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兰坡豪湖旅游攻略「坡豪湖度假村」

导读:东兰坡豪湖旅游攻略「坡豪湖度假村」 历史话题:谁知道韦虎臣的一生,? 东兰有哪里好玩的地方 东兰坡豪湖国家湿地公园离南宁有多远 陡水湖旅游攻略? 东兰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游泳池

历史话题:谁知道韦虎臣的一生,?

韦虎臣(1495-1516),东兰第二十三任土知州。生于明朝弘治八年(1495年)正月二十四日。少年时勤读书,好武艺,师从五台山觉空禅师,专习兵机韬略击技,并在州署附近银海洲上筑城堡、建演武厅,辟跑马射箭场,勤奋演练,精通韬略武艺,膂力过人。 生平简介 韦虎臣墓地里的石像 明正德四年(1509年),年仅14岁的韦虎臣随父韦正宝出征广东惠州潮州一带抗倭。惠州行营命其父韦正宝率东兰“狼兵”为前锋,进攻敌九连山阵地,虎臣随军在营。后得知“狼兵”陷入敌阵、其父中箭负伤的消息,韦向官军求救无望,怒发上指,带领在营“狼兵”破入九连山,力斩敌酋,所向披靡,全歼九连山日本海盗,夺得父亲尸身回营。朝廷嘉其“忠烈”,准许接任东兰土知州职,护送父亲寝柩回东兰岩石山安葬。正德八年(1513年),江西福建、广东沿海一带倭患又起。韦奉命率东兰“狼兵”跟随经略王阳明(守仁)征讨大帽山、大庚岭、横水、左溪诸地,历时3年多,经大小数十战,最后平定福建武夷山。战功卓著,获明皇帝钦赐“哀孝忠勇”匾额。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七月十二日,韦虎臣在福建、广东大败日本海盗,得胜班师途中,被奸臣以“犒师”为名,赐“御酒”毒害,时年22岁。后经王阳明据实奏报,朝廷追封为“武夷侯”。同时下旨征集工匠,在东兰州岩石山营造武夷侯墓,钦赐旌表碑铭,赐修石人、石马石狮各物。在文化大革命浩劫中墓被掘毁,墓地改建学校。韦虎臣墓志铭作于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 生平事迹 修建军用隧道 韦虎臣建造的地下行军通道 韦虎臣的军事遂道位于东兰县武篆镇旧州屯。他这一带开设遂道、军事要寨、跑马场等。现军事要寨仍保持当时雄风,跑马场仍旧存在,而军事遂道在军事要寨只见一段外,其他无处可寻。 为明朝洪武年间韦氏土司开凿。隧道工程极大,长约2里,宽4.5尺,或2.3尺不等;上面皆用石拱制成,下面用石砌平,隧中每十数丈有石磴一座,设灯盏于其上,燃灯以便行走。其分歧隧道有四、五处,建筑大都相同。转折之所,皆设门阖辟。原因入遂道洞口众多,地下复杂,历史久远。 初入其中,往往迷途。隧道今犹存据当地老人描述,在他们一辈只有少数人进入过,几十年来就无人敢入。 韦虎臣的墓地原来位于纳腊村小学的下面。文革期间,其墓地被铲平。当地文管所在十 年前从田间地头和荒野收拢到韦虎臣陵墓的遗物,集中摆放到这里。其中有韦正宝墓志铭、韦虎臣的墓碑,以及残缺的石狮、石象、石马、石麒麟等。后来,人们就把这块空地视为韦虎臣的墓地。 《楚辞·招魂》里说,人死后到另一个世界去,那是一个极乐世界,充满死亡,也充满再生。传说中鸟是招魂的使者,人们在韦虎臣墓前的石华表上雕凿有鸟,说明了人们希望韦虎臣能够再生。据说曾有人在石马上写诗一首:“石马连鞍在腾休,古人曾制几百秋,风吹玉体毛不动,雨洒浑身有汗流,嫩草满蹄难下嘴,铁鞭百打不回头,可惜立身雄壮志,天作倚栏夜不收。”用以表示对这位壮族英雄的怀念。 史册记载:韦虎臣,明朝东兰知州二十三任土司,明弘治八年(1495年)生于东兰武篆旧州土司衙署,是东兰韦氏第二十一任土司韦祖宏之孙,第二十二任土司韦正宝之长子。其自幼勤读诗书,好学武艺 。其父韦正宝顺应他的爱好,从武当山请来僧人觉定,传授兵书韬略及拳术、棍棒、刀功剑艺等,武艺十分高强。 民间传说韦虎臣高大英俊,中字脸,浓眉大眼,目光如炬。这就是人们传说中韦虎臣的模样。 明朝时设立土司官职,为一州之长,相当于知县,有主管军事的权力。土司的职位可以世袭,但是袭官需要获得朝廷的批准。韦虎臣曾任东兰州土司,说明其名望很高。那么,现在东兰境内是否还遗存有关于韦虎臣的军事工程遗迹呢? 这里是东兰县长乐镇坡豪片区,距县城40公里。坡豪原有近万亩良田和许多建筑,历史上曾是东兰建治的发祥地,是古代东兰政治、军事、经济的中心。由于岩滩电站的建设,这里变成库区,形成一个几平方公里宽的湖泊。现在,水下的历史难以考证,只是湖泊周围残存一些古代军事工程遗迹。 位于坡豪湖泊岸边有个山洞,名为水牛洞,洞内宽敞,可容纳千余人。洞口雕有石牛,头部已经被人捣毁,剩下部分依然完好。水牛洞左侧有座石拱桥,桥高及跨度各为两米左右,整座桥用石料干砌,石凿面的石纹整齐细密,块与块之间契合得几乎天衣无缝。 相传水牛洞是古代安抚司暗藏奇兵的地方,一旦瞭望台吹响牛角警报,水牛洞里的兵马便闻声而出,严阵以待。其左侧的石拱桥则为兵道附属设施,属古代军事工程。那么,现存的这座石拱桥会不会是韦虎臣任东兰土司时修建的呢?经查找发现,洞内一处不显眼的石壁上刻有字迹,说洞口的水牛石雕与洞侧的石拱桥于正德十一年即1516年修建。1516年正是韦虎臣在东兰州主管军事的时候。那么,水牛洞左侧的石拱桥及坡豪境内的其他军事工程是不是韦虎臣所建呢? 据专家考证,坡豪是东兰政治、军事、经济中心的时候是宋朝。宋仁宗皇佑四年,即1052年,当时广源州南王侬智高战败于昆仑关,逃入云南,其弟率残部沿红水河逃窜,木兰安抚司为防役外敌进攻而修建军事工程,这座石拱桥为当时所建。洞侧石拱桥为宋仁宗皇佑四年所建,这样算来,时间比韦虎臣任东兰知州时期早近五百年。因此可以推断,坡 境内的古代军事工程并非韦虎臣所建。 坡豪是宋朝时期东兰政治、军事、经济的中心,那么,随着历史的推移,后来东兰的政治、军事、经济中心转移到哪里了呢?史册记载,到明朝时期,东兰的政治、军事、经济中心依次迁往兰阳、武篆、东院。韦虎臣任东兰州第二十三任土司时,东兰的政治、军事、经济中心位于现在东兰的武篆,当时的州府位于现在的武篆镇上圩村旧洲屯。 武篆镇上圩村旧洲屯的村民说,他们村子后面的山上有个名叫“拉丘”的山洞,那里残存有韦虎臣修建的军事工程遗迹。 走到山坳,大家看到一座类似城门的建筑。 历史记载,这里就是明朝韦虎臣任土司时修建的军用关卡。 继续往山上走几百米,就可以看到类似城墙的石墙。这到底是不是古代城墙,目前无法考证。 在离石墙不远处,人们发现了一个神秘的山洞,这个山洞就是旧洲屯村民所说的拉丘洞。拉丘洞宽五六米,高三四米,走势往下,极为阴森。 洞口左侧有个的隧道,宽一米多,高近两米,距地面几尺,可容两人并肩行走。隧道上方及左右两侧均用石料干砌,可惜大部分已经塌陷,被石土湮没,现存的隧道只有十几米长。 专家考证认为,这个隧道就是韦虎臣任土司时修建的军事工程,为狼兵秘密行军所用。当时韦虎臣带领的是狼兵,《岭南琐记》里写道:“狼兵鸷悍,天下称最,必土官亲行部署,才出。”史书注释:狼兵者,明朝广西东兰、那地、南丹、归顺诸土司之兵也,意即狼兵就是当时壮族土司组建的地方武装,由地方管制,为维护地方平安所用,必要时朝庭直接调遣。 隧道入口与洞口相接,那么,这个山洞在古代有什么用途呢? 史书记载,这个山洞是韦虎臣任土司时用作行军通道,狼兵进入洞中,可以往洞内行军,也可以进入洞侧隧道,到达其他地方,隐匿于山间里林。一旦出现敌情,将领便可传讯,秘密部署兵力,随时投入战斗。 要探清洞里有情况,必须进入洞中,但问题是,既然这是古代军用通道,那么里面很有可能暗藏机关。而如果洞里真的设有机关,那么人往洞里走十分危险。 大家分析认为,洞内不可能设有机关。大家找来火把等照明工具,进入洞中。往洞内走了几十米,大家发现路中间有一个大坑。 这个大坑应是洞内地面下沉造成的,并不是机关,也不是什么陷阱。估计洞内不会很危险,大家继续往前走。往洞里走了几百米远,发现一些石头上标有指路的箭头,这些箭头痕迹较新,显然是人们后来标上去的。 洞内很多钟乳石已经遭到破坏,说明曾经有人多次进到洞里。至于洞里原来有没有古代军事设施,人们无从得知。 继续往洞里走了半个小时,洞内的道路越来越难走,摄像机等设备难以携带。最后,大家决定原地休息,让王皓前去探路。 十几分钟后,前去探路的王皓回来。 由于洞内通道过于难走,而且担心照明光源不够维持,最后大家决定停止探寻,返回洞口。 没能走到洞的出口,大家感到很遗憾。 这位就是武篆镇上圩村旧洲屯村民陈守华,据说他是村里最了解明朝时期东兰州府情况的人。他把带大家到村里的一个池塘边,池塘的边上有一个泉池,泉水长年不竭,在泉池与 塘中间立有两个石墩。 这两个石墩就是韦虎臣任东兰州土司时的建筑遗物,被人们视为村里的宝物加以保护。 史册记载,韦虎臣任东兰州土司时,州府外围建有护城河。当时的州府遗址就是现在旧州屯所在地。 护城河的大部分河段已经在多年前被填埋,改造成田地,留存至今的只有一小段。 残存至今的护城河大概有二三十米长,在河中间连接成桥的几块大石头就是当时护城河的堤坝用石,现在人们把它们集中起来摆放到河中加人保护,并供行人通过。 在距护城河不远的地方有个隧道口,这就是人们传说中通往山上的地下隧道,和山上拉丘洞旁边的隧道相接。当时,狼兵需要秘密行军时,就可以通过州府内地下隧道出发,到达山上,与山上的狼兵汇合,共同作战。但不知何时,隧道口已经被土石堵住,无法进入。因为山上的隧道与原州府境内的隧道都已经被堵死,所以它们是否相通目前无法考证。 旧洲屯的人说,村子后面用作行军通道的拉丘洞有十多公里深,一直通到位武篆镇那烈村海拔700多米高的土坡上。 武篆镇那烈村后的土坡上面宽几万平方米,称为银海洲。史书记载,明代东兰州土司韦虎臣曾在这里设跑马道、演武厅。为了寻找尚存遗迹,大家从上圩村旧洲屯出发,驱车20多分钟,步行一个多小时,来到了银海洲。 被称为银海洲的坡顶杂草丛生,经过仔细查找,王皓和镇里的干部小黄在杂草堆中找到几块石头以及砖头。那么,这几块石头和砖头所处的位置是不是韦虎臣当时修建的演武厅的遗迹呢? 经分析,大家所处的位置就是史册记载中韦虎臣修建的演武厅的遗址。 过不久,大家在山坡上的树林里找到了韦虎臣当年修建的跑马道的遗迹。 跑马道环山而建,长达几里。在跑马道附近,立有一块石碑,碑文清楚记载,明代东兰州土司韦虎臣曾在银海洲上修建环山跑马道及演武厅。 在银海洲,找不到任何一个洞口,也没有找形似隧道进出口的建筑遗迹。因此人们初步分析认为,明朝韦虎臣任土司时,州府及外围没有通道或隧道通至十里之外的银海洲。 抗倭故事 人们所发现的一些古代军事工程遗迹与史册记载的情况基本相同,证实了明朝东兰州第二十三任土司韦虎臣有着了不起的军事才干。但于关于韦虎臣的故事远远不止这些。 韦虎臣的父亲韦正宝是明朝东兰州第二十二任土司,他励精图治,州政益明,威望很高。十六世纪中叶,日本倭寇蹂躏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大肆掠夺财物,抢劫商船,屠杀居民,烧毁房屋,使得民不聊生。 在国家危难、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明朝启用张经为总督东南军务大臣,招集兵力抗击倭寇。张经曾到过广西,素知广西壮族狼兵英勇善战,认为“寇强民弱,非借狼兵不可。”于是,他奏请朝廷,下令征调广西土司的狼兵,前往东南沿海抗击倭寇的侵略。正德四年,即1509年,东兰州第二十二任土司韦正宝奉调率东兰、那地、南丹土州狼兵,驰赴广东惠潮等府灭倭。 狼兵出征时韦虎臣才十五岁,出于民族大义,韦虎臣慷慨请缨,随父出征,父子发出肺腑誓言:“此行也,誓不与贼俱生。”韦正宝带领壮族狼兵,风餐露宿,日夜兼程,行走一个多月到达广东惠州,潮州,然后汇合粤省抗倭官兵,进剿贼寇。韦正宝每次征战都身先士卒,冲锋陷阵。韦虎臣和壮族狼兵也个个勇猛善战,舍 生忘死,有进无退,打得敌寇纷纷溃败。在一次战斗中,韦正宝受伤不治,死于惠州行营,年仅三十二岁。韦虎臣听说父亲中箭,便率兵突阵,杀死敌方首领,抢出父亲的遗体,带回东兰。 韦虎臣回到家乡东兰州后,继任父亲土司职位,即韦氏第二十三任东兰知州土司。年少的韦虎臣,念念不忘民族仇、父亡恨,他在武篆银海洲峰顶上开辟跑马道,设立演武厅,招募壮家子弟,操练武艺,跑马射箭,以充实和扩大狼兵队伍。 正德八年,即1513年,韦虎臣复奉旨令率领壮族狼兵,长途跋涉了3个多月,赶到江西,征剿大帽山、大庾山、横水、左溪等地顽寇,经大小50多仗,均获全胜。关于狼兵,《粤西丛载》记载:狼兵“一人赴敌则左右大呼夹击,一伍争救之。一人战没,左右不夹击,立斩。一伍之众皆论罪及截耳。不如令者斩。退缩者斩。敌以金帛遗地拾者斩。”这种使人寒栗的严刑峻法,造就了一支视死如归的铁军。而这些狼兵只是“人日米一升。计价月可一钱”而已。 因战术高明,狼兵但凡征战,所向无敌,倭寇闻之胆丧。沿海人民为此歌颂:“将如虎,兵如狼,卫国保家邦。红旗招展处,敌寇尽丧胆。壮族好儿男,英名传四方。” 正德皇帝说道:“今得虎臣和狼兵,东南沿海无忧矣!” 因为战功卓著,朝庭赠给韦虎臣“衷孝忠勇”的匾额。然而,意想不到的是,韦虎臣在凯旋班师回京途中,竟被奸臣严嵩用毒酒害死,时年仅22岁。事后,韦虎臣的妻子通过抗倭将领阳明侯王守仁书奏朝廷,诉述冤屈。朝廷不敢违背众怒,谥封韦虎臣为“武夷侯”,并给予从优抚恤,将尸体运回东兰,安葬于纳腊山坡下。 韦虎臣死后,他的儿子韦起云于嘉靖三十四年,即1554年,又奉调狼兵,与田州瓦氏夫人合兵一路。当时最高军职是总兵,瓦氏夫人被授予了总兵参将之职,韦起云带子韦应龙出征,被授予总兵副将,并担任先锋。狼兵在友军的配合下,先后在浙江嘉兴石塘、王家泾等地与倭寇浴血奋战,歼倭三千余人,烧毁倭船三十余艘,威震四海。然而严嵩义子赵文华又冒功陷害功臣,韦起云怒发冲冠,拒绝朝庭一切封赏,愤而还乡。 隆庆三年即1569年,东兰州第二十五任土司韦应龙又奉命率狼兵赴南海卫平倭,一月之内,歼敌一千余人,大获嘉奖。1564年,戚继光仙游大歼倭寇,倭寇大势已去,韦应龙这次南海卫灭倭,扫清倭寇残部,标志着明朝抗倭战争的结束。至此,韦正宝、韦虎臣、韦起云、韦应龙四代土司,前后抗倭六十年,功昭日月,堪称民族英雄而无愧!

采纳哦

东兰有哪里好玩的地方

良风洞风景区 位于东兰县城马鞍山脚,景区由良风洞,石云洞、天然石门、石壁崖刻、百年古榕马鞍山营盘等多处极佳景点构成。

良风洞 位于马鞍山脚的古榕树下,洞口宽约10米,洞深20多米;洞内有许多曲折小洞可穿通马鞍山后,洞内有清泉常流,三伏盛夏,洞里凉风习习,故名"良风洞"。1934年间,陆川萧道龙曾于洞边石壁镌刻"良风洞"三字,该洞历来为东兰山城百姓盛夏纳凉爽消遣去处。

石云洞(又称小月宫) 位于马鞍山腰,山脚至洞口修有石阶60多级;洞深20多米,宽10多米;洞顶乳石垂吊,形状千姿百态,有如天上云朵,有如春笋倒立,栩栩如生。洞内尚有天然神台,卧态石龙等,每到春秋季节,洞内雾气升腾,景致独好。抗日战争时期,该洞曾是抗日军队秘密通信指挥电台设置地。1978年曾是电影"拔哥的故事"拍摄景点之一。

天然石门 位于良风洞与石云洞之间的三角地,门高1.8米,天然雕凿,可供人穿入,门项端古人曾镌刻"石门"二字。

石壁崖刻 位于良风洞景区内之石壁上,多处有古代文人墨客刻下"霸陵西照"、"万家生佛"、"霸陵小桥流水人家"等赞美东兰山城景色诗句。

百年古榕 位于育风洞口之半山腰上,古榕盘根错节,枝叶繁茂,郁郁葱葱,树荫覆盖数米,景色迷人。

马鞍山营盘 位于马鞍山顶,石砌墙垣,为清顺治时绿营兵营地之一。自山腰修有石梯要通营盘岭。登至山顶营秀,可饱览东兰山城全景。

坡豪湖泊群 红水河从东兰境内穿越而过,全程115公里。长乐镇南面5公里的坡豪村,岩滩电站建成后,由于水位上涨,原低洼地带变成片片湖区,在果园与农田间形成大小湖泊十余处,大者数千亩,小的百余亩,相挨相连,高山、河流、湖泊、果园、农田和村落交相辉映,天造地设;身临其竟,心旷神怡,是休闲度假的理想胜地。

江平田园风光 出拉甲山谷,便是江平村,这里田园似景,青山起伏,曲水莹莹,翠竹掩隐的村落中,房舍俨然,炊烟缭绕,东平河在田园中蜿蜒欲醉的乡村田园风光画卷,是游人登山、野炊、山村话桑麻、田园风光写生、摄影创作的好去处。

红水河风光 红水河从东兰境内外内穿越而过,全程115公里。河道蜿延曲折,河岸百里翠竹葱葱;两岸奇峰异谷,层恋叠嶂;"皇帝岩"、"忘忧谷"、"虎蹲鹰"、"龙凤穴"、"狩猎山"、"苏仙岩"、"望夫岭"、"寡妇岛""断天崖"、自然天成,栩栩如生,千姿百态,景 十分迷人;长乐至坡豪段十余公里,由于岩滩水库封闸蓄水,地下河水位上升,小湖泊星罗棋布,湖光、山色、梯田、农舍,一派水乡田园风光;红水河流经板文峡谷呈"υ"字形大拐弯,奇伟壮观,堪称红水河第一弯。素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东兰红河阳朔"的美称。河畔壮村瑶寨依山傍水,星罗棋布;灿烂的民俗铜鼓文化蕴藏其中,铿锵的鼓声,神奇的音韵,使您领略到壮家瑶民优美感人的"蚂拐歌圩"、"舂榔棍舞"、"铜鼓舞"、"猴鼓舞"等民俗风情。

拉甲山景区 位于东兰武篆镇西面5公里处。是沿东平河延绵几公里长的山系,这里群峰雄秀奇幽,山险洞奇,有号称粤西第一洞天的"列宁岩",有形象活脱的天门山、月亮山、小象山观音山骆驼山、内廊湖等,并有许多美妙的传说;东平河是一条伏流河,由"东里三潭"汇流而成,绕拉甲山脚而过,时而蜿蜒平静,时而潜入山中,欢快地向南奔流,最后汇入寿乡盘阳河。

文物古迹

益寿桥 益寿桥,位于东兰县县城马鞍山南麓,跨九曲河,为三拱结构石桥。长38.7米,高8.5米,宽4.6米;两端为石级,桥面两旁以石条作栏,系明代万历六年(1578年),东兰州土司韦应龙为其母金氏六十寿辰募款所建,故名"益寿桥"。据考证该桥是广西境内建筑年代较早的两座石桥之一(另一座在贵港市)。

旧州古隧道 位于武篆镇上圩村旧州屯到拉旧山地下,为明洪武年间韦氏土司开凿。隧道工程极大,长约2里,宽4.5尺,或2.3尺不等,设灯盏于其上,燃灯以便行走。其分歧隧道有四、五处,建筑大都相同。转折之所,皆设门阖辟。初入其中,往往迷途。旧州古隧道 位于武篆镇上圩村旧州屯到拉旧山地下,为明洪武年间韦氏土司开凿。隧道工程极大,长约2里,宽4.5尺,或2.3尺不等,设灯盏于其上,燃灯以便行走。其分歧隧道有四、五处,建筑大都相同。转折之所,皆设门阖辟。初入其中,往往迷途。

银海洲 位于武篆镇那烈村,距县城36公里,是座海拔747.3米,顶宽3万平方米的在土山。明代东兰州土司韦虎臣曾设跑马道、演武厅于此。现陈迹尚存。1922年重阳节韦拔群召集东兰、凤山百色等地进步青年百余人在此举行同盟,提出"打倒军阀、打倒贪官污吏、打倒帝国主义"等口号。现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里三潭 位于距东兰县城35公里的武篆镇韦拔群烈士故居东里村,由仁潭、后皇潭和小龙潭组成。仁潭座落在一片田畴中间偏东方位,潭面约5000--6000平方米,夏秋水浊,冬春水清。相传五百多年前,地陷洼成潭。皇潭靠西面山麓,宽阔约3000多平方米,潭水从< a href='/jingdian/95661' target=_blank>大山溶洞喷涌而出,浪高波急,景色非凡,常为游人兴叹。小龙潭居于村北,它半露半隐,水色湛蓝,晶莹如镜,鱼虾颇多,村民常划筏入内钓鱼作乐。1924年4月,韦拔群从广州第三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回来后,即在潭里挑灯办公,编写和印制农讲所各种学习资料和革命传单,当时人们称之为"秘密印刷所",是东兰县重点文保护单位。

东兰坡豪湖国家湿地公园南宁有多远

驾车路线:全程约1885.5公里

起点:东兰

1.钦州市内驾车方案

1) 从起点向正东方向出发,沿东兰路行驶40米,左转进入古美路

2) 沿古美路行驶310米,过左侧的华城广场约100米后,右转进入漕宝路

3) 沿漕宝路行驶370米,右转进入虹梅路

4) 沿虹梅路行驶250米,过右侧的上企置业广场D栋约140米后,朝中环路/上中路隧道方向,稍向左转上匝道

5) 沿匝道行驶30米,右前方转弯进入中环路

6) 沿中环路行驶1.8公里,过虹梅路八号桥,朝沪闵高架路/莘庄立交/G60/沪昆高速方向,稍向右转进入虹梅路立交桥

7) 沿虹梅路立交桥行驶470米,过虹梅路立交桥,右前方转弯进入沪闵高架路

8) 沿沪闵高架路行驶1.8公里,过沪闵路淀浦河桥,直行进入沪昆高速公路

2.沿沪昆高速公路行驶1.2公里,过莘庄立交桥,直行进入沪昆高速公路

3.沿沪昆高速公路行驶25.2公里,过油墩港桥,稍向左转进入沪昆高速公路

4.沿沪昆高速公路行驶1.2公里,过大港立交桥,直行进入杭州湾环线高速公路

5.沿杭州湾环线高速公路行驶53.0公里,朝杭州/绍兴/台州/G15W方向,稍向右转进入沪昆高速公路

6.沿沪昆高速公路行驶1.1公里,过嘉兴枢纽,直行进入沪昆高速公路

7.沿沪昆高速公路行驶43.7公里,过长安公铁,朝绍兴/温州/金华/G2501(东段)方向,稍向右转进入沪昆高速公路

8.沿沪昆高速公路行驶390米,过沈士枢纽约480米后,直行进入杭州绕城高速公路

9.沿杭州绕城高速公路行驶41.2公里,朝金华/温州/G60方向,稍向右转进入沪昆高速公路

10.沿沪昆高速公路行驶670米,过张家畈枢纽,直行进入沪昆高速公路

11.沿沪昆高速公路行驶512.2公里,朝福州/长沙/宜春方向,稍向左转进入南昌绕城高速公路

12.沿南昌绕城高速公路行驶1.5公里,过昌东南枢纽,直行进入南昌绕城高速公路

13.沿南昌绕城高速公路行驶37.9公里,朝新余/吉安/长沙/G60方向,稍向左转进入沪昆高速公路

14.沿沪昆高速公路行驶1.1公里,直行进入沪昆高速公路

15.沿沪昆高速公路行驶72.9公里,朝广州/赣州/井冈山/吉安方向,稍向左转进入樟吉高速公路

16.沿樟吉高速公路行驶1.5公里,过樟树枢纽,直行进入沪昆高速公路

17.沿沪昆高速公路行驶239.1公里,过白马垄大桥,朝北京/珠海/G4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18.沿匝道行驶2.0公里,过株易高架桥约60米后,直行进入京港澳高速公路

19.沿京港澳高速公路行驶128.0公里,朝衡阳南/永州/南宁/G72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20.沿匝道行驶400米,右前方转弯进入泉南高速公路

21.沿泉南高速公路行驶322.4公里,朝桂林机场/阳朔/柳州/贵阳方向,稍向右转进入泉南高速公路

22.沿泉南高速公路行驶460米,过阳沟河中桥约370米后,直行进入桂林绕城高速公路

23.沿桂林绕城高速公路行驶26.5公里,过江西分离立交小桥,朝柳州/南宁方向,稍向右转进入泉南高速公路

24.沿泉南高速公路行驶1.4公里,直行进入泉南高速公路

25.沿泉南高速公路行驶354.5公里,过南宁东互通约1.1公里后,直行进入泉南高速公路

26.沿泉南高速公路行驶160米,直行进入民族大道

27.南宁市内驾车方案

1) 沿民族大道行驶4.0公里,稍向右转进入民族大道

2) 沿民族大道行驶270米,朝南湖大桥/竹溪大道方向,稍向左转

3) 行驶330米,过竹溪立交桥,左前方转弯进入民族大道

4) 沿民族大道行驶1.0公里,过右侧的广西发展大厦约60米后,进入金洲路

5) 沿金洲路行驶60米,过左侧的广西投资大厦约250米后,左转进入嘉宾路

6) 沿嘉宾路行驶90米,到达终点(在道路右侧)

终点:南宁市

陡水湖旅游攻略?

陡水电站大坝下面有个水上乐园,据说还不错!陡水湖有赣南树木园、民俗风情苑、托尔奇乐园(鬼城),还有陡水瀑布,在那里可以花个几天时间来玩,湖边有五星级度假村,好好享受吧!

东兰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游泳池

良风洞风景区 位于东兰县城马鞍山脚,景区由良风洞,石云洞、天然石门、石壁崖刻、百年古榕、马鞍山营盘等多处极佳景点构成。

良风洞 位于马鞍山脚的古榕树下,洞口宽约10米,洞深20多米;洞内有许多曲折小洞可穿通马鞍山后,洞内有清泉常流,三伏盛夏,洞里凉风习习,故名"良风洞"。1934年间,陆川萧道龙曾于洞边石壁镌刻"良风洞"三字,该洞历来为东兰山城百姓盛夏纳凉爽消遣去处。

石云洞(又称小月宫) 位于马鞍山腰,山脚至洞口修有石阶60多级;洞深20多米,宽10多米;洞顶乳石垂吊,形状千姿百态,有如天上云朵,有如春笋倒立,栩栩如生。洞内尚有天然神台,卧态石龙等,每到春秋季节,洞内雾气升腾,景致独好。抗日战争时期,该洞曾是抗日军队秘密通信指挥电台设置地。1978年曾是电影"拔哥的故事"拍摄景点之一。

天然石门 位于良风洞与石云洞之间的三角地,门高1.8米,天然雕凿,可供人穿入,门项端古人曾镌刻"石门"二字。

石壁崖刻 位于良风洞景区内之石壁上,多处有古代文人墨客刻下"霸陵西照"、"万家生佛"、"霸陵小桥流水人家"等赞美东兰山城景色诗句。

百年古榕 位于育风洞口之半山腰上,古榕盘根错节,枝叶繁茂,郁郁葱葱,树荫覆盖数米,景色迷人。

马鞍山营盘 位于马鞍山顶,石砌墙垣,为清顺治时绿营兵营地之一。自山腰修有石梯要通营盘岭。登至山顶营秀,可饱览东兰山城全景。

坡豪湖泊群 红水河从东兰境内穿越而过,全程115公里。长乐镇南面5公里的坡豪村,岩滩电站建成后,由于水位上涨,原低洼地带变成片片湖区,在果园与农田间形成大小湖泊十余处,大者数千亩,小的百余亩,相挨相连,高山、河流、湖泊、果园、农田和村落交相辉映,天造地设;身临其竟,心旷神怡,是休闲度假的理想胜地。

江平田园风光 出拉甲山谷,便是江平村,这里田园似景,青山起伏,曲水莹莹,翠竹掩隐的村落中,房舍俨然,炊烟缭绕,东平河在田园中蜿蜒欲醉的乡村田园风光画卷,是游人登山、野炊、山村话桑麻、田园风光写生、摄影创作的好去处。

红水河风光 红水河从东兰境内外内穿越而过,全程115公里。河道蜿延曲折,河岸百里翠竹葱葱;两岸奇峰异谷,层恋叠嶂;"皇帝岩"、"忘忧谷"、"虎蹲鹰"、"龙凤穴"、"狩猎山"、"苏仙岩"、"望夫岭"、"寡妇岛""断天崖"、自然天成,栩栩如生,千姿百态,景色十分迷人;长乐至坡豪段十余公里,由于岩滩水库封闸蓄水,地下河水位上升,小湖泊星罗棋布,湖光、山色、梯田、农舍,一派水乡田园风光;红水河流经板文峡谷呈"υ"字形大拐弯,奇伟壮观,堪称红水河第一弯。素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东兰红河盖阳朔"的美称。河畔壮村瑶寨依山傍水,星罗棋布;灿烂的民俗铜鼓文化蕴藏其中,铿锵的鼓声,神奇的音韵,使您领略到壮家瑶民优美感人的"蚂拐歌圩"、"舂榔棍舞"、"铜鼓舞"、"猴鼓舞"等民俗风情。

拉甲山景区 位于东兰武篆镇西面5公里处。是沿东平河延绵几公里长的山系,这里群峰雄秀奇幽,山险洞奇,有号称粤西第一洞天的"列宁岩",有形象活脱的天门山、月亮山、小象山观音山、骆驼山、内廊湖等,并有许多美妙的传说;东平河是一条伏流河,由"东里三潭"汇流而成,绕拉甲山 脚而过,时而蜿蜒平静,时而潜入山中,欢快地向南奔流,最后汇入寿乡盘阳河。

文物古迹

益寿桥 益寿桥,位于东兰县县城马鞍山南麓,跨九曲河,为三拱结构石桥。长38.7米,高8.5米,宽4.6米;两端为石级,桥面两旁以石条作栏,系明代万历六年(1578年),东兰州土司韦应龙为其母金氏六十寿辰募款所建,故名"益寿桥"。据考证该桥是广西境内建筑年代较早的两座石桥之一(另一座在贵港市)。

旧州古隧道 位于武篆镇上圩村旧州屯到拉旧山地下,为明洪武年间韦氏土司开凿。隧道工程极大,长约2里,宽4.5尺,或2.3尺不等,设灯盏于其上,燃灯以便行走。其分歧隧道有四、五处,建筑大都相同。转折之所,皆设门阖辟。初入其中,往往迷途。旧州古隧道 位于武篆镇上圩村旧州屯到拉旧山地下,为明洪武年间韦氏土司开凿。隧道工程极大,长约2里,宽4.5尺,或2.3尺不等,设灯盏于其上,燃灯以便行走。其分歧隧道有四、五处,建筑大都相同。转折之所,皆设门阖辟。初入其中,往往迷途。

银海洲 位于武篆镇那烈村,距县城36公里,是座海拔747.3米,顶宽3万平方米的在土山。明代东兰州土司韦虎臣曾设跑马道、演武厅于此。现陈迹尚存。1922年重阳节韦拔群召集东兰、凤山、百色等地进步青年百余人在此举行同盟,提出"打倒军阀、打倒贪官污吏、打倒帝国主义"等口号。现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里三潭 位于距东兰县城35公里的武篆镇韦拔群烈士故居东里村,由仁潭、后皇潭和小龙潭组成。仁潭座落在一片田畴中间偏东方位,潭面约5000--6000平方米,夏秋水浊,冬春水清。相传五百多年前,地陷洼成潭。皇潭靠西面山麓,宽阔约3000多平方米,潭水从大山溶洞喷涌而出,浪高波急,景色非凡,常为游人兴叹。小龙潭居于村北,它半露半隐,水色湛蓝,晶莹如镜,鱼虾颇多,村民常划筏入内钓鱼作乐。1924年4月,韦拔群从广州第三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回来后,即在潭里挑灯办公,编写和印制农讲所各种学习资料和革命传单,当时人们称之为"秘密印刷所",是东兰县重点文保护单位。

Hash:4f6927d92abe80832fff05ef65e7649a14a595f3

声明:此文由 佚名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