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点可视化案例「旅游景点可视化案例分析」

导读:旅游景点可视化案例「旅游景点可视化案例分析」 关于旅游景点可持续发展的案例 旅游景点网站设计案例参考 景区怎么做智慧旅游? 景区怎么做智慧旅游?又如何在应用管理中解决? 旅游景点可持续发展案例

关于旅游景点可持续发展的案例

1.通过对景区的日人均接待游客人数进行限制 使景区得到优化的例子

现在人们已经开始认识到生态对于景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从2000年7月1日起,九寨沟将实行游客限量入景区制。如果你是当日排名在1.2万名之外的游客,将被拒绝进入景区。由此,九寨沟成为全国第一个对游客实行限量入内的景区。九寨沟做出这一限客决定,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好九寨沟这个不可再生的世界自然遗产,避免因游客过多而对景物产生破坏。特别是每年的 “五一”、“十一”两个旅游黄金周,游客量猛增,最多时游客竟然达到了3万多人。为避免游客超量,九寨沟管理局目前正在制订预售门票方案,与各旅行社实行联动。另外,一旦游客超量,九寨沟管理局将通过网络、报纸等媒介及时向社会公布。也许有一天,游客要想去九寨沟需要提前三个月预订门票,不知是不是会开始习惯?

除了景区采取限制人数以外,部分旅行社也纷纷设计出生态旅游线路。如北京的一家名为“绿色地带生态旅游咨询”公司煞费苦心地设计出几条生态旅游路线,并严格采用国外的生态旅游办法规章,例如限制人数、讲解生态知识、旅游途中的允许操作行为、特殊路线安排等。

2.原来因为旅游项目单一,依赖性过强,既而通过多方位的挖掘 做到多角度的发展

世界上有些事物是独一无二的,如埃及金字塔,中国秦始皇兵马俑,这就是特色。

由于人类求新求异的心理,单一的观光功能景区和游线难以吸引游客回头,即使是一些著名景区和游线,游客通常观点也是“不可不来,不可再来”。因此,在产品设计上应尽量突出自己的特色,唯此才能具有较大的旅游吸引力。

国内一次抽样调查表明,来华美国游客中主要目标是欣赏名胜古迹的占26%,而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最感兴趣的却达56.7%,而民俗旅游正是一项颇具特色的旅游线路,它以深刻的文化内涵而具有深入肺腑,震撼心灵的力量。 如云南的少数民族风情旅游线路:

昆明大理丽江西双版纳旅游线路展现了我国26个少数民族绚丽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俗文化和宗教特色。如古老的东巴文化;大理白族欢迎客人寓意深长的“三道茶”; “东方女儿国”泸沽湖畔摩梭人以母系氏族的生活形态闻名于世界;美丽而淳朴的丽江古城;以及纳西族妇女奇特的服饰 “披星戴月”装等等。这些都以其绚丽多姿的魅力深深吸引着广大的中外游客留恋往返。 这些旅游线路和旅游项目在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具有不可替代性,这也即人们常说的“人无我有,人有我特”。

旅游景 网站设计案例参考

旅游网站的设计出了讲究美观,还要考虑架构及功能等,这里提供几个模板案例,作为参考:

1、这个模板主要用于景区门户类的网站,考虑到作为景区门户网站,功能也是齐全的,门票的预定,景区的描述,酒店住宿,特产商城,景区的动态新闻,景区攻略,导游介绍等等,页面清楚有条理。

2、这个模板是一个综合的思途景区门户旅游网站模板首页,因为是综合,在首页展示的功能也是很齐全的,分别展示了每一个主题,完美的突出了产品,能够让人一目了然,顶部留出了足够多的空间去设计一些精美的图片文案去吸引游客。

3、这套模板比较适合旅游摄影,网站顶部简单不失大气,将网站的风格表现的淋漓尽致,网站主要是以图片为主,以视觉吸引游客,使用这套模板首先你得有一个很棒的设计师。

4、这里介绍的是一套手机模板,所有功能用起来都不会很复杂。产品用丰富的图片展示,吸引力强。实时播报、专题优惠和限时抢购,都在促进用户消费,有助于转行。

景区怎么做智慧旅游

2015年9月,国家旅游局发布“旅游+互联网”行动计划,明确到2018年,全国所有5A级景区都将提升为“智慧旅游景区”;到2020年,将在国内实行所有4A级景区全面推广免费WIFI、智慧导游、电子解说、在线预订、信息推送等功能。

打开百度APP看高清图片

建设“智慧景区”已成为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国内很多景区率先积极探索这方面,从整体上提升游客体验和满意度,从服务数量、服务质量、服务创新等方面全面提升对游客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应对能力。

景区综合管理平台,集一个中心、四个板块于一体。通过产品优化、无线AP、OTA对接等智慧服务,实现景区内各系统的一体化运营,数据和系统的分析整合逐步完善,解决了以往系统和数据的孤岛化和碎片化问题,真正实现了“数据可视化”和“系统地图”,达到了优化景区旅游资源利用、有序开发和保护生态环境、提高游客满意度和产业效益最大化的目的。

大数据分析中心。景区大数据分析系统通过景区收费系统和电子商务平台不断收集、整理、分析和存储游客信息,可以准确判断游客来源、性别、年龄等详细信息,为游客建立准确的用户画像。景区大数据分析系统为景区精准营销提供数据保障,也为营销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智慧管理部分主要以景区综合票务管理系统、酒店管理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为基础,提高景区管理效率。

智慧营销板块主要利用景区官方咨询网站、电子商务平台、微商城等渠道,宣传推广景区优秀旅游产品。

智慧服务主要由投诉评估系统、语音导航系统、高德导航等软件和程序组成,为游客提供更优质、更个性化的服务。

智慧保护区主要实现景区生态资源保护和环境监测保护功能。保护景区原有生态景观和资源,促进景区可持续发展。

景区票务综合管理系统新增人脸识别功能。游客通过网上渠道(小程序售票、微信售票、OTA平台)购票后,持身份证或人脸识别即可快速入园,缩短游客入园时间,提高景区检票效率,减少滞留现象,降低感染风险。同时,鉴于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因素,今年景区实施了网上实名制“非接触式”购票系统,使得购票更加方便和安全,也为旅游旺季客流控制和分流提供了数据决策。优化景区系统配置,加强景区信息安全保护,增加应用服务器、防火墙、堡垒机等新硬件设备,实现可搜索、可追溯。同时,为了防控疫情,景区山门增加了智能测温设备,提高了景区人体体温筛查的效率和准确性,为景区防疫工作提供了智能化保障。

全面覆盖“旅游+智慧管理”,实现景区健康有序发展

目前智慧景区已经发展成为全通道、全票、人脸识别系统的景区,可以根据景区实际情况进行多功能智能管理。

为了保证游客的安全,景区拥有庞大的视频监控系统,通过500多台摄像头监控景区内的主要街道和各种山门,并通过景区IP网络广播系统对23个不同区域的游客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给出预警提示,从而有效防止各种事故的发生。如果天气不好,向雪景区的监控系统会提醒游客,疏散人群。在紧急情况下,游客可以通 过网络广播系统广播失踪人员的信息。

在这个智慧管理平台上,还建立了一个720全景系统,覆盖了主要公共服务设施和景点的全貌。游客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进入系统,足不出户就能欣赏到景区最美丽的风景,如智慧民宿、屋顶白雪、挂满新年味道的红灯笼。独一无二的向雪夜晚更美,让游客身临其境,真实感和体验感远远超过传统画面。

据了解,2018年以来,各地景区本着“智慧第一、开放互联”的建设理念,遵循统一规划、统一平台、统一标准、资源共享、安全可靠、实用实用的建设原则,建设了智慧景区。综合管理系统将传统的景区管理转变为智能化管理,将分散管理转变为协同管理,将多层次管理转变为扁平化管理,将粗放管理转变为精细管理,实现了

建设“智慧景区”不仅是中国景区未来发展之路,也是新形势下中国景区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相信随着“旅游+智能管理”的日益升温,景区将真正实现健康有序的发展,同时也会为普通人带来更好的游玩体验。

景区怎么做智慧旅游?又如何在应用管理中解决?

建设“智慧景区”已成为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2015年9月,国家旅游局发布“旅游+互联网”行动计划,明确到2018年,全国所有5A级景区都将提升为“智慧旅游景区”;到2020年,将在国内实行所有4A级景区全面推广免费WIFI、智慧导游、电子解说、在线预订、信息推送等功能。

当前,国内很多景区率先积极探索开展智慧化建设,在智慧旅游实践落地中,我们应该以何种视角和方法论进行规划设计?中国智慧旅游产业联盟秘书长、国家智慧旅游顾问、中智游集团总裁兼首席架构师蒋骏认为:“智慧旅游不是建设出来的,而是运营出来的。”智慧旅游绝对不是简单的IT设备的结合,要结合现代企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理念,提升企业的经营能力和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智慧旅游是整个循环的,能够产生价值的一个过程。

针对目前国内大部分智慧旅游项目都存在的“重建设轻运营”和“重硬件轻软件”两大问题,蒋骏分享了智慧旅游实践中自己总结的解决问题思路:第一,稳定的资金和资源投入;第二,基于长期运营的规划设计;第三,可以共赢的长期伙伴选择;第四,基于成熟产品的系统建设;第五,领导带头的岗位化全员应用;第六,游客至上的市场化应用推广;第七,纵横天地的数据资源整合;第八,本地化运营与技术团队成长。

景区智慧旅游建设离不开大数据,而实现数据资产化最好的方法就是可视化大数据分析平台的使用,通过对接整合景区监控、售票、客流、舆情等各类数据,为景区旅游监管、决策支持分析及图形化应用平台中的各业务子系统所需的基础信息进行统一、标准、规范的管理,解决了以往系统和数据的孤岛化和碎片化问题;通过精密的大数据分析模型将分析结果呈现出来,为景区服务、管理、营销、创新提供大数据支撑,实现优化景区旅游资源利用、有序开发和保护生态环境、提高游客满意度和产业效益最大化的目的。

景区智慧化建设要加强景区智慧化管理,基于GIS技术建设景区应急指挥管理系统,实现全景区一张图,通过景区数字地图可一览景区所有情况,集数据、监测、控制、维护、管理功能于一体,实现对全景区的实时控制管理同时,采用手机APP实现社区网格管理人员对事件、基础数据采集、管理、监控、上报信息查询等功能;并与指挥中心的对接,实现信息汇聚,统一调度指挥,应急报警等功能。

景区智慧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游客提供更好更便捷的体验,这就要求建立完善的景区导览系统,通过“一机游”、电子触摸一体机等软件或硬件设施的完善,为游客提供游前、游中、游后,所有可能需要的旅游资讯,满足游客需求的同时帮助景区实现全景展示、语音讲解、路线规划、信息传递等一体化导览服务,从而提升景区服务质量,改善游客游览体验。

当然,不同的景区对智慧建设有着不同的需求,这就要根据景区具体发展情况和需求进行建设,但智慧化建设是提高景区经营管理水平,改善游客体验的必由之路,这一点是无可争辩的。

旅游景点可持续发展案例

就像电影一样,主要还是看主角,

比如长城,金字塔就永不衰落

一个景点完全靠包装的功能,是不可能持久的

Hash:50528a1a8f4c212646c95a966018367ad6f23955

声明:此文由 佚名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