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手记 | 子若轻尘 | 在高家堡,仿佛浪迹于历史的烟云画卷里

高家堡记行

文/子若轻尘

或许是对风景的要求太高了,也可能是我的欣赏水平下降了,反正现在看什么都觉得没意思。没去过的地方想去看看,去了以后就觉得很一般。不要说乐不思蜀,有时候还悔不当初。这一次高家堡之行却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高家堡古城位于秃尾河东岸,四面环山,一水向南。是一个集古韵今风于一体,汇城堡民居在一身的小镇。

这里“杨柳成荫,町畦如画,山上菽稷嘉美,川中稻鱼丰肥”。据说,五百多年前就赢得了塞上小江南之誉。但以今观之,高家堡的名声遐迩应该是因了有“华夏第一城”之称的石峁史前文化遗存,因了《平凡的世界》中的原西县取景。推己及人,我的几次造访就都是出于对路遥先生的崇拜,再加对小说《平凡的世界》的钟爱。

约略一算这个地方此前我已经来过两次,第一次其实不能说真正意义上的到访,那是去佳县云山游览时取道高家堡镇,其间稍做停留,入高家堡古城不过顺路罢了,游览风景亦属走马观花而已,依稀觉得古城写满风雨和沧桑,可我只是有一个粗粗浅浅的表象。

第二次去时,适逢清明时节,虽抱了一个游必尽兴、考必细究的念头,奈何天有不测风云,本来晴空万里天气突然变化。先风后沙,先雨后雪,古城之下尽管也游人如织却尽皆哆哆嗦嗦。所以乘兴而去扫兴而归。连榻卧之侧倾心已久的石峁遗址也一笔带过。

不是说好事多磨么?有歌词曰:阳光总在风雨后,风雨过后有彩虹。其实,大凡美的东西往往都给人留有念想,高家堡风光想来就是这样。这里是人类文明曙光的喷薄之地,四千多年前石峁遗址的横空出世,石破天惊,世人为之震动。

石峁遗址

所以,这次现代文学会组织的高家堡采风之行就是从游石峁遗址开始的。这座石城坐落在高家堡不远处的东山梁上,以石砌城垣为周界,绵延十余公里,城址总面积超过四百多万平米,时间可以推及到四千三百多年前。

它和浙江余杭良渚遗址,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及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一并成为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重要实证。其成果将编入中小学历史教科书,晓谕天下,四海闻达。它是迄今中国所见最大的古城遗址,也是东亚范围新石器时代最大的城址。

看过记录片,先入石城东门址,才知道这里的石城东门不过属于卫城一类。只是外城的一部分。然其结构精良,布局严谨,体量庞大,构造复杂,被称为“华夏第一门”。

纵观东门址各处建筑,无不设计合理,浑然天成。在此之前,我一直以为石峁石城的宫室就在这里。现在才觉得自己的浅显和孤陋寡闻。和我前时所见不同之处在于出于保护的目的,东门址现在已经被巨大的钢构玻璃包围起来。

穿行于东门址的栈桥上面,九折回环,腾挪辗转,仿佛浪迹于历史的烟云画卷里边。民房,殿堂,城墙,院落。星罗棋布,错落考究。于此间,你不得不佩服古人的过人智慧和高超的建筑艺术

石峁遗址分为内城、外城和皇城台三部分。其中皇城台无论技巧还是建造都是整个石城最为精湛的部分,这儿也是石城的中心。它被多达九级堑山而砌的护坡石环裹,巍峨高耸,上小下大,宛如一座雄宏壮观的金字塔。其间有精美的壁画,活灵活现的雕刻,晶莹剔透的玉器,也有用于祭祀坑埋的女性人头骨。其中的玉雕人面,石雕人首,生动而夸张地记录了先人们的音容相貌,一颦一笑,其灵巧之状似可攀谈。

本图来源于网络

一件件青铜环和青铜璇玑的出土,表明当时石峁古城已经高度繁盛,高度文明。而大量城角,马面的出现更填补了人们对史前石城认识的空白。

千百年风云弹指一挥间,如今我们站在皇城台前,蛛丝马迹中可以找见远古的人们在石城中生生不息的画面。或者有着许许多多的曲折情结,俱往矣,历史的风烟抹去了以前。

九层垒土,仰之弥高。垂拱平章,探之愈厚。石峁石城犹如一部浩瀚的历史大书,如今沉睡在高家堡镇东边的台塬梁峁上,真草隶篆,写满沧桑。百折千回,耐人寻味。随着考古发掘的推移,或许还会给人们更多的惊喜。

石峁南边紧邻高家堡镇政府背面有土王山,山崖间存万佛洞和千佛洞两处石窟。一般认为明代开凿,后有增补。洞窟内佛像众多,雕刻精湛,藻井华美,色彩艳丽。作为石刻艺术的代表,是陕北地区现存为数不多的大型石窟之一。

我们来时万佛洞里面正在维修,架板林立,但整个洞壁密密麻麻的石佛雕像仍然清晰可见。观之横行竖立,层次分明,发象庄严,气度万千。

窟中凿就天然通天石柱两根,四面八棱,柱身雕佛,其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之态,不由人不叹为观止。洞窟门口有石刻前廊,门面雕成仿木八角天花,斗拱窗棱,重崖滴水。远观近窥,弥足精美。

据碑文记载,石窟门前原有一座万寿寺,和万佛洞本是天造地设的一个整体,惜乎现已全毁,否则寺院巧夺天工,寺佛鬼斧神工,寺和窟相映生辉,真的为高家堡古镇添彩不少了。

阳西下时分,大家移步高家堡古城。这里也是此行浏览的重中之重。做为和瓦窑堡、安边堡、镇川堡并驾齐驱的陕北四大名堡之一,高家堡古城不废江河万古流,有着近六百多年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留存。其山河形胜,城塞壮观,居延绥三十六堡之冠。

高家堡古城

古城呈长方形状,南北稍短,东西略长。城以夯土为垣,砖石包砌,形制规整,坚固厚重,宛然若铜墙铁壁矣!城墙上雉堞连绵,垛口齿列,进可攻,退能守,断瓦残垣凸显刀光剑影,苔痕簇印,暗含血雨腥风。

南门楼,放眼全城,则无限风光,一览无余。但见:屋舍星罗棋布,街巷四通八达。雕梁画栋,尽显奢华;翘角飞檐,古朴典雅。以镇中心楼为轴心,东西横贯,南北勾连。青砖碧瓦,禅意凸显。匾额楹联,文采斐然,琉璃浮绘,五色斑斓。整城观之,既有官衙寺庙之幽,又多民居店铺之喧。可谓雅俗共赏,兼而有之。

而民居建筑既有着陕北窑洞的浑厚,也有北方四合院的典雅。做工精湛的高门楼和庄严气派的大宅院,构成高家堡古城曼妙的艺术特色和深重的文化底蕴。以中兴楼为中点,城市呈东西南三街十六巷的格局。背面无街只留一小巷,而北城亦无门只有城外一道护墙,这也是高家堡古城与众不同的地方。

位于古城正中的中兴楼是保存最为完好的建筑。它坐落在整个城市的中心,骑街分野,通达四面。上筑三层,下开四洞。最上层的玉皇阁内供玉皇大帝金身塑像,金碧辉煌,八面威风。东西外墙分别有浮雕“二龙戏珠和“丹凤朝阳”。

中间的日月洞则是日月二神的祀享。中兴楼结构为十字重檐歇山顶式,楼洞镶嵌石额。特色鲜明,积淀浑厚。不失为古城楼里的精品。

中兴楼有这么多的神仙进驻其实是有缘故的,当地人说是众多的神灵一直在保佑古城的平安。据记载解放之初某日,高家堡曾遭敌人飞机轰炸,当时楼洞内有百人躲避,一颗炸弹突然落在二楼殿前,但竟然未炸,人楼俱安,大家幸免于难。此事甚奇,民间以为神佑。

即使从今天的眼光来看,高家堡古城仍然堪当一座军事重镇。其锁长城边为,扼南北要冲,东进黄河,西依榆神。地理位置极其重要,古即为四战之地,每朝每代都有重兵屯守。所以,城楼坚实,固若金汤。武备之盛,兵锋称锐。当时的延榆绥兵备副使刘余泽曾有诗云:

战气高张虎豹符,

汉坛敌忾献夷俘。

只今震叠皇灵远,

试问单于近塞无。

古城南街有保存完好的商铺,寺庙及楼堂馆所。而西街则是电视剧《平凡的世界》中原西县的取景地。这里有极富上世纪七十年代生活气息的人民公社大礼堂,中国人民银行,东风照相馆,国营饭店等人们记忆犹新耳熟能详的地方,让每一位那个时代过来的人看后都会浮想联翩,感慨万千。

我们一行徘徊在巨型毛主席像下面,漫步于饭馆和店铺之间,后来又进到原西县的革委会大院。把记忆的闸门徐徐推开,总有一种熟悉而亲切的味道扑面而来。信步公社大礼堂,四面墙上贴满了过去的黑白照片,仿佛上演着的电影镜头,把那时那地长长的一幕又拉到了眼前,生动逼真,活灵活现。呵!那年那月那时光,芳华逝去也留香。

《平凡的世界》曾经是我最喜欢的一部小说。孙少平和田晓霞的凄美爱情故事,多少次让人心潮起伏,不能自已。而今俱往矣!时代的车轮滚滚前行,碾碎了旧辙,碾出了新痕。但总觉得在这个物质丰盛的花花世界里,很多时候,失却了那时的梦,也缺少了那时的真。

华灯初上时分,我们离开了这个风烟满目,充满历史沧桑的地方。回望藏珠错玉的高家堡古城,星楼如笔,小城如墨,流离在一片光华灿烂之中,神秘而迷人。

呵!高家堡古镇,你是一方凝重的厚土,是一部壮阔的大书。但愿你推陈出新,惊喜可期。再创辉煌,不舍朝夕。

责任编辑 | 张慧 编辑 | 李晓惠

作者 | 子若轻尘

校对 | 高 夏 陈 相

Hash:fd5053c0876a90af640fecfb251be7ad9a60862a

声明:此文由 神木文旅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