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化长虹乡旅游景点介绍人「开化长虹乡长」

导读:开化长虹乡旅游景点介绍人「开化长虹乡长」 开化的江南小布达拉宫是哪啊?好奇。 开化旅游-向往的生活 开化是个好地方演讲稿 开化有哪些重要文物古迹 衢州极具代表性的历史人物有哪些?

开化江南布达拉宫是哪啊?好奇。

浙江开化县长虹乡台回山的油菜花已进入盛花期,层叠于梯田之上,错落。台回山被摄影爱好者誉为“江南小布达拉宫”,也是浙江省摄影基地。 希望能够帮到你。

开化旅游-向往的生活

因工作原因,自去年三月以来,就在开化县长虹乡芳村村—一个偏远的小镇(你一定会问有多远,就是到最近的县城,驾车也要一个小时才能到这么远)上安了家。刚到这里时,什么都是陌生的,总回忆到城市里热闹喧嚣的生活,感觉自己的生活过得特别地枯燥乏味:上班就在公司,下了班就回自己的房间,两点一线。不只一次有在外面的朋友满脸羡慕的对我说:你现在的生活状态真简单,真羡慕你的生活。但我都苦涩一笑,觉得他们不懂。 最近被同事安利了一部日剧。女主是两个胖子,第一眼会以为是男扮女装,而且看起来凶巴巴的,动不动就把人架走。每集都能感受到套路,比如,6分钟要开始吃东西,第21分钟必然进入聊天环节。但却让人欲罢不能,每晚睡前看一集,一晚心情都佳。这剧主要讲的是两个女主是某个地方的中介,但每一次有顾客来时,她们都会对来客说不要住在她们中介所在地,看似每次都很不靠谱的样子,吃吃喝喝,一点都不务正业,然而每回,她们都能在其他地方,找到让客户满意的居所。不是在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的大都市里,而是更适合客人的宁静的一隅,让人远离尘嚣的地方。这部剧传递的一种思想是:没有什么最宜居,别人说啥都不重要,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佳的住处。不经让我反思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回想以前在外面工作时,也并不是个喜欢出去玩的人,竟然也是两点一线。偶尔有三两朋友邀约去玩,也是能推的就推。过了段时间,他们也自然不会再找我玩。然后自己又开始巴望着有人带着去玩,有人约了又畏畏缩缩。这个时候像极了以前的那个时候,不可必免的对自己常待的安全角落产生厌烦心理,但却不知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今日下班后,骑着小毛驴沿着河岸兜风,去寻找下自己弄丢的真心,可是竟意外发现自己真的喜欢这般生活。 在这个偏远的小镇上,生活的必需品样样都有,比如学校、医院。 去年新建的卫生院,漂亮又气派。 农户家的墙上、门上也不知什么时候增添了如此多的艺术作品。以墙壁作画布,将如此画作带到农村里面,也不经给这里添了些许诗情画意。仔细看这些画,发现画者巧妙地将长虹的特色融入了画中,比如气糕清水鱼等,还有特色农村:红色库坑、状元故里北源村等,我还发现了古法榨油连环画,生动而形象。从你走入这里,它们就毫不吝啬地向你展示这里的特色,让你一开始就对这里产生了兴趣。 古法榨油—尽可能地保留了油的营养与香味,纯净无添加,滤得原始醇香。最近正是菜籽油榨取的时间,不用走近,油的醇香就灌入鼻中,沁入心脾。 在这里我还发现了一幅以前的照片,与如今的差别甚大,看来近年这里的发展也很快。 开化有国家东部公园之称,长虹又是国家公园和钱江源度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这里的环境是也是一等一地好。 在我住的房间阳台上往外眺望,绿水青山、村庄,美景尽收眼底,也独爱这一片蓝天白云。 不知在哪天拍得的未加任何滤镜的夕阳也一直保存在我的手机中,是颜料 调不出的色彩。 在公路上骑着车,最能感受到道路两旁扑面而来的绿,满心满眼的绿色,在吸上一口醇净的大自然气息,感觉上班的疲惫都被消除了。 来往的车辆不多,正给了我慢慢欣赏的时间。放慢自己,似乎自己也融入了绿色当中。 一路过去,隐约看到了许多躲藏在繁茂枝叶下的金灿灿的果子,才发现现在正是我最爱的水果--枇杷成熟的季节,嗯。。口水在分泌了。(哈哈,幸运的是,回来以后,住在隔壁的保安大叔拿来了自己家的大枇杷,解了一顿馋) 道路边的大樟树是神奇的所在,不知道它已经在那里驻立了多少时间,见证了这个地方多少的变迁,也已经变成了村民信仰的寄托。 太阳西斜,吃完晚饭的人们已经开始结伴轧马路。想到现在城市里的人们多半还堵在不知名的路上,这种生活也确实惬意了几分。 不知道为什么,走在这样的路上,就感觉格外的轻松,像回到儿时般。不用应付讨人厌的社交;不用因下班太晚、路程太远、路上堵车而焦虑;不用为每个月的开销发愁,因为这里远离大型超市和各种娱乐场所。 或许是工作忙,或许是懒,我们总能找理由,坚持过两点一线的生活,却不想去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宁可在假期花很多的钱,跑去别人待腻的地方旅游,却没有耐心去发现身边的风景。 其实看看自己现在待的地方,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不知道比自己以前旅过游的地方好多少,真是不识长虹真面目,只缘身在此中间。七彩长虹,有料:布达拉宫式的台回山,江南最美中山堂茶园,山青水绿的碧家湖,天上人间的西山人家,成群结队的生态溪鱼,浙江第一状元村,相王之地的钱王山,九曲十八弯的真子坑小龙脉,内方外圆的范仲俺后裔迁居地,千年古道大鳙岭,香火旺盛的云门寺,海拔千米的高田坑古村落,还有方志敏、关英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库坑建立的闽浙赣省委革.命根据地。这些,可容我以后慢慢寻游。 晚上一边在电脑上敲下这些文字,一边听着窗外此起彼伏的蛙声,手边放着吃了一半的西瓜,这才是夏天,这才是我向往的生活。 如果现在城市里有人跟我说羡慕我现在的生活,我想回他:对,你是应该羡慕的。

开化是个好地方演讲稿

开化是个好地方

大家好,如我介绍一下,美丽的开化县地处杨子准地台东南部,属江南地层区,地层主要发育于元古界和古生界。中生界侏罗系上统仅有零星出露,第四系见于山前盆地、河谷地带。该县地层从老到新简述如下:

中元古界钟吕群:呈北东向出露于开化县西北部茗川、富户、苏庄一带,面积105平方公里,地层厚度大于1392米,为海相复理石韵律层,岩性主要为一套灰绿色块状变质含砂泥岩、板岩和变质岩屑砂岩组成的复理石韵律层,夹少量灰绿色变质英安质晶屑玻屑凝灰岩,受区域动力变质作用影响,岩石普遍具低绿片岩相变质,同时变形也非常强烈,片理化构造发育。

上元古界松木坞群:出露于开化县西北部下庄、油溪、茅岗一带,呈北东向展布,面积约

开化县卫星地图

180平方公里,地层厚度大于4074米。沉积环境为岛弧——滨浅海火山——沉积岩系,岩性组合较复杂,可相对分为上、中、下三段。下段岩性主要为灰紫色块状轻微变质岩屑粉细砂岩、长石细砂岩,局部夹厚约几米左右的千枚状变质流纹质凝灰岩,细砂岩中发育泥砾,有时可见波痕构造;中段岩性为暗紫——灰紫色块状轻微变质细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及粉砂质泥岩,夹有厚度不大的轻微变质流纹质含角砾晶屑玻屑凝灰岩;上段主要分布在下庄的小关和长虹乡里十里坑、里南坑一带,岩性主要为一套暗紫色块状轻微变质角砾凝灰岩、沉角砾凝灰岩,夹有少量凝灰质粉砂岩等。受区域动力变质作用影响,岩石普遍具低绿片岩相变质,同时劈理构造极其发育。本群上段火山碎屑岩单颗粒锆石U—Pm测定年龄值为811Ma(1994年3月,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

开化有哪些重要文物古迹

1—双溪口遗址[中村乡双溪口村北500米山坡上·新石器时代—春秋·第一批县文物保护单位]面积约1500平方米,文化层厚约0.6米。1978年5月发掘,出土夹砂红陶、夹砂灰陶、泥质灰陶、着黑陶、印纹硬陶等陶片。印纹陶纹饰有瓦纹、方格纹、曲折纹、席纹等。石器有单孔斧、三孔斧、锛、镞、网坠等。破坏严重。

2—鲤鱼山遗址[池淮镇池淮畈村南200米·新石器时代——战国·第一批县文物保护单位]总面积约1800平方米,1984年8月发掘,出土泥质红(灰)陶、夹砂陶、印纹陶纹饰有编织纹、回纹、弦纹、曲折纹和米字纹。石器有:有段锛、刀、镞、网坠等,还有陶网坠。破坏严重。

3—下界首瓷窑址[华埠镇下界首村东北300米·宋代·第一批县文物保护单位]面积约2100平方米,堆积厚度不等。1982年2月发掘,生产器物主要有韩瓶,胎色灰青,釉层薄,色青绿。其次是碗,胎色红褐。窑床已毁。窑具仅见束腰形圆柱垫具和垫饼。

4—龙坦窑址[苏庄镇龙坦村东山坡上·元—清·第二批县文物保护单位]面积约7500平方米,堆积厚度1-2米不等。主要有碗、盘、炉、盏等。多数是青花,其次是白釉、影青、褐釉等。碗、盘底部多有涩圈。青花纹饰主要为花草和文字。尚存窑床遗迹。窑具有匣钵、垫饼。(见《考古》1995年第8期。)

5—余公墓[黄谷乡阳光村内·明代·第二批县文物保护单位]占地21平方米,座南朝北,分拜坛和墓室两部分,都用青条石和石板砌成。拜坛半圆形,有墓碑1通,上刻“余公之墓”。墓室前筑四柱三间三楼石牌楼1座,上立牌匾有隆庆三年(1569)年号。保存良好。

6—双溪桥[城关镇小桥头村内·明代·第一批县文物保护单位]因地处古溪和马金溪的交叉处,故名。始建于宋政和年间,明嘉靖间李候文重建。三孔石拱桥南北走向,跨古溪,长25米,宽4.5米,中孔拱跨11.5米,矢高6米,拱圈纵联砌置。桥墩迎水面做出分水见尖。桥面用石板铺砌。

7—敦睦堂[村头镇小溪边村·明—民国·第四批县文物保护单位] 座北朝南,共有两进,中有天井,平面内呈凸字形,占地面积约204平方米。第一进大厅面阔三间,通面阔10.50米,通进深10.9米。硬山顶,阴阳合瓦,前檐柱上有一组斗拱支托檐檩,明间两缝五架抬梁前廊后卷棚,八角形柱础,厅后隔板上方挂“孝友”匾一块,时“明万历丙午年”第二进民国时重建,面阔三间,通面阔9.1米,明间两缝五架抬梁有后廊。后金柱上有对联一幅“开国宗支繇夏禹,赐封衍派自康王”。

8—致福堂[塘坞乡高朱村张家·明代·第四批县文物保护单位] 座东朝西,现存一进。前原有四柱五楼挑檐牌楼式门楼,中有天井。该堂面阔七间,通面阔19.77米,通进深12.3米,总面积约243平方米。明间两缝五架抬梁前卷棚后双步,次、梢间皆 架穿斗式。硬山顶,阴阳合瓦,有屋面板。马头墙墙体用鹅卵石砌筑。平盘斗、雀替、牛腿及卷棚檩上雕刻精细,三架、五架梁及卷棚下曲梁两端皆用丁头拱承托。前檐金柱下为方形石柱础,四周雕刻神话传说故事,非常精美。明间檐下有“天宠嘉宾”匾,堂内悬挂有汪庆百书“致福堂”匾。三合土地面。

汪庆百,字元履,号生洲,芹阳镇(今城关镇)人。明万历三十八年(1603)进士。初授行人,天启初就职礼部。崇祯三年主纂《开化县志》,次年补太常寺少卿。崇祯十二年为南京工部尚书。

9—爱敬堂[霞山乡上田村内·明—清·第二批县文物保护单位]座东朝西,共三进,依次为戏台、大厅、后堂。面积约760平方米。正厅五间,通门阔17.8米,通进深8.3米,明、次间均为五架梁前卷棚后单步梁。月梁断面矩形略外弧,两端饰龙须纹线眉月状,并用丁头拱承托。柱础有八面形和鼓形两种,其下皆置覆盆。硬山顶并有封火墙。第三进民国建。“爱敬堂”匾额为明大学士商辂题。

10—永锡堂[霞山乡上田村内·明—清·第四批县文物保护单位]平面呈凸字形,座东朝西,共三进,依次为戏台、大厅、后堂。面积约690平方米。第一进戏台悬山顶,正厅面阔五间,通面阔18.3米,通进深9.6米。明、次间均为五架梁前卷棚后单步梁。明间月梁上雕刻人物故事和凤穿牡丹;两端用雕刻山水风景的雀替承托。以鼓形柱础为主,下置覆盆。硬山顶,阴阳合瓦。

11—大宗伯第[大溪边乡大溪边村·明—清·第三批县文物保护单位]中轴线上依次为戏台、正厅、楼房三进,占地1440平方米。正厅面阔九间,通面阔34.9米,通进深11.25米。明、次、梢间均为五架梁前后步梁。柱头卷杀,雀替雕刻简单。鼓形或质形柱础。硬山顶。

12—太和堂[黄谷乡方田村内·清代·第四批县文物保护单位]平面纵长方形,座西朝东,共三进,依次为戏台、大厅、后堂,均五间。通面阔16.3米。四柱三间五楼牌楼式大门。第一进戏台两边有厢房。第二进通进深8.6米,明、次间两缝均为五架前卷棚后单步梁。明间额枋上挂“太和堂”匾。瓜楞形柱础,下置覆盆。硬山顶。第三进有楼,地面高出二进0.31米,屋面与二进同。

13—西来岩[城关镇玉屏公园内·清代·第一批县文物保护单位] 座西朝东,光绪《开化县志》载:西来岩,县西山。原名锡赉庵,邑候吉祥创建。始建于乾隆四年(1739),建筑面积126平方米,面阔和进深各三间,通面阔12.8米,通进深7.3米。明间两缝五架前卷棚后单步梁,牛腿、月梁、雀替雕刻人物故事。后檐墙嵌“灵岩”碑刻,上有“乾隆四年”年号。此为改名“西来岩”之由。

14—詹氏坊[音坑乡杨家村口·清代·第二批县文物保护单位]建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四柱三间冲天式石牌坊。通高6.5米,明间宽2.3米,次间1.1米。唯明间有楼,正面有“德照彤管”石匾,背面有“乾隆四十五年”记年。次间两柱冲天。《开化县志》有记。

15—胡氏节孝坊[杨林镇川南村东200米·清代·第一批县文物保护单位]建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四柱三间五楼砖石牌楼。高约7.1米,明间阔2.65米,次间1.2米。主体结构为青石、砖雕构件组成。主楼面用斗拱支托,明间额枋有云状雕刻。明间枋上镌有“旌表已故儒士李廷禹之妻胡氏节孝坊”横写2行16字,并有“道光二十九年”年号。《开化县志》有记。

16—田畈钟楼[何田乡田畈村东南200米·清代·第三批县文物保护单位] 建于道光年间。座东朝西,平面近似正方形。面阔和进深各三间,通面阔6.6米,通进深6.75米。重檐攒尖顶,梁架不详,共有柱16根,鼓形柱础,下置方形石板。河卵石砌墙,东、西各有拱圈门。

17—杨氏节孝坊[音坑乡汶川口村内·清代·第二批县文物保护单位] 建于道光乙巳年(1845)。四柱三间三楼石牌楼。高约7米,明间阔2.45米,次间1.19米。正楼牌匾刻“敕建叶学杰之妻杨氏节孝坊”,并有“道光乙巳年冬月”年号。正脊两端设鸱吻。

18—敦伦堂[马金镇高韩村内·清代·第二批县文物保护单位]平面呈纵长方形,尚存两进。第一进有歇山顶戏台。第二进五间,通面阔18.4米,通进深9.05米。明、次间两缝五架前卷棚后单步梁,月梁两端用雀替承托。牛腿雕刻龙、狮。瓜楞形或鼓形柱础,下置覆盆。硬山顶。

19—壕岭关[杨林镇壕岭村西1000米·清代·第二批县文物保护单位]东北、西南走向,用粗石条砌成。前门砌成券顶,上有“壕岭关”楷书阳文石匾,边款楷书咸丰七年建及监工姓名等。后门用条石搭成梁式。关的横断面呈梯形,高3.8米,厚4.8米,残阔6.4米。该关与江西德兴交界,当时为军事防御工事。

20—银岭关[杨林镇下庄村西南1.5公里·清代·第四批县文物保护单位]据传建于清乾隆年间。关用粗石条错缝砌成。高3.6米,厚6.41米,残阔4.1米。券顶门宽1.82米。与江西德兴交界,当时为军事防御工事。

21—思本堂[何田乡晴村·清咸丰八年(1858)·第四批县文物保护单位] 座北朝南,尚存两进,门楼1966年重修。第二进大厅,面阔三间,通面阔12.7米,通进深9.7米。明间两缝五架前双步后单步梁,前后平身科置斗拱两攒,承托挑檐,两边有丁头重拱。各进悬挂匾额一块。石柱础,下置覆盆。硬山顶。

22—程氏节孝坊[张湾乡余田畈村内·清代·第四批县文物保护单位] 座北朝南,四柱三间五楼砖牌楼。明间阔4.2米,次间1.8米。用砖顺缝砌成,层层叠涩挑檐。楼面阴阳合瓦有瓦当。整座牌楼嵌满各种题材的砖雕,有人物、山水、鸟兽等。有“大清道光乙酉年”年款。

23—凌云寺[苏庄镇余村古田山上·清代·第四批县文物保护单位] 座北朝南,共两进,中设天井。建筑面积128平方米。第二进堂面阔三间,通面阔9.2米,通进深5.75米。穿斗式与抬梁混合梁架结构,明间两缝为五架前双步后单步梁,牛腿刻花草,方形石柱础。硬山顶。左右 墙上分别嵌有明万历、乾隆、嘉庆时碑刻。大门门楣上有“凌云寺”石匾并有“同治九年庚子孟秋”年号。

24—方永同公祠[苏庄镇唐头村内·清代·第二批县文物保护单位] 座西朝东,分戏台、厅、堂三进,总面积790平方米。戏台明间月梁上有斗拱两攒支托檐檩,牛腿刻人物故事。第二进面阔五间,通面阔16.9米,通进深11.35米。明间两缝为五架前卷棚后单步梁,鼓形或方形木质柱础。彻上露明造,硬山顶。

25—汪岭桥[中村乡茅岗村皇林·清代·第四批县文物保护单位]单孔石拱桥,南北走向,横跨皇林溪。全长27米,宽5.5米,矢高8.9米。桥面用大河卵石铺筑。拱圈纵联砌置,其顶端的一侧嵌有“汪岭桥”石匾。是开化县最大的单孔石拱桥。

26—爱日堂[大溪边乡墩上、墩下村内·清代·第三批县文物保护单位] 座北朝南,依次为戏台、大厅、后堂三进。四柱三间五楼牌楼式大门,上有砖雕“宋名臣第”匾额,整个门楼嵌满各种题材砖雕。第一进戏台,天花上有彩画,檐柱牛腿均为人物故事。第二进面阔三间,通面阔13.1米,通进深11.85米。明间两缝为五架前卷棚后单步梁,金柱用雕花八角形石柱础,下置覆盆。硬山顶。第三进楼1964年重建。

27—余氏祠堂[苏庄镇余村内·清代·第三批县文物保护单位] 座西朝东,有戏台、厅、堂三进,中隔天井,天井两边为厢房。第二进面阔五间,通面阔18.95米,通进深8.5米。明、次间两缝皆为五架前卷棚,三架和五架梁均用雕花平盘斗拱支托童柱,牛腿雕狮子戏球。硬山顶。

28—永言堂[塘坞乡正大村内·清代·第三批县文物保护单位] 座南朝北,有戏台、大厅、后堂共三进。第一进戏台,罗锅式山墙,明、次间为五架抬梁式。第二进大厅五间,通面阔17.8米,通进深8.05米。明间两缝五架梁带前、后廊,三架梁两端饰云头。前檐柱牛腿上有装饰性斗拱。柱础有鼓形和方形两种。硬山顶有望板,彻上露明造。

29—姜家祠[苏庄镇苏庄村内·清代·第一批县文物保护单位] 座北朝南,现存戏台、大厅两进,占地面积628平方米。第一进为歇山顶戏台,各构件雕刻精细。第二进五间,通面阔19.3米,通进深13.8米。明、次间两缝皆为五架梁带前、后廊。童柱与五架梁间均用雕花平盘斗拱支托,金柱均用木质瓜楞形柱础,下置覆盆。

30—华严古刹[华埠镇孔桥村孔埠桥南端·清代·第二批县文物保护单位]据民国《开化县志稿》载:华严禅院建造年月无考。清咸丰五年毁,光绪二十年顾文叔、应桂馨倡捐重建,座北朝南,有前厅、大雄宝殿观音堂三进,占地面积720平方米。面阔均为三间,明间两柱上各有对联一幅。梁架结构较复杂,三架梁、五架梁、牛腿等均雕刻精细,有人物、动物造型。薄青砖砌墙,阴阳合瓦。硬山顶。1994年重修。

31—汪氏宗祠[马金镇霞田村内·清—民国·第五批省文物保护单位] 座北朝南,共有戏台、大厅、后堂三进,占地面积760平方米。各进间有天井。戏台重檐歇山顶,有藻井,五架抬梁带前卷棚,正面明间曲梁上有民国六年记年。大厅五间,面阔18.2米,五架梁带前卷棚后单步,金柱下设八面形石柱础。砖砌墙,硬山顶。门面有鹿衔草等知恩图报之类 事的壁画

32—启瑞堂[马金镇霞山一村内·清·第五批省文物保护单位]和汪氏宗祠合为一个省文物保护单位,包含在汪氏宗祠内。

33—继续堂[马金镇石柱村内·清·第四批县文物保护单位] 座西朝东,共有戏台、厅、堂三进,占地面积约450平方米。第二进面阔五间,通面阔14.2米,通进深6米。明间两缝五架抬梁式,牛腿雕刻人物故事。第三进地面高出0.8米,梁架与二进同,雀替丁字形。整座建筑河卵石砌墙,三合土地面。

34—馀庆堂[齐溪镇岭里村·清代·第四批县文物保护单位] 座北朝南,共有三进,进与进间有天井,占地面积329平方米。为公用性建筑。硬山顶,马头墙。第二进大厅,面阔三间,通面阔10.05米。明间两缝五架抬梁前双步。天井有条石及鹅卵石砌筑,砖石墙,鼓形石柱础和六面形木柱础。整座建筑雕刻简单。大门前有张瑞荣敬立“孝廉方正”方形石旗杆墩一对,上有“皇清宣统三年”年号。

张瑞荣,字玉叔,世居岭里。宣统辛亥以孝廉方正应北京保和殿殿试分选六部主事赠五品诰授奉政大夫。

35—鸣凤堂[齐溪镇余家村·清代·第四批县文物保护单位] 座西朝东,依次为戏台、大厅、后堂。第一进戏台藻井上有壁画,并有“乐韶舞”、“歌应南风”匾,整体结构完整。第二进面阔五间,通面阔10.75米。梢间山墙上有人物故事壁画。

36—攸叙堂[塘坞乡矿山村·清代·第四批县文物保护单位] 座西南朝东北。共有三进,进与进间有天井平面呈凸字形,占地面积约724平方米。为公用性建筑。第一进戏台,有楼。通面阔20.5米。第二进大厅,面阔三间,通面阔14米。明间两缝五架抬梁前卷棚。天井四周檐柱上都有牛腿,天井全部用青石板铺砌。整座建筑用砖错缝砌墙。青石条门框,砖叠檐门罩,门楣上墨书“勋贤世家”四个大字。

37—移睦堂[何田乡田畈村·清代·第四批县文物保护单位] 汪氏祠堂,位于何田乡田畈村·清代·第四批县文物保护单位。座西朝东,该建筑中轴线上依次为戏台、正厅、后厅三进,进与进间有天井。占地600多平方米。第一进戏台70年代重修,一、二进间两边回廊有楼且木雕刻精美,惜有损毁,第三进天花上设圆藻井三个。

38—钟楼[马金镇霞山二村内·民国·第二批县文物保护单位]明弘治年间始建,咸丰丁巳年(1857)毁,后几经修建。现建筑为民国年间重建,座南朝北,四方形三层木结构,面积108平方米。面阔、通进深各三间,通面阔、通进深均为10.4米。重檐歇山顶,内有天花,梁架不详,共用柱16根,天花上挂明万历铭文大钟一口。东、西山墙各嵌民国碑刻1通。

39—启敬堂[塘坞乡西庄村内·民国·第四批县文物保护单位] 座西朝东。共有四进,分别是前厅、后厅、堂、楼。面阔都为三间,通面阔11.2米,占地面积约387平方米。硬山顶,有屋面板和搏风板。整座建筑雕刻精细,纹饰有婴戏、花鸟、狮子戏球、人物故事等。墙用青石块和黄泥砌筑,三合土地面。

40—六合同春[林山乡田后村·民国·第四批县文物保护单位]由六姓氏合资建造之祠堂。共有两进,中有天井,总面积256平方米。第一进戏台,明间采用减柱方法,面阔五间,通面阔13米,明、次间作戏台,前檐柱被减。第二进地面高 一进0.35米,面阔三间,明间两缝七架抬梁带前后廊,次间七架穿斗式。前檐柱横断面为梅花形,整座建筑河卵石砌墙,石灰粉刷。三合土地面。

41—石像牲[城关镇高坑坞村石井东100米·宋代·第三批县文物保护单位]原墓地面积约315平方米,1958年前后被毁。现墓穴前尚存石翁仲2尊,高2.6米;石马、石羊、石狮各2尊,有轻微残损。据民国三十八年《开化县志稿》载:为宋吾满前之石人石马。吾满:宋三衢太守吾谓之次子。

42—狮山摩崖石刻[池淮镇芹源村狮山·宋—明代·第三批县文物保护单位]该石刻座东朝西,有字迹5处。其中“崇岗”两字最大,楷书阴刻,字径高0.6米,宽0.5米。竖刻落款年代:绍定壬辰年(1231),作者不详;另一处竖刻两行“福建按察副使方豪至嘉靖八年(1529)仲冬”,字径高0.16米,宽0.15米。其余作者、年代均不详。

43—十八洞摩崖石刻[菖蒲乡宋村十八洞内·明代·第一批县文物保护单位]据光绪《开化县志》载:“明正德丙子(1516)九月进士方豪告别先陇因游此,题名于石。”整幅石刻楷书阴刻,字径高约1米,宽0.7米,每字约为0.1米见方。现保存完好。方豪(1482—1528),字思道,号棠陵,棠陵村(今金村乡金路)人,官至福建提刑按察副使。

44—中共浙皖特委旧址[何田乡柴家村·1936年·第四批省文物保护单位]1936年8月13日,“中共开(化)婺(源)休(宁)中心县委”改为“中共浙皖特委”,机关所在地设在何田乡柴家村福岭山。旧址为二层砖木结构,座西朝东,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建筑面积约180平方米,阴阳合瓦,硬山顶,马头墙。大门左侧门框上留有当年红军标语的落款“红军政宣”墨迹。

45—中共开婺休中心县委旧址[长虹乡库坑村·1935年·第一批县文物保护单位] 1935年中旬成立“中共开婺休中心县委”,机关所在地设在库坑。后经县党史办多次考证确认,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共闽浙赣省委”秘密机关曾在这里建立,时间1935年7月初至12月,历时半年。后转移到江西婺源县鄣公山。旧址为二层土木结构建筑,建筑座北朝南,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建筑面积约120平方米。悬山顶,黄泥墙。

46—烈士纪念碑[何田乡中学内·1967年·第一批县文物保护单位]1967年8月间,何田乡政府和当地群众为纪念二战时期牺牲的七位红军战士而建。墓与碑用砖砌筑,外粉刷。碑身呈品字形,正中隶书“革命烈士永垂不朽”阳文,两边各有“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诗句。

47—烈士墓[霞山乡政府大院边·1951年·第二批县文物保护单位]该烈士墓座南朝北,位于205国道边的霞山乡政府大院边的茶山间,由四座小墓呈一字形排列,用青石板、石条、鹅卵石砌筑。总阔5.65米,高3.30米。墓中分别葬着1949年—1951年间为革命光荣牺牲的10位烈士。墓碑分别由开化县人民政府、马金区公所敬立。

48—抗敌阵亡将士纪念碑[华埠镇孔埠大桥南山坡上·1938年·第三批县文物保护单位]为纪念“七·七”事变,1938年立“抗敌阵亡将士纪念碑”并建“七七 ”。碑青石质,高1.75米,宽0.9米,厚0.055米,碑阴刻捐款人姓名及捐款数额。亭曾毁,1985年重建。该碑重新立于亭中。保存完好。

49—犀牛化石遗址[塘坞乡洪村西500米山洞内·更新世·第一批县文物保护单位]洞深约5米,宽2米,高2米。1982年在该洞内发现犀牛牙齿、上下颌骨、腿骨等部位的化石。经鉴定,距今至少一万年。化石现存浙江省自然博物馆

50—西岩洞(崇文书院旧址)[大溪边乡阳坑口村后山·南宋—清·第一批县文物保护单位] 据光绪《开化县志》载:“西岩……少监程俱常隐此。同治间创建崇文书院于岩前。”

程俱,字致道(1077—1144),南宋进士,北源村(今长虹乡)人。著有《麟台故事》、《北山小集》等,均入《四库全书》。现崇文书院只剩残垣断壁。洞内留有石墩石桌,石桌上刻有大清光绪年号。

51—新四军整编旧址[华埠镇工商弄、城关镇政义坊弄·1938年·第五批县文物保护单位]1938年2月中旬至4月上旬,新四军第一、二、三支队共七千余人,先后集中在开化县城和华埠镇进行整编。整编期间在华埠镇的后街、武官衙门口、华阳小学等一些显眼地段,书写了:“团结一致共同抗日!”、“抗日高于一切,一切服从抗日!”、“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大字标语口号。根据实地调查,当年陈毅在华埠的住处(现华埠镇工商弄24号房子)尚存,墙外标语隐约可见。该建筑为清代三进徽式砖木结构楼房,有后花园。清砖黑瓦,有马头墙。总面积1081平方米,现分别为工商弄16、17、18、19、20、24号,现有四户人家居住。城关镇政义坊弄21号面积240平方米,其中公用面积146.23平方米,私房1户面积80平方米。

52—登云桥[大溪边乡阳坑村·1923年·第五批县文物保护单位]纵联砌置单孔石拱桥,东西走向。桥长10.1米,宽5.5米,高4.55米,拱跨9.7米,。桥拱用方正粗石条砌成,桥面用石板铺砌,东端有引桥,有10多级石级,桥西头一廊房墙上有“德业流芳”碑记,时“中华民国二十一年”。桥拱顶端北侧嵌“登云桥为木结构建筑。”石匾一块。桥上有廊,阴阳合瓦,五架抬梁左右单步,脊檩上书“中华民国拾贰年岁次造”等字样。

53—华德堂[马金镇石柱村·清·第五批县文物保护单位]胡氏祠堂。共有二进,中有天井,占地面积约312平方米。第一进有戏台,牛腿、雀替有各类彩绘。天井构筑较精细。大门门罩用砖叠檐翘角,下有砖雕,门框砖砌,河卵石砌马头墙。

54—翕和堂[马金镇杨和村·清·第五批县文物保护单位]张氏祠堂。共有二进,中有天井,占地面积约345平方米。两进面阔都为五间。大门门罩用砖叠檐翘角,下有砖雕,门框砖砌。硬山顶,阴阳合瓦,有勾头滴水。据传从马金九里坑迁居于此,为五兄弟之一,建祠堂名“翕和堂”,义为和谐、和睦。

55—敦睦堂[马金镇举林村·清·第五批县文物保护单位]郑氏祠堂。共有三进,进与进之间有天井,占地面积约348平方米。第一进面阔三间,有梅花和圆形柱。第二进面阔三间,屋面阴阳合瓦有屋面板。第三进有楼。

56—光启堂[马金镇排田村·清· 五批县文物保护单位]郑氏祠堂。共有三进,进与进之间有天井,占地面积约420平方米。为砖、石、木结构建筑。第一进戏台,歇山顶,牛腿雕刻精美。一、二进中天井两边有走廊相连。大门门罩用砖叠檐砌筑,两边各有一券顶小门。

57—裕昆堂 [马金镇岩潭村·清·第五批县文物保护单位]余氏祠堂。座东北朝西南,共有三进,各进间有天井,天井两边有走廊相连,占地面积约480平方米。第一进戏台,两边有楼。第二进大厅,明间五架前卷棚后单步梁。第三进有楼。整体建筑雕刻简单,鹅卵石砌墙为主。

58—孝思堂[塘坞乡洪村·民国·第五批县文物保护单位]汪氏祠堂。座东北朝西南,共有三进,各进间有天井,天井两边有走廊相连,大门前有廊,占地面积约607平方米。第一进戏台。第二进大厅,明间五架前卷棚后单步梁。第三进有楼。整体为砖木石结构建筑。

59—凤山堂[塘坞乡朱坞村·民国·第五批县文物保护单位]张氏祠堂。共有三进,各进间有天井,天井两边有走廊相连,占地面积约390平方米。第一进戏台。第二进大厅前卷棚额枋上雕刻龙凤,非常精美。第三进有楼,高出二进0.7米。中天井两边有走廊相连。大门上砖雕内容丰富,形象生动。

60—三治堂[音坑乡青山头村·清·第五批县文物保护单位]郑氏祠堂。座北朝南,四柱三间五楼牌坊式门楼,门面砖雕精美且保存完整,青石条门框。共有三进,各进间有天井,天井两边有走廊相连。占地面积平方米。第一进戏台。第二进大厅明间五架前双步后单步梁。1998年重修。据《郑氏宗谱》记载,该村郑氏唐武德年间由安徽歙县迁来,始迁祖为太常寺少卿郑元畴。

61—文昌阁[苏庄镇苏庄村·民国·第五批县文物保护单位]共一进,占地面积约72平方米。为砖木结构楼阁建筑。重檐歇山顶,阴阳合瓦有屋面板和搏风板。面阔、进深各三间,共用柱18根,牛腿、雀替有雕刻。

62—敦怡堂[村头镇小溪边村·清·第五批县文物保护单位]座北朝南,共有三进,各进间有天井,天井两边有走廊相连,占地面积约469平方米。第一进戏台。第二进大厅前金柱枋上雕刻八宝图案非常精美。第三进有楼。大门框用青石条构筑,有砖雕内容丰富,形象生动,其中有“萝蔓世家”四个大字,但破坏严重。

63—林氏节孝坊[桐村镇王畈村·清·第五批县文物保护单位]座东朝西,四柱五楼砖牌坊,明间阔2.38米,次间阔1.53米。整座牌坊用砖砌筑,唯最高楼上嵌“圣旨”石匾,明间门楣上嵌“旌表已故儒士苏必亮之妻林氏节孝坊”石匾,石匾右边书:“大清道光乙酉”、左边书:“继男正元建”。

64—詹氏祠堂[林山乡舜山村·清·第五批县文物保护单位]共有三进,一、二进间有天井,天井两边有走廊相连,廊有楼,占地面积约576平方米。第一进戏台。第二进大厅牛腿、平盘斗、雀替雕刻非常精美。第三进后重建。大门为四柱五楼翘角门楼,左右各有一小券门。

65—永祚堂[塘坞乡洪田村·清·第五批县文物保护单位]朱氏祠堂。共有三进,一、二进间有天井。占地面积约360平方米。第一进戏台,歇山顶,单檐翘角。第二进木构件雕刻非常精美。

66—庆善堂[塘坞乡洪田 村·清·第五批县文物保护单位]张氏祠堂。共有三进,依次为前厅、后厅、后堂,木构件雕刻简单。各进间有天井。占地面积约335平方米。第三进有楼。

67—集贤祠[长虹乡霞坞村·清·第五批县文物保护单位]共有三进,依次为戏台、厅、后堂,占地面积约340平方米。四柱三间五楼牌坊式门楼,第一进戏台,一、二进间天井两边厢房有楼。

衢州极具代表性的历史人物有哪些?

衢州极具代表性九大人物你知道是哪些人吗?

衢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考古资料表明,远在五、六万年前,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丛林密布,是一个鸟语花香、马嘶鹿鸣、猿啼虎啸、野牛成群、野猪结队的原始天地。当然,在这里,也诞生了许多名人

吾衍

手迹世以为宝

吾衍(1268-1311)字子行,亦名吾丘衍。清初避孔丘讳,改丘为邱,自号竹庐、竹素,别署贞白居士,世称贞白先生。开化县华埠镇孔埠人。据《开阳吾氏宗谱》记载,吾祖渭公,初为曹彬参军,平南唐有功,进衔“都督”,实授三衢太守,次子满居开化石井,族大蕃衍,科第文物,复见辉映,遂称“两浙名家”。

程宿

祖孙四代连中进士

程宿(公元971-1000年),字萃十,开化北源(今长虹乡北源村)人。宋太宗端拱元年(988年)戊子科,年仅18岁的程宿状元及第,成为中国科举史上最年轻的状元之一。程氏祖祖辈辈凭借原来耕读世家的底子,一边勤于劳作,一边教育子孙,经过一代又一代的努力,终于应验了先祖程青100年前的预言。

余端礼

谋敌决胜之道,有声有实

余端礼(1135年—1201年),字处恭,衢州龙游(今浙江衢县东北)人。高宗绍兴二十七年(1157)进士。历知湖州乌程县,孝宗召为监察御史,迁大理少卿、太常少卿,进吏部侍郎,出知太平州,奉祠。光宗绍熙四年(1193),召拜吏部尚书,擢同知枢密院事(《宋史》卷二一三《宰辅表》四)。与赵汝愚共赞宁宗即位,进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

夏原吉

为资政大夫

夏原吉(1366—1430)字维?矗?婕?憬????筢憬?鞯滦恕O脑???槲洹⒔ㄎ摹⒂览帧⒑槲酢⑿?挛宄???鞔?拔宄??稀薄O脑???位Р可惺椤⑻?由俦!⑻?由俑档戎匾?僦啊C餍?挛迥瓴∈藕螅?餍?诖退??疤?Α保?帧爸揖浮薄:笕嗽尴脑??牵骸耙簧?宀偃绫???蚴览?谒撇运伞!?/p

方豪

有神童之称

方豪,字思道,号棠陵,开化县金村乡金路人。自幼豪迈卓异,四岁即能联句,且对答如流。年十六从名儒文山先生吾?垩В?游?觳拧U?如其好友吾谨在《方??山像赞并予》中所写:“思道抱奇气,疏节侃侃多正议,听者辄毛骨悚然。志欲效古丈夫,树声业于宇宙,而才且是为之用。弱冠为文,辞捷若宿构,或仓促索其数千言,咸立应之,不加点缀而华彩烂然。”

吾??/p

双亲已老,需择俸供养

吾?郏?志岸耍?徘罄郑?鸷盼纳剑?枪劂肷酱迦恕F涓溉纬ぬ菇腾褪保??垤堆Ч?N?塾子幸熘剩?粑蚬?人,八岁能赋诗,达官学者以成人礼之。初学左氏春秋,求学勤奋。稍长,从外舅方泌学易经,并对易经颇为钻研。时兰溪人,南京礼部尚书枫山先生章懋来访,谈论经义,吾?鄱源鹑缌鳌U马?破湓煲杵纳睿?矫诙运??瞧髦兀???门渌??蕖?/p

方元启

顺治年间高中举人

方元启(1615-1678),字运开,号竹友,开化县黄谷乡方田人。自小聪颖过人,且勤奋苦读。其父方一秦,字思大,为明末开化邑庠生。虽家道中落,为培养儿子,不遗余力,不惜重金送元启赴杭州求学 元启深知老父寄希望于己,至杭城后,日夜苦读,竟一年之久,未上枕席。待一秦赴杭探望儿子,方知此情,心疼不已。

刘正夫

平生不求虚名

刘正夫(1062—1117年)字德初,衢州西安人。北宋大臣,书法家。元丰八年,进士,官至中书舍人、礼部侍郎、工部尚书。宋徽宗政和六年,特进少宰,封康国公,追谥文宪,赠太保,再赠太傅。与时人范致虚、吴材,江屿号称“四俊”。元丰八年(1085)进士,官至礼部侍郎、工部尚书。政和六年(1116年),特进少宰,封康国公,追谥文宪。喜书学,多作行法。

吾绅

礼部右侍郎

吾绅(1381-1441),字叔缙,号纳斋。自小聪颖,经书过目不忘。明·建文四年(1402),考中举人,永乐二年(1404),进士及第。是岁,廷策进士四百七十人,被选优秀者二十九人为翰林庶吉士,读书文渊阁,唯绅年龄最小,且质伟才硕,博览群书,为文立论鲜明,言辞激励,滔滔然无所凝滞,深博皇帝朱棣的称赞。

作者:水瓶blank998

Hash:dbc33c296c023477ee147102e16191984c5fe3ff

声明:此文由 佚名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