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第一块革命根据地!五一假期红色达州等你来耍

达州地处四川省东北部

是川渝鄂陕结合部的交通枢纽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达州是川陕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战场

四川第一支红军游击武装

和第一块革命根据地

就诞生在达州的万源

1929年4月27日,在川东党组织及王维舟领导下,万源、宣汉开江梁山(今重庆梁平)等县工人农民,在万源县固军坝举行武装起义,成立了川东游击军第一路军,后来被正式命名为四川工农红军第一路游击队。

当年,达州有8万多人参加红军,14万多人参加地方革命武装,其中3万多人在新中国成立后被民政部门认定为革命烈士。在长期艰苦的革命斗争中,达州涌现出一批以王维舟、张爱萍、陈伯钧、向守志等为代表的著名革命家。

达州

是四川省红色旅游

重要目的地之一

小伙伴们不如趁着今年五一假期

来一场红色达州之旅吧!

达州红军文化陈列馆

达州红军文化陈列馆位于达州市通川区罗江镇的达州红军文化陈列馆,是在张爱萍故居基础上扩建的。陈列馆利用大量实物和资料,介绍了王维舟、张爱萍、陈伯钧、向守志等达州籍红军将士的业绩,再现了红四方面军建立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历史

万源保卫战战史陈列馆

1934年夏,红四方面军40个团共8万多名指战员,在万源一带浴血奋战两个多月,粉碎了国民党军队26万余人的围攻,歼敌近6万人,俘敌2万多人,取得了反“六路围攻”具有决定性的胜利。位于万源市红军公园内的万源保卫战战史陈列馆,就是为纪念这一战役而修建的专题性纪念馆。

列宁街

列宁街位于达州市石桥古镇。1933年9月30日,红四方面军解放石桥,在镇中的四座牌坊上分别刻下了“列宁主义街”“拥护红军、扩大红军”等标语。红军北上抗日时,这些标语被群众用石灰掩盖起来。新中国成立后,红军标语重见天日,这座极具红军文化特色的石桥古镇也被誉为“中国红色第一街”。

王维舟纪念馆

王维舟纪念馆位于宣汉县红军公园内,占地面积近8000平方米。纪念馆以大量图片资料和许多珍贵的革命文物,全面介绍了红三十三军创始人、老一辈革命家王维舟忠心耿耿,为党为国的革命一生。

红三十三军成立纪念碑

1933年11月2日,王维舟领导的川东游击军在宣汉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三军。为纪念中国革命历史上一个县组建一个军这一壮举,宣汉县委、县政府在县城东侧的项家山上建立了红三十三军成立纪念碑。纪念碑碑高14.2米,碑名系徐向前题写。

红军亭

红军亭位于达州市中心城区凤凰山,占地621平方米,建筑面积1203平方米。红军亭从底层到避雷针顶端总高33米,喻示红军1933年在川东北建立了根据地,并在达州组建了红33军。红军亭是达州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是群众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场所。

蒲家英烈园

该园座落在场镇中心校内。张爱萍、魏传统、刘新权、李中权、王定烈、王文模、李开芬等在这里进行革命斗争。仅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蒲家就有700余名革命烈士为国捐躯。英雄的蒲家人民在这块革命的土地上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留得忠魂在人间、刻录英名传千秋

红色渠县纪念园

红色渠县纪念园在1993年建成的营渠战役纪念碑和苏维埃纪念馆的基础上扩建而成,2013年正式落成开放。园内设有红色文化纪念馆(原苏维埃纪念馆改建而成)、红军街、纪念碑、石刻雕塑园、烈士陵园等。

巴山魂雕塑

“巴山魂”是达州人民为了纪念中国工农红军入川60周年,于1992年在达州市中心老车坝竖立的一座大型雕塑。1996年,因城市建设需要,“巴山魂”被拆除,2006年7月恢复重建。新落成的“巴山魂”群雕,巍然伫立于达城龙爪塔前,是巴山人和巴山精神的象征。

想游遍达州更多红色景点

了解更多达州红色文化等

可以戳下方文字打开宝典喔!

↓↓↓

编辑:艾正川

Hash:2c0970353250442d93e56d5de699b922465a58fd

声明:此文由 睛彩达州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