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严重火灾!“中国最后的原始部落”,究竟是什么样的?

痛惜!前天17时40分,沧源佤族自治县勐角民族乡翁丁村老寨发生严重火灾,过火房屋101户。目前明火已全部扑灭,经现场核查无人员伤亡,起火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

红星新闻采访老寨寨主杨先生说,他们家有两间房子被烧毁,家里的东西什么也没拿出来,“寨子烧毁,东西都没了。105户房子,现在只剩下三四户没被烧毁。这些房子都是无价的,我们一砖一瓦建起来,辛辛苦苦置办东西,一个小时就不在了。”

昨天,@微博沧源 宣布翁丁原始部落文化旅游区因14日发生火灾,景区暂时关闭。

云南临沧市的沧源县,位于祖国西南边陲,与缅甸接壤,是著名的佤乡。

由于沧源地处偏远,直到解放前还一直处于原始社会,解放后一举过渡到了现代社会,但也留下了极多原始社会的印记,让它依旧保持着神秘的原始风貌。

其中的翁丁大寨,曾被《中国国家地理》誉为“中国最后一个原始部落”,这次火灾面积覆盖如此之大,是因为当地的房屋由木头+茅草所盖。

早在2017年,我们就推送过的一期介绍翁丁的文章:

沧源佤文化的精华,可在“翁丁大寨”见到。翁丁距离沧源县城30多公里,50分钟车程可到,这里是云南省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文化保护区。

佤族是一个山地民族,佤族在古语当中的意思为“住在山上的人”,佤族村寨多借山势而建。

翁丁寨上部有一片神林,神林里供奉的是佤族“梅依吉”神,寨子下部有鬼林,鬼林紧靠墓地,还保留有原始的人头桩遗迹

翁丁整个村寨保护的非常完好,这里有佤族村寨的各种传统元素,如寨门、寨桩、撒拉房、打歌场、祭祀房、木鼓房、人头桩、牛头桩等,处处散发着浓郁的原始部落气息。

佤族的图腾是牛,从进入村寨开始,就可以在木桩上、神树上、重要的建筑墙上,看到挂着的硕大牛头骨

佤族的传统建筑是干栏式的,下部用来饲养牲畜和堆放杂物,上面才是居住的茅草屋,屋顶上会开有天窗。每当清晨和傍晚,整个村寨就会被袅袅炊烟所笼罩,非常原生态的自然生活场景。

我们特地在翁丁村寨里住了一晚,欣赏了翁丁村寨的晨曦和夕阳,美丽炊烟和那婆娑树影的奇幻光影,就是那我深梦中的田园场景,原始村寨的生活让人返璞归真。

佤族人非常好客,如果主人外出或不方便接待外客(有丧事等),会在屋子门上插上绿叶树枝。除了插树枝的房子外,其他的民居建筑外来的客人都可以进入拜访,佤族常会煮茶和奉酒迎接。

佤族有喝茶、喝酒前先“滴茶”(滴几滴酒或茶到地上)的习俗,其意是敬神送鬼,对鬼神说:有茶有酒,我不敢先喝,你们喝了我再喝...完全是一种和神鬼交流仪式的生活习俗传承。

在翁丁可看到传统的佤族民俗拉木鼓”和“打歌”活动。“拉木鼓”是佤族木鼓文化的重要活动之一,在神林里献祭后,全村寨的村民会一起拉着木鼓,唱着歌曲,将木鼓从山上树林拉到村寨的广场,场景盛大而隆重,佤族有着很深的木鼓文化传承融在其中,给人深刻的印象。

而“打歌”是围成圆圈边演奏、边跳舞,乐手们吹着民俗乐器,村民们边跳边唱,场景非常有感染力,常常会带动访客共同加入舞蹈之中。(图文@VIP读者·钱玮)

翁丁就如同阿佤山的缩影,记录着佤山的远古和现在,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

2019年10月,广州汽摩协会和《中国自驾地理》举办的环中国大陆四极沿边沿海活动中,也抵达过翁丁。

没想到再次听到它的消息,却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到过翁丁的朋友都高呼可惜,甚至还有网友现在才知道有这样一个地方...“还重建吗,我都不知道有这个地方,还没有去过呢!”

摄影师则表示,可提供曾经建模获得的翁丁原始部落三维立体实景地图所有素材,为灾后村落重建出力!

来源/公号:中国自驾地理

更多自驾资讯与交流,关注搜狐号“中国自驾地理”。

Hash:3d6207c5aaab1f3bf9b14e9620f59982b2b29841

声明:此文由 中国自驾地理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