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孜勒

克孜勒

克孜勒是俄罗斯图瓦共和国的首府,位于大小叶尼塞河汇合处,南部与蒙古接壤,主要的人口都是来自蒙古。早于公元12世纪,克孜勒已经是柯尔克孜族人和蒙古人集居的地方,更是昔日蒙古帝国的重要城市之一,建于1914年,1926年改名,城名意为“红色”。

从地理上来看,图瓦曾被认为是亚洲的地理中心,在乌卢格赫姆河岸边,蓝天白云下至今仍高耸着“亚洲中心”纪念碑,很多人曾经造访此地并与纪念碑合影留念。该市的文化和政治建筑包括图瓦国会大厦、国家剧院、呼麦国际科学中心等,其中呼麦国际科学中心致力于研究和学习喉音唱法(呼麦)。该市的必游之地为国家博物馆,收藏和展出填充动物标本、二战相关物品、矿物、佛教艺术品等。

Kyzyl

必去理由:俄罗斯图瓦共和国的首府

景点所在大洲: 欧洲【Europe】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俄罗斯[Russia]

景点所在省、州:图瓦共和国 [Tyva Republic]

景点所在城市:克孜勒 [Kyzyl]

新疆旅游攻略(68)-新疆旅游景区景点-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新疆旅游攻略(68)-新疆旅游景区景点-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一、阿克陶县

1、奥依塔克风景区(4A)

"奥依塔克"是古突厥语,意思是"群山之中的一片洼地"。奥依塔克风景区将雪山、冰川瀑布、河流、雪崩、草地揉为一体,加上山坡上成群的牛羊和柯尔克孜牧民的圆形毡房,使这块伟大圣洁的处女地充满了自然美,没有一丝半缕的人工雕琢。这也难怪有那么多国内外游客慕名而至,以览其容色,观其纯真。中国唯一一处夏季可以看到雪崩地方。

2、新疆著名冰川阿克陶奥依塔克冰川

奥依塔克风景区是以雪山、冰川、瀑布、森林草原为景观特色,其景色纯净、风光旖旎、集自然、人文、历史、生态于一体,被国外地质专家誉为“西域第一自然生态景区”。中国新疆唯一夏季可以看到雪崩地方。景区内阿依拉尼什雪山海拔6684米,阿依拉尼什雪山分布着目前世界上最为壮观罕见的低纬度现代冰川和众多冰川,其阿依拉尼什雪山下克拉孜冰川是我国境内低纬度冰川,海拔2804米,冰川面积224.8平方公里。

3、慕士塔格峰7509米。当地人又称之为“慕士塔格阿塔”,在维吾尔语中“慕士塔格”意为“冰山”,“阿塔”意为“父亲”,故“慕士塔格”也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冰山之父”。它与西昆仑山脉最高峰公格尔峰(海拔7719米)、第二高峰公格尔九别峰(海拔7595米)三足鼎立,雄踞于昆仑山西段,并称为“昆仑三雄”。

4、公格尔峰海拔7649米,是世界著名高峰之一。山峰呈金字塔形,几乎全由岩石和冰雪构成。公格尔在柯尔克孜语中意为“褐色的山”,据说,征服公格尔之难不亚于珠穆朗玛。直到1981年,英国登山队从南坡首次登上峰顶。其北峰尤为险要,迄今尚无一人从北坡到达过峰顶。

5、公格尔九别峰,属于昆仑山脉,海拔7530米,位于中国新疆阿克陶县,是西昆仑山脉第二高峰。由于山顶终年积雪,犹如牧民头上所戴的帽子,所以当地牧民就称它为“公格尔九别”,意思是“白色的帽子”;因它高度略逊于公格尔峰,也有人称它为“小公格尔”,但它的山势地形却丝毫不逊于公格尔山。

6、喀拉库勒湖是高原湖泊,与布伦库勒湖同处阿克陶县帕米尔高原上布伦口乡的慕士塔格、公格尔冰峰脚下,两者相距直线仅十来公里,然而两湖的景色却大相径庭。“喀拉库勒”(柯尔克孜语意为黑湖)。

7、盖孜驿站遗址

8、阿克陶古城

是为汉代古城,位于今阿克陶县旧城。又称阿合图古城,当地群众习惯称“阿克巴夏汗城”。“阿克巴夏汗”,又名“汗西尔达克”,为明末清初天山吉利吉思克普恰克部首领。

二、阿图什

1、阿图什天门景区(3A,新疆著名大峡谷阿图什天门山大峡谷)

阿图什天门又叫希普顿石拱门(老外发现用他名字命名的),阿图什天门位于天山和昆仑的交界处,在阿图什乡西天山南脉的达尔它山上,具体位置在马尔巴沟的尽头。它被美国地理杂志定为最值得探险的20个景区之一,也被我国列为25条经典的攀岩路线之一。这座“天门”耸立在帕米尔高原上,呈“∩”字型,宽约100米,500余米高,厚度无法丈量,如一座天门屹立在旷野中,“欲与天公试比高”,虽在蓝天之下,大多时又在云雾之中,形成一道天然的自然景观,鬼斧神工,天造地设。天门右壁上有像蜂巢的石穴,在它跟前讲话能听到回音。左壁表面像一张千奇百怪的壁画。天门竖立在天山与昆仑山的交界之处,背靠昆仑山,面向天山而开。

2、艾比甫艾洁木麻扎(新疆国保古墓遗址)

“艾比甫”是波斯语“朋友”的意思;“艾洁木”是清代伊朗的名字,“艾比甫·艾洁木”即为“伊朗的朋友”。

3、汉疏勒国―宋喀拉汗王朝王廷遗址

遗址位于阿图什市阿扎克乡库木沙克村,距市区10公里,是公元2-3世纪我国汉代疏勒国的古遗址和10-13世纪宋代喀拉汗王朝王廷遗址。这里傲然屹立的汉代古塔烽火台;已经倾圮的宋代喀拉汗王朝王廷的断壁残垣;元代蒙古人的寺庙佛塔残迹;依稀可辨的清代碉堡和哨所遗址,漫步在这块神秘的土地上,如同走进了我国西间历史博物馆,将为游人留下许多的感慨和遐想。

4、新疆三仙洞(当地人称为脱库孜吾吉拉佛窟)

位于阿图什市西20多公里的阿图什乡塔库提村恰克玛克河岸边的悬崖峭壁上,三洞并排,离地面大约有20多米高。每个洞穿高2米多,宽1米多,洞口均呈长方形,宛如门框。洞内均分前、后两室,前室长宽约4米,高约2.5米,后室较小,约为前室的一半。据初步考证,此洞窟很可能是自汉代佛教传入我国后,我国最西部保留下来的最早一个个佛教洞窟艺术遗迹,距今至少有1800年左右的历史。

5、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博物馆,内设柯尔克孜民俗展馆一个,面积为300余平方米,现有馆藏文物2970件(套),其中珍贵文物300余件,包括国家一级文物3件、二级文物5件、三级文物10件;柯尔克孜各类民俗物品1000余件。

民俗风情展分为柯尔克孜英雄史诗《玛纳斯》、柯尔克孜民族服饰、民族手工艺刺绣、生产生活区、民族乐器等展区。其中最为人所惊叹的是长达23万余行的长篇叙事诗《玛纳斯》,为我国民间三大史诗之一,2009年联合国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乌恰县

1、吐尔尕特陆运(公路)(新疆对外开放口岸)

位于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孜自治州乌恰县境内,是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通商的口岸,也是通往中亚、南亚、西亚、欧洲各国的重要门户。

2、伊尔克什坦陆运(公路)(新疆对外开放口岸)

是祖国最西端的一条重要国际通道。伊尔克什坦口岸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通道驿站,历史上曾有过一段商旅不断的繁荣时期。解放前和解放后的五十年代,这里是中苏(俄)两国边民贸易的通道。五十年代初期,两国邮件在这一口岸互换,后改吐尔尕特口岸换件,后因中俄关系恶化,该口岸被迫关闭。

3、斯姆哈纳边防哨所(新疆边境哨所)

斯姆哈纳是我国最西部的边陲小镇,这是中国最后告别阳光的地方。在这里,村庄和哨所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地处中吉两国边界附近的斯姆哈纳村,是一个典型的以放牧为生的柯尔克孜族村庄,而斯姆哈纳边防连则是祖国版图最西端的边防哨所,肩负镇守我国西大门的重任,素有“西陲第一哨”之美称。

4、西极边防哨所(新疆边境哨所)

5、西极-斯姆哈纳村

坐落于乌恰县吉根乡的斯姆哈纳村,是我国国土上最晚迎来日出也是最晚送走落日的地方。

6、天山昆仑山交汇地貌

天山、昆仑山山脉在帕米尔高原上交汇,此交汇处地理特征明显。天山山脉在此处呈驼色,东西走向,分隔准噶尔、塔里木两大盆地,是亚洲高大山系之一,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昆仑山山脉在此处呈黛色,西起帕米尔高原,平均海拔5500米以上。在这里,可以眼望两山,脚踏两地的欣赏世界级山系独特风貌,感受“万山博物园”,体验轰轰烈烈的造山运动,属世界级自然奇观。

四、阿合奇县

1、猎鹰之乡

阿合奇苏木塔石乡是中国文化部命名的“猎鹰之乡”, 柯尔克孜族人驯养猎鹰有着很悠久的历史。

2、木孜力克岩画

木孜力克岩画位于县城东南20公里处的木孜力克沟,岩画刻在表层为白色石英石的平整岩面上,岩画面积3.16平方米。画中有15人。其中有成人、有小孩,有男人、有女人。画中更有毡房、畜群。整幅岩画表现的是古代游牧民族的生活场面。

3、新疆阿合奇托什干河国家湿地公园

4、巴勒根迪古炮台

5、别迭里布拉力烽火台

6、乌赤古城遗址

克孜勒苏:富民之路越走越宽

富民之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结合当地实际,深入实施“九项惠民工程”,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0%以上用于保障改善民生,推进了脱贫攻坚工作的顺利进行,促进了扶贫政策的全面落实;当前,克州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居民保障水平明显提高,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富民之路越走越宽。

2014年至2018年,全州累计脱贫19.89万人,107个贫困村退出,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64.84%下降至2018年的11.77%,脱贫任务已完成78%。2018年,克州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8585元,同比增长8%;农牧民人均纯收入8162元,同比增长12.2%。

游客在乌恰县吐尔尕特口岸跨境商品体验店选购商品(8月7日摄)。

乌恰县驼峰绒毛有限公司员工在整理驼绒服饰(8月5日摄)。

果树变身摇钱树

8月,阿图什市无花果种植户迎来了丰收的喜悦。

8月8日,天刚蒙蒙亮,阿图什市松他克乡阿孜汗村村民阿力木江·塔力莆就走进自家的无花果园开始采摘新鲜的无花果。

“新鲜的无花果就是长在树上的‘糖包子’,不好保存,一定要多用几片叶子把它包起来,这样才不容易烂。现在市场价格好,一个就能卖5元钱。”阿力木江一边采摘无花果,一边给记者介绍无花果的市场行情。

阿力木江摘完树上已成熟的无花果后,又赶到位于阿图什市中心的无花果交易市场开始了一天的销售生意。

阿力木江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多年来,一家人一直依靠无花果种植、销售维持生计。

为了帮助村民依托无花果产业实现增收,去年,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在无花果提质增效上做起了文章。冬闲时间,他们组织村民开展无花果栽培技术、田间管理等方面的培训;无花果管理期,现场指导村民科学栽植、修剪、除草和灌溉。

这两年,阿孜汗村还通过协调江苏援疆资金发放无花果种植补贴,打造无花果交易市场等方式,鼓励种植户扩大种植面积、提升种植品质。同时,工作队依托“阿孜汗无花果园”“阿孜汗无花果交易市场”品牌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着力打造集鲜果、果干、果酱销售和旅游产业发展于一体的产业模式,助力脱贫攻坚。

村民吐尔逊·居马通过发展无花果果酱加工,探索出了一条致富路。记者在吐尔逊经营的甜嘴蜜舌果业专业合作社看到,一瓶瓶已包装好的无花果酱正等待出库。

“现在合作社解决了七八个村民的就业,每年加工鲜果30吨,纯收入在10万元左右。”吐尔逊说。

阿孜汗村通过一产、二产、三产融合发展,实现了全村无花果品质提升、面积扩大、农民增收,也实现了销售渠道的多元化、多样化,为 造阿孜汗无花果品牌、增强村民脱贫致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除无花果外,近两年,克州林业草原局狠抓林果业提质增效和“百千万培训计划”工程,林果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新增林果面积1.83万亩,改造低产低效林果园2.42万亩,各类果品产值3.6亿元。

今年,克州林业和草原局对37.41万亩林果进行提质增效。今年,销售鲜杏已达764.676吨,其中,赛买提杏最高批发价18元/公斤,巴仁杏最高批发价80元/公斤。果树已成为村民的摇钱树。

上图:演员们在阿合奇县苏木塔什奎克托海湿地为游客表演节目(6月24日摄)。

下图:克州图书馆新馆面积6240平方米,现有藏书18万册(8月4日摄)。

产业铺就致富路

8月7日,在阿图什工业园区克州锦盛服饰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各生产流程的工人认真地操作着各自手中的机器,剪裁、缝制、修边……每一个环节都分工明确。

“我们工厂主要以生产裤子为主,目前,年生产力为200万条。现在,我们已将目光放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下一步,将重点开拓巴基斯坦市场,届时,我们将继续扩大生产线,让更多本地富余劳动力实现就业。”该公司董事长康云说。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党的十八大以来,克州坚持稳定第一、就业优先,始终把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把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推进。

特别是今年以来,长期处于经济洼地、就业扶持工作难度较大的克州,就业呈现出积极态势。上半年,克州城镇新增就业5460人,2个深度贫困县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劳动力有组织转移就业4345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15.8%。

乌恰县康苏镇佳苑小区居民孜比古力拉·艾斯图拉就是通过就业实现脱贫致富的一个缩影。

2013年以前,孜比古力拉没有固定工作,成为社区的贫困户。2013年,新疆乌恰县驼峰绒毛有限责任公司招聘员工,孜比古力拉报名应聘,让她没想到的是,到公司上班后,不仅一家人实现了脱贫,她也开拓了眼界,增长了见识。

“公司不仅派我去内地学习了新的驼绒加工技术,还定期给我增加工资,现在每月工资已经从最初的2000元增加到5000多元了。”孜比古力拉说。

在克州,产业促就业已成为带动各族群众增收致富的最有效途径。2014年至2018年,克州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06万人,技能培训15.1万人,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59.08万人次。

2018年,克州坚持就业创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大力发展以服装服饰业、特色民族餐饮业、民俗旅游业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引导劳动密集型企业在人口密集和交通便利的深度贫困乡村创办村办工厂,不断拓宽就业渠道和就业空间,为重点就业群体提供了更多就业岗位。实现职业技能培训2.85万人,城镇新增就 9260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11.96万人次(其中深度贫困地区实现贫困家庭劳动力转移就业5515人次),创收10亿余元。今年上半年,克州稳定就业人数达4898人,占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的89.7%。同时,城镇新增就业中,企业就业人数持续增长,第三产业吸纳就业容量进一步扩大,成为吸纳就业的主力,旅游产业通过“七个一批”渠道新增就业496人。

乌恰县吐尔尕特口岸新联检大厅外景(8月7日摄)。

旅游带来好“钱景”

8月的克州冰川公园风景迷人,气候凉爽,成为游客休闲观光的好去处。

8月10日,山东游客田夏斐与家人一起专程从山东来到克州冰川公园旅游,当看到触手可及的雪山时,激动万分。

“我在旅游攻略上看到这个景区评价很高,慕名而来,真是不虚此行。”她兴奋地说,“回到山东后,我一定要把这里推荐给更多的亲朋好友,让他们进一步了解新疆。”

2018年,克州旅游接待总人数达240.66万人次、旅游总花费达9.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1.44%、93.68%。今年上半年,克州旅游接待总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分别同比增长94.57%和164.05%,旅游业正在成为支撑克州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助推农牧民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

随着游客的增多,当地的农(牧)家乐也火了。

阿克陶县奥依塔克镇皮拉勒村村民玉苏甫江·艾沙依托克州冰川公园优势,买了1座毡房,在公园门外经营起牧家乐,仅半年,就挣了1万元。不仅让一家人实现脱贫,还成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

今年,玉苏甫江将毡房数量增加到5座,每逢周末、节假日,可接待游客200人左右。

“现在生意越来越好,游客越来越多,我忙不过来,聘请了5个村民帮忙,今年纯收入可以达到3万多元。明年我要扩大规模,争取让收入翻一番。”玉苏甫江信心满满地说。

为进一步推进全域旅游工作,克州加快4个重点精品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8152万元用于13个旅游扶贫项目建设,进一步解决了当地旅游业在“吃住行游购娱”方面存在的短板。以景区带村、景点带户、旅游投资开发公司+合作社、能人+农户等旅游扶贫措施的实施,进一步提高贫困农牧民参与旅游服务的能力,带动当地贫困群众走上脱贫致富路。

目前,克州已建成民宿55家,客房112间,床位228张。在今年昆仑大峡谷杏花旅游文化节期间,农(牧)家乐及民宿共接待游客6400多人,实现旅游收入247.8万元,大大提高了当地农牧民的经济收入。

克州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局长王宏说,下一步,克州将牢牢抓住用好社会大局持续稳定释放的红利,大力实施旅游兴州战略,进一步做大做强旅游业,努力将旅游业真正培育成支撑克州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助推农牧民群众脱贫增收的主导产业。

END

来 :新疆日报

全媒体记者:于泳 何玲 任华

摄影:记者约提克尔·尼加提

编辑: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