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泸州续传奇——追寻红军四渡赤水在酒城的足迹:永乐街道

红色泸州续传奇

——追寻红军四渡赤水在酒城的足迹

第二站:永乐街道

永乐街道西华红叶石楠林美如画卷。钟旭娟 摄

一线看振兴

西华村:红叶石楠“红”了一座山

时序初夏,万物勃发,眼下正是苗木销售的旺季。“7点半了,来不及了!”5月9日,刘吉芬喂完猪,扯下腰间的围裙丢给正在院子里喂鸡的老伴,一路向着马路边一辆军绿色的越野车小跑过去,拉开车门上车出发。

刘吉芬是古蔺县永乐街道西华村人,近年来实现了就近就业。“我不会骑车,走路去又远,只好他来接我,坐车去可以多干点活。”刘吉芬口中的“他”,是义苑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老板黄伦美,还有两天,贵州毕节市威宁县的一位老板在公司订购的红叶石楠就要送货了,这几天得抓紧起苗。

返乡创业

工地上挣的钱补贴产业,让村民挣点“盐巴钱”

5月9日中午,从永乐街道办事处出发到西华村铜鼓坪山顶,连续拐过四五个90度弯道,再爬上超过45度的陡坡,汽车围着半山盘旋,这让第一次上山的人惊出一身冷汗。“脱贫攻坚以后,到铜鼓坪山顶的路打通了,以前上山坐车要一个多小时,现在只要半个小时。”开车的罗玉林安慰道。

烈日当空,记者在铜鼓坪山巅红叶石楠苗圃看到,几位戴着遮阳帽的妇女蹲在地上,手拿竹锹拔起一株株小苗,将连根带泥的小苗码成一捆捆后装进竹筐准备运走。

“我将村里闲置的土地利用起来,让村民就近就业挣点‘盐巴钱’,我觉得自己的选择很正确,也有成就感。”今年46岁的黄伦美,年轻时在外搞建筑,收获了人生的第一桶金。2006年,黄伦美回到老家,在铜鼓坪流转了600亩地种植红叶石楠。

“我是黄老板这儿的工人,你要问收入好不好,问问这几位贵州过来的人就晓得了。”刘吉芬笑着不作答。一年360天,刘吉芬有280天来黄伦美的产业基地打工,成了村里的“上班族”。“上一天班100块钱,家门口有产业,我们也跟着受益。”旁边一妇女笑着补充说。

“只想为家乡做点实实在在的事,基础打好了,还可以带动更多人回来投资。”黄伦美的产业基地每天用工量基本维持在10人以上,起苗、施肥、疏果、下果等。农忙的时候,还要到外村请人来帮忙,一年开出的工资就有30万元。尽管黄伦美投资的几百万元还未回本,到现在还是用工地上挣的钱来补贴种植红叶石楠,但展望未来,黄伦美信心满满:“这里与黄荆老林相连,我准备在山上流转2000亩地种植蓝莓,建成集装箱和帐篷酒店,用产业带动旅游业发展。”

黄伦美在西华村发展的产业不只红叶石楠苗圃,在海拔700米以上的山上种植200亩脆红李,夏天李子成熟时,每天有30多辆车开到山上采摘,黄伦美在山顶上开起了农家乐,生意还不错。

做足夏季文章

发展小而精乡村旅游

“一年四季活水不断,提起磨刀溪冷水鱼,大家都晓得品质好。”5月9日中午,在西华村铜鼓坪磨刀溪,村民魏和炎把网撒进池内,渔网瞬间迅速向四面八方张开,不一会儿就捞起来几条瘦长的冷水鱼。“周末还有不少游客慕名而来,在这里‘即钓即吃’,给农家乐带来人气,增加了收入。”新的致富路在魏和炎的眼前缓缓铺开。

“背靠黄荆老林大山,但地势平坦且成片的地不多,我们不搞大规模开发,立足当地实际走特色精品路线,发展300亩红粮、200亩甜橙、600亩猕猴桃、1000亩蜂蜜李……”永乐街道党工委组宣委员周宇对记者说,冬天太冷没人来,他们在规划时就引导农户种植成熟期集中在6月至10月的果树,这几个月正是乡村游的好时机,就好比“船小好掉头”,果子只是引流,不仅引得来人,还要留得住人,走“住农家乐、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趣”的旅游发展之路。

近年来,永乐街道西华村依托区位优势,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扶持产业发展,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打造“铜鼓坪红叶石楠、猕猴桃基地——梯田水稻田耕风景田园观光——侨台黄金柠檬种植采摘园农耕体验——罗乾相历史遗迹——磨刀溪冷水鱼休闲垂钓——侨爱度假村民俗体验——森林氧吧健康养生”等休闲、度假、观光旅游精品路线,着力推动农旅融合发展,将乡村振兴新画卷描绘得更加美丽。

红色遗存

岩桑沟兴桥

隐藏在山中的毛泽东入川第一桥

五月的古蔺县永乐街道德付村岩桑沟,草木葱茏,山脚有溪水哗哗流淌,沿着林间小路行走约二十来分钟,岩桑沟兴桥便出现在眼前。

四渡赤水战役在泸州境内历时54天,一渡赤水之后,毛泽东第一次入川。那么,毛泽东是从什么地方进入四川的呢?答案就是岩桑沟兴桥。

1935年1月29日,中央红军按照中革军委部署,分左、中、右三路纵队向古蔺地区进发。军委纵队及干部团、红三军团、红五军团从贵州土城的浑溪渡、赖子岩等渡口第一次渡过赤水河,然后抵达陶场坝。在陶场坝分军向古蔺地区进发。军委纵队和干部团及第一梯队为中央纵队,从陶场坝出发,经小天堂、马蹄坳等地,跨过川黔交界的岩桑沟后,进入古蔺县境内的今永乐街道地界。

岩桑沟兴桥,桥面呈东西向,为单孔平桥,桥长约6米,宽约1.3米,高约5米。与其他桥梁不同的是,桥为木石混合结构,即桥跨用3块长约6米的大方木搭建于两岸石桥墩而成,桥面铺筑两层石板,既简易又能防止木料腐坏。

“桥那边就是贵州省遵义习水县醒民镇马蹄村,毛主席当年就是从这座桥进入四川的。”站在桥上,58岁的永乐街道德付村党支部副书记王世俊介绍,因为隐藏在山中,岩桑沟兴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并不为人所熟知。

2010年,岩桑沟兴桥被泸州市人民政府确立为泸州市第八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地政府将水泥路修到距离岩桑沟兴桥不远的地方,方便群众参观纪念。

红军入川第一桥——岩桑沟兴桥。泸州日报记者 孔芒 摄

红色故事

我最自豪的是幺叔参加了红军

我最遗憾的是遗落了三颗子弹

距离毛泽东入川第一桥——古蔺县永乐街道德付村岩桑沟兴桥四五公里,有个小地名叫回龙湾的地方,75岁的余凤登就住在这里。说起当年红军进入古蔺的往事,余凤登有自豪,也有遗憾。最自豪的是,他的幺叔参加了红军;最遗憾的是,他遗落了红军战士当时赠送给爷爷的三颗子弹,幺叔参加红军后就再无音信。

“我十岁左右听爷爷说,当年有两个红军在我家住了一晚,还送了爷爷三颗子弹。”长得黝黑黝黑的余凤登,有着山区村民的淳朴,抽着烟,说起当年从爷爷那里听来的往事,语气平缓。

当年,余凤登的爷爷余山双的家,在回龙湾是独户,周围也少有人家。1935年2月初的一天傍晚,余山双家突然来了两个20多岁的年轻人,他们身着灰白色军装,绑着腿,戴着帽,挎着枪。其中一个叫夏同才的人说,他们是红军,是帮助劳苦大众的队伍,因为迷了路,和队伍走散了,已经六七天没有睡觉了。

“爷爷见这两个人不像国民党的兵那样专横,也不抢劫,就接待了他们。”余凤登的语气依然平缓,连贯地回忆着。

因为当时穷,余山双只是简单地为两位红军战士准备了晚饭。当晚,两位红军战士为余山双一家人讲述了红军杀敌寇、渡赤水、保人民和开仓分盐的故事。待两位红军战士休息后,余山双连夜为他们打了三双草鞋,并准备了一些炒玉米、炒面等干粮。两名红军为了感谢余山双一家人,将身上最珍贵的子弹送了三颗给他们。

“爷爷非常珍惜这三颗子弹,专门用一个小木盒装着,常给我们看。”说到这里,余凤登突然停了下来,吸了几口烟,才慢慢地说,“这三颗子弹后来被我遗落了,当时不知道这子弹的珍贵,现在非常后悔。”

再提往事,余凤登的语调逐渐高了起来。第二天一早,两位红军战士准备出发了,余山双拿出准备好的草鞋和干粮送给他们,并让16岁的小儿子余占登给两位红军战士带路,送送他们,以防他们再次迷路。“我父亲一辈共有六弟兄,只有幺叔是读过私塾的,在当地也算是有文化的人。”余凤登自豪地说,也许是因为前夜听了红军战士开仓分盐的故事、感受到现实中的水深火热,也许是红军不怕牺牲、坚韧不拔、敢于斗争的精神,激起了幺叔的革命热情,幺叔没有回家告诉父母,便跟着两位红军战士走了,参加了红军。言至于此,余凤登的叙述再次停顿了一下,才慢慢地说,“遗憾的是,幺叔离开家后,再无音信。直到爷爷1960年去世时,都没有幺叔的任何消息。”

后来,余凤登听爷爷说,爷爷一直都挂念、也担心自己的小儿子。再后来,余山双慢慢了解了红军,了解了长征,才逐渐放下心来,还给余凤登说,你幺叔有出息。

记者手记

西华村:

打造小而精的休闲康养之地

背靠黄荆老林,利用大山里流出的天然山泉水打造的磨刀溪冷水鱼基地已初见成效,养殖户魏和炎撒网,捞起一条瘦瘦长长约2斤的雅鱼,这是来侨爱度假村民俗体验的游客餐桌上的最爱。

在向上的山路上,西华村村干部刘兴强指着一侧的山头说:“那是村里的400亩脆红李基地,长在海拔1000米的山上,好吃。”再一指山下,“那是村里的蜂蜜李基地,要种在海拔650米的地方才好吃”……

这里是古蔺县永乐街道西华村,当年红军四渡赤水曾从这里经过。820户农户,总人口3461人,如今,以旅游为主线,产业抱团,西华村正在打造小而精的休闲康养之地。2018年,西华村整村退出贫困村序列,红色西华村正在散发独特的魅力。

在永乐街道党工委的带领下,西华村利用地域优势,形成了立体农业新格局:以永盛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为龙头,规划发展有机水稻1500亩,申报绿色商标;结合现有冷水鱼养殖基础,探索稻花养鱼,形成种养一体化发展;红粮、甜橙、柠檬等种植正在形成规模;600亩的猕猴桃基地、1000亩的蜂蜜李,逐步形成立体化农业新格局,形成了小而精的产业抱团发展格局。

西华村立足当地优势,打造生态旅游精品线路,为百姓持续增收提供了永续动力,让当地群众在乡村振兴的路上越走越远。

泸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责编 汤颂 刘笃梅 编辑 罗青

Hash:08fd9632bba452bf62a138fe16fba2385ed3c09e

声明:此文由 泸州新闻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