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绿海,山水遂昌,记初夏一场休闲之旅!

有时候,一段旅程并不需要太多的理由,四个有着共同爱好的女生,决定找个周末,短暂的逃离下这个被炙热的盛夏包围着的城市。于是,不约而同的选择了于浙江西南处的一个小县城--遂昌。遂昌人杰地灵,留存着众多传奇。被称为“中国竹炭之乡”、“中国菊米之乡” 和“中国龙谷丽人名茶之乡”。好川新石器文化遗址,揭开了距今4000多年前的历史面纱,被列为1997年全国考古重大发现;被称为“东方莎士比亚”的明代著名戏剧家汤显祖在遂昌任知县期间,写下了文化瑰宝《牡丹亭》;昆曲<石练十番>清丽典雅,实属天籁之音;历史文化名村独山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浓厚,有“明代一条街”之称。那么,就它了~

行程安排

DAY1:杭州-金华-闲思居-独山古寨DAY2:南尖岩景区-王村口DAY3:遂昌金矿-汤显祖纪念馆

关于住宿

考虑到在遂昌景区之间的交通并不算便利,我们乘坐高铁先到了金华,然后从金华租车,开始了为时三天的自驾之旅。本意就是想体验这原汁原味的乡野生活,所以民宿选择的位置并不在遂昌市区,而是在距离独山古寨和王村口很近的地方,好在我们自驾,进出也都算方便。民宿的名字叫做:闲思居。网上预定的价格在700-1600一晚。地址:遂昌 焦滩乡蔡口村 ,近中国邮政。

住在民宿的二层,推门而出就是大片的田野。夜晚坐在长廊上,看星星月亮,听虫鸣听风声,是属于这个夏天的小确幸。

房间里面的装饰属于简约型,倒也符合这民宿的质朴的本性,两人一间尤其的宽敞。

最吸引我的是这民宿的无边泳池,第一眼就被这高颜值的外观给吸引住了,想想若是不愿意去周边景区游玩,就宅在这里也可以是美好的一天。

趁着天色尚早,我们决定先来到民宿不远处的独山古寨逛一逛。独山古寨,一个躲在丽水遂昌的小村落,据说始建于南宋孝宗年间的古村落,现在还保存完好。这里有如世外桃源般的幽静和原生态,初到遂昌,这里给我的感觉就是一片绿色的海洋,深呼吸一次,感觉空气里满是清新的味道。

一直觉得中国的景点灵魂所在就是山山水水,这些深藏在江浙深处的小村落,自然有它独特的韵味,虽然见过很多相似的场景,但每一处都给我带来新鲜感和惊喜。

在这样的一副天然的山水画里,走过宁静的村落,不由得突然想起来陶渊明的一首古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独山古寨周围高山耸立,村前孤峰独峙,江水清流。是明清时期的典型建筑,昔日的古街、民居、石碑坊及塞门、塞墙,形成古朴的山区生活气息,延续并保存着古村落的历史文化脉络,素有“明代一条街”之称。1991年10月被列为浙江省三个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村口不远处就是这古居展存馆,里面展示着一些非常具有年代感的物件,村落真的鲜有游客拜访,所以还保持着这里一贯的宁静。就连展存馆也并无人看守,看来来这里的人应该也都非常自觉,不曾打扰它半分。

走出馆外,竟然一时间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原本不爱下雨的我倒觉得这阵雨和古村落格外的搭配,没想到远处的山顶处居然有云雾缭绕,这雾气点缀着青山绿水,把这里衬托恍若仙境一般。原本因为燥热的天气有点急躁的我们也慢慢缓下了游览的步伐,生怕破坏了这神秘的氛围。

这里的道路上都铺满了鹅卵石,显然最原始的气息还完好的保留着。说起古村的历史,那便可追溯到一千多年前,村中叶姓先祖叶峦于南宋孝宗年间自松阳县古市卯山后迁居于此,繁衍发展成村。嘉靖年间,村中叶以蕃得中第三甲第十九名进士,官工部员外郎。一时村中文风卓盛,名士辈出,胜迹日辟,村容大壮,民间有“独山府”之称。至明嘉靖年间成了人丁兴旺的繁华村落,村内有八百户人家,是远近闻名的富裕大村

明嘉靖二十年(1541),村人叶宪在天马山南北提倡建寨墙,以护卫村庄。南寨墙北起天马山脚,向南延向石梯峰山坡,大块卵石垒砌,中部一段顶宽1.84米。靠天马山一端建寨门,用块石筑墙,内建二层小楼,楼下为通道,楼上供值勤看守,人称“谯楼”。寨墙如一条巨蟒伏在山坡间,成为拱卫村庄的屏障。这也是乌溪江上游唯一的寨墙谯楼,因为被称为“深山古寨”。  当时的独山有三条平行的南北向的街道,沿街大屋毗连。如今,登上天马山顶俯视村舍,三条街还依稀可辨。其中最有气派的是村前一条街,至今还基本保存着原貌,被誉为“明代一条街”。此街道全用鹅卵石铺成,所有民间均为马头墙飞檐把角。  村内尚有叶氏宗祠、葆守祠、正统古井,隆庆古井、隆庆石牌坊、明代寨墙、谯楼等古建筑文保单位。

DAY2:南尖岩风景区-王村口

今天我们从民宿一路开车开到南尖岩风景区,为了保证安全所以没有开得很快,这边很多地方都会限速,所以我们早早的出发了,逛完后在景区吃了个午饭,返程正好逛完王村口。快到景区的时候就已经能看到一大片的梯田了,正好今天山腰间有云海,这幅场景让我想起了云南哈尼梯田,不用去遥远的元阳,原来这里也有如此壮观的景象。

一路上都是这样的山路,如果不自驾到景区的话,遂昌县城到石练镇约半小时有一趟班车,车票价格9元;石练镇到南尖岩一天有2趟班车,上下午各一趟,车票价格9元。

景区内共有30多个景点,集险峰、瀑布、竹林、湿地云海梯田山里人家、珍禽异兽等资源要素于一体,构成一幅美轮美奂的仙境画卷,被誉之为“相忘于红尘的桃源净土”。看这景区里的天柱峰特别的壮观,我们基本就是围绕着天柱峰在游览。

南尖岩茂林修竹,群峰峥嵘,怪石林立,沟谷幽泞,潺潺注水,飞泉瀑布,云海变幻,山里人家,高山梯田层层叠叠、一线天全年最高气温不超过30度。云南哈尼的梯田、安徽黄山的云海、江西三清山的栈道、四川九寨沟的竹林,还有廊桥、古村落、溪水这些引人入胜的旅游景观同时出现在遂昌南尖岩旅游风景区。

走进这里,就仿佛走进了一个天然氧吧,满眼都是郁郁葱葱的绿色,在这炎热的天气里,绿色能让人心情瞬间安静下来,我是喜欢这样的风景的。

似乎很多景区里都有一线天这样的奇观,在山与山之间有着一条窄窄的仅限一人通过的缝隙,没想到这里还挺凉爽,穿越过石头缝隙,走到另一头,眼前豁然开朗。站在高处看着远远的风景,大片自然风格尽收眼底,收获满满的幸福感。

犹如森林隧道般,里面都是这种石板阶梯,走过了一条又一条。

景区里的指示图也做的挺到位的,不一会儿我们就来到了玻璃栈道

玻璃栈道需要换上鞋套才可以进去哦,其实这里的玻璃栈道还算不上特别惊险,所以大家也不用害怕,走上去就可以更近距离的接触大自然了。

从远处回头看转弯处还是挺有感觉的,仿佛走入了天空之城一样!

走累了,就在这古色古香的亭子里坐一坐,休息一下。

靠近瀑布的时候,我们就都挪不开脚步了,因为瀑布的水带下来的风实在是太舒服了,好像一个天然的大风扇,一扫我们前面爬山的疲惫,而且瀑布也非常美,一层一层的从山上飞流直下,尤为壮观。

慢慢走走逛逛,也差不多用了两个多小时才从景区走出来。正好景区入口处就有一家还不错的餐厅,所以我们就直接在这里吃午餐了,都是一些地道的农家小菜,口味和价格都很合理。

吃过午饭,我们便回到了早上路过的王村口。王村口是此行最喜欢的一个古镇,说起王村口,那自然不得不提到它的历史来由。自清代康熙(1662-1722)年之后,人烟稠密,贸易兴盛,是乌溪江上游的常年口岸,竹木柴炭的集运埠头,闽浦通往衢州要道。当时居民中王姓居多,即以乌溪江此一流段为王溪,袭称王村口。

清一色的白墙黛瓦,一道长长的桥连接了两岸的居民。打这桥上走过,仿佛走过了时光,这里很难得还能看到一些历史沉淀的痕迹。

同时王村口也是一个红色古镇,王村口镇为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开创的浙西南游击根据地的中心地区之一,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月光山、白鹤尖、蔡相庙、天后宫宏济桥等革命遗址。像这个天后宫,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咸丰、光绪年间曾两度修葺。宫宇基础以卵石垒砌,石级上登,宫门朝西,二进五开间,抬梁斗拱,雕梁画栋。民国24年(1935)7月,红军挺进师在天后宫举行庄严的“八一”示威誓师大会。刘英、粟裕在会上作重要讲话,宣布“查田分青苗”,动员“扩充红军”,号召劳苦人民起来革命,推翻反动政权。现陈列“遂昌县革命斗争史展览”。

相比于昨天的独山古寨,这里要多了几分商业气息,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它的喜欢,同样是铺满鹅卵石的道路,两边林立着各种不同的商铺。

这里有客栈,有美食,有理发店,还看到了很多年前才见过的裁缝铺,一下子好像回到了小时候的感觉。

窄窄的街道此刻显得有点冷清,但是我更喜欢这种感觉,无人打扰的它让我们能更近距离的欣赏它自带的美。

走进一家看起来不怎么起眼的小店,没想到这居然还保留了上个世纪的老式电视机。我是比较喜欢这样的店的,有年代感的物件更能让人感觉亲切,熟悉。

这里还有一座古老的桥,又被称为宏济桥,这座桥明代始建,初名济川石桥,后几经修建,光绪初改名宏济桥。现为X脚架木梁廊屋桥。桥长31米,宽5.4米,高9米,四根桥梁,腾空过江,下由合抱粗的两根苦槠木交叉承托桥梁,桥上覆以瓦屋9间。

村口的桥上也都挂着红色的旗帜。1935年粟裕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进军浙西南,开辟了以王村口为中心的游击根据地。1984年,粟裕同志逝世后,其骨灰撒在王村口月光山上,当地政府在月光山修建了公园,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叶飞为纪念碑题词,在当年红军战斗过的白鹤尖建造红军纪念亭。王村口已成为遂昌县的邻近县市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DAY3:遂昌矿山公园-汤显祖纪念馆

从我们的民宿到矿山公园还是有一定的距离的,所以早上我们就带上了行李,打算去完矿山公园就直接去汤显祖纪念馆。遂昌金矿国家矿山公园,开发历史悠久,遂昌金矿正式成立于1976年,是国家重点黄金生产企业,被誉为“江南第一金矿”。据宋史记载,在北宋元丰年间,就已经有人在遂昌采冶金银矿产,2011年,遂昌金矿又成为浙江省唯一的国家首批矿山公园。

这还是我第一次见到所谓的矿山呢,买好门票第一站我们直接来到了唐代金窟。唐代宋代金窟是目前国内发现的开采规模最大、遗迹保存最完好的,开挖于上千年前神秘的金银矿古矿硐,经中国地震局国家重点实验室对矿洞内的堆积层进行碳14测定,其开采年代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初期。

金窟里气象万千,硐中有硐,硐硐相连,犹如扑朔迷离的地下迷宫

再配以各种五颜六色的灯光效果,有点像以前参观过的各种溶洞,只不过一个是石钟乳,一个是金窟。其实我觉得夏季避暑来这里还真的是不错,因为里面真的还挺凉快。

据说“唐代金窟”当时生产的是上等的黄金,历代的达官贵人、名绅巨贾都竞相争购。据初步考证,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杨贵妃头上所戴的步摇用金就是产自丽水遂昌黄岩坑的“唐代金窟”。

这里还有一个矿工老宅~

景区内的植被覆盖率也是特别的高,还有一个吊桥可以感受一下。

走到山下,这里还有一个银坑山水库。碧波粼粼的一汪碧水宛如一颗祖母绿的翡翠镶嵌在银坑山涧,玲珑通透,绿莹幽幽。

走到山脚下,会路过一个上元茶楼。现今的上元茶楼是重新修建的,上元茶楼在唐高宗李治时的上元年间是一间简陋的茅草屋就是这个不起眼的茅草屋里却诞生了一个非常经典的商业运行模式——那就是久传不衰的《草鞋换粥》的故事:相传在初唐上元年间『唐代金窟』以矿石品位奇高、黄金质量上佳而名声远扬,一位李姓商人以其独到的思路慕名在此修建了一间简易的茶楼,取名『上元茶楼』。茶楼免费向桃矿的矿夫和采矿的瑶役提供米粥和草鞋,条件是回收他们脚上的旧草鞋。有的游客可能会为此而迷惑不解——『旧草鞋有什么用呢?』其实奥秘就在这『旧草鞋』里面。试想,旧草鞋上都沾满了金矿的矿沫,这无凝是个一本万利的绝好商机, 《草鞋换粥》的故事由此便广为流传。

当然,我们最期待的还是这个矿山小火车了,想想乘坐小火车游览矿洞还是很神奇呢。

小火车会穿越过明代金窟,这个金窟位于唐、宋、明金窟的最底部,距地表老硐口垂高148米,1977年,遂昌金矿500中段探矿巷与老硐底部贯通,老明代金窟入口硐重见光明

回到市区,我们来到了汤显祖纪念馆。提到汤显祖,那一定是无人不知,因为他谱写了家喻户晓的《牡丹亭》。

他是我国明代著名的文学家、戏曲家。他的诗文和剧作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其代表作《牡丹亭》,一直享誉文坛、驰名海外,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汤显祖于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至二十六年(1598)任遂昌知县。在任五年,他勤政爱民,兴教办学,劝农耕作,灭虎除害,深受遂昌人民的爱戴。

为纪念这位伟大的历史文化名人,弘扬民族文化,我县于1995年4月在县城建成“遂昌汤显祖纪念馆”。纪念馆面积800多平方米,由前院、馆舍、后花园三部分组成,环境优美,古朴雅致。馆内两个陈列厅,内容丰富,格调高雅。第一陈列厅介绍汤显祖生平,重点介绍了汤显祖在遂昌的政教治绩,以及几百来遂昌人民对汤显祖的遗爱深情。第二陈列厅展示了汤显祖的艺术成就,以及历来对《牡丹亭》的演出、研究、评论的情况。

走出这古色古香的庭院,遂昌之旅就短暂的告一段落了,当然,关于遂昌的美景远远不止我们去过的这些,我想将来我还会再来慢慢感受。

Hash:795c0005383266392b9f569396e30759d9c13d53

声明:此文由 橙小橙橙走天涯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