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辽宁阜新自驾游景点攻略推荐

下面跟随小编一起去看看吧!春风十里,不如景区有你,赶紧行动吧!

1.海棠山

海棠风景区位于阜新市东南22公里,是东北三大名山之一医巫闾山的后尾之主峰。海棠山风光四季皆美:春季可赏满山杜鹃樱桃杏花争艳竞放;夏季清凉幽静,是避暑佳地;秋游海棠山可见满山红叶,秋意甚美;而冬季的银装素裹让人犹如身处仙境一般。海棠山上建有藏传佛教风格的普安寺,寺庙周围的摩崖造像堪称一大奇观,这些摩崖造像是藏传佛教黄教传入阜新后镌刻而成。

保护对象

海棠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油松栎类混交的顶极群落及野生动物

生物资源

海棠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海棠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森林植被是中国一级生态敏感带上森林扩展的种子源。保护区以华北植物区系为主,兼有长白植物区系和蒙古植物区系的植物。植物区系丰富,由这三大植物区系组成的各种植物群落,具有强大的向外辐射能力,可以使原本收缩的落叶阔叶林面积逐年扩大,以增强其抵御荒漠化向东南部侵移的能力。

保护区内的以栎树为主的落叶阔叶林。尚残存着不少400多年的油松,这种油松是抗气候旱化的一个生态型,内含着宝贵的基因资源,利用这一珍贵的物质资源对辽西北乃至中国西北部的生态建设意义重大。

特色美食

关山鹿宴、干炸鹿肉油菜鹿肉、鲜鱿鹿肝、枸杞烧鹿鞭蒙族馅饼全羊汤、喇嘛食品、荞麦系列、手把羊肉熏兔清沟鱼宴

2.海州露天矿国家矿山公园

海州露天 矿国家矿山公园是亚洲第一、世界闻名的现代化大型露天煤矿,在公园游览时也能领略大规模现代化煤炭生产的壮观场面。置身其间,不能不为大自然的神秘而惊叹。海州露天矿国家矿山公园是在露天采矿遗址上建立的集旅游观光、商务休闲、科普实践、传统教育、工业忆旧、探险体验于一体的世界现代工业遗产旅游项目。

海州矿的夜景

月光皎洁之夜,海州露天矿更是别有一番滋味,串串灯光层层叠叠,机车驶过若隐若现,仿佛一个巨大的光环笼罩着神秘的矿山。海州露天矿的煤炭生成于中生代,大规模的地质变迁形成了许许多多的动、植物化石标本,深入剥离现场,你会时时发现一些令人叫奇的鱼、鸟、树的化石。畅游海州露天矿,既可领略曾是亚洲第一大露天煤矿的风采,同时也能领略大规模现代化煤炭生产的壮观场面。置身其间,游人不能不为大自然的神秘而惊叹,也不得不为阜新人的壮举而自豪。

景点规模

海州露天煤矿矿场东西长8华里,南北宽4华里,垂直深度300多米,总占地面积达30多平方公里,有28个界平盘和8个作业平盘,平盘边缘裸露断面清晰地显示地质结构特点,为实习提供大大的便利。海州露天煤矿发掘于光绪二十三年、具规模于20世纪50年代的海州露天煤矿,2005年宣布破产。阜新地区最为主要的出露地质层面是阜新组,在阜新市区清河门义县新邱都发育,同时是阜新的主要含煤地层。

景点特色

辽宁阜新海州露天煤矿曾是“一五”时期全国156项重点建设工程之一,是亚洲第一、世界闻名的现代化大型露天煤矿,为共和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其电镐作业场面先后为1954年B2邮票和1960年五元人民币图案,北京世纪坛300米甬道石壁上刻有海州露天矿诞生日。在一百多年的开采历程中,海州露天矿创造了无数个中国乃至世界上的“第一”,堪称中国现代工业活化石。置身长4公里、宽2公里、垂深350米、负海拔175米的世界上最大人工废弃矿坑,会令人产生巨大的视觉震撼和心灵震撼。

3.宝力根寺

宝力根寺是蒙语,汉译为白泉 ,因“三泉圣井”喷发白雾而得名。位于阜蒙县大巴镇,始建于清嘉庆六年(1801)。寺前一棵槐王胸围3.3米,枝繁叶茂,为蒙古贞第一位王爷所栽。相传普安寺四世活佛受达赖喇嘛指派,长途跋涉来到海棠山,因过度劳累而染病,便到此地休养,每天用圣涧泉水洗漱、饮用,疾患竟不治而愈。于是,活佛便在此修建寺庙,作为避暑休假的行宫。景区内有很多辽契丹遗址、古墓以及唐朝薛仁贵古战场。与其毗邻的蒙古贞敖包园,每年都举办敖包节,周围群众自发举办各种祭祀、竞技、歌舞等活动,充分展示蒙古族民俗民风及民族美食。

宝力根寺依山傍水,环境幽雅,苍松翠柏,层层环抱,奇石异草,遍及山坳。整个地貌似“簸箕”形,东、西、北三面环山,从南向北由宽到窄,由一马平川到陡峭山峰,加之庙宇依山靠石而建,气势恢宏。

宝力根寺长寿

每当夏季来临,这里满目葱茏,山光水秀,泉水叮咚,溪水潺潺,悬崖峭壁,景象壮观。在宝力根寺旁,有一古槐格外引人注目,主干低矮,胸围3.3米,根植于深山中,无侣无伴,好像在向人们诉说着小洞山的沧桑历史。古槐相传为蒙古贞第一位王爷所栽,它虽经千余年的风霜,仍枝繁叶茂,刚毅奔放。

四世活佛在建造宝力根寺大殿的同时,在大殿的前面又监造了关帝庙。关帝庙为三间藏式庙堂,正中是关公坐像,两旁是关平、周仓各握剑、刀的站像,威武神气,庄严肃穆,四周墙壁上画着关云长忠武一世的24部彩画

4.瑞应寺

瑞应寺三面环山,卧谷十里,大雄宝殿、大召寺、长寿塔、祈愿殿、活佛宫、哲学院等藏式佛教建筑群与佛寺水库自然景观交相辉映,浑然天成,是蒙古族东部地区著名的朝拜圣地,素有“小布达拉宫”美誉,民间称“东藏”。目前,在瑞应寺持戒修行的七世活佛是国务院批准的全国仅有的六位活佛之一,每年来这里进香、请活佛摩顶祈求家庭合睦、事业腾达、亲人平安的信众络绎不绝。

瑞应寺建筑自南向北,采用突出中央,两侧相辅格局,显得主次分明,协调有致。即仿西藏布达拉宫形式,又有一定变化。充分体现了满、蒙、藏、汉融合在一起的藏传佛教类型寺庙的建筑风格。大雄宝殿外有四大扎仓、得丹阙凌。大殿周围庙宇分别建在东西南北的山顶或山坡上,形成内外相映、四面对称的格局。殿外有6千米长绕寺一周的环寺路,路旁有万尊石佛环路而立,素有“环寺路上万尊佛”之说。在通向寺庙的每条路旁和附近的山上,到处都有大小不一的石雕佛像,瑞应寺堪称佛教圣地。

说到这儿,屏幕前的你是否心动呢?欢迎在评论区给小编留言,表达出你的见解吧! 喜欢的话记得点赞收藏+关注哦!

Hash:610ccf3238637b1b07d0012545a02c6a5b44c52f

声明:此文由 YCRY工作室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