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磁县十大旅游景点大全「河北磁县旅游景点简介」

导读:邯郸磁县十大旅游景点大全「河北磁县旅游景点简介」 磁县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磁县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邯郸磁县有哪些旅游景点? 谁知河北磁县的风景区 邯郸的名胜古迹有哪些?

磁县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1、磁县城隍庙大殿

城隍庙大殿位于磁县城内西大街。城隍庙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大殿为庙内现存唯一的建筑。建筑坐北朝南,建筑面积470平方米,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琉璃瓦顶。柱网布局采用移柱和减柱做法,室内大木用九架大梁,檐下四周施七踩斗拱。前出一间抱厦,为清康熙八年(1669年)增建,现已不存。该建筑并用移柱、减柱做法在明清建筑中是不多见的。

2、磁县下七垣遗址

下七垣遗址位于磁县时营村西南漳河北岸台地上,遗址文化内涵极为丰富,除一部分战国墓外,都是先商遗存。下七垣遗址共分四层,叠压关系清楚,遗物特征明显。它为冀南地区商文化的分期提供了可靠的地层依据,是典型的先商文化彰河类型的代表性遗址

3、磁县讲武城遗址

武城遗址位于磁县城南漳河北岸讲武城村。讲武城唐以前称武城,宋代以后改称讲武城。讲武城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曹操击败袁绍,占据邺城后,经常活动在这里,把此地作为培养武将的基地。古城平面呈平行四边形,除南墙及东墙南段被彰河冲毁外,其余大部分尚存。

1958年发掘,出有板瓦、筒瓦等建筑构件和豆、罐、盆等生活用品,从遗物上看属于战国古址,汉代以后曾经补筑、改造或扩建,继续沿用。2006年5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磁县北朝墓群

磁县西南部讲武城一带的漳河沿岸,是北朝东魏、北齐时期的帝王及皇族的墓群,自公元534至577年,东魏、北齐先后建都于邺城,与邺城相邻的磁县,就成为北朝时两个王朝用以聚族而葬的墓地

这片北朝墓群,占地100多平方公里,现有古墓130多个,都有高大的封土,如俗称“天子冢”的东魏孝静帝元善见墓,其残存的封土还高达30米,直径120米。北朝墓群于1988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磁县溢泉湖度假村

溢泉湖度假村位于县城西3公里处,滏阳河源头,东武仕水库之畔,渡假村建筑群错落有致,森林植被茂密,依山傍水,山青水秀。湖光水色交相辉映,轻舟点点,令人心旷神怡,是集旅游、度假、会议、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是都市人向往大自然,回归大自然,提高生活质量和品位的好去处。

6、磁县磁县鼓楼

鼓楼,位于县城中心,因其宏伟的主楼两旁各建有一间钟鼓楼 得名。故名鼓楼,又名天下第一楼,畿南第一楼。建于明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楼基呈长方形,楼基高8米,面积为1380平方米,中间有一条南北拱券,北石拱门-“雄镇滏阳”,南石拱门上刻有“景嵩”二字,字体端正,遒劲有力。

磁州古代为中原嵩山地区,有宣传嵩山景色秀丽的美意。台基上有锯齿砖墙一道,环四周有陴垛48个,楼建其中,上下共分三层,每层高一丈有余,下两层均是外柱内墙,墙柱间隔数尺成为走廊,顶上有琉璃筒瓦覆盖,下有华丽门窗,四角飞檐突起,最上层为南北人字形构造,现在的鼓楼为1993年重建。

磁县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磁县好玩的地方很多但是最美的地方在哪里?今天小编为大家做个盘点你可以少带点钱,带上家人,约上朋友,趁着节假日,来一次短途游,一起去领略咱磁县的美丽山水风光!

1、溢泉湖

溢泉湖,湖区面积约20平方公里。溢泉湖旅游度假区是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是河北省重点旅游区,占地面积50平方公里,每年的十一月到次年的三月,近十万只野生鸟类在溢泉湖越冬,成为溢泉湖独特的自然景观

2、磁州窑博物馆

磁州窑博物馆位于磁县城内磁州路中段路北磁州窑博物馆广场中心地带,是我国县级较大的专题博物馆。内设四个大展厅,以其独特的视角,丰富的内容,向全国、全世界全方位展示磁州窑文化,并以中国磁州窑博物馆为平台,充分宣传和展示磁县的当代精神文明。中国磁州窑博物馆现有藏品14000余件,其中一级文物38件,二级文物42件,三级文物1676件。

3、漳河小三峡

位于白土镇,距离县城40公里,景区长20公里,沿河自然风光秀丽,景点独特,有无底洞、神牛峰、北朝佛洞、王莽射刘秀的箭眼、人造天河跃峰渠、吴家河水电站、稀有植物龙须草北方奇观溶洞群、中原第一热情漂流农家乐旅馆、千亩稻田香两岸、鱼虾野菜味美人,令人流连忘返。

4、炉峰山

位于陶泉乡境内,距离县城45公里。炉峰山俗称“小金顶”,海拔1087.6米,因山形似香炉而得名,为冀南第一高峰。山势高大雄伟奇特,漳河像一条长长的银带绕山而过。相传,早看日出,晚看日落,景色十分壮观。炉峰山山腰有胸围6米的古青榆树,虽经千年沧桑,依然枝繁叶茂。据清朝《磁州志》记载:“炉峰朝霭”为磁州八景之一。该景区还有龙洞沟、天宝寨睡美人山等各种景点30余处,风光迷人,传说美妙。

5、北朝墓群

讲武城一带的漳河沿岸,遍布着130多个大大小小的土丘,这是一片古墓群。长久以来,这些土丘被认为是曹操的七十二疑冢。北朝墓群,占地100多平方公里,现有古墓130多个,都有高大的封土,如俗称“天子冢”的东魏孝静帝元善见墓,其残存的封土还高达30米,直径120米。北朝墓群于1988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紫海芳庭薰衣草庄园

坐落于溢泉湖畔,庄园占地550亩,投资8000万。是一个以打造华北地区最 大的新型农业、人文旅游、休闲体验、5A级婚纱摄影于一体的综合性庄园。

7、南关大石桥

磁州八大景之“南关石桥”,南关大石桥位于城南500米滏阳河上有一石桥,建于明朝洪治年间,桥原高约20余米,挎长50米,桥下有半圆三拱,状如新月,秋高之时,桥拱影入水中,与月影相协,呈“四月争辉”之状,交相呼应,甚是美丽。

8、鼓楼

鼓楼位于县城中心,因其宏伟的主楼两旁各建有一间钟鼓楼而得名。故名鼓楼,又名天下第一楼,畿南第一楼。建于明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楼基呈长方形,楼基高8米,面积为1380平方米,中间有一条南北拱券,北石拱门-“雄镇滏阳”,南石拱门上刻有“景嵩”二字,字体端正,遒劲有力,磁州古代为中原嵩山地区,有宣传嵩山景色秀丽的美意。台基上有锯齿砖墙一道,环四周有陴垛48个,楼建其中,上下共分三层,每层高一丈有余,下两层均是外柱内墙,墙柱间隔数尺成为走廊,顶上有琉璃筒瓦覆盖,下有华丽门窗,四角飞檐突起,最上层为南北人字形构造,现在的鼓楼为1993年重建。

邯郸磁县有哪些旅游景点?

天子冢。

位于邯郸西南65公里处的磁县内。为东魏孝静皇帝元善见之墓,其墓为封土形式,高50米,直径120米,其墓顶建有玉皇大殿和娘娘庙观音庙。前后有台阶可登至,整个台阶高43米,宽5米,109阶,与地面呈50度角。 台阶为青砖白灰砌成,毛面,未抹平处理,形成等距而均匀的石灰凹槽,犹如琴键,因此形成多个均匀的声波反射和折射面;加上台阶两侧建有1米高的毛面青砖护栏墙,位于台阶右上方的硬山飞檐、灰瓦覆盖的观音阁建筑,其屋顶也形成了多个均匀的声波反射和折射面。使台阶上的脚步声在传输过程中产生多种声波的合成,形成高频合声,遂使低频的脚步声深化为高频的水滴声。在天子冢北侧的109级水声台阶,要2个人以上才能玩!彼此离得近也听不到,弄出响声的那个人自个也是听不到水声的,只有两人拉开距离,一个弄出响动,另一个才能听到水声,响声越大,水声越大。

谁知河北磁县的风景

磁县旅游景点 [编辑] 高臾奶奶庙

高臾奶奶庙位于县城北7公里的高臾镇。俗称“平顶山”,是原磁州的官方奶奶庙,由磁县、临漳成安三县共建。该庙占地面积十余亩,山门后并列为三大院落,中院为玉皇殿、五圣阁,东院为三皇殿、佛殿西院为碧霞宫、老母殿等。该庙历史悠久,民间信仰浓厚,建筑规模宏大,为磁县的道教圣地。

炉峰山景区

炉峰山景区位于陶泉乡境内,距离县城45公里。炉峰山俗称“小金顶”,海拔1087.6米,因山形似香炉而得名,为冀南第一高峰。山势高大雄伟奇特,漳河像一条长长的银带绕山而过。相传,早看日出,晚看日落,景色十分壮观。炉峰山山腰有胸围6米的古青榆树,虽经千年沧桑,依然枝繁叶茂。据清朝《磁州志》记载:“炉峰朝霭”为磁州八景之一。该景区还有龙洞沟、天宝寨、睡美人山等各种景点30余处,风光迷人传说美妙。

蔺相如墓(庙)

战国一代名相蔺相如之墓位于县城西北15公里处的南城乡羌村。七雄争霸时期,赵国蔺相如因“完壁归赵”,为国争誉立功,被列为上卿,位居在大将廉颇之上。廉颇不服,见面时总要给他难堪。蔺相如顾全大局,途中相遇,便主动退入小巷,让廉颇先行,后来廉颇明白了蔺相如让他的道理,十分感动,便“负荆请罪”,从此“将相和好”。成语典故“将相和”后被改编成戏剧,在民间广为流传,蔺相如胸怀宽广,仁厚包容,顾全大局的文化理念对于现在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教育意义。

中共直南第一支部旧址

中共直南第一支部旧址位于县城南8公里的时村营乡西小屋村。邯郸市党史上“九个之最”皆出自磁县,中国共产党创始人李大钊1921年介绍入党的“六大”代表——王子青革命先烈就出生在磁县,战斗在冀南,1925年夏王子青在西小屋学校组建了中共直南第一支部及活动地,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红色革命圣地。

漳河三峡(吴家峡、皇岩峡、马鞍峡)

漳河三峡位于磁县西南部的白土镇,距离县城40公里,景区长20公里,沿河自然风光秀丽,景点独特,有无底洞、神牛峰、北朝佛洞、王莽射刘秀的箭眼、人造天河跃峰渠、吴家河水电站、稀有植物龙须草、北方奇观溶洞群、中原第一激情漂流、农家乐旅馆、千亩稻田香两岸、鱼虾野菜味美人,令人流连忘返。

溢泉湖度假村

溢泉湖度假村位于县城西3公里处,滏阳河源头,东武仕水库之畔,渡假村建筑群错落有致,森林植被茂密,依山傍水,山青水秀。湖光水色交相辉映,轻舟点点,令人心旷神怡。已建成特色别墅30栋,综合宾馆1栋,特色园林景区11处,设有人工沙滩浴场水上跳伞、水上快艇、农家木船,垂钓等活动项目 具有“吃、住、行、游、购、娱”等功能,是集旅游、度假、会议、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是都市人向往大自然,回归大自然,提高生活质量和品位的好去处。

兰陵王墓

 兰陵王墓位于城南讲武城乡刘庄村,距离县城5公里,紧挨107国道。兰陵王,姓高,名肃,字长恭,是北齐神武皇帝高欢之孙,文襄皇帝高澄第三子,兰陵王貌柔心壮,音容兼美,武艺高强。北齐乾明元年封为徐州兰陵郡王,故称兰陵王。《兰陵王》词牌与《兰陵王入阵曲》由唐朝僧人将其东传至日本,现在日本奈良春日大社和一年一度举行的日本古乐舞表演时,《兰陵王入阵曲》仍作为其中一个独舞表演节目,在日本奈良的唐招提寺内,仍保存着古老的木制假面,造型狞猛凶狠,令人生畏。近年常有日本友人来此拜祭。

天子冢——东魏孝静帝陵

天子冢位于城南7公里处的讲武城乡前港村。天子冢是北齐孝静皇帝陵,其封土高50余米,直径120余米,陵区面积196万平方米,陵墓占地1.3万平方米。是东魏北齐陵墓中封土最大,最高的墓冢。园内有观音殿仿古建筑。北侧有水声台阶,鸣炮或走路时会发出“叮咚、叮咚”的水声,悦耳动听,遂成奇观。

鼓楼

鼓楼,位于县城中心,因其宏伟的主楼两旁各建有一间钟鼓楼而得名。故名鼓楼,又名天下第一楼,畿南第一楼。建于明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楼基呈长方形,楼基高8米,面积为1380平方米,中间有一条南北拱券,北石拱门上书“雄镇滏阳”,南石拱门上刻有“景嵩”二字,字体端正,遒劲有力,磁州古代为中原嵩山地区,有宣传嵩山景色秀丽的美意。台基上有锯齿砖墙一道,环四周有陴垛48个,楼建其中,上下共分三层,每层高一丈有余,下两层均是外柱内墙,墙柱间隔数尺成为走廊,顶上有琉璃筒瓦覆盖,下有华丽门窗,四角飞檐突起,最上层为南北人字形构造,现在的鼓楼为1993年重建。

城隍庙

城隍庙位于磁县城中山街北侧,座北朝南。为邯郸市境内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座明代单体建筑。 城隍庙其建筑形式为九脊歇山琉璃瓦顶,全部为木质结构。面阔五间,长20米,进深三间,宽10米,九檩八椽,20根朱红漆柱,两山侧檐中间用小柱二斗共承载,前后檐除柱头、转角外,有明次间两垛、稍间一垛,两山的补山一垛,为六铺作三下昂重拱斗主造,结构科学,雕刻精细。

城隍庙作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以修葺一新的姿态迎接着前去观赏的各位游客。

睡美人山

睡美人山,在县城西50公里的中岔口村西部。该山由多峰组成,远远望去,如一神女酣睡,誉称“神女春梦”。当夕阳沉山之时,红日隐去,霞光尚存,逆光向西望去,此山恰似一如花似玉的少女覆纱仰卧,香梦酣然,因此称为“睡美人

邯郸的名胜古迹有哪些?

邯郸的名胜古迹有兰陵王墓、娲皇宫邺城遗址等。

具体如下:

1、兰陵王墓

位于河北省邯郸市磁县南5公里处,是邯郸北朝墓群之一,是北齐高欢之孙高肃之墓。墓冢高大,周围建有透花围墙,墓地建有碑亭。1986年,邯郸市磁县文物人员通过日本专家找回《兰陵王入阵曲》,使其重归故里。1988年,兰陵王碑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1992年9月6日,也就是《兰陵王入阵曲》问世后的1428年,在邯郸市马忠理组织下,日本奈良大学教授笠置侃一等人率领的雅乐团在磁县兰陵王墓前供奉演出了此曲。

2、娲皇宫

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涉县中皇山上,为中国神话传说女娲娘娘炼石补天,抟土造人之地。娲皇宫始建于北齐时期,初为北齐文宣帝高洋所建离宫,初开三石室,雕数尊神像。后经历代修葺续建,娲皇宫现今占地面积达76万平方米。如今建筑多为明清时期,而北齐遗迹,仅留石窟与摩崖刻经,共6部,是中国现存摩崖刻经中最早、字数最多的一处。1990年娲皇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10月15日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012年娲皇宫景区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3、邺城遗址

主体位于河北省临漳县西南20公里的漳河北岸,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范围包括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北城、邺南城、铜雀台遗址)和河南安阳市东北(曹操高陵西门豹祠)。

Hash:7fe0a9e6f71d366c8ec7bfe105c0f3294e774968

声明:此文由 佚名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