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2考察- 从传统木板年画中发现设计之美

2019年11月13日上午,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学院第二工作室17、18级同学在张瑞和张培源老师的带领下参观自生堂年画雕版博物馆。该馆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以收藏、研究、保护、传承中国传统年画雕版为主题的博物馆。博物馆现藏有以清代为主的年画雕版(棠梨木雕刻)千余块,各类年画上万幅。藏品来自潍坊平度东昌府等山东区域内主要的年画产地,其内容丰富,工艺精湛,别具特色,记录下了中国社会生活的人文风情。

馆长吴军教授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年画的历史、工艺、制作流程以及时代意义。

自生堂博物馆是中国年画雕版的聚集地,是研究中国社会学,民俗心理学的资源宝库。博物馆创始人吴军教授、赖冰梅教授致力于将木版年画与当代人的生活环境相融合,致力于让吉祥如意的美好祝福与愿望重新融入现代生活。两位老师绘声绘色的讲授,带领我们走进了福泽画中求的年画世界中。

孔子像

孔子像》

清嘉庆九年(1804)的孔子像,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中国传统木版年画有套色印刷和半印半绘两种形式,这件藏品是一块半印半绘形式的雕版,先用墨色印线,然后手工画上彩色部分。正面是雕版的上半部分,背面是下半部分,画面用寥寥几笔便刻画出一个圣人形象,无一费笔,极为传神。画中孔子的面部形象有别于常人,呈现出“七陋”的特征,这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民间智慧。过去老百姓对于圣人面相的描述都是有异于常人的,(比如黄帝,他的相貌像龙颜;尧的眉毛是八彩的;舜的眼睛是重瞳)孔子是圣人,民间传说他的面部有”七露“,也称“七陋”:朝天鼻、耳下垂、眼露白、口露齿。这幅画还留下了画者与刻者的名字,传统年画能留下作者名字的不多见,据考证,绘画者是名门之后,为平阴展氏家族颇具威望的人物,柳下惠的第七十八代孙。刻版者是张沇(yan),东阿人,在当地也是一位名士。张沇于乾隆四十二年中举,曾在青州临朐县任教谕(相当于现在县教育局长职务),他为官清廉,做人本分,在当时名扬朝野内外,其父母被嘉庆皇帝封为八品诰命,旧时老家村中立有皇帝御赐的巨大牌坊。清代中期,由于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们生活富足的原因,使得文化艺术昌盛,很多文人介入到年画的创作之中,历史上年画创作因其行业属性,作者署名的很少见,能够收藏到这样的雕版非常不容易。

《秦琼敬德》

《秦琼敬德》

这套版的题材是门神秦琼敬德。

关于秦琼敬德成为门神,民间传说是这样讲的:说唐王李世民有一段时间梦到众鬼缠身,夜不能寐,于是让这两位将领站于门前进行守卫,果然可以夜夜安寝。时间长了,二人身体支撑不住,李世民就让画师将二人样貌画下来张贴于宫门之上,果然管用。后来民间效仿宫廷,也把二人的形象张贴于门前,代代延续,沿用至今。秦琼敬德也是明清以来在民间流传最为广泛的门神。

《灶王》

灶王是神像类年画,是保吉除邪的年画之一,旧时民间又称灶神。民间传说灶神是掌管一家饮食以及全家生死祸福,并随时记录家人功过。年底上天向玉皇报告,有了灶神,他能在玉皇大帝面前为我们多多美言,能保佑贴有灶神的家庭生活美满,事事如意。灶神之起源甚早,商朝已开始在中国民间供奉,及周礼以吁琐之子黎为灶神等。灶神左右随侍两神,一捧“善罐”、一捧“恶罐”,随时将一家人的行为记录保存于罐中,年终时总计之后再向玉皇大帝报告。十二月廿四日就是灶神离开人间,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一家人这一年来所做所为的日子,又称"辞灶",所以家家户户都要“送灶神”。

《大家堂》

家堂画俗称“家堂轴子”,是百姓用来敬奉先祖的物品。每年除夕当日祭拜祖先后,会将家堂画取出悬挂于客厅正面。图中刻画的家宅气势恢宏,人物中男子都着官服,女子孩童皆衣饰华贵,借此表达家宅兴盛、子孙福禄延绵的美好愿望。家堂画是民俗文化中的传统中的一颗明珠,隶属于山高密年画一脉,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它具有独特的绘制方式和不同的表现风格,但作用都是对祖先的祭奠和家族的凝聚。对家堂画的祭拜,亦即祭拜祖宗,其意在祈望祖宗庇佑以求平安、子孙满堂、家族兴旺等等,藉此满足了祭拜者在现实中得不到却能够在心理上得到的短暂安慰。家堂画在民间得以坚强地保留下来并一直延续至今,足见其在民俗文化中的意义。

学生参观

年画的迷人之处就在于每一幅都有自己的故事可以娓娓道来,在中国一段漫长的历史时期里,年画一直陪伴着社会民众的生活、生产,发挥着它独特的价值。

通过年画雕版,我们了解到年画是中国独有的艺术样式,这些年画不仅丰富了中国年画的地域特色和风格特征,使之呈现出多姿多彩的艺术风貌,更是百姓美化环境,反映社会现状,表达思想情感和心理愿望最为普及的艺术样式。

学生参观

在这枫林尽染的日子里,同学们在传统文化的沉静中觅得安然,对参观学习的同学们来说,这是一次离开日常喧嚣的民间美学之旅,开拓眼界,是心灵与头脑的充电。美好时光,受益匪浅,不虚此行。

合影:潘士强(后排左六),吴军(后排左七),赖冰梅(后排左五),李书春(后排左八),韩建国(后排左一)

博物馆环境

摄影:庄新铭

编辑:王雅婷

文字:李 澳 张 婷

审核:张培源 张 瑞

木板年画自由行旅游攻略

  • N2考察- 从传统木板年画中发现设计之美

    2019年11月13日上午,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学院第二工作室17、18级同学在张瑞和张培源老师的带领下参观自生堂年画雕版博物馆。该馆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以收藏、研究、保护、传承中国传统年画雕版为主题的博物馆。博物馆现藏有以清代为主的年画雕版(棠梨木雕刻)千余块,各类年画上万幅。藏品来自潍坊、平度、东昌府等山东区域内主要的年画产地,其内容丰富,工艺精湛,别具特色,记录下了中国社会生活的人

    2022-01-18
    1449 0
  • 山东乡村千年民俗——杨家埠木板年画

    ▲杨家埠的特色木板年画潍坊市的杨家埠盛产传统民间版画,因其精湛的工艺,鲜艳的色彩,以及浓厚的乡土气息,被称为中国木刻版画的三大产地之一。杨家埠木刻版画也在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老人是木板年画的技艺传承者杨家埠木板年画之所以生动自然,活灵活现,离不开它别具特色的制作工艺。先用柳枝木炭条或者是香灰作画,名为“朽稿”,再在此基础上完成正稿

    2021-12-29
    1200 90
  •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