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州美食文化周即将盛大开幕,让我们看看全州十大碗的历史与传说

历史领域爱好者

#你喜欢中国美食吗#全州的美食,也是中国有特色的美食。 在全州美食文化周即将盛大开幕之际,经全州县政府领导召集地方文史行家与美食专家协商,现推出具有全州地方特色的美食佳肴:十大碗。

全州十大碗,是全州招待贵客的必备菜,是喜宴的精华。它的主菜,比湘菜的历史还要悠久。其他各菜,融合湘菜和岭南各菜的特点,独具风味。

1、团圆肘子。全州升乡下九里(文桥、庙头一带)称:“番桃”,始于秦代。公元前221年,秦始皇进军岭南,由于交通受阻,粮草运行困难,军队靠野菜,野果充饥,两岸桃果,为将士最爱,称番桃。平定岭南后,将士班师,在舜王山麓湘江江畔庆功。厨师将猪腿上部切成圆形煮好,上以细粉露尖,有如番桃,古往今来。是升乡喜宴必备主菜。

2、洮阳蒸鸡。始于战国时期,公元前391年,楚国大将吴起南平百越”,在今永岁建洮阳县,当时的县不是行政区划,而是边界,此地为楚越交界之地,也称楚南,吴起平南,为当地带来中原冶陶技术,当地人以新制的瓦罐煲土鸡招待师傅,因此地称洮阳,故名洮阳鸡。至明代,此地为升乡上八里,故有升乡谚语:“下九里的鸭子,上八里的鸡”。

3、文桥醋血鸭。文桥醋血鸭的制作始于西晋初年,据全州《蒋氏族谱》《全州县志》、蒋琬夫人墓碑及民间记传:三国时任蜀国大司马的全州人蒋琬之夫人毛氏去世后葬于今文桥镇的西北郊。在晋惠帝末年(约公元300年)的一个半年尝新节,她的一个守墓人因中午交班后回家太晚,为赶节日,情急之下,把鸭血误淋进准备醋黄瓜用的酸水中,后又误将醋血倒进将出锅的鸭肉中,待锅中出现怪味后,主人为去怪味加水猛煮;煮干后又加香料爆炒,炒得满屋异香,出锅后口味独特,喊来四邻五舍品尝,大家拍手称绝。自此以后,醋血鸭成为乡中人喜爱、家常会做的一道菜,并迅速普及全县,成为当地千年传统名菜。

金榜美食:文桥醋血鸭

4、香芋扣肉。升乡下九里称:“靠我”,始于汉代,英布反汉,与刘邦血战,平叛后,吕后争功,庆功宴上,吕后问众将,平叛之功靠谁?刘邦夹一块五花肉说:“靠我”。原湘菜扣肉均以一寸宽、两寸长五花肉扣成一碗。清同治年间,庙头厨师将五花肉与槟榔芋用油炸香扣好烹蒸,称夹扣,土语仍称“靠我”。

5、东山腊肉,东山水煮腊肉始于宋代。当时瑶族盘、沈、俸等姓从江西迁来,挖地种包谷,并用包谷喂养猪,称东山包谷猪,年底宰杀、熏干。来春用来招待贵客。

6、天湖牛肉。天湖水牛放养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高寒山区,主食青草,其食料、水源无任何污染,南明桂王朱由榔在全州抗清,以该牛肉奖赏有功将士。

7、文桥胆肝。始于南宋末年,据文桥村文姓谱书记载,该村文姓为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族人,文桥胆肝是过年杀猪,将猪肝猪胆一起取出熏干,朋友来了,煮好待客,称“肝胆相照”。

8、湘江螺蛳酿。螺蛳酿引自岭南饮食文化,始于清代同治年间庙头街,该地为湘江黄金口岸,街市繁华,岭南生意人将螺蛳酿传给当地人。螺蛳酿是将田螺肉取出,与五花肉、紫苏一起砍碎再酿入螺壳中煮好待客。称“兄弟同心”。

金榜美食:湘江螺蛳酿

9、紫苏苦瓜丸子。始于清代同治年间庙头一带,苦瓜丸子是将五花肉与紫苏一起砍碎酿入淘空的苦瓜中煎好煮熟,为每年农历六月初六半年节主菜,曰:“先苦后甜”。

10、万乡禾花鱼。始于汉代,最早开始全州县龙水、文桥一带,南宋全州禾花鱼进贡产品,后全州农家家家户户都有稻田养殖禾花鱼的习惯。如今全州禾花鱼已经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禾花鱼体色乌黑透亮的鲤鱼品种,即乌鲤,在水稻田中养殖,因采食落水的禾花后长大,鱼肉具有禾花香味而得名禾花鱼。文桥禾花鱼用山泉水清煮,为清代乾隆盛世宫廷贡品。

金榜美食:万乡禾花鱼

以上文字主要来自地方文史专家与全州县美食协会的资料(经县里审核)

木 公 编辑

走进才湾6:宰相王旦的孙子,见此古庙定居,是全州王姓重要发源地

支持桂北全州红色旅游南宁东至全州南红色旅游动车开通了!

全州镇开展“不忘初心”现场教学,到标志性红色景点缅怀先烈

桂北全州县餐馆里的美食贵不贵?这个套餐28元,你说合算不合算?

桂林画院的老师带领学生来桂北全州历史文化名村安和镇青龙山写生

Hash:a8ac1b0a08c138b22e7cf3c64c299bed9e25c914

声明:此文由 探秘八桂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