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子长重建红一支队

1934年1月,谢子长返回陕西安定县(今子长县)。当时陕北地区正面临严重的白色恐怖,原中国工农红军陕北游击队第一支队的负责人相继牺牲,革命武装遭受挫折。谢子长在陕北特委支持下,高举武装斗争的旗帜,积极发动群众,克服困难,在短期内迅速恢复并壮大了红一支队,为革命力量在陕北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红一支队遭受挫折

1932年3月13日,在中共陕西延川县委的领导下,中国工农红军延川游击队宣告成立,不久,该游击队先后改名为中国工农红军西北先锋队,中国工农红军陕北游击队第九支队。1933年2月9日,陕北特委巡视员毕维周和九支队副支队长强世卿及史法直(郝新民)、高嘉德在安定县栾家坪伏击打死了安定县县长刘述明,并以九支队的名义贴了布告,对敌人震动很大。

1933年4月下旬,中共陕北特委决定,将红九支队改称中国工农红军陕北游击队第一支队,由强世卿任支队长,李成荣任政委。5月1日,红一支队从安定西区出发,南下陕甘边,到耀县照金根据地与红二十六军会合。在返回陕北途中,红一支队与马丕勋领导的游击队会合,并将其编入一支队。回到陕北后,红一支队在董家寺全歼敌军巡逻队,缴枪19支。不久,红一支队发展到五个分队、100余人。

7月,红一支队留一个分队就地坚持斗争,大部队二次南下陕甘边,与红二十六军共同战斗,取得了一系列胜利。

在红一支队主力出征期间,国民党军调集部队,对安定县实行“清剿”,大肆抓捕、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11月,红一支队闻讯后火速赶回,但在敌人优势兵力下遭受严重损失,支队长强世卿负了重伤。养伤期间,由于叛徒出卖,强世卿和他的弟弟、游击队员强世光被捕。此后,在敌人优势兵力的“围剿”下,红一支队虽英勇战斗,但伤亡巨大。剩余的游击队员突围返回到安定县的马家坪,在当地找到了安定西区区委。区委根据当时的情况,决定红一支队将枪埋掉,分散活动。由于叛徒告密,埋藏的大部分枪支又被敌人搜去。1934年春节前后,强世卿、强世光、任志贞、白德胜、张增荣等被敌人在安定县城残忍杀害。谢子长的二哥谢占元也被敌人在监狱折磨致死。

再次举起“陕北工农红军第一支队”的红旗

1934年1月,谢子长在战友的护送下,以“中共中央北方代表派驻西北军事特派员”的身份返回陕西安定县。在听取了安定西区区委书记谢德会的情况介绍后,谢子长立即找到原红一支队几个失散的队员。白天,谢子长带领几个队员进入山里,讲解革命道理,训练军事技能,晚上回村子,继续发动群众,为恢复红一支队做准备。

谢子长还写了一封信,派南贵成带信前往南梁,向老战友刘志丹寻求支援。刘志丹立即回信,并附上200块银元的活动经费交给南贵成带回,随后又派部队前来支援。

谢子长非常关心群众疾苦,经常下山访贫问苦。每到一个地方,就问群众年景好坏,有什么困难,也经常教育同志们时刻不要忘记关心群众、依靠群众。当敌人得知谢子长回到安定后,不断进行搜山。在群众的掩护下,谢子长等人始终平安无事。

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活动,谢子长组织起有十几名队员的队伍。1934年3月8日,在谢子长的主持下,红一支队在刘家圪崂村正式恢复。当天晚上,谢子长把一块红色包袱皮剪成三角形,在上面亲笔写了“陕北工农红军第一支队”,制成了一面红旗,授给了新任命的支队长李胜堂,并任命谢绍安为副支队长,刘明山经济员,接着用黑白两样布精心制作了红一支队臂章,发到每位游击队员手里。会议从半夜一直开到鸡叫,刘海旺的妻子特意为红一支队做了猪肉炒粉、白面烙饼。同志们高兴地说:“这是我们庆贺恢复一支队的大会餐。”

革命力量迅速壮大

在谢子长的指挥下,红一支队在群众的掩护支持下,抓住有利时机到处打击敌人。红一支队恢复的第二天,谢子长就带队前往胡家坬村,击毙了正在为征收苛捐杂税而拷打群众的一个敌乡长。在得知民团头子李丕成带团丁20余名出现在李家岔镇后,谢子长立即率部前往,结果击毙团丁1名,缴枪1支。虽然战果不大,但却重振了红一支队的声威,分散隐蔽的战友纷纷归队,让红一支队迅速扩展到20多人。

谢子长率队北上三边、横山一带活动,在梨树台、石湾镇等地打击民团,并召开群众大会,公开打出“陕北工农红军第一支队”的旗帜,还根据斗争形势需要,把游击队员分成三五人的若干小组,分散到农村,在当地党组织的配合下,发动群众,抗丁、抗税、抗租,有条件的地方还组织起赤卫军。

根据陕北特委在佳县南区神堂沟召开党团联席会议的精神,谢子长率红一支队回到安定西区,协助地方党团组织,打土豪、分浮财、筹经费、搞宣传。以李家岔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很快建立,有七八十个村庄建立了人民政权,赤卫军、贫农会、少先队、妇女会、儿童团蓬勃发展,红一支队也发展到80余人。刘志丹派刘约三率领庆阳、保安游击队30多人来到陕北,在安定西区同红一支队会合。

6月初,群众送来情报:窑则峁河村国民党军营长张建南带一个排到村里修堡驻扎,企图阻挠红军发展。谢子长决定乘敌人立足未稳捣毁这个反动据点。他率红一支队进入村子后,立即发起进攻,用手榴弹把敌人赶出村子。但敌人已经抢占了村西制高点,疯狂射击。张建南一手拿枪一手挥刀拼命督战,战士们攻了几次没能成功。周围赤卫军赶来助战,在各山头摇旗助威,让敌人慌了阵脚。谢子长立即带头向上冲去。不久便消灭了敌人一个整排,缴枪20多支,活捉俘虏6人,其中包括张建南。

开启苏区军工事业

在谢子长的领导下,红一支队很快就发展到100多人。随着部队不断地扩大,武器缺乏的问题就显得越来越严重。谢子长就把俘虏的几个为国民党军修理枪械的工人找来谈心,在谢子长的感召下,几个工人纷纷表示愿为红军修理枪械,并表示愿意加入红军。第二天,谢子长又给工人们派了一些帮手草创了兵工厂(修械所),为红军修造武器。

谢子长非常关心爱护工人。只要有空,他总要到工厂看望工人,给工人讲解革命形势和革命道理,了解生产和生活情况,询问工人对工厂的意见。有时候,他还亲自送来很难买得到的药品给同志们。后来,在工人们的要求下,谢子长派他们利用休息时间分头前往农民赤卫军,教授武器使用知识、帮助赤卫军队员进行武器操演。

随着红一支队的不断壮大,许多只有冷兵器的战士迫切要求得到枪械弹药。增加军需生产需要更多的工具和原料。谢子长派人化装到山西河南一带采购后秘密运回根据地。在大家的努力下,锉刀、卡钳、钻头、钢料等工具和原料一次一次、一点一点地被运回工厂。同时,前方战士送来的任何武器或任何一个枪上的零件,都发挥出极大的作用。工厂要经常转移,而熔铁、翻砂、铸弹壳必须要有固定地点。工人们想出了好办法,在靠近小镇的地方开设打铁铺,敌人来了,就敲敲打打做农具和菜刀、锅铲之类的用具,敌人走后就开炉熔铁翻弹壳;敌人要是住下来,就联络游击队晚上赶来攻打,把敌人赶走,以确保安全生产。

当时,制造手榴弹是一项紧急的任务,但没人会做。谢子长启发工人们边学边做,终于掌握了从配制黑色火药、铸弹壳、制选拉火装置到装药的全套技术。在地方党组织的号召下,苏区人民到处挖硝、熬硝、采硫磺、集废铁,把原料送上门。不久,工人们制成了炸片超过一般手榴弹一二十片的手榴弹,在战场上发挥出巨大威力,受到谢子长的高度赞扬。

1934年7月,为了加强对陕北游击队的统一领导,中共陕北特委在安定县杨道峁村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陕北游击队总指挥部。谢子长、贺晋年先后任总指挥,郭洪涛任政委,贺晋年任参谋长。游击队总指挥部下辖陕北游击队第一、二、五等支队,共600余人。陕北游击队总指挥部率领各游击支队在红二十六军第三团的配合下,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苏区的第一次“围剿”。

(作者单位:长沙市税务干部学院)

关于挖掘谢子长红色文化旅游资源打造红色旅游景点工作情况的汇报 谢子长

关于挖掘谢子长红色文化旅游资源

打造红色旅游景点工作情况的汇报

子长市是民族英雄谢子长的故乡,曾经是西北革命根据地和中共中央所在地,也是中央红军万里长征的落脚点和抗日东征的出发地。谢子长将军是早期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工农红军和西北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人之一、中国工农红军的高级将领和指挥员,被毛主席称为“民族英雄”。以谢子长为代表的子长儿女积极投身革命,浴血奋战,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遗留有谢子长故居、贺氏三将军故居以及周家硷联席会议安定农民运动讲习所等众多陕北、西北红色资源点。

一、基本情况及现状

(一)谢子长故居位于子长市城区以西25公里处李家岔镇东方红村,由16孔窑洞组成,包括上院、店院、下院、侧院四个部分,建筑面积330平方米,是谢子长16岁之前生活成长的地方,也是他一生中工作、战斗的重要地方。1990年9月13日,故居被子长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子长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9月16日,故居及墓地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被中共子长县委命名为县级基地;2016年,征求家属及党史专家意见后,进行了复原陈列及布展,真实展现了谢子长将军的一生,为青少年和广大干部群众缅怀先烈、报效祖国、服务家乡提供了珍贵的实物和图片资料。

(二)子长革命烈士纪念馆始建于1942年,1946年建成,1947年被毁,1953年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拨款恢复重建。陵园总面积1.2万平方米。1989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被民政部、陕西省委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被陕西省军区命名为“国防双十佳”教育基地,被陕西省纪委命名为廉政教育示范基地,省委党史研究室命名为党史教育基地,2017年3月29日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三)谢子长周家硷旧居位于李家岔镇阳道峁村委会周家硷村阳湾。现存残窑洞一孔,破损严重。在他的居住的窑洞里1935年2月5日,中共陕北特委和陕甘边特委召开联席会议时的会议室,会议根据谢子长、刘志丹提议,决定成立中共西北工作委员会和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和陕北苏维埃政府,该旧址也是西北苏区周家硷会议旧址。

(四)谢子长灯盏湾旧居位于李家岔镇乔家岔村委会灯盏湾村东50米处。现存土窑4孔,右侧第一孔为谢子长居住,坐东北面西南。此旧址保存差,室内有明显裂缝,外侧为自然山体,常年风吹雨打破烂不堪,窑沿石之上山体垮塌造成石块损毁。1934年8月谢子长在清涧河口战役中负伤后,经教场坪转移至该处养伤。后因伤势恶化,于次年2月21日在此逝世。

(五)谢子长阳道峁旧居位于李家岔镇阳道峁村西侧阳庄山脚下。该旧居为2孔卦口石窑,碎石片拱顶,内为土窑洞,墙皮脱落有多处裂缝。1943年10月谢子长离队由崖窑沟村转移到阳道峁村周海旺家养伤,由于敌人的追杀,由阳道峁转移到周家硷村阳湾村。该旧址在废弃的老村庄,交通不便,保护条件差。

二、工作情况

第一,省市县等相关部门对故居的维修与保护高度重视,先后多次下拨维修专项资金对故居进行了修葺维护,使这一红色旅游资源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同时对周家硷联席会议旧址、谢子长灯盏湾旧居也进行了维修保护,在枣树坪的梯田上计划种植枣树500亩,目前已种植50亩,旨在恢复谢子长故居所在村的原貌;第二,挖掘、整理红色文化已成为发展红色旅游的一大重点,随着我市红色旅游的发展,谢子长故居的红色文化发掘也得到了一定的进展,共征集到实物400余件、图片100余幅,分“投笔从戎”、“创建红军”、“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与统一”、“群众领袖、民族英雄”4个单元进行陈列布展,增加其文化内涵,提升旅游开发档次。现正积极申报谢子长故居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三,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对故居周边环境进行改造、自然山体进行安全加固、院落修整升级,窑洞破损坍塌进行加固修缮,建成了星火广场,树立了旧居旅游导览图和标识标牌,并在广场塑立了谢子长雕像。第四,子长革命烈士纪念馆对展厅进行了改造,建立了多功能报告厅、游客服务中心和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展馆。2018年子长烈士纪念馆被评为3A级旅游景区。第五,以红色旅游为故事载体,打造曲艺作品。根据陕北革命根据地创始人谢子长的故事,编创打造讲述子长故事,传承红色基因的曲艺节目《一条棉被》,为游客带来不一样的视觉和听觉感受。第六,把谢子长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写入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中,进行精心的打造。

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配套设施不佳。谢子长故居是2016年8月1日才修缮完成并对外免费开放的,之前一直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由瓦窑堡革命旧址代为管理。今年,成立文物信息中心后交由代管,但无工作人员及相应用房等设施。谢子长系列的红色景点相关的旅游配套设施十分缺乏。没有旅游厕所、公共休息设施、景区公共信息图形符号,尤其缺乏符合行业规范的接待服务设施,没有游客服务中心和讲解人员,这均影响谢子长故居的保护和永续发展。

(二)资源内涵挖掘不深。第一,旅游资源利用不足。谢子长故居的开发,现处于初始阶段,产品结构单一、缺少特色,开发方式简单化、程式化、趋同化倾向较为严重,对革命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利用不够,陈列展示内容和宣讲内容相对简单,缺乏特色,吸引力和感染力不够强。第二,对红色旅游的内涵理解不深。红色旅游是在游乐中进行红色教育,首先要符合旅游的本质和目的,其次增加红色要素在游乐中。红色旅游应通过现代旅游的形式发挥出革命传统教育之外更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综合功效。而谢子长故居现在精神和内涵挖掘不够,没有红色购物、红色餐饮、红色体验项目,这样就达不到开发、发展红色旅游的目的。

(三)未有效整合旅游资源。李家岔镇拥有很多特色旅游资源,既有谢子长故居、周家硷会议旧址、小草湾兵工厂、灯盏湾等红色革命遗址,也有高柏山文化生态园、阳周古城遗址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还有赤帝大峡谷、徐家砭生态庄园等自然生态资源及地椒叶羊肉等特色饮食文化。然而,在谢子长故居的开发过程中却未充分发挥资源融合的优势,谢子长故居的游览未与李家岔镇其他类型资源相结合,没有和其他旅游景点组成多种多样的旅游线路供游客选择。

(四)宣传力度不够。谢子长故居目前在子长市外知名度较低,没将现代传媒技术广泛的应用于红色旅游的宣传中去,没把红色旅游应有的影响力营造出来。宣传大都依靠革命纪念日的主题活动来造势,吸引游客,但主题活动以后,游客量明显下降,这种方式的时效性较强,不利于景点持续发展。

四、今后工作思路

红色资源是先辈们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不可再生的资源,保护、利用好红色资源不仅是文化和旅游部门的事,也不仅是全市所有单位的事,而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下一步,我们将针对存在问题,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完善工作措施,进一步加强红色文化资源的管理保护和开发利用。把谢子长红色文化旅游资源

(一)完善旅游配套设施。给景区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配备人员及相应办公用房。协调好各部门,高度重视谢子长故居的旅游配套设施的完善,在文物保护的前提下,重点加强旅游公路、步行道、停车场、供电线路、供排水线路、旅游厕所、消防安防设施、垃圾污水收集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必要的环境整治,设立游客服务中心和餐饮等旅游接待设施,最大程度地满足景区接待要求。

(二)充分挖掘红色内涵。红色旅游的核心是再现革命历史,让游客亲身体验当年的革命精神,开发谢子长红色文化旅游资源,重点就是挖掘其红色内涵,增强直观可看性,为了增强谢子长红色旅游产品的生命力,可建立谢子长红色旅游体验区。以“探寻将军梦,体验红都情”为主题,传承子长红色旅游文化精髓,保护开发谢子长将军故居、崖窑沟村薪火相传室、周家硷会议旧址、小草湾兵工厂、灯盏湾谢子长将军逝世地等红色旅游景点,植入时尚化、创意化、科技化开发手段,打造集爱国主义教育、拓展训练、文化体验功能为一体,以红色为魂、追忆历史、探梦未来,独具子长特色的红色文化体验基地。充分发挥李家岔镇红色资源优势,以“串点成线”模式,整合优化,建设红军文化体验区、军事文化主题区,修葺保护周家硷会议旧址、小草湾兵工厂。

一是建设红军文化体验区。以谢子长将军故居为依托,以民族英雄谢子长,中央红军在子长生活、战斗形成的红色文化及子长独特的风土人情为背景、以创意互动的娱乐体验为导向,建设红军训练营地、红军文化营地、红军生活营地,为游客提供住宿、体验、餐饮、休闲、互动娱乐等多样化的功能设置,吸引游客通过角色扮演,再现革命者战斗、劳动、生活的场景。

二是建设军事文化主题区。以崖窑沟村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七军成立之地历史文化背景为依托,在崖窑沟村薪火相传室的基础上,新建军事文化博览区及军事训练拓展区。军事文化博览区按时间顺序包括土地革命战争区、抗日战争区、全国解放战争区、抗美援朝战争区、古代战争区、近代战争区、兵器区等,通过多媒体、实物展示等手段,向大众传播军事文化知识。军事训练拓展区包括“射击演练”、“CS 真人对抗”、“华山险道”、“丛林战道”、“越过火线”等项目。

三是建设灯盏湾、周家硷会议旧址、小草湾兵工厂。按照修旧如旧故以存其真的修复原则,恢复旧貌。

(三)有效整合旅游资源。发展红色旅游不仅要靠“红色”吸引,也要借助其他旅游资源。红色旅游资源可与生态旅游资源、历史旅游资源相结合,综合开发,形成互补优势。

开发谢子长故居的时候不能孤立地、单独地围绕红色文化做文章,要本着“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思想,打造复合型、综合型的旅游产品,做好文旅结合,打造文旅融合升级版,组成如“安定古城-钟山石窟-谢子长故居-徐家砭生态庄园-周家硷会议旧址-赤帝大峡谷-灯盏湾谢子长旧居-高柏山文化生态园”类似的旅游线路。

(四)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新闻媒介和电视媒体,有规律地、定期地在新闻上播报有关谢子长及谢子长故居的内容。可以拍摄以谢子长事迹为题材的电视剧,片中融入子长独特的风光和特色民俗文化,并在电视和网络媒体上播放,让更多的人了解谢子长。动员党史办及相关研究机构深入研究谢子长的生平与经历,挖掘更多更详细的资料。以旅游节会活动为平台,积极参与市县举办的博览会、推介会,在每年的丝博会、5.19中国旅游日及文化传承会,积极对外推荐景点,发放旅游宣传折页,提高知名度。

谢子长自由行旅游攻略

  • 谢子长重建红一支队

    1934年1月,谢子长返回陕西安定县(今子长县)。当时陕北地区正面临严重的白色恐怖,原中国工农红军陕北游击队第一支队的负责人相继牺牲,革命武装遭受挫折。谢子长在陕北特委支持下,高举武装斗争的旗帜,积极发动群众,克服困难,在短期内迅速恢复并壮大了红一支队,为革命力量在陕北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红一支队遭受挫折1932年3月13日,在中共陕西延川县委的领导下,中国工农红军延川游击队宣告成立,不


    2022-01-25
    1243 79
  • 关于挖掘谢子长红色文化旅游资源打造红色旅游景点工作情况的汇报

    关于挖掘谢子长红色文化旅游资源打造红色旅游景点工作情况的汇报子长市是民族英雄谢子长的故乡,曾经是西北革命根据地和中共中央所在地,也是中央红军万里长征的落脚点和抗日东征的出发地。谢子长将军是早期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工农红军和西北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人之一、中国工农红军的高级将领和指挥员,被毛主席称为“民族英雄”。以谢子长为代表的子长儿女积极投身革命,浴血奋战,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遗


    2022-01-22
    989 35
  • 航拍延安第二集子长市:安定古镇、钟山石窟、谢子长、瓦窑堡

    这一集,我们将来到子长市。观赏陕北保存最好的窑洞古城—安定堡,被誉为“第二敦煌”的钟山石窟;去谢子长的故乡瞻仰这位民族英雄,最后到瓦窑堡接受红色革命的教育和熏陶。宝塔山正北100公里,是延安最北的城市--子长市。这里是民族英雄谢子长的故乡,中央红军万里长征的落脚点和抗日东征的出发地,土地革命后期为中共中央和中华苏维埃政府所在地,建国后定为革命老根据地之一,先后有10名子长籍军人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


    2021-10-08
    1459 35
  •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