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药性回望--黄连

【非洲猪瘟】之药性回望--黄连

黄双辉 褚耀诚 刘化森 刘凤华 许剑琴

中关村中兽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中兽医药发展研究院

【神农本草经】

气味苦寒,无毒。主治热气,目痛, 伤泣出,明目,肠 ,腹痛下痢,妇人阴中肿痛。久服令人不忘。

【黄连药性】

黄连气寒,禀天冬寒之水气,禀少阴水阴之精气,入足少阴肾经。味苦无毒,得地南方之火味。入手少阴心经。气味俱降。阴也。

【黄连药用】

1、主治热气者,水滋其火,阴济其阳也。

2、目痛、伤泣出者。心主火。火气热。心病舍肝。肝开窍于目也。黄连苦寒。所以清火也。手少阴之正。出于面。合目内 。手少阴为心火。火盛则心系急而泪出。伤泪出皆心火也。黄连清心。所以主之。

3、明目者。实则泻其子,心者肝木之子也,清心则肝邪泻。所以明目也。

4、肠辟者。火热内乘于阴,热淫于内,薄为肠辟,此热伤阴分也。

5、腹痛下痢者。风寒暑湿之邪伤其经脉,不能从肌腠而外出,则下行肠胃,致有肠痛下痢之证。黄连泻火热而养阴,故治肠辟,腹痛下痢。

6、妇人阴中肿痛者。热胜则肿,肿痛者火盛也,心火协相火而交炽也。黄连苦寒,黄连入肾,寒苦清火,内清火热,故治妇人阴中肿痛。

7、久服令人不忘者。水精上滋,泻心火而养神,入心清火。火清则心明。能记忆则不忘也。

8、大凡苦寒之药,多在中品下品,唯黄连列于上品者,阴中有阳,能济君火而养神也。

9、生用;治肝胆实火,猪胆汁炒;治肝胆虚火,醋炒褐色;治上焦火,酒炒;中焦火姜,汁炒;下焦火盐,水炒;气分郁结肝火,煎吴茱萸汤炒;血分块中伏火,同干漆末炒;食积火,黄土拌炒。解附子、巴豆、轻粉毒,忌猪肉。

10、黄芩、龙肌、理石为之使。畏牛膝、款冬,恶冷水、菊花、玄参、白殭蚕、白鲜皮、芫花。忌猪肉。杀乌头、巴豆、轻粉毒。

【黄连配伍】

1、黄连配伍半夏 黄连苦寒,清胃热而燥湿,以开中焦气分之热结;半夏辛温,燥湿化痰、降逆止呕,以开中焦气分之湿结。二者相伍,辛开苦降,寒热互用,清热与燥湿并举,共奏清热燥湿化痰、宽胸止呕之功效,用于治疗湿热痰浊、郁结不解之胸脘满闷、痰多黄稠;寒热互结、气机失畅之心下痞闷、按之疼痛。

2、黄连配伍大黄 黄连清热燥湿解毒;大黄泻热通便、凉血解毒。二者皆苦寒之品,相须为用,其清热泻火、凉血解毒之功效更着,用于治疗邪热内结之热痞证;胃肠湿热火毒壅滞之湿热下利、里急后重,或大便不爽;实火上炎之目赤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以及血热妄行之吐衄、发斑等症。

3、黄连配伍阿胶 黄连苦寒,清心降火除烦,以泻为功;阿胶甘平质润,滋肾养阴补血,以补为用。二者相伍,能使心肾相交、水火互济,共奏滋阴清热、养血安神之功效,用于治疗热邪伤阴、阴虚火旺之心烦不安、失眠多梦、舌红少苔、脉细数等。

4、黄连配伍干姜 黄连苦寒,清热泻火解毒、降逆止呕、燥湿止痢;干姜辛热,温中散寒开结、回阳通脉。二者伍用,辛开苦降、寒温并施,有泻热痞、除寒积、清郁热、止呃逆之功效,用于治疗寒热互结心下之胃脘痞满、嘈杂泛酸、不思饮食;上热下寒之食入即吐、腹痛下痢等症。

5、黄连配伍厚朴 黄连清热燥湿;厚朴行气化湿。二者合用,有清热行气除湿之功效,用于治疗泄泻因湿热所致者。

6、黄连配伍龙胆草 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尤擅泻心胃实热;龙胆草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二者均为苦寒之品,相须为用,其清热泻火解毒之功效更着,用于治疗肝经火盛之目赤肿痛、视物不清以及湿热痢疾等。

7、黄连配伍吴茱萸 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清心除烦、清胃止呕;吴茱萸温中散寒、下气止痛、降逆止呕。二者伍用,辛开苦降,有清肝泻火、和胃降逆止呕之功效,用于治疗肝郁化火、胃失和降引起的胁肋胀痛、嘈杂吞酸、口苦、呕吐等症。

8、黄连配伍紫苏 黄连苦寒,清热、燥湿、泻心胃之实火;紫苏芳香,理气宽中、化浊辟秽、醒脾止呕、宣通肺胃之气郁。二者合用,寒温相伍,有清热和胃、理肺畅中之功效,以调整胃肠功能为其长,用于治疗恶心呕吐、胃脘痞闷、妊娠恶阻、胎动不安等证因气滞、热郁、湿阻所致胃失和降而致者。

9、黄连配伍枳实 黄连苦寒,清热泻火、燥湿解毒;枳实苦微寒,破气除痞、宽肠理气。二者伍用,既有清心胃之热、破气除痞之功;亦有除大肠湿热火毒、宽肠调气之效。用于治疗心下痞满、按之不硬、脘腹热痛者以及泄泻、痢疾因湿热所致者。

10、黄连配伍竹茹 黄连苦寒,清热燥湿、消痞除烦;竹茹甘淡微寒,涤痰开郁、清热止呕。二者合用,其清热燥湿化痰、降逆止呕除烦之功效增强,用于治疗恶心、呕吐、胃脘痞满、口苦吞酸等因胃热、痰热、湿热所致者

【注意事项】

宜忌:凡阴虚烦热,胃虚呕恶,脾虚泄泻,五更泄泻慎服。

【毒副作用】

1、小檗碱的治疗量相当安全,副作用也很少,长期服用也未见任何障碍,一次口服小檗碱2.0g 或连用黄连粉100g 未见任何副作用。在动物试验中,毒性也很轻,给小鼠口服不易致死,腹腔注射的最小致死量为0.01g/kg。猫口服0.1g/kg 可引起全身抑制,呕吐,于8~10天后死亡,呼吸由兴奋转为麻痹,死亡前可发生惊厥。

2、小檗碱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 24.3mg/kg。四氢小檗碱给小鼠灌胃、皮下及静脉注射的半数致死量分别为940mg/kg、790mg/kg及 100mg/kg,长期用药未见蓄积作用及病理变化。

Hash:c68488fa89ffd104423716b2e9dd986fb6ce9de3

声明:此文由 中兽医药联盟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