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旅发】临汾旅游攻略之蒲县——遇见蒲县活力迸射

蒲县,位于山西省西南部,素有“晋西锁钥”之称,东与洪洞接壤,西与大宁毗邻,南与吉县尧都区相连,北与隰县汾西交界。一条名为昕水河的古老河流,从东到西,弯弯曲曲流经整个县城,它静静地流淌着,没有惊涛骇浪,没有浮躁喧哗,只有现世安稳,岁月静好……在滋润这片浑厚山地的时候,也浇灌出这里的特殊地域文化和浓浓的民俗风习。

26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晋献公之子重耳封地于此。

从1.2万年前薛关龙王庙细石器的时代遗址,到明朝遗存的古迹,无不表明这块荒芜的土地自从有了人烟、有了生命、有了血脉,就有了文化的浸染、文化的“烙印”。从薛关出土的4000多件文物表明,祖先们在四季分明、山清水秀的土地上,在燃起的缕缕炊烟中,让历史延绵至今,让远古文明的薪火代代相传……

蒲县,一个珍藏着记忆的小山城。相传,唐尧时期,尧的老师蒲伊子曾隐居于此,“尧王访贤、蒲伊讲道”的故事传颂千年,县名由此而来,古有蒲国、蒲阳、蒲子之称。

这座城,矿产资源丰富,是我省主要产煤县之一;

这座城,积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建现代产业体系:生猪、肉牛养殖、构树、核桃马铃薯五大产业,形成农业产业化特色;

这座城,把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开发通盘考虑,积极培育“东岳文化”游、“百里绿色长廊”生态游、“井沟战役”红色游、“蒲园山庄”农家游、“龙王庙细石器遗址”考古游、“梅洞五鹿”美景游等特色项目;

这座城,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互融合,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和谐宜居,文明开放。

这,就是蒲县!

遇见美景

脚步丈量美景 大山藏有珍宝

神以山之秀美而居,山以神之灵验而名。蒲县东岳庙坐落在城东两公里处的翠屏山顶端,庙依地势而建,坐北朝南,占地8900平方米,建筑面积7000多平方米,殿宇楼阁280余间,创建年代不详,金泰和五年(1205年)已有,是集唐、宋、元、明、清、民国历代建筑之大成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全国少有的保存完整的东岳大帝的行宫,建筑飞檐斗拱,蔚为壮观。传说,农历三月廿八,是东岳大帝的诞辰之日。自明清以来,每年的这一天当地百姓都会在这里举行祭祀活动,久而久之形成庙会。古戏台此时也会上演蒲剧,热闹非凡,东岳庙谓之“蒲县胜景”。

作为国家4A级景区,东岳庙钟灵毓秀,是蒲县人为之景仰的心灵胜地;翠屏山更是一座文化之山,漫山遍野的柏树林,远远望去,就像黄土高原上的一片绿色方舟,故又名“柏山庙”。郁郁葱葱的左扭柏,也带有几分神秘色彩。庙宇规模宏敞,布局完整,有山门、凌霄殿、乐楼、议事厅、献亭、东岳行宫大殿、十八层地狱、角楼以及环周楼廊等六十余座建筑,殿内塑有东岳大帝黄飞虎及侍者像。十八层地狱中所塑的一百二十余躯雕像,是我国现存寺庙稀有的一组明代泥塑佳作。

另外还有集多种保护植物、珍奇动物为一体的国家级保护单位——原始森林五鹿山;还有被誉为“高山生物园”的梅洞山自然风景区,它位于蒲县县城西南20公里处,又名石头山,俗称老虎圪洞。主峰海拔1740米,立有吉县、大宁、蒲县三县分界石碑,界碑处一步跨三县,这里方圆百里林木相间,针叶树、阔叶树混交,形成独具特色的“天然氧吧”;另一座“天然去雕饰,秀色本天成”的自然风景区——峡山峡谷,正向我们“款款走来”。它北为太山,南为名山,谷底九曲十八弯,山环水绕,峰回路转,壁立千仞。

回味着峡山峡谷的原汁原味,翠屏山的沁人花香已扑鼻而来,置身于如画山色间让人流连忘返。感受着天然氧吧带来的独特韵味,垒石坑填土植树的“人为因素”,体现着蒲县坚持近20年生态建设的决心和成果。它从根本上解决了河谷两侧裸岩沙石地带无林木覆盖的问题,也因此荣获“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称号。

遇见美味

七碟八碗味美 五谷杂粮诱人

一睹山林美景,遍尝乡土美味。腿脚乏累之余,何不先品味一下蒲县的“农家乐”。

遍布全县的“八宝汤”,和尧都区的丸子面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时,它也是蒲县红白喜事特有的宴席——“七碟八碗”中的主要佳肴。采用八种不同的食物原料,Q弹劲道的彩色鸡蛋条、绵香味美的“波浪形”土豆条等,被浓郁开胃、香味扑鼻的汤汁完美浸透,不仅芳香四溢,更令人回味无穷。

“七碟八碗”从明代中后期开始一直沿袭到现在,经过煎、炒、烹、炸、炖、蒸特制而成。上席时,讲究摆放顺序,依次是五香花生米、小炒、排骨炖土豆、土豆片拌肝、大肠烧豆腐过油肉、白菜猪头肉、八宝汤、三鲜汤、鸡块、蛋卷、丸子、扣肉、八宝米、海带汤。七碟加八碗,共计15道菜,寓意圆圆满满。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部分菜品调整更换为鸡、鱼、火腿“三大件”等菜肴,但传统的几道菜肴却是必不可少。

人常说,世界面食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而蒲县人对于面食的喜好程度更是达到了“无面不足、无馍不饱”的境界。

各式各样的“五谷杂粮面食”美味沁人心脾,粗粮细做、细粮精做也充分体现着这座小山城中老百姓的勤劳与智慧。搭配西红柿酱或蒜泥搅拌的莜面栲栳栳,在嚼劲儿十足之余,总会令人口留余香;用荞面制作的猫耳朵饸饹面,用玉米面粉制作的钢丝面,用白面包裹着玉米面的裹皮斜斜(土话:xia),豆面制作的抿尖等数不尽的面食,或稠或稀,或干或汤,粗细搭配,粗粮细做,细粮精制,烹制技艺十分丰富。这种粗茶淡饭,既能满足人们的口腹,又有浓郁的黄土高原农家气息,其味无穷。

遇见乡愁

名家扮靓山城 古迹古村飘香

西戎故居

肚子填饱了,咱再去寻些精神食粮。山脚下,千百年来,历朝历代在此建城封邑。彼时寓居蒲县的文人墨客,不胜枚举。

“从尧都平阳盆地西行,山路弯弯,远看像一条土黄色的腰带,缠绕在群山之间。爬上海拔1500米的山巅,气温骤变,沟壑里云雾缭绕,还有终年不消的积雪。再翻越长满梢林的分水岭,沿昕水河往西,便有一座不大的山城横在前面,这便是地处吕梁山麓的蒲县城。从县城再往东走35华里,可看见错落点缀在大山脚下的农家小院。挂在院墙上金黄的玉茭穗和鲜红的辣椒串,便都映入眼帘。村庄紧傍大路,村口有一座小庙叫龙王庙,后墙上写着三个字——西坡村,这里,便是我的家乡。”这是著名作家西戎对家乡的一段描写。

西戎,原名席诚正,1922年12月1日出生于蒲县黑龙关镇西坡村,是我国重要文学流派“山药蛋派”的代表作家之一,他创作了《吕梁英雄传》(与马烽合著)、《宋老大进城》、《扑不灭的火焰》等一大批优秀文学作品,被誉为“人民作家”。在他的故居影壁上,有这样一句话,“吾本山里娃,竟能成作家。文坛山药蛋,也算一枝花。”2018年,西戎故居被确定为党员教育基地,在反映我市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时期奋斗不息的光辉足迹和奋斗历程时,也为加强全市党员教育提供了可学、可悟、可鉴的鲜活载体和生动教材。

段云,又名段连荣,1912年生,蒲县城关镇人,著名经济学家、书法家。他的书法不侧倚取媚,不狂怪怒张,不取奇巧,博采众长,融会贯通,自成一家。1991年,段云将自己的数千册藏书、近千幅书画作品无偿赠送给家乡蒲县,现藏于段云书艺馆。

徜徉于段云书艺馆高雅格调的作品中,体会着西戎先生一生笔耕不辍、奋斗不止的革命精神,不知不觉间,被誉为国家级传统古村落的黑龙关镇化乐村已矗立眼前。化乐村曾是古时往返于西山数县的交通枢纽,见证着明清时期商贾云集的恢宏场面。除此之外,有着蒲县“后花园”美誉的山中村,曾发现出土旧石器晚期石器的黑龙关镇黎掌村,还有相传宋代巾帼英雄刘金定安营扎寨之院落——黑龙关镇寨子村,荀子曾游学并写下不朽名篇《劝学》的薛关镇劝学村,自古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商贾车马必行之隘的克城镇公峪村等,这些村落无不散发着蒲县的古朴味道。

遇见非遗

发掘传统之美 匠心铸造精品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山水有一方风情。

近年来,蒲县的“非遗”艺术沐浴着新时代的春风与雨露,在发展与创新的道路上大步迈进。3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包括国家级1项、省级4项、市级10项、县级18项。

(四醮朝山)

2014年11月,“蒲县朝山会”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蒲县朝山会”是蒲县民众为祈福纳祥,也称“四醮朝山”,于每年农历三月廿八举办的朝拜东神山的盛大传统民间信俗活动。有碑文记载,清康熙年间就有为东岳大帝献戏的盛况,发展至今更是热闹非凡。明清时期,朝山习俗已形成惯例,由东、南、西、北四醮组成。经过推磨、罗面、制作献点、献菜、起醮、街头表演、移交令箭等16个步骤,将一场盛大而庄严的祭祀活动展现在众人眼前。

(蒲县朝山会)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五龙洞圣母祠坐落在五鹿山内,位于蒲县城北20公里处,明代建筑,四合院式,正殿为石灰溶洞,内有五龙圣母等塑像5尊。西侧有一洞,深不可测,民间传言可通陕西,为历代祈雨之地。相传,民间一陈姓女子与陕西黑水河龙王再续前世姻缘坐化于山间岩洞,人们将岩洞改称五龙洞,并在旁边修建庙宇,塑造神像,每年五月十八(圣母诞辰)或逢天旱,四乡群众纷纷来此唱戏祈雨,恳求五龙圣母施水救灾,相沿成俗。

亢秀奎

2011年,蒲县本土艺人亢秀奎,被确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麦草画传承人”。他在刻苦钻研传统绘画技法的同时,又把民间工艺技法和表现手法融入麦草画中,创作出一幅幅极具地方特色、展示乡土风情的作品。同时又吐故纳新,开发了浮雕麦草画、麦草轴画、麦草工艺花瓶、麦草工艺口杯、麦烙画产品,形成五大系列品种。既有传统之美,也有时代之新,古老的“非遗”文化绽放出时尚之花。

(亢秀奎麦烙画作品《好日子》)

(亢秀奎烙画)

除此之外,惟妙惟肖的剪纸、精雕细刻的根雕、精巧绝伦的柳编工艺品、出神入画的烙画等在散发着它们特有魅力的同时,也表现出了一代代手工艺人,秉承工匠精神,历代传承的决心和信心。

(蒲县柳编)

(贾贵香剪纸作品)

(何双保 根雕作品《森林卫士》

遇见进步

感受小城温度 触摸城市质感

要想富,先修路。自2004年开始,蒲县实施村村通柏油路工程。蒲县百姓从此告别了那条“土黄色的腰带”,临午一级路的修建,在改善路况的同时,大大缩短了山区与城市间的距离。有游客坦言,以往坐车去蒲县时胆战心惊,如今开车也敢欣赏窗外美景。2014年底竣工通车的途经蒲县境内的晋豫鲁铁路,也为蒲县的发展打通了“快车道”。

来蒲县旅游的朋友们,完全不用担心路况,自驾、公交随你选。

来蒲县旅游的朋友们,完全不用担心路况,自驾、公交随你选。

游玩回家,别忘了带点蒲县的特产,土豆、核桃、真空八宝汤、非遗工艺品等都是响当当的特产。

今天的蒲县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无论是以多功能报告厅为主,老干部和青少年活动、图书阅览等设施为辅的地上三层地下一层综合性场馆蒲子文化宫,还是集体育竞赛、会议展览、文化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现代化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亦或是让小城尽显山水如画的休闲公园等,定会让您眼前一亮。

人常说,不到长城非好汉,我想说,不到蒲县真遗憾!

相信,走进活力迸射的蒲县,一定会让您留下难忘而美好的记忆。

临汾晚报记者 亢亚莉

新媒体编辑 宁馨儿

郑重声明:临汾日报社旗下“临汾晚报”微信公号刊发、登载的所有内容,未经授权,一律谢绝转载!如经授权转载,请于文章开头注明“来源:临汾晚报微信公众号(ID:lfwb110)”。否则,我们将对剽窃、抄袭者的侵权行为诉诸法律

Hash:b960bdbfc87f9edf0fa337051523a1eb0ac84c21

声明:此文由 临汾晚报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