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塞外明珠古塔的历史与内涵

素有塞外明珠之称的承德市,旧称“热河”,位于河北省东北部,是首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内涵丰富,形成了承德市独特的旅游文化资源。我们为大家推介承德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承德琉璃万寿塔永佑寺舍利塔普乐寺坛城八塔、围场半截塔;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宽城黄崖寺塔群

琉璃万寿塔

琉璃万寿塔所在的须弥福寿之庙乾隆皇帝七十寿辰,西藏政教领袖六世班禅长途跋涉二万余里来到承德祝寿,为了迎接六世班禅,仿西藏日喀则扎什伦布寺在承德修建供六世班禅居住的。琉璃万寿塔作为须弥福寿之庙的一个重要部分起到了信仰与崇拜的作用。佛教认为"塔即是佛、佛即是塔",建塔的目的正是基于这种认识而表达的信仰与崇拜。琉璃万寿塔的建立增加了寺庙建筑的佛教意义,增加了人们的信仰崇拜。清朝皇帝借助宗教,"因俗利导","因俗习为治",达到使蒙、藏人民倾心向化、心向中央政权的目的。

琉璃万寿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筑面积为291.73平方米,建于方形白台之上,下部是白台雕砌,塔身为八角形,高七层,底层有广阔的大廊,顶覆黄琉璃瓦。塔身上雕刻有精美的佛像

琉璃万寿塔就是一座典型的楼阁式塔,上有天盖,左右塑卷草纹样,中间镶嵌八宝、衬以山岳、波涛、云气等,整个呈龛形。璧外为塔廊,檐柱每面四柱三开间。正中明间较宽,柱枋以上施五踩单昂鎏金斗拱。石璧与檐柱之间以穿插枋相连,悬挂重莲柱。莲柱之间置华板,支撑单檐黄琉璃坡顶。廊檐顶上为石制八角形平座,周围设石栏杆,下挂滴珠板。正中八角须弥座上,置八角七层黄绿琉璃饰面楼阁式塔。每层塔身上都有壶门八个,每个壶门里雕刻一无量寿佛,寓意祝乾隆皇帝万寿无疆,故此塔也称“万寿塔”。在每层塔檐的八个角上都挂有塔铃,塔铃主要用于惊走飞鸟,起到保护塔的作用。

万寿琉璃塔塔体和佛像受自然风化虽有部分脱落,但是它的整体保存完好,无不彰显建造它工匠师的智慧。

永佑寺舍利塔

永佑寺舍利塔又称六和塔,在避暑山庄万树园东北侧,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帝南巡,见杭州六和塔南京报恩寺挺拨秀丽,为报其母恩,于京师仿建两塔,并于次年在山庄建永佑寺,乾隆十九年又于此仿建一塔。后京师两塔一毁于火,一倾圮,乾隆帝一面追查责任,一面引以为戒,加固山庄之永佑寺塔,至二十九年才告竣,历时十年。

永佑寺塔为八角九层密檐式,高66米,建于高台之上。山庄的万千气象尽入眼底。塔廊内塔身八面石壁上均有石刻浮雕佛像,正南正北两面各开拱券门。拾级而上,可逐层登至九层。每一层都有御题匾额,供有佛像,依次为:初禅精进,主尊为弥勒佛;二谛超宗,主尊为燃灯佛;三乘臻上,主尊为阿弥陀佛;四花宝积,主尊为不动佛;五智会因,主尊为毗卢佛;六通普觉,主尊为狮吼佛;七果圆成,主尊为不动金刚佛;八部护持,主尊为集济王佛;九天香果,正中供奉释迦牟尼佛,南妙宝胜佛,北开花庆佛,东趣思趣王佛,西释迦木王佛。舍利塔俊秀挺拔,为砖石结构,外檐饰以琉璃,巍然屹立于蓝天白云之下。

此外塔身内部有密宗彩色壁画。各层檐斗歌功颂德、梁枋皆为琉璃造。塔顶镏金铜铸,重约400公斤。此塔突破了万树园的横野平空,是避暑山庄胜景之一。

普乐寺坛城八塔

普乐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全寺建筑为汉藏结合式,西部依照汉族寺庙样式由山门、天王殿钟鼓楼、配殿、正殿组成。东部为藏式城建筑。主体建筑旭光阁,重檐圆顶,类似北京天坛祈年殿,阁内顶部置圆形藻井,龙凤图案,龙凤藻井中心雕金龙戏珠。藻井采用层层收缩的三层重翘重昂九踩斗拱手法,雕工精细,金光闪闪,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坛城八塔位于普乐寺东半部。“坛城”实际是一座“曼陀罗”实体。“曼陀罗”是梵文的音译,翻译为“坛”或“道场”。

坛城共分三层:最外一层是周边呈正方形的群房。四面各有门。面西是正门,门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单檐歇山顶,门殿内建有乾隆御碑。上面刻有用满、汉、蒙、藏四种文字撰写的乾隆《普乐寺碑记》。 “普乐”是由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引申而来。在两侧原有一个正方形的院落,它有72间单层廊房,现已不存。

第二层正方形石台,上面砖墙上有雉堞,方台四周正中都建有石拱门,拱门与门殿之间有甬道相连。正西拱门正中嵌有乾隆御书“舍卫现祥”石匾,意思是和舍卫国一样,呈现吉祥之景。第三层也是台顶。台顶四角和四面的中间建有八座形状相同、色彩各异的喇嘛塔。塔分黄、黑、紫、青、白五色,这五色是表示喇嘛教地、水、火、风、空“五行”之说。五色塔象征五色土(中国九州之土呈五色),表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八座塔分置八个方位,作为释迦牟尼“八大成就”(佛生,成道,转 法轮,现神通,从忉利天下界、化度众僧,思无量,入涅)的功德塔。象征着清朝廷对四面八方进行长期稳固的统治。

围场半截塔

半截塔,位于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半截塔镇半截塔村村东北角,半截塔小学内,半截塔中学教学楼旁边。该塔建于元至元年间(1264~1294),是中国尚存的为数很少的元塔之一,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塔在清朝中期已剩一半,遂有"半截塔"之称。民国19年(公元1930年)当地士绅捐资重修,方具塔之全貌。据考古工作者实地考察,元代白塔建于元朝年间(公元1264年至1294年),距今已有700余年历史。塔前有寺庙遗址,至今基石尚存。据其寺庙遗址出土的瓷器、陶罐、陶瓶以及砖瓦等遗物考证,当时因连年战争,大批兵卒为国捐躯。这座元代白塔是为了祭祀疆场死者的亡灵而修建。因此,元代白塔又叫“祭骨塔”。

半截塔, 塔基占地面100平方米,塔高40米,塔座为正方形,边长10米,高8米。该塔为空心圆形,系单体建筑,为砖、木、石结构。塔正面为圆形拱门,用青灰石精细加工,砌筑而成。塔座上砖砌三层,椭圆形塔身。每层正面均留拱门。塔身上端置宝珠形塔顶。

从拱门进去,内装三层楼板和楼梯,供游人上下,该塔2013年被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

宽城黄崖寺塔群

宽城黄崖寺塔群位于宽城县宽城镇黄崖村。遍布塔群,或悬于峭壁,或藏于松柏之中,无人知晓其塔数,且山崖均呈赫黄色,清代整个黄崖山被苍松翠柏所履盖,林木茂盛,当时万塔黄崖寺是关内外远近闻名的佛教圣地,1711年清康熙皇帝出巡至此,观此山景,感概万千,曾赋诗一首:"过黄土崖:紫塞黄崖出,丹梯百尺悬。草香遮细路,树老卧青烟。地为时巡到,山当隘口偏。何年留石室,驻马望层巅",口封“万塔黄崖”故有"万塔黄崖"之称;辽金时期在崖塔之下建有一座寺院,故称"万塔黄崖寺"。

万塔黄崖寺历经千余年的历史沧桑,遭到严重破坏。

目前该塔群现存小型砖塔24座、石塔3座、石窑4处、建筑基质建筑基址3处、残塔基70余处。石壁上还发现古栈道遗迹石佛像、八角形石经幢、灰陶大瓮、罐及宋代货币、石造像、砖瓦等文物,1996年对外开放。

1993年,列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后语:

佛教自东汉引进中国,随着佛教的兴起,佛塔也从此在我国广为流传,并在燕赵大地生根发芽。燕赵大地上遗存着众多的古塔,历经千年风雨,它们见证了中华文明史和建筑史的发展历程 。由于地震、战乱、自然风化、人为破坏等原因导致古塔消失、毁坏,即便这样保留下来的河北古塔数量之多令国内外专家惊叹不已。文化河北、艺术互动圈持续两年多的时间关注介绍河北古塔系列,至此已经结束,但我们的脚步并没有停止下来,爱护文物保护古塔不仅仅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更是义务,保护古塔,任重道远。(苏冬斌)

Hash:194970d230a2a84b4063aaa5314a5c3d6b91cf87

声明:此文由 艺术互动圈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