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说(一)|在经石峪不远处,有一座亭子,名为高山流水亭,传说亭子的名字来源于俞伯牙与钟子期

■编辑:刘小东 热线电话||5369528、5369523

编者按:

中国传统建筑中,有一种常见的建筑,统称亭子,多见于园林、佛寺、庙宇,是供人休息、避雨、乘凉用的建筑物。亭子面积较小,大多只有顶,没有墙。古老的泰山上,庙宇建筑众多,自然也少不了亭子,高山流水亭、酌泉亭、对松亭望月亭等,每一处看似普通的亭子,都各有特点,也有着各自的传说故事,都是古人勤劳智慧的结晶。

斗母宫以北,经石峪石刻以西七八十米的地方,坐落着一座石亭,额题“高山流水之亭”几字,所以这座石亭叫做高山流水亭,亭子建于明代隆庆六年(1572年),据今已有445年的历史。传说,这座亭子是俞伯牙抚琴的地方,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就发生在此处。

墩壮结实 典型的北方建筑

近日,记者跟随红门管理区工作人员来到高山流水亭处,眼前的亭子是全石构造,非常墩壮结实,是典型的北方建筑风格。据了解,高山流水亭通高3.3米,宽2米,为正方形,周边四根石柱,下有四根踢脚石,上面石横梁、插板、脊石横梁各四根,亭顶坡面平缓,顶部有一四方形石脊,亭内横梁上方刻有“高山流水之亭”几字,题于1594年。亭外横梁上方写有“源头活水”,这四个字来源于宋代朱熹的《观书有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记者注意到,高山流水亭不高,但构筑亭子的每一块石头都很厚,而且属于榫卯构造,咬合得非常结实,额枋也是榫卯结构。经测量计算得知,亭子的一个石柱就有3500多斤重。“亭子的石材是山下的,那时候这边还没有路,这么重的一块块石头,不知道是怎样运上来的。”工作人员说。

亭子正面两根右柱上刻有对联“天门倒泻一帘雨,梵石灵呵千载文”。这处对联的意思是,下雨时,雨水犹如南天门上倒泄下的水帘,水帘漫过“经石”时,似乎在大声吟咏石上的千年佛经。工作人员指着刻字告诉记者:“这副对联还有佛教色彩,其中的‘梵石’,指的的不远处的经石峪刻石,上面刻有《金刚经》,经过岁月的洗礼,石头也有了佛性。‘天门’不只是南天门,‘雨’也不只是字面上的雨水,对联里的‘雨’还有‘水’的意思,而水象征着旺盛的生命力。”

高山流水亭上,还有几处模糊不清的石刻,在“高山流水之亭”几字下方,靠近仔细查看,还刻有“乾坤清趣”四个字,这几个字刻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至于是何人题刻的,已经看不清名字。此外,亭子上还有一副对联,但已经残失,查阅史籍补录可知,对联内容是“晒经石上传心诀,无字碑上写太虚”,对联中提及了经石峪的《金刚经》和岱顶的无字碑。

倚壁为亭 刻石记载亭子来历

在经石峪大石坪北的石壁上,刻有“高山流水亭石壁记”,这处刻石,详细记载了“经石峪”水帘的生动和高山流水亭建立的经过。这处刻石,是明代隆庆六年(1572年)万恭题刻。

万恭,字肃卿,别号两溪,江西南昌县武阳镇游溪村人,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进士,历任光禄寺少卿、大理寺少卿等职。历史上万恭最大的功绩是治理黄河,而他在泰山留名,则是因为他主持修建了岱顶玉皇庙工程,还修建了高山流水亭,“高山流水亭石壁记”不仅记录了他修亭子的经过,还记录了他在泰山时做的一些事。

根据刻石记载,万恭完成岱顶玉皇庙的修建之后,从南麓下山时,路过经石峪,在大石坪上休息,在旁边写了“曝经石”三个大字,看到流水飞溅,又题下了“水帘”两个字刻在石头上,“水澌澌淅字上,字隐隐匿水中,斯泰山之至奇观也”。当时的万恭,在经石峪看到的景色美不胜收,往西看去,有石壁高十五尺,自然天成,往东看去,有泠泠的流水和苍翠的树木,于是万恭决定“倚石壁而为亭”,当时造亭全部使用的石料,四根石柱直接安插到石基上,深度近一尺,亭子上方覆盖上石板,方便登山的游人在此歇脚。

细读刻文,从中可以得知,因为万恭喜欢弹琴,而在经石峪处弹琴,有高山,眼前也有流水,与古人的“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意境相合,所以就把建起的亭子命名为高山流水亭。高山流水亭建立之后,当时有人在此观景,并形容此处:“瀑流千派,飞喷字画,上构石亭一,宽容数人,危壁在后,雪浪在前,每风鸣雨响,万籁俱怒。”明代山东巡抚李戴有诗专门描写高山流水亭:“壁立石屏向日明,小亭危坐午风清,弹琴人去知何日,尚有高山流水亭。”

据介绍,高山流水亭原本建在刻石旁,1965年为保护经字,将亭址改为河道,亭子也被移到了现在的位置。

知音难遇 伯牙子期泰山相交

关于高山流水亭,流传最广的传说故事便是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亭子也是因为他们的故事才有了这个名字。

故事发生在春秋时代,当时有一名精通音律,琴艺高超的琴师名叫俞伯牙,俞伯牙年轻的时候聪颖好学,曾拜高人为师,琴技达到很高水平,但他总觉得自己还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现对各种事物的感受。伯牙的老师知道他的想法后,就带他乘船到东海蓬莱岛上,让他欣赏大自然的景色,倾听大海的波涛声。

有一日,俞伯牙坐船来到泰山峡口处,遇上了狂风暴雨,船夫速将船摇到一山崖下抛锚歇息,暴雨停后,伯牙见这高山之间的川江有别样的风韵,不禁犯了琴瘾,就在船上借此情景弹奏起来。突然间,琴弦断了一根,抬头一看,就见不远处的山崖上有个樵夫立在那里聆听。俞伯牙见状问到:“小哥怎么会在此处?” 那人答:“小人打柴被暴雨阻于此崖。忽听琴声一片,不觉听上了瘾。”俞伯牙听了非常高兴,又问:“你既然听琴,可知老夫适才弹的是什么曲子?”樵夫说:“大人所弹,乃是您见到山中川江在雨后的感慨,琴声就像那高山一样啊!琴声里我还听到了山间江水流动的声音。”听到樵夫解释后,俞伯牙推琴而起,向樵夫拱手作礼道:“真是荒山藏美玉,今天遍访知音,今得遇小哥,此生心愿已了!我与你知音一回,就把刚才弹一曲起名叫《高山流水》吧!”经询问,俞伯牙得知眼前的樵夫名为钟子期,他与钟子期面对青山作拜,并约定来年春暖花开之际在此聚首。

到了第二年,俞伯牙如约又来到泰山,却不见钟子期来与他会面,打听后才知道,钟子期在年前已经病世。俞伯牙听后,热泪长流,他来到钟子期的坟前,为钟子期弹奏了一曲,随后泪流满面地说:“从此知音绝矣!”说完,他拿起琴,对着钟子期墓前的石头用力一摔,琴身粉碎,从此俞伯牙再也不弹琴,却给后人留下一曲《高山流水》。”

图文: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刘小东

*版权声明:公众号如需转载泰山工作室原创内容,请后台联系授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更多精彩与你分享

扫一扫

期待您与我们一起

续写泰山的传说

热线:0538—5369528

邮箱:tsgzs0538@163.com

泰山景区&泰安传媒集团联合打造

泰山工作室

《泰山晚报·天下泰山》周刊

每周四与您相约

“Hi泰山”微信平台

“最泰安”APP泰山频道

中华泰山网“天下泰山”栏目

同步更新

婺源还看油菜花?这座俞伯牙后人的宗祠里,隐藏着香樟木的中国三绝 俞伯牙

婺源的油菜花,背景是白墙灰瓦、绿水青山

引子

婺源,近些年似乎跟油菜花绑定在了一起;每年的春末夏初,必定有大批的观光客,或跟着旅游团、或开车自驾。坐标:江岭、篁岭理坑、庆源…..。

看那一年一度的精灵植物花开花落、看水打嫩芽的翻云覆雨;抑或再加上白墙灰瓦作为背景板,油菜花在微风中摇曳、悸动。

建筑是油菜花的背景,抑或油菜花是建筑的点缀

一支红杏出墙来

一、放飞山水间

春天来了,躁动的小心脏开始怦怦悸动,是时候来一次倔强的我行我素;籍以告慰长期被生活碾压的心灵。放纵内心展翅高飞,去看山看水看花草,去领略大自然的风情万种和千般变化。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婺源油菜花田已经成为行者和摄影发烧友最得意的地方。

毫不讲理的浓郁的油菜花黄,典型的白墙黛瓦徽派建筑,错落在一片片灿烂的花海中,远处重峦叠嶂的山,眼前弯弯曲曲的水,一动一静,动静相宜。

早早的,江铃等地设置了油菜花摄影基地

宛如一首诗、一幅画,醉了时光,惊了岁月。

小桥流水人家,日出日落,天边云霞,都是旅行摄影想要捕捉的颜色。

婺源油菜花,每一处都有着不同的韵味。梯田式的油菜花、村落旁的油菜花、小溪边的油菜花……,而徽派古建则像大餐必备的小酒,为这一次饕餮盛宴配上微醺的结尾……。

然一年一次对生命脆弱的短暂关注,反而超过了它背后徽派建筑沉淀多年的厚重的历史,似乎有些本末倒置的意思。

油菜花田的傻大个

早春,婺源盛开的不仅仅是油菜花

二、徽派风味进行时

高墙封闭、马头翘角、墙线错落、黛瓦白墙……,徽派建筑最基础的法度。提起徽派建筑,大家更愿意论及西递宏村;殊不知,在不久的昨天,婺源本属于徽州的一个部分。

所以,江西婺源的徽派房屋尽管不如安徽的尽善尽美、富丽和清秀,但一脉相承的隽永、风格明确而严谨有度设计,依然是徽派建筑的基础型格。

白墙灰瓦、法度有致是徽派建筑的精髓

很多徽派建筑被拿出来做成民宿,可以一试

有人总结了徽派建筑的三大特征:

1、黛瓦、粉壁、马头墙为表型特征;

徽派的大部分古村落是齐刷刷的黑瓦白墙,飞檐翘角的屋宇随山形地势高低错落,层叠有序,蔚为壮观。

2、砖雕木雕石雕为装饰特色;

徽州宅居的“三雕”: 青砖门罩、石雕漏窗、木雕楹柱与建筑物融为一体,使建筑精美如诗如画。

房屋里的天井,通气、接天光

正好赶上贵如油的春雨,高低不平的石板地净是水洼

3、高宅、深井、大厅为居家特点;

徽州是封建宗法制度的理论基础———程朱理学的发祥地,宗法制度较他处更为森严而完备。建筑风格也会更规划严整,排序井然。

婺源的徽宅,比之黄山附近的精致不足

三、祠堂里见真章

我们的老祖先对于家庙宗祠的重视程度,使得各地宗祠成为不容错过的高瞻仰之之地;婺源也不例外。

位于婺源县东北28公里汪口村的俞氏宗祠,尽管不是一座规模很大的家族宗祠,但却以“无须拂拭,却一尘不染;雕梁画栋,却蛛网不结;面水背山,却无群燕筑巢。”的三绝,被国内古建筑专家誉为“古建筑艺术宝库”。

汪口村的俞家祠堂,以木雕和樟木而闻名

牌楼对内的部分,满满的雕工令人起敬

俞氏宗祠,建于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由在京为官的族人俞应纶回乡省亲时带头捐资兴建。皆是因为整体建筑均为古樟材质,燕虫自避,百邪不侵。

该宗祠中轴线为歇山式,坐西北朝东南,平面呈长方形,宽15.6米,纵深42.6米,周遭高10米的砖墙。占地面积665平方米,是一座以细腻的木雕闻名于世的祠堂。

二进的大厅,层层叠叠、细致入微。

大门旁侧的木质“石鼓

余家宗祠的山门、享堂和寝堂三进院落;布局严谨,结构精巧,工艺精湛。凡斗拱、脊吻、檐橼、梁枋、省替、驼峰等木构件均精琢细雕;采用深雕、浅雕、透雕、圆雕等多种雕刻技法。各种图案形态逼真、细腻繁复、寓意深刻、栩栩如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这里支撑长廊的吊柱,本是两边各雕刻一木头狮子,狮子的头部顶住花托,支撑起长廊与屋檐的重量。很可惜,这狮子的头部被破坏了,当年砍下的狮子头有50斤重,被当作柴火给烧掉了。

据说,这个宗祠的木雕部分花费了一干工匠20年的时间修造而成。

这上面本来有一对重达100斤的木狮子头,现已破坏

门顶门裙用细细的雕工设计了3重历史故事雕像

文末赘述:

不仅私底下暗想——

旅游,最忌讳就是大拨轰的群体动作,脑子里空空如也、完全放松;导游说啥是啥、人云亦云;

旅游,既是放松解压、释放天性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对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的深入认知;

带着求知的心态去旅游,在行走中寻甚解,不失为知识性社会最事半功倍的求是方式吧。

观音阁不大,但是乡间对于美好的祈福之地

俞伯牙自由行旅游攻略

  • 亭说(一)|在经石峪不远处,有一座亭子,名为高山流水亭,传说亭子的名字来源于俞伯牙与钟子期

    ■编辑:刘小东热线电话||5369528、5369523编者按:在中国传统建筑中,有一种常见的建筑,统称亭子,多见于园林、佛寺、庙宇,是供人休息、避雨、乘凉用的建筑物。亭子面积较小,大多只有顶,没有墙。古老的泰山上,庙宇建筑众多,自然也少不了亭子,高山流水亭、酌泉亭、对松亭、望月亭等,每一处看似普通的亭子,都各有特点,也有着各自的传说故事,都是古人勤劳智慧的结晶。在斗母宫以北

    2022-03-18
    1135 49
  • 婺源还看油菜花?这座俞伯牙后人的宗祠里,隐藏着香樟木的中国三绝

    婺源的油菜花,背景是白墙灰瓦、绿水青山引子婺源,近些年似乎跟油菜花绑定在了一起;每年的春末夏初,必定有大批的观光客,或跟着旅游团、或开车自驾。坐标:江岭、篁岭、理坑、庆源…..。看那一年一度的精灵植物花开花落、看水打嫩芽的翻云覆雨;抑或再加上白墙灰瓦作为背景板,油菜花在微风中摇曳、悸动。建筑是油菜花的背景,抑或油菜花是建筑的点缀一支红杏出墙来一、放飞山水间春天来了,躁动

    2022-03-13
    356 11
  • 摔琴谢知音的俞伯牙后裔,乾隆年间修的宗祠,3大绝技为全国唯一

    写在前面:余家宗祠进了山门,就被满满的精致木雕所震撼婺源,这些年似乎一直跟油菜花绑定在一起;每年的春末夏初,大批的观光客急急忙忙奔向婺源的方向,看那些一年一次的植物花开花落;抑或是以白墙灰瓦作为背景色的油菜花,在微风中的摇曳与悸动。对于这些一年一次生命脆弱的短暂关注,反而超过了它背后徽派建筑沉淀多年的厚重的历史。建筑与花,婺源太寻常的标配汪口村俞氏宗祠,一尘不染、蛛网不


    2022-01-09
    966 11
  •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