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新四军驻沪办事处

八路军、新四军驻沪办事处

延安中路504弄21号(原福煦路多福里),1937年8月至11月,是八路军驻沪办事处所在地。这是一幢坐北朝南两层楼的老式石库门房屋,底楼东厢房是会客室,二楼东厢房是卧室,后楼是报务员、译电员宿舍,楼梯拐角处的墙上挂着一架电话机。1960年前后,旧址先后经孟进、刘少文、张纪恩、李克农等回忆或踏勘,并访问附近居民而确认。1962年9月7日,该址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现为民宅。

深入开展-工作团结各界爱国人士

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后,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局面形成,根据国共两党协议,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8月,八路军驻沪办事处(简称“八办”)成立,负责人先后为李克农、潘汉年,由周恩来直接领导。11月,上海沦陷后,八办迁至萨坡赛路(今淡水路)274号,转入地下,由刘少文负责,1939年底被撤销。作为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的公开活动机构,八办有力地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展和壮大。

八办与宋庆龄、沈钧儒、邹韬奋、郭沫若等著名人士密切联系,上海沦陷后,安排这些著名人士撤退;与社会其他各界爱国进步人士、抗日救亡组织领袖广泛接触;以星期聚餐会的形式,向工商实业界等各界上层人士通报共产党的政策和八路军、新四军战绩,增进彼此间的了解,使上海成为全国抗日救亡重要阵地。

积极宣传抗日形势组织各类支援活动

八办重视宣传工作,出版了《内地通讯》《民族公论》《文献》等刊物,宣传抗日形势,推动各界人士参加抗日斗争;促使国民党同意共同出资创办以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名义发行的《救亡日报》,推荐郭沫若担任社长,使其在抗战时期发挥重要作用;协助中共江苏省委出版《译报》(后更名为《每日译报》),使其成为抗日的战斗号角。

八办还积极输送干部、捐募财物,组织各类支援抗日活动。曾派何克希到江阴梅史迪部队开展工作,梅史迪部队后来发展成为江南抗日义勇军。1937年10月,致函上海市各界抗敌后援会要求支援防毒面具,该会同意支援1000个从荷兰进口的防毒面具;1938年下半年,以各界救亡协会等名义,开展“节约献金”“劝募寒衣”和“节约救难”运动;1939年发动义卖义演,从财力、物力上支援新四军。

出色完成情报工作做好各项营救谈判

从公开到秘密,八办建立的电台始终同延安中共中央保持空中联系,及时向中央汇报上海斗争情况,为中央决策提供可靠依据,接收中央对上海工作重要指示,对上海及整个沦陷区的工作起重大作用。八办还在营救被捕同志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就释放政治犯多次与国民党谈判。共产党的许多干部出狱后第一件事就是到八办报到,通过安排,重新走上革命工作岗位。

多福里21号八路军驻沪办事处旧址是在民国26年3月李克农到上海时租借的。当时在这里秘密成立了红军驻沪办事处,对外称“李公馆”。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前后,中共中央决定,由李克农、潘汉年和刘少文等在原红军驻沪办事处和中共上海办事处的基础上筹备八路军驻沪办事处。八一三事变后,李克农赴南京建立八路军办事处。多福里21号即成为八路军驻沪办事处机关,公开活动。楼下为会客室;楼上先是李克农、赵瑞夫妇的卧室,后为刘少文卧室;后楼是报务、译电员朱志良的宿舍。各房间布置成家庭的形式。

1960年前后,旧址先后经孟进、刘少文、张纪恩、李克农等回忆或踏勘,并访问附近居民而确认。旧址现由居民使用,建筑情况完好。

1962年9月7日公布为 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共和国的广西印记——《桂林八路军办事处》

70年风雨兼程,时间的年轮烙印着共和国奋斗的足迹!

70年披荆斩棘,八桂大地,处处生机盎然,充满“春天”的希望。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特别节目《共和国的广西印记》

讲述八桂儿女为建设新中国燃烧的青春岁月,记录壮乡大地激情奔跑的追梦记忆!

共和国的广西印记——《桂林八路军办事处》

在桂林市中山北路有一幢两层的青瓦白墙小楼,左侧的门洞上挂着“万祥醩坊”字样的招牌。81年前,八路军桂林办事处就设在这个酒坊背后。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年代,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是如何开展工作有力支援抗日前线的?新中国成立70年来,桂林人民又是如何继承伟大的抗战精神,凝聚发展动力建设美丽家园的?今天我们就走进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纪念馆,讲解员李文麒从纪念馆里陈列的一支钢笔说起。

“这支钢笔最开始是周恩来所有。1939年4月,周恩来第三次来到桂林。他首先向国民党军官宣传毛泽东论持久战的思想。那天晚上,他不顾疲惫又赶到城北路莫村的龙王庙,给八路军办事处的全体人员和桂林文化界党员干部作了长达3个小时的当前形势和任务的报告。当时经济条件有限,办事处的石磊同志做会议纪要的时候拿的是铅笔,很不方便。周恩来看到后,就把自己的钢笔递给石磊使用。会后石磊还笔时,周恩来对他说:‘留给你用吧’,并鼓励他继续努力工作,好好学习。石磊一直把这支笔珍藏在身边,直到1976年纪念馆征集文物时,他才依依不舍地将钢笔捐助给我们纪念馆。现在这支笔是珍贵的国家一级文物。”

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旧址原先是一栋三进两层楼的木房,大小房屋14间。最先这里是房东黄旷达先生卖酒的一个铺面叫做“万祥醩坊”。1938年八路军向房东黄旷达租用了这里作为城内的公开办事地点。

当时,日寇逼进武汉,在撤退武汉途中,白崇禧的车子出了问题,正好周恩来经过邀他同行。在车上周恩来和白崇禧讨论了国共合作的相关问题,当时谈到八路军要在桂林设立办事处的相关事宜,白崇禧当即表示同意。就这样达成了口头协议。

根据1939年1月16号中共中央南方局报中央书记处的电文:“南方局设重庆,桂林设办事处,联络湘、赣、粤、桂及香港运输。”因此,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既是我党、我军在西南一带国民党统治区的公开办事机构,又是中共中央南方局的一个秘密派出机关。

当时位于陕北的中共中央还没有建立大型军工厂,要保证抗日战场上的供给,中国共产党开辟了多条从华南沿海通往皖南、川西、陕北的秘密交通线。桂林就是这个交通网上重要的中转站。

“当时除了城内这个公开办公地点之外,办事处还租用了城北路莫村的‘莫家祠’和几间民居,作为军需物资转运站。在建立的两年时间里,从转运站转送出去的汽车、汽油、毛毯、被服、电器以及药品等军需物资达100多车次,有数百种物资。转运了干部、青年一千来人。1939年前后,八路军、新四军的后方医院、战地医院医疗器械、药品,党中央的用车、发电机的汽油等重要物资,基本都由桂林‘八办’提供。党中央的多部电台和八路军前线最开始使用的小型通讯电台,也都是由桂林‘八办’筹运过去的。”

然而,随着“皖南事变”的爆发,为保护党员干部安全,中共中央决定撤销各地办事处。1941年1月20号,八路军桂林办事处奉令撤销,工作人员分批撤离桂林。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旧址的保护工作,将旧址设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在1977年成立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纪念馆。除了在桂林当地免费开放,纪念馆还从2016年开始,与沈阳洛阳、武汉等地八路军办事处纪念馆联合举办《理想之路》等系列专题展览。弘扬爱国精神,宣传桂林抗战历史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桂林各族干部群众认真贯彻党的大政方针,继承伟大的抗战精神,艰苦奋斗、锐意进取,桂北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8年桂林市地区生产总值超过2000亿元,比1950年增长了1374倍。桂林市人均收入从不足100元增长到24000多元,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党的十八大以来,桂林市深入贯彻中央、自治区各项决策部署,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一本蓝图绘到底”,开创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本期节目特别鸣谢: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纪念馆

记者:吴清卿

编辑:张鸿飞、唐慧婷

值班总监:谭妍薇

出品:广西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

电话:0771-5802910

定江镇积极推进八路军办事处项目提升工程

为贯彻落实全区旅游发展大会精神,促进我镇旅游业发展,我镇积极开展创特色旅游城项目建设,目前正开展宝路村委路莫村八路军办事处红色教育特色建筑提升整改工作。

目前,正在实施路西村公共服务中心文化广场前道路硬化,并对电台沿路开展绿化美化工程,清理杂草、打造特色花圃,加强景区周边环境卫生整治。

下一步,定江镇严格按照创特工作标准,继续对标对表抓好抓细创特各项工作,强长项、补弱项,加快推进八路军办事处基础设施建设。

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纪念馆开馆

记者于12月1日获悉,根据我省有关公共文化服务场所有序开放及兰州市文旅局相关通知要求,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纪念馆于2021年12月1日(星期三)起恢复对外开放。

疫情防控期间,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纪念馆将采取“错峰、预约、限流”的开放服务原则,实行网上实名分时预约服务,每日限额1000人,每小时接待量不超过200人。不接受团体预约和现场预约。预约方式可通过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纪念馆微信公众号,点击菜单栏“预约入口”,进入后按提示预约。未办理身份证的未成年人需由监护人带领,使用监护人身份证进行预约。

观众入馆须出示本人预约成功界面截屏、预约时使用的有效证件原件、本人实时健康码,配合工作人员接受检查和体温检测,相关信息异常或体温超过37.2度(含)的谢绝入馆。

另外,一线医务及防疫工作者无需网上预约,持有效证件、经工作人员测量体温正常、无异常症状,即可入馆。未办理身份证的未成年人需由监护人带领,使用监护人身份证进行预约登记。未能在网上成功预约的观众,如当时馆内观众人数符合疫情防控要求,可持二代身份证现场认证、准确填写《观众参观登记表》,并配合工作人员接受检查和体温检测后进入。

观众入馆前,须正确佩戴口罩、配合工作人员测量体温,如有体温高于37.2℃或拒绝配合上述要求的人员谢绝入馆参观。核验、登记身份信息入馆后,观众可添加纪念馆微信公众号通过语音导览进行参观。暂不提供人工讲解,如有需要,可租用语音导览器。暂不接待团体观众预约参观。

登记及参观过程中,观众须遵守纪念馆有关规定,服从工作人员现场引导,全程自觉正确佩戴口罩等防护用具,人员保持1.5米的间隔距离,做到文明有序。参观期间不得在展厅内开展人员聚集性活动,一经发现,应积极配合工作人员的引导与疏散。建议在地下展厅参观时长不超过一小时。

据悉,金城关文化博览园“五馆”、西固区博物馆、兰州国学馆等文博场馆也于当天恢复对外开放。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华静

来源:兰州日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期编辑:孙志娟

兰州:如何“一直蓝”?

兰州中川机场今日起恢复部分中转业务

雨雪、大风、降温“到货”!

兰州市城关区区域内中小学生明日起分层次返校复课

明年1月1日起未成年学生不得将手机带入课堂

兰州拉面挑战”走红TikT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