发生在这里

1980年,这里又租给了卢森堡大公国驻华大使馆

现今成为唯一还在胡同里的外国使节驻所

过去的已成往事

留下的仅仅是回忆与哀叹

不同凡响人的44号

在胡同中西部有一处宅子

银灰色的大门

紧紧地关闭着

原先,上面清楚写着“甲44”

别小看这个院落

这里居住过数位达官显贵

据说在清朝时这里曾是李莲英的府第

30年代末,这里留下台湾作家李敖儿时的记忆

他两岁时随全家迁至内务部街居住

一家十口人在此住了十年

后来,李敖在《回忆录》中写道:

他从有记忆开始

他家就住在内务部街甲四十四号

想必李敖儿时最美好的回忆留在了这条胡同里

当然,这处宅子还住过不少大人物

如前外交部长乔冠华、姬鹏飞

还有前国家副主席荣毅仁

70年代初,华国锋从湖南调至北京工作时

也择居于此

据说在这个小院里

曾筹划过秘密逮捕“四人帮”的碰头会

1980年左右副总理纪登奎及其家人迁居与此

据说现在这里住着纪登奎先生的夫人和儿子

如今这个四合院依旧保存完整

而这里的故事愈发不同凡响

文/陈开善

大家都在看

Hash:373db01cb83761e10443a97e5632e9c33cf26e38

声明:此文由 最爱大北京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