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宁龙潭峡景区的历史文化

导读:抚宁龙潭峡景区的历史文化 一、抚宁龙潭峡景区的历史文化 二、抚宁镇的历史沿革 三、青隆是那个省 四、人文地理

一、抚宁龙潭峡景区的历史文化

据康熙《抚宁县志》记载,“龙潭峡高耸秀拨,壮如牛顶,去常笼之。”主峰海拔895米,系抚宁县五岳之首,五顶之一,亦为抚宁老“八大景”之首。北侧有微径可攀,过梯子、天崖子、万人搂到顶峰。上有庙宇残垣,顶之东南有一对龙眼,潭水清澈见底,甘甜爽口,数百人连饮不竭。潭边有一百年花椒老树,枝干古怪,叶绿果红。顶上广平如场,可容万人。登高远眺,可瞩四方山水,可望渤海渔帆、海上日出秦皇岛夜景。登此山顶,如临九霄仙台,确有天上人间之感。据当地老百姓说,天旱时龙眼求雨一求即下。历代达官显贵、文人墨客常登记此山,清代县令潭林、吴启瑞、刘升和等人游刻。明朝洪武提间抚宁知县、清朝程士奇、苏宾都曾登临此山,留下许多诗篇。山上还有大金三十年摩崖石刻,字迹清晰笔锋苍劲秀拨,是难得的真迹。

二、抚宁镇的历史沿革

抚宁历史悠久,据出土文物考证,在60万年前已有人类在这里生息繁衍。商代为孤竹国地,西周时仍属孤竹国。战国时为燕之辽西郡。秦代属辽西郡阳乐县。西汉时为骊城县,属幽州刺史部的右北平郡,县治在今县城西。从现存的遗址看,当时县城的规模是很可观的。东汉时为临渝县,县治在今县城东20里榆关处,属幽州刺史部辽西郡。三国魏时为临渝县。西晋时为平州阳乐县。东晋十六国时,先后为前燕、前秦、后燕、北燕之地,郡治在今抚宁城西。南北朝时为北魏地,称阳乐县。北朝东魏时属平州辽西郡。北齐时属平州的北平郡。隋统一后,分全国为57郡,抚宁以临渝关(即榆关)、渝河(即戴河)为界,西半部属北平郡的卢龙县,东半部属辽西郡的柳城县。唐时,先为临渝县,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始称抚宁县,七年并入卢龙县。50多年后,又以榆关为界,西半部为平州卢龙县,东半部为营州柳城县,并在榆关设渝关守捉。五代梁唐时,抚宁仍属唐,随后为契丹所据。辽时,抚宁为辽地,仍以榆关、临榆山、榆河为界,西半部属平州卢龙县,东半部属润州海阳县,州、县治在今海阳。金灭辽后,抚宁又为金地,金大定二十九年(公元1189年)复设抚宁县治,东部属瑞州海阳县。元时,榆关以西属中书省永平路,抚宁与昌黎交替管辖,东部属辽阳行省大宁路瑞州总管府,在海阳设大宁海阳千户所。 明时,抚宁县属中书省永平府,县治在今城关,并在县治西设抚宁卫。县辖17个里(行政单位),此外还有社、屯编制。清朝,抚宁县隶属直隶省永平府,开始管辖范围仍同于明朝,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抚宁卫并入山海卫,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于山海关始设临榆县,割深河以东属之。

民国2年(公元1913年),抚宁、临榆属直隶省渤海道,翌年改属津海道。民国17年直隶省改为河北省,抚宁、临榆属河北省。民国18年(公元1929年)在双山子设建都山设置局,抚宁和临榆县长城以北绝大部分土地归之。1933年都山设置局改为青龙县。民国24年10月25日,在通县成立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抚宁、临榆两县属其管辖。民国31年10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抗日民主政权迁(安)卢(龙)抚(宁)昌(黎)联合办事处,于11月建立青(龙)抚(宁)临(榆)绥(中)凌(源)联合县办事处。民国32年7月,青抚临绥凌联合县办事处和迁卢抚昌联合县办事处,分别改建为临临抚昌联合县和迁卢抚昌联合县政府;次年3月,建立抚昌联合县路南办事处,于4月建卢抚昌联合县政府。各联合县属晋察冀边区冀东区。民国34年9月,联合县撤销,中共抚宁县委、县政府在深河建立,后几经迁徙。临榆县委、县政府在山海关建立,11月16日迁至东北,翌年3月从东北迁回本地,两县属冀热辽区十六专区。是年11月,国民党军队进犯解放区,建立了国民党抚宁县党部和县政府。民国37年12月,中共临榆县委、县政府由北庄河蚂蚁沟迁至海阳。1949年1月1日,中共抚宁县委、县政府由后石河迁至城关。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抚宁、临榆隶属河北省唐山专区。1954年7月,临榆县撤销,并入抚宁39个乡,8月又将原临榆的47个村和抚宁的两个村划归秦皇岛市。1958年11月2日,抚宁并入秦皇岛市,抚宁地区设抚宁区、石门寨区。曹东庄、坟坨、留守营三个公社划归昌黎县

1961年6月1日,抚宁由秦皇岛市分出,恢复抚宁县制。原划给昌黎县的留守营、坟坨、曹东庄三个公社又划归抚宁县,同时撤销全县11个大公社,建11个党的工作委员会、46个人民公社。1983年5月15日,唐山地区撤销,实行市管县体制,抚宁县归秦皇岛市管辖。1984年3月28日,12个工委、办事处改建为城关、大新寨、台营、留守营、榆关、海阳、石门寨、驻操营8个区(工委改建区,撤销又建,合并或分设变动较频繁),46个公社实行政企分设,建城关镇(区级镇)、海阳镇、石门寨镇和43个乡人民政府。现在是八镇三乡和四个技术、旅游、工业开发区。总人口50.1万。总面积1645.8 平方公里

三、青隆是那个省

抚宁历史悠久,据出土文物考证,在60万年前已有人类在这里生息繁衍。商代为孤竹国地,西周时仍属孤竹国。战国时为燕之辽西郡。秦代属辽西郡阳乐县。西汉时为骊城县,属幽州刺史部的右北平郡,县治在今县城西。从现存的遗址看,当时县城的规模是...

四、人文地理

秦皇岛市属于河北省管辖,为我国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总面积7812.4km2,人口262.93万,其中市区人口67.31万,辖海港北戴河、山海关三区及昌黎、抚宁、卢龙和青龙四县。秦皇岛市居民以汉族为主(85.52%),其余有满、回、朝鲜蒙古、壮、苗、瑶、达斡尔、锡伯、土家等37个少数民族(秦皇岛市年鉴编纂委员会,1999)。

公元215年,秦始皇东巡至碣石,刻《碣石门辞》,派燕人卢生入海求仙,曾驻跸于此,由此得名秦皇岛。据清乾隆21年《临榆县志》载:“秦皇岛距城西南二十五里,又入海一里,四面皆水,惟岛居中。”

自远古时代起,就有人类在秦皇岛活动,创造了灿烂的文化。1981年考古发现,在抚宁县山羊寨和昌黎县杏树园两地先后发现了20万年前的古人类活动遗迹,从遗址中发现了6枚石片。在冀东至碣石一带沿海地区也发现了多处古人类遗迹。到了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山顶洞人”,他们已经能够利用在滨海地带拾取的海蚶贝壳加工成装饰品.对海洋取得了初步的认识。到了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更为频繁,生产工具也有很大的改进。从发现的新石器遗址来看,已“刳木为舟,剡木为辑”,从事半渔猎和半农耕的生活,并出现了沿渤海北岸的近海航行。龙山文化对秦皇岛地区也有很大的影响。1978~1980年.在山海关东门外郊区发现约4000年前的黑陶碎片和较完整的陶鬲、陶豆、陶壶、陶罐和三足鼎等文化遗存。这些说明,当时秦皇岛一带人类活动相当频繁,从陆地逐渐向海洋进发,沿着渤海西岸进行文化交流和传播。

到商、周时期,秦皇岛地区属孤竹,当时孤竹人民同黄河流域的中华华夏族往来频繁,进行着各种物质与文化的交流,并向纣王纳贡海产品、牲畜、粟类等,当时秦皇岛已成为海陆交通要道。春秋战国时属燕,它是渤海北岸的一个小国,常受到北部西部地区的少数游牧部落的侵扰,因此常求救于中原诸国,齐桓公北伐救燕就是之一。当时水上交通已相当发达,并出现了著名的碣石海港。在后来的几个朝代多次更主,西汉属幽州右北郡,东汉、魏、晋时属辽西郡 南北朝时属平州辽西郡、北平郡,隋时分属北平郡、辽西郡,唐时分属河北道的平州、营州,金时属中书省的永平路和辽阳行省的大宁路,明、清属永平府,中华民国时属河北省和热河省(秦皇岛市地名办公室,1986)。

新中国成立后,设立了秦皇岛市,该市的工业、农业商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到1985年,已经形成以玻璃为支柱的建材工业,以桥梁、机械设备制造为支柱的机械工业,以罐头酒类生产为支柱的食品工业的三大优势产业。1998年该市国内总产值达249.5亿元。秦皇岛是我国最大的能源输出港,系中央直属港;1996年吞吐量达8311万t,仅次于上海港,在中国大陆沿海各港口中居第2位。秦皇岛市水陆交通发达.大秦铁路和京沈铁路交会于此,有通往我国各重要港口的客轮,有17条国内航线,公路交通网更是四通八达。该市还有一种很重要的经济发展资源,即旅游资源,境内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很丰富。近几十年来,教育事业发展很快,建立了多所高.中等院校,为该市培养了大量的科技及管理人才,大大加速了经济发展。秦皇岛市已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的旅游、港口城市。

Hash:456ddb7f3a230923f6dba796c60732a548415014

声明:此文由 佚名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