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梅州,特色小吃就是这个味

音乐领域爱好者

老鼠粄

老鼠粄是汉族客家小吃之一,源于广东梅州大埔一带,据说因为两端尖,形似老鼠,客家人惯称粉为“粄”,因此称为老鼠粄。后来传至台湾,当地客家人称为米筛目,是指制造时把粉团经过筛子般的擦板,从洞眼(目)中搓出粉条由于于“筛”的闽南语近似“苔”,所以俗写为米苔目。后来于马来西亚又有人写成米台目。

黄粄

黄粄是广东岭东久负盛名的汉族传统小吃,属于粤菜系。黄粄的食法很多,可以酿、蒸、煮、煎、炒,还可以切片晒干,暑天时,用来煲糖或煲咸蛋,清凉解暑。蒸软的黄粄片,蘸上蒸腊味时漏下的油汁,风味独具一格。切成小粄条,配以经爆香的鱿鱼丝,以及瘦肉丝、冬笋丝、冬菇丝、蒜苗丝。炒成香气诱人的炒黄粄,是远近闻名的岭东美食。在兴宁市平远县常见。

鸡炒酒

鸡炒酒又叫姜酒鸡,是兴宁最具有特色的客家美食之一,也是产妇月内必食的营养补品。

其有以下三个待点:一是补身子、特别香、特别顺口。二是它经常被兴宁人用作产妇坐月子之用。三是每当有人家添男丁的时候,该家就将鸡炒酒炒上一大锅,发于全村每家一碗。

忆子粄

忆子粄是广东梅州大埔县的风味小吃,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它原产于百侯、枫朗、湖寮镇一带,而以百侯制作的忆子粄最有名。其味香,口感滑,鲜美可口。

梅花月婆鸡

客家人媳妇坐月子,补身体食足一个月的月婆方能恢复元气,梅花月婆鸡是最好的滋补菜品。农家自酿黄酒或红糯米酒煮自养家鸡,黄酒甜香,鸡肉鲜香,汁丰满,味道鲜,使非坐月者也垂涎三尺。

灰水粄

“灰水粄”是平远人民喜爱的一种特有的美食。它色泽呈黄色,香滑可口,吃起来尧尧韧韧,常吃还对治疗大便秘结有一定的帮助。

三及第汤

三及第汤是一道汉族小吃,属于客家菜。在科举取仕时代,状元、榜眼、探花为 殿试头三名,合称三及第。林召棠(清朝状元)用猪肝、瘦肉、猪肚子三种猪内脏比作三及第,三及第汤由此而得名。

腌面

梅州腌面是广东省梅州地区特色的汉族客家小吃,早餐宵夜最常吃的就是梅州腌面,地道的梅州腌面颜色金黄,面香扑鼻,味道爽口香滑。正宗的梅州腌面不仅看起来颇具观赏性,常搭配三及第汤一起食用,且在食用时也能感受到一种与众不同的面食感受。

百侯薄饼

百侯薄饼,是广东大埔县百侯区传统的小吃,皮韧馅香,口感柔软滑润,味美而不腻,风味独特。

丰顺捆粄

捆粄是广东省丰顺县的汉族特色小吃,属于客家菜。捆粄据说是丰顺客家人祖先自北南迁后,因当地不种小麦,无面粉可制春卷,而用大米磨粉制皮代替春卷的一大创造,北风南味,别具特色。

盐焗鸡

梅州盐焗鸡,是广东粤菜的代表菜式之一,此盐焗鸡含有大量钙、镁等微量元素。因此,盐焗鸡不但是一美味,而且十分健康,对人体大有好处。有温中益气,补精添髓,补虚益智的作用。

兴宁蓼花

蓼花,是客家兴宁有名的糕点,一向有"糕饼之花"的美称。选料上乘,用糯米、芋头、芝麻、等原料精制而成,风味独特,酥脆甜香,是食用馈赠之佳品。

味窖粄

味窖粄是客家最大众化的食物,用大米磨成浆后与少量土碱水拌匀,用开水冲浆,盛入小碗蒸熟。蒸成碗面四周膨胀,中间 凹成窝形,以甜酱油(红味)佐食,故称味窖粄。梅县街头常有油煎味窖粄,是客家特有的传统风味食品。

客家算盘子

算盘子,是广东省大埔县颇负盛名的汉族小吃,属于客家菜。它是用煮熟的芋头与粉搓匀做成一粒粒的算盘子样,算盘子珠圆玉润,口感滑爽些许,加之肉末与香菇之类自己喜欢的蔬菜炒熟,可做菜亦可做主食,非常入味好吃。是由小芋头 木薯淀粉、 香菜、细葱、虾仁、香菇、鱼露、生抽、白胡椒、香菇和蒜等材料制作而成的一道美食。

梅菜扣肉

梅菜扣肉,其特点在于颜色酱红油亮,汤汁黏稠鲜美,扣肉滑溜醇香,肥而不腻,食之软烂醇香。梅菜吸油,五花肉又会带着梅菜的清香,松仁的醇香,梅菜、松仁和肥五花肉的搭配真的可以说是恰到好处。如时间大于5小时,味道更佳。令人回味无穷。

黄枝香豆干

黄枝香豆干出自历史悠久的文化之乡梅州市大埔县,其营养丰富,美味可口,香味清新,细韧耐嚼,食后回味无穷,是旅游、下酒之首选上品。黄枝被评为广东省名牌优质食品,外地游客及海外侨胞回乡都会带本特产,深受大众喜爱。

Hash:07b5b41126e1315dfadb60611247cb78ce894e0c

声明:此文由 粤看粤爱看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