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县千碗﹒乐清美食体验之旅

资深媒体人

雁山灵动,览沧海桑田。

绵长的浙江温州乐清湾,带出了乐清的山海美色,更酝酿了当地的醉人美食

近日,多位来自长三角地区旅游自媒体达人走进浙江温州乐清,探访古村历史、品味非遗美食、宣传“农文旅”融合发展。

芙蓉麦饼番薯黄夹、姜酒红糖麻糍、鸡灯丸、灯盏糕……这些分布在乐清各大乡镇街道的本土小吃,听听名字就让人向往。在乐清的西铁新天地里,藏着一条非常低调的美食街——乐清非遗美食街。

走进美食街,各式美食的香味扑鼻而来,鹅头颈、芙蓉麦饼、夫妻酥、特色番薯黄夹、长山公凉茶……一家家富有特色乐清味道的特色美食琳琅满目,吸引了不少游客和食客驻足。

“我们两姐妹有点强迫症,就像这咸菜,一定要冲洗得很干净才用,否则就不舒服。”据姐妹咸菜饼店两姐妹王淑爱、王淑丽介绍,她们做的咸菜饼用的肉是猪的前腿肉,蛋黄是自己腌制的黄金咸鸭蛋,所用食材都是实实在在的。

旅游的魅力离不开美食的吸引力。久闻清江三鲜面大名,我们“百县千碗.乐清美食体验之旅”就从这地道的乐清美食开始介绍。

只见烧开的油锅里,活蹦乱跳的跳跳鱼扭动着身子,酥脆的小黄鱼蛤蜊蛏子、对虾、姜蛋……依次下锅,翻滚、爆炒,冒着滋滋的热气。神来之笔就是倒进去的那一通白开水,眼看着慢慢变成奶白色的浓汤,那色泽仿佛熬制了好几小时的高汤一般。等到起锅盛碗,又是一番丰饶景象,让人先饱了眼福:

蝤蠓、蛏子、跳鱼、黄鱼、大虾,在碗上堆着,冒着一个尖儿。蛏子较多,个小,壳薄。大虾,亮着诱人的红,去皮,吃肉,鲜嫩得很。跳鱼和黄鱼,都被油炸过,据说,这是为了锁住其味。捞面,入口,筋道,有嚼头儿。

2014年1月,乐清清江三鲜面被列入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说1994年台风过后,滩涂上留下了很多小海鲜。一位姓 的女子看了,就想到怎么用它们烧面吃。她一番琢磨,创出新烧法,面汤鲜美异常,于是挂起了清江三鲜面的牌子。

当然,坊间另有一种说法,因为当时农村经济条件不好,但是家里海鲜比较多。所以自家来客人了,就会煮碗面,加入各种海鲜,久而久之就演化成为现在“清江三鲜面”。

乐清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一名工作人员介绍,乐清目前有20余种特色美食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大部分都分散在乐清各大乡镇街道里,为让非遗融入市民日常生活,享受一站式体验,乐清非遗美食街2020年1月正式对外营业,涉及到的美食大部分都已列入乐清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有几家虽然不是非遗美食,却是乐清市民多年来追捧的特色小吃,如胖子烧饼、姐妹咸菜饼、煎饼达人、小丸子等。

品尝完美食,我们来到位于中雁荡山深处的黄檀硐古村,入住的是村子中最有特色的下垟大宅民宿

据记载,黄檀硐村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村古、林茂、水美、石奇、洞怪。房屋就地取材,石砌结构,简洁古朴,乡土气息浓厚。你可以漫步古村,感受已然沉淀的历史底蕴。

看朦胧夜色,赏灯笼遍布。围着篝火,听着音乐。下垟大宅是古村保留相对完整的古宅,它默然地守着那方天地。

下垟大宅靠山临水,占据一处风水宝地。门前有荷塘,有水稻,也种着西瓜和番薯,漫溢着一股田园风。这里总面积有两千平米,掌柜说:“我们是大户人家”。他语气的自豪加了点调侃,透露着一股幽默感。去哪都背着的吉他,暗示了徐掌柜曾经的身份——流浪歌手。有缘的话,还可以听掌柜弹唱一曲。

花开正好的时候,去清江镇北塘花果飘香田园综合体(北塘现代农业观光园)。在花卉基地的木栈道悠然漫步,赏花美景

秋日的周末,园中粉黛乱子草花海景观火爆成热点。放眼望去,连绵的粉黛乱子草如烟似雾,一大片的粉色将梦幻发挥到极致,吸引众多市民前来观赏拍照,记录下美好一刻。

基地花木负责人谢尚文介绍说,该基地种植有百日菊、鸡冠花、鼠尾草、千日紫、醉蝶花、粉黛乱子草、薰衣草网红植物50余种。一年四季都有花开放,是一片令人难忘的“花花世界”。

Hash:ddbf0bc239dbc313ec330937e11341505a7de25a

声明:此文由 文旅民生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