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陵旅游景点介绍(成陵旅游景点介绍作文)

导读:成陵旅游景点介绍(成陵旅游景点介绍作文) 成吉思汗陵参观攻略 成吉思汗陵旅游区怎么样,好不好的默认点评 成吉思汗陵位于?

成吉思汗陵参观攻略

成吉思汗陵参观攻略

现今的成吉思汗陵乃是一座衣冠冢,它经过多次迁移,直到1954年才由湟中县塔尔寺迁回故地伊金霍洛旗,北距包头市185公里,这里绿草如茵,一派草原特有的壮丽景色。成吉思汗陵现在已经成为内蒙古的一处主要旅游景点

景点详情

成吉思汗陵旅游区以陵宫为核心,由“三区”、“两道”、“八景”组成。

“三区”,即“文物保护观光游览区”,以陵宫为核心,占地10平方公里;“生态恢复保护区”,在核心区的外层,围绕巴音昌呼格草原周围的梁地为界,占地20平方公里,在这个区域内真正实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外围为“视觉景观控制区”,占地区50平方公里。

“两道”,即从“气壮山河”入口门景到成吉思汗陵宫的4公里长的“成吉思汗对道”和环绕巴音昌呼格草原并连接各景点的16公里“风景道”。

“八景”,即游客活动中心、游客教育中心、祭祀观光浏览区、蒙古民俗村、神泉风景区、休闲度假中心、那达慕马术活动中心和热气球俱乐部。

成吉思汗是蒙古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他在统一蒙古诸部后于1206年被推为大汗,建立了蒙古汗国。他即位后展开了大规模的军事活动,版图扩展到中亚地区和南俄。1226年率兵南下攻西夏,次年在西夏病死。 至元二年(1265年)十月,元世祖忽必烈追尊成吉思汗庙号为太祖,至元三年(1266年)十月,太庙建成,制尊谥庙号,元世祖追尊成吉思汗谥号为圣武皇帝。至元八年(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至大二年(1309年)十二月,元武宗海山加上尊谥法天启运,庙号太祖。从此之后,成吉思汗的谥号变为法天启运圣武皇帝。

成吉思汗是位传奇性的历史人物,因而他的陵寝对旅游者也有很强的吸引力。陈运和的诗 《一代天骄》为成吉思汗陵而作:“一代天骄 枕着毛泽东诗词在这儿睡觉 甚至,已进入改革开放此刻仍不知晓 一千年来的历史凝重 十世纪前的驼铃轻敲 蒙古族奔驰的铁骑电闪雷鸣 驮过一个迅速兴起又很快衰败的王朝”。不仅创建了有史以来版图最大的蒙古帝国,还给后世留下无数谜团。尤其是成吉思汗的葬身之处,更是谜中之谜,几百年来人们四处打探一无所获。最近,一条爆炸性的新闻在国内媒体出现:日本和蒙古联合考古队宣布在蒙古首都乌兰巴托附近发现了成吉思汗的墓地。消息发表后,有关专家学者却对这个消息的可靠程度表示怀疑。

成吉思汗陵,坐落在内蒙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境内的巴音昌呼格草原,是历史 伟人、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象征。它以优美的草原环境,神秘的人文景观显示着草原帝王陵的雄姿,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国家5A级旅游景区。成吉思汗祭祀,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依托于成吉思汗陵发展起来的成吉思汗陵旅游区,占地面积10平方公里,控制面积80平方公里,是一个集景点观光、餐饮住宿、民俗展示、民族歌舞表演为一体。在这里你不仅可以领略到独具特色的蒙古族历史文化,还可以感受到达尔扈特人庄严神秘的祭奠,走访具有古老风格的蒙古族民俗村,还可以参加如梦如幻的草原篝火晚会,参观精彩激烈的那达慕大会,欣赏极具民族特色的`《鄂尔多斯婚礼》和以成吉思汗文化和蒙古族文化为主题的大型民族舞台剧《成吉思汗大典》和《永远的成吉思汗》。

近几年来,成陵旅游区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快步实施的大背景下,依托鄂尔多斯市经济迅速腾飞的良好环境,景区规模不断扩大、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旅游观赏内容大幅度增加、服务水平显著提升、旅游综合收入迅猛增长,同时景区文化内涵得到深入挖掘、旅游产业逐步转型升级、社会趋于和谐稳定,实现了旅游区跨越式的发展,先后承办了“一会两节”、自治区成立60年大庆、奥运火炬传递、十一届亚洲艺术节相关活动、鄂尔多斯国际那达慕多项重要活动,圆满完成了江泽民、胡锦涛等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来成陵视察的接待任务,旅游区的各项工作都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评价。不仅成为了鄂尔多斯市旅游行业的龙头,而且逐渐成为了鄂尔多斯市乃至自治区展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窗口和加强民族团结进步的典型。

成吉思汗陵

坐落一内蒙伊金霍洛旗甘德敖包上,由围墙、广场、陵寝等部分组成。总面枳为5万平方米。由正殿、东殿、西殿和后殿组成,四殿相互连接,殿顶成圆形,房檐都是金黄色、蓝色琉璃瓦镶嵌砌筑,显得格外辉煌壮观。

气壮山河景

"山"字形的建筑,犹如巨大巅峰至顶劈开,圣山如崖,壁刻豪放粗犷的13世纪古方字和草原岩画,一段段历史映入眼帘,成吉思汗跃马雕像,矗立中央,英武神威,直入苍穹,门景显示出了开天辟地、气壮山河的宏伟景观是最具特色的蒙古文化门景。

蒙古艾力

以最典型的六在部落文化特征为带表,集中展示蒙古族古老而传统的生活、生产、礼仪服饰、歌舞娱乐、宗教信仰等习俗,犹如带领您进入草原深处,蒙古人家, 真切的感受到马背民族独特文化千年神韵,可以登陆内蒙旅行社了解更多情况。

神泉

全名陶高布拉格泉,是蒙古民族的神泉和水源,长年不竭,传说成吉思汗曾吟诗一首,“金角花鹿栖息之所,戴胜 儿育雏之乡。哀落王朝振兴之地,白发吾翁享乐之帮,”被赋予特残的文化意义。神泉面积为3000平方米的水面。由四米宽的跑马道和木桥道连接进入深泉深处,中途和尽两个休息平台,中途的休息平台栓马桩围绕小片水面,你可以在此饮马稍息,然后可以走上空架栈道向神泉深处走去,品尝甘甜的泉水,倾听神出鬼没秘的传说,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铁马金帐群雕

铁马金帐是世界上惟一完整展示成吉思汗军阵军阵和宫的大型实景雕塑群,再现了成吉思汗一生戒马,征战南北,横跨欧亚,浩浩荡荡,气势磅礴,创建伟业的历史画卷,仿佛感受到成吉思汗指挥百万大军,奋勇出征、统一蒙古的真实场景。

成吉思汗庙

成吉思汗庙坐落在兴安盟乌兰浩特市罕山之巅,始建成于1940年,这座融汉、蒙、藏三个民族建筑风格于一体的庙宇,从正面看是"山"字形。正殿当中有16根粗大的红漆明柱,四周绘有反映成吉思汗业绩的精美图案,中央为2.8米高的成吉思汗铜像;两偏殿陈列有元代的兵器,服装瓷器等复制品,山门到正殿有宽10米、长158米用花岗岩砌成的81级台阶。

交通指南

1、公路交通。成陵距北京800公里、西安700公里,包茂高速公路全线贯通,并为成陵专设互通出口,距景区仅1.2公里,210国道也穿过霍洛镇距景区1公里。成陵距东胜区仅有60公里,距康巴什新区、伊金霍洛旗23公里,距霍洛镇2公里;距内蒙古重点城市包头市160公里、呼和浩特市260公里,每日由呼和浩特市和包头市抵达鄂尔多斯市的班车间隔15分钟发车一趟;东胜、阿镇(即伊金霍洛旗)均有发往成陵的客运专线,发往乌审旗榆林、西安等县市的长途客运班车也都经过成陵。

2、铁路交通。包西铁路经过,鄂尔多斯—北京的1116次列车16:40发车,呼市—包头—神木的客运列车每天都定时发车,伊旗火车站即将建成通车,距成陵不足20公里,将为更多的游客提供更加便利的交通。

3、航空运输。鄂尔多斯机场经高速公路距成陵仅20公里,占地面积5300亩,飞行区等级为4C级,跑道长2400米,宽45米,可满足B737-800机型起降。目前已开通的每日航班航线有鄂尔多斯—北京、鄂尔多斯—西安—深圳航线、鄂尔多斯—上海航线。

;

成吉思汗陵旅游区怎么样,好不好的默认点评

为了积极响应国家旅游局关于进一步规范“5A”级旅游景区管理的相关要求,避免出现“一个景区,两张门票”和“新旧景区”的误解,同时也为了给广大游客提供更加便捷、经济、完善的旅游服务,成吉思汗陵旅游区于7月15日起正式实行“一票通”,即:游客购买一张门票,即可参观游览成吉思汗陵园和成吉思汗陵旅游景区。

按照自治区发改委下发的《关于整合鄂尔多斯市成吉思汗陵旅游区门票价格的批复》,明确将成吉思汗陵园和成吉思汗陵旅游景区整合为成吉思汗陵旅游区,整合后旺季门票价格为180元/人次,旅游淡季门票价格为150元/人次,与之前分别购买两张门票相比,价格下调了90元/人次。

除参观景区以外,成陵旅游区还提供丰富的游客自选项目,“历史的记忆”——成陵特展为免费项目,自费项目包括马术表演、民俗风情歌舞——“鄂尔多斯婚礼”、大型民族舞台剧《一代天骄·永远的成吉思汗》等,优惠范围为学生票为90元(半价),持老年证的六十周岁以上老年人为90元(半价)。免票范围为1.2米以下儿童;持老年证的七十周岁以上老年人;持证的残疾人;持全国导游证(IC)卡的导游员;持全国通用记者证的记者;持有效证件的现役军人、伤残军人、军队离退休干部、革命烈士家属、病故军人家属和老复原军人。

此外,成吉思汗陵旅游区内电瓶车收费为20元/人次,观光小火车收费为30元/人次。导游讲解费实行市场调节价,由旅游区管理单位自行制定。

成吉思汗陵位于?

成吉思汗陵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规模不算大,占地约5.5公顷,但颇有特色,是我国内蒙古的一处主要旅游景点。

成吉思汗陵坐落在内蒙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甘德利草原上,距东胜区70公里。 蒙古族盛行“密葬”,所以真正的成吉思汗陵究竟在何处始终是个谜。现今的成吉思汗陵乃是一座衣冠冢,它经过多次迁移,直到1954年才由湟中县的塔尔寺迁回故地伊金霍洛旗,北距包头市185公里,这里绿草如茵,一派草原特有的壮丽景色。成吉思汗是蒙古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他在统一蒙古诸部后于1206年被推为大汗,建立了蒙古汗国。他即位后展开了大规模的军事活动,版图扩展到中亚地区和南俄。1226年率兵南下攻西夏,次年在西夏病死。元朝建立后,成吉思汗被追尊为元太祖。

成吉思汗是位传奇性的历史人物,因而他的陵寝对旅游者也有很强的吸引力。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戎马一生,不仅创建了有史以来版图最大的蒙古帝国,还给后世留下无数谜团。尤其是成吉思汗的葬身之处,更是谜中之谜,几百年来人们四处打探一无所获。最近,一条爆炸性的新闻在国内媒体出现:日本和蒙古联合考古队宣布在蒙古首都乌兰巴托附近发现了成吉思汗的墓地。消息发表后,有关专家学者却对这个消息的可靠程度表示怀疑。

陵墓位置推测及探险

对于成吉思汗墓地的具体位置,多年来大致形成了4种说法:一是位于蒙古国境内的肯特山南克鲁伦河以北的地方;二是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境内;三是位于新疆北部阿勒泰山;四是位于宁夏境内的六盘山。700多年来,一直没有找到成吉思汗陵的主要原因是元朝皇家实行的是密葬制度,即帝王陵墓的埋葬地点不立标志、不公布、不记录在案。

在蒙古国肯特山的依据是,有关史料记载,成吉思汗生前某日,曾经在肯特山上的一棵榆树下静坐长思,而后忽然起立,对手下随从说:“我死后就葬在这里。”南宋文人的笔记中也记载,成吉思汗当年在宁夏病逝后,其遗体被运往漠北肯特山下某处,在地表挖深坑密葬。其遗体存放在一个独木棺里。所谓独木棺,是截取大树的一段,将中间掏空做成棺材。独木棺下葬后,墓土回填,然后“万马踏平”。

在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境内的依据将在后文中详细表述。

在新疆北部阿勒泰山脉所在的清和县三道海附近的依据是有考古专家在该地发现了一座人工改造的大山,推测有可能是成吉思汗的葬身陵墓。佐证之一是马可·波罗在他所著的《马可·波罗游记》中写道:“在把君主的灵柩运往阿勒泰山的途中,护送的人将沿途遇到的所有人作为殉葬者。”

在宁夏六盘山的依据则是,有记载说,成吉思汗是1227年盛夏,攻打西 时死于六盘山附近。有考古专家据此认为,按照蒙古族过去的风俗,人去世3天内就应该处理掉,或者天葬,或者土葬,或者火化,为的是怕尸体腐烂,灵魂上不了天堂。因此,成吉思汗去世后就地安葬的可能性很大。

陵墓位置的定音之论

众所周知,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境内,有一座规模宏伟的成吉思汗陵。陵内后殿蒙古包式的黄色绸帐内,供奉着成吉思汗和夫人勃尔贴兀真的灵柩。在它两侧的黄色绸帐里,安放着成吉思汗王夫人呼伦和三夫人伊绪的灵柩以及成吉思汗两个胞弟别力吉台和哈撒尔的灵柩。东殿内安放的是成吉思汗四子托雷及夫人的灵柩。西殿供奉的是象征成吉思汗九员大将的九支苏力定,还陈列着成吉思汗征战时用过的战刀的马鞭等物。每年农历的三月甘一日,五月十五日、九月十二日和十月初三日,成吉思汗的后裔达尔扈特蒙古人都要在此举行盛大的祭奠活动,场面宏大,十分壮观。可是对于这座成吉思汗陵,历来有许多专家学者认为这只是成吉思汗的衣冠冢。

2004年9月17日,在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举行的“鄂尔多斯学术研讨会”上,来自区内外的专家学者和世代守陵的达尔扈特蒙古人指出,成吉思汗的葬地虽然没有地下考古的准确印证,但是作为国家意志和民族公祭的成吉思汗衣冠家“八白宫”(亦称“八白室”),就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作为世界上以守护成吉思汗陵寝为唯一职责的世袭的守陵人达尔扈特蒙古人一直实行着最完备、最权威、最具蒙元特色的祭祀制度。

与会专家认为,元世祖忽必烈时代即把鄂尔多斯地区划入中央直辖的中枢省,允许汉译为“大汗、帝王陵寝”的“伊金霍洛”之地名,未定在肯特山而定在鄂尔多斯安放“八白宫”的地方,绝对不会随意,也不许随意。此外,忽必烈法定的成吉思汗四大祭典最大的一次“查干苏日克祭典”就在伊金霍洛旗成吉思汗陵举行。700多年来,蒙古族一直把这个传统的祭奠活动坚持下来。

这次研讨会上,专家们还出示了成吉思汗“天葬”后衣冠放置银箱人“八白室”的目击者记载:“成吉思汗灵榇与大汗皇后灵棺皆以长方形银棺装置,外加铜锁锁着。”“1956年新建的成吉思汗陵园落成后,曾将大汗的银棺开过一次……七层棺都开了,只见第七层棺内放着一个用香牛皮枕头裹着一幅成吉思汗全家的画像。皮枕内装有何物,因未打开过,至今仍是一个谜。”

据当地达尔扈特的负责人称:“多年相传(皮枕内)是大汗的衣物包着大汗的一块骨头。”

内蒙古文联原主席、《鄂尔多斯风暴》电影编剧,著名的蒙古族近代史学者云照光说,成吉思汗逝世时,正值盛夏,为保护遗体,不会用3个月或半年的时间远路转运遗体,只会在距六盘山和黄河较近的鄂尔多斯风水宝地安葬。

写于1939年、现存于美国亚洲研究中心的《伊克昭盟志》披漏了鲜为人知的元代将领突拔都随征记内容,居然证明了云先生的观点。此存于铁质小柜的残缺纸书译成汉文,说“大汗出征突薨,因大汗××××议举天葬。”“丞相奉汗衣冠宝剑,董沐置七宝箱内(即银棺)内,使神驼载运拟葬××××。行大漠四十七日……,又行××日至平漠洼地,驼立不行,臣民牵挽亦不动。 群相默祷,宝剑突飞去,衣冠放异彩。臣民以主喜悦,为营葬于洼地高原(即令伊金霍洛),设戍守护……四出觅宝剑,至百里外草地上寻获,就其地为置宝库(即今苏勒定霍洛)四时享祭。”

蒙古贵族的密葬习俗

传说,成吉思汗下葬时,为保密起见,曾经以上万匹战马在下葬处踏实土地,并以一棵独立的树作为墓碑。为了便于日后能够找到墓地,在成吉思汗的下葬处,当着一峰母骆驼的面,杀死其亲生的一峰小骆驼,将鲜血洒于墓地之上。等到第二年春天绿草发芽后,墓地已经与其他地方无任何异样。在这种情况下,后人在祭祀成吉思汗时,便牵着那峰母骆驼前往。母骆驼来到墓地后便会因想起被杀的小骆驼而哀鸣不已。祭祀者便在母骆驼哀鸣处进行隆重的祭奠。可是,等到那峰母骆驼死后,就再也没人能够找到成吉思汗的墓葬了。

据《蒙古秘史》记载,蒙古皇族下葬后,先用几百匹战马将墓上的地表踏平,再在上面种草植树,而后派人长期守陵,一直到地表不露任何痕迹方可离开,知情者则会遭到杀戮。由此可见,这种传说显然不是空穴来风。潘照东指出,从六盘山到日蒙联合考古队发现墓地的这个地点,路程相当遥远,盛夏季节,几千里路,要保证遗体不腐烂,同时过山涉水,还要穿过沙漠,这些问题3天之内很难解决。

潘照东说,按照记载,成吉思汗去世时,拿白色公驼的顶鬃,放在成吉思汗的嘴上和鼻子上,如果不喘气了,说明灵魂已经附着在这片白色驼毛卜,这时遗体就可以处理掉,而把这团驼毛保存在衣冠家里。据潘照东介绍,上世纪50年代成陵落成时,曾经打开过银棺,发现了这团驼毛。

成吉思汗陵最终揭秘

成吉思汗的第34代嫡孙、中国最后一位蒙古王爷奇忠义先生近日向记者介绍一些鲜为人知的往事,揭开了成吉思汗陵神秘面纱的一角。

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的成吉思汗陵,一直受到海内外的关注,这里每年都要举办大祭仪式,蒙古族人视其为圣地,不过,也有人认为这里只是成吉思汗的衣冠冢。

今年78岁的奇忠义老人,曾担任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现鄂尔多斯市)副盟长,几年前从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副主席职务上退休。在呼和浩特市的家中,老人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采访。

“外人不知道,位于伊金霍洛旗的成吉思汗陵很重要,并不仅仅是先祖成吉思汗的衣冠冢。成吉思汗的灵棺中有很多秘密,但是不能说。记得1954年大祭灵时,曾开过棺,当时的内蒙古自治区主席乌兰夫亲眼看过。里面确实有部分人骨。”记者还参观了奇忠义家中珍藏的一幅成吉思汗全家人画像,画中共12人,成吉思汗的像与现在流传在世的形象不同。奇忠义说画像是从成吉思汗的灵柩中取出的。

“从蒙古人的习俗和过去信奉的萨满教讲,祭奠先人主要是祭灵魂,不是祭尸骨。按照蒙古民族的习惯,人将死时,他的最后一口气——灵魂将离开人体而依附到附近的驼毛上。根据史料记载,吸收成吉思汗先祖最后一口气——也就是灵魂的驼毛,几百年来就收藏于鄂尔多斯成吉思汗陵。”奇忠义说。

奇忠义老人认为,“成吉思汗死于现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六盘山,当时是夏季,气候炎热,遗体不可能运出很远,秘葬在鄂尔多斯境内的可能性很大。”他还告诉记者一个流传在鄂尔多斯草原 的美丽的传说:

当年,成吉思汗率领军队西征西夏时,路经鄂尔多斯草原的包尔陶勒盖,目睹这里水草丰美、花鹿出没的美景,十分陶醉,留恋之际失手将马鞭掉在地上,随从要拾马鞭时,被成吉思汗制止。大汗有感而发,吟诗一首:“花角金鹿栖息之所,戴胜鸟儿育雏之乡,衰落王朝振兴之地,白发老翁享乐之邦。”并对左右说:“我死后可葬此地。”成吉思汗在六盘山逝世后,属下准备将他的灵柩运回故地安葬,但灵车路过鄂尔多斯草原时,车轮突然深陷地里,人架马拉也纹丝不动。这时,大家想起了成吉思汗生前的话,于是,就地将成吉思汗安葬在了鄂尔多斯草原上,并留下500户“达尔扈特”人守护。

日本侵略中国时,为保护成吉思汗陵寝,当时的国民党政府于1939年把成吉思汗灵柩先后迁移到甘肃榆中县兴隆山青海省湟中县塔尔寺。1954年4月1日,新中国的中央政府将成吉思汗的灵柩移回鄂尔多斯,在伊金霍洛旗重新修建了陵园,并将散落在各地的成吉思汗遗物逐步集中到了成吉思汗陵。现在,成吉思汗陵还分别供放着成吉思汗的夫人、胞弟以及成吉思汗第四子拖雷和其夫人的灵柩。

“鄂尔多斯的成吉思汗陵永远是蒙古民族的圣地。”奇忠义老人说。参考资料:

Hash:998c81820f403581dc29c83b003d88e4d5dbecf2

声明:此文由 佚名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