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条件最艰苦的大学,教授种菜学生淋雨,却孕育无数大师

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中华大地陷入空前动荡之中。在清华、北大和南开大学被相继攻占后,梅贻琦、蒋梦麟、张伯苓三位校长与部分教授参加了庐山召开的“国事谈话会”,围绕保护学术、培养人才一同商讨对策。最终,国民政府令三校联合办学并内迁至长沙,组成了“长沙第一临时大学”,三位校长均为筹委会常务委员。然而战火很快就蔓延到了长沙,再次迁校已无法避免,但众人却不知该去往何处。

西南联大旧址

这时,时任北大经济系主任秦瓒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向三位校长大力推荐云南昆明,并力陈此地在自然人文环境的优越性。秦瓒之父秦树声曾在云南任职二十余年,历任知府、道尹和学政,在政界和教育界有着深厚人脉,临时联合大学如迁到昆明,便能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与帮助。最终,三位校长同意将校址搬至昆明。1938年4月4日,三校师生全部抵达昆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正式成立,次月便宣布开课。

可以说,西南联大是中国教育史上无比灿烂的繁星,学子们能够享受到的待遇简直令人咋舌——沈从文讲授国文、吴有训讲授物理、华罗庚讲授数学、冯友兰讲授公共伦理、吴晗讲授中国通史、李赋宁讲授英语,还有梁思成、徐志摩、林徽因、周培源、金岳霖、钱钟书、朱自清、陈寅恪、卞之琳、闻一多、李继侗、陈岱孙......

▲哲学泰斗冯友兰先生画像

80年过去,人们对西南联大的热情却不减反增。究其原因,是对学术自由的向往,是对大师云集的仰慕,是对先贤勇士的崇拜。是他们,于筚路蓝缕间为中华复兴保留下珍贵的火种,自觉承担起办学救国的历史使命,将各校局部利益置之度外,以空前绝后的包容姿态迎接人才、培育人才。正如冯友兰在西南联大纪念碑文中所写道的那样:“以其兼容并包之精神,转移社会一时之风气,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筑民主堡垒之称号,违千夫之诺诺,作一士之谔谔。”

作为清华、北大、南开三校的联合体,西南联大继承、融合并发展了三校的校风,学生也因此具有三校风貌——清华的严谨认真之风、北大的民主自由之风、南开的开拓活泼之风。在此基础上,西南联大推行教授治校,主张大学独立,并拥有高度公平的职称管理制度。在当时,教师职称共有助教、教员、讲师、副教授及教授五级,想要提升职称只需要教学成果和科研成绩,与学历工龄毫无关系,更没有人数与比例上的限制。

▲梅贻琦剧照及本人旧照

正因如此,西南联大破格录用了大批教授——沈从文仅是小学毕业,钱穆连中学都没读完,华罗庚中学刚毕业,而只有高中学历的陈寅恪却成了清华的“四大导师”之一。在这批名师的努力之下,西南联大在短短8年时间中累计开设1600多门课程,几乎都是根据教师的新成果而特别开设的,联大学生大三以后可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极大促进了他们的学习热情。

有意思的是,与现代大学相比,西南联大的许多行为都堪称“作风散漫”。没有任何规定要求联大的教授们要讲什么课,也没有人强迫联大的学生们必须得听什么课。如果说理工科的老师们需要严谨,那人文系的教授就自由得多。闻一多先生向来烟不离手,上课时也不例外,于是胆大的学生可以找他“借火”;现代大学老师连喝口水都是罪过,徐志摩却曾一边讲课一边啃烟台苹果;钱钟书讲课全用英文,陈寅恪则从不备课,上课铃一响就随意找个话头,接着便是旁征博引,妙语连珠。

▲周培源、梁思成夫妇、陈岱孙等人合影

卞之琳口音极重,无论是说中文还是英文,学生们都听不懂,他依旧自顾自地讲;沈从文不喜欢命题作文,于是他上课天南海北地聊,学生也随心所欲地写,不过他批改作业却格外认真,还会写一大段读后感,并介绍与学生写作方式相近的中外名家。相比而言,朱自清要求最严格,讲解宋词时会一句一句地讲,还要求学生认真做笔记,时不时还会举行随堂测试。

在学术之外,教授与学生们更像是“难兄难弟”。囿于条件有限,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含泪设计了茅草屋校舍。在降雨频繁的昆明,简陋的茅草屋自然挡不住雨,于是就有了后续一系列苦中作乐的事例。经济系教授陈岱孙向来不苟言笑,对时间掌握得非常精准,一般刚讲完一节课的内容,下课铃就会准时响起。有一次,刚上课没一会儿就突降大雨,滴滴答答的雨声吵得学生压根听不见老师讲课,于是陈岱孙先生破天荒地停了下来,提笔在黑板上写下“停课赏雨”四个大字,学生们顿时哄堂大笑。

电影《无问西东》中的联大学子

由于学校实在太穷,众人都吃不饱、穿不暖,生活过得极为艰苦。为了改善家人的生活条件,联大教授们各显神通,纷纷利用专业技能或业余爱好谋生,捧腹之余又令人满怀敬意。闻一多为了吃饱饭,跑到街上给人刻章;生物系教授组织“种菜小组”,公推植物学家李继侗为组长、讲师沈同为“种菜助理”,一下课就集体松土、施肥,收成倒也不错。理工科的老师们也不甘落后,纷纷制造墨水、肥皂等日用物品上街售卖,文科教授则抱着厚厚的书本跑去典当。

▲国立西南联大纪念碑

不过穷归穷,在治学上众人从不怠慢含糊,“刚毅卓绝”的联大精神正是全体师生的精神支柱。在这八年之中,联大师生饱受战争摧残,却变得更加团结进取,传递着中华文明的希望,延续着中西文化碰撞后的火花,更培育出一大批日后在各自领域大放异彩的国之栋梁,无愧于中国教育史上的丰碑。

微信公众号:趣观历史,每日为您甄选好玩有趣的历史。

Hash:129460159b81efd2b330dada409e950111ad0eab

声明:此文由 趣观历史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