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堡丨左云宁鲁堡

宁鲁堡,位于左云县三屯乡宁鲁堡村中,北距马市约四里,南距左云县城约四十里。原名宁虏堡,是明长城大同镇关堡七十二城堡之一,也是外五堡之一,或称靖虏五堡之一。“虏”字来源于外族入侵,明朝时候将侵略长城以南地区的蒙古族大军称为“虏”。一个“宁”字,则反映了一种迫切愿望与长久目标。

据《三云筹俎考》卷三记载:“宁虏堡,属大同镇左卫道北西路所辖,嘉靖二十二年土筑,万历元年砖包”。堡城“周二里七分,高三丈七尺”。驻兵六〇七人,骡马二九七匹,明时设守备,座堡各一员,把总二员,分守长城十一里三分,边墩十八座,火路墩十一座,市场一处。边外土城一带,虏酋兀兰把喇素部落驻牧。若入犯,必从本堡迤南而入。嘉靖中,由此大举,直掠怀、应、山、马等地方。款塞以后,设有市垣,夷人月赴贸易。一切防范,视他堡称难云。明嘉靖年间,蒙古贵族曾率兵入犯,宁虏堡只向南开有一门,外有瓮城开东门,现已无存。堡址平面方形,边图七云石堡马市遗址此有关。今东、西、北三面将城墙掘成豁口通行。城墙包砖虽早被拆光,但整体堡城尚存。

宁虏堡,据《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四大同府记载:宁虏堡“嘉靖二十一年筑,万历初增修。周二里有奇。……后设市场于北,亦冲要处也”。清初设操守一名,驻兵一百名。后改操守为把总,属助马路参将管辖。雍正七年改为宁鲁堡。光绪时设把总一员,有马步兵五十七名,守兵四十一名。

宁鲁堡东至威鲁堡二十里、北至边墙五里、西至破虎堡三十里、南至三屯堡三十五里。堡墙的角墩,比较细长,四周有壕沟。堡西有关家山石林,有火山形成的六棱柱石,据说堡墙基础全用此种柱石垛起,极为坚固。明朝中后期,边防战事逐年减少,蒙汉在边境互设马市,宁鲁堡内居民增多,商业兴起,儒释道三教迅速发展,大兴土木,修建寺庙。但这些建筑大都毁于战乱,民国初期冯玉祥的石友山部和奉军张作霖部在堡内驻防时,拆毁大量的庙宇,取木材当柴烧。日伪时期修筑碉堡时又拆掉一部分,现已全无。

距离宁鲁堡约二里多的山谷之间、边墙之上,有一座迄今基本完好的高大砖楼,因门额上有“镇宁”二字,所以被称之为“镇宁楼”。长城的关口一般修在易守难攻的沟峪处,因为河沟就是天然的通道。镇宁楼修在河沟一侧的高坡上,被围在一座巨大的土围墙里,一个宽敞的四方形院子,有唯一的砖券门与外界相连,正对着院门的镇宁楼坐北朝南,高大雄宏。进了门洞是一条长长的向上攀升的拱顶通道,有陡峭的石阶。上面一层是砖砌的回廊,四面各有箭窗。在一个角落有向上一层的洞口,可以攀爬上楼顶。楼顶的地面有柱础,可见上面还曾有过一层砖木楼阁。镇宁楼北侧也有一个土围子,长城的长墙从楼的东西两侧延伸,从高空俯瞰,形成一个东西走向、横过来的“中”字。如今的土围墙坍塌得厉害,砖券门也摇摇欲坠,院子里荒草丛生。附近有残留的古井口、石头台阶等,是马市口当年的遗迹

A

编者按

1度,打造原创情感故事,碰撞经典影视影评,倾吐喜怒哀乐心情,直抒小诗美文情怀!欢迎大家积极投稿,分享你的芬芳馥雅!

Hash:44e45bbb7c1d1da8eda2b0470710d863f11d7e71

声明:此文由 一曲相思为郎奏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