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腊八 你喝粥了吗?快来解锁内蒙古都吃什么粥?

腊八节,因腊日而来,是农历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日期为腊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

“腊”的含义

“腊”的含义有三:

一曰“腊者,接也”,寓有新旧交替的意思(《隋书·礼仪志》记载);

二曰“腊者同猎”,指田猎获取禽兽好祭祖祭神,“腊”从“肉”旁,就是用肉“冬祭”;

三曰“腊者,逐疫迎春”。腊八节又谓之“佛成道节”,亦名“成道会”,实际上可以说是十二月初八为腊日之由来。

腊八粥

【清代】道光帝

一阳初夏中大吕,谷粟为粥和豆煮。

应时献佛矢心虔,默祝金光济众普。

盈几馨香细细浮,堆盘果蔬纷纷聚。

共尝佳品达沙门,沙门色相传莲炬。

童稚饱腹庆州平,还向街头击腊鼓。

【腊八粥】

腊八节这天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一些地区有喝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又称“七宝五味粥”、“佛粥”、“大家饭”等,是一种由多样食材熬制而成的粥。腊八粥的最早文字记载在宋代。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了。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腊八粥制作方法】

《燕京岁时记》中记载:“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豇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腊八粥是五谷丰登的好兆头,也是很好的养生饮食。在最寒冷的腊月,一碗粥、百种食材,经过小火熬制,香甜软糯、暖胃易消化,是非常健康的吃法。吃腊八粥,还有温暖、圆满、和谐、吉祥、健康、合作、营养、淡泊、方便、感恩、欢喜(以粥代茶)、结缘等意义。

腊八粥

内蒙古一些地方,不光是腊八这天喝粥,平日里以粥代茶,餐餐必备,跟随小编一起解锁内蒙古的特色粥吧!

酸粥

蒙古有一种特殊的美食就是酸粥。酸粥是经发酵和熬煮做成的内蒙传统风味美食。发酵后其中含有的乳酸菌能帮助 人们生津止渴、消食健胃,所以有俗语“酸粥吃两碗,消食不用保和丸”。在内蒙古黄河沿岸鄂尔多斯达拉特旗呼和浩特托克托县等地方,家家户户的锅台上放着一个、甚至两个酸罐,只要在那里住上几天,早晨就会吃到酸粥。吃酸粥时,有的农民还要把辣椒面撒到上面,就着酸粥吃。故人们赞美地说:“辣椒抹粥,吃上挺兜”(好的意思)。过去,农民视酸粥为富裕生活的象征,因此常常说:“早上酸粥中午糕,晚上焖饭上油炒。白天干黑夜稀,顿顿不忘浆酸米。”可见人们对炒酸粥这一美食的喜爱之情。

甜沫子粥

甜沫子粥是赤峰特色的农家小吃,其他地方没有。制作方法是用一碗小米,多半碗干饭(不开花),再加上黄豆一把,用手注水磨好,变成沫子,再把水烧开,放入沫子,调的不稀不稠,煮沸即可食用。味道香甜可口,而且营养丰富。

【四色小米粥】

在内蒙古赤峰敖汉旗,有“世界小米之乡”之称,这里出产敖汉小米,颗粒大、粒形圆、米色清新,有黄白绿黑四种颜色,当地人根据自己喜好,加入红蜜薯,红枣等,做成敖汉有机小米粥,营养丰富又养人。

炒米粥】

炒米蒙古族人的主食,在蒙古语中,炒米被称作“胡列补达”,用糜子经过蒸、炒、碾等工序加工而成。在日常生活中,牧民们不可一日无茶,也不可一日无米。因为炒米是他们的传统食品,在蒙古族家庭中,无论是男女老少,都喜欢吃炒米。吃时将米置于碗中,用奶茶泡至柔软时,拌着奶食品吃,或者用白奶油加糖拌着吃,或者用鲜奶煮炒米奶粥吃,也喜欢煮炒米肉粥

蒙古锅茶

内蒙古人的早晨一般是被奶茶唤醒的、黄油、粗茶、黑米再加上盐,熬上一大碗,浓稠到介乎液体与固体之间,连吃带喝一起咽下。连冒出的汗都是奶香味的。锅茶虽名字不是粥,里面的干货加在一起却胜过万千种粥,它是厉兵秣马、英勇骁战的战备粮。

内蒙古幅员辽阔,区域范围广,饮食文化各有特色,关于粥的种类与做法也不尽相同,小编就不一一盘点了,欢迎留言分享!

责任编辑:张金芳

Hash:fc8a47814ff3a3e78706dce693d9962e10a71b1a

声明:此文由 内蒙古文化和旅游厅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