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著名的十大钓鱼台

中华垂钓文化渊远流长,唐诗宋词写不尽的垂钓蓑翁,浓墨淡彩画不完的江雪钓客,一支钓竿寄托了多少政治家的抱负,隐藏了多少失意者的心酸,承载了多少隐士高人的避世情结。

中国古代有不少和垂钓有关的名人,有人为了躲避纷争,隐居江湖,以垂钓表达自己远离官场,寄情山水的决心和雅趣:庄子、严光、陶朱公是其中的代表;有人垂钓的目的却截然相反,是一种自我包装和宣传的手段: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钓来文王的青睐,成为一代名相;东越王余善,为了树立王的威望,炮制“钓白龙”消息,震动天下。

01

宝鸡钓鱼台

相关人物:姜尚

地点:陕西宝鸡市陈仓区天王镇境内

来历:封神榜,在中国老百姓中家喻户晓。“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更是传诵千古的佳话。姜子牙鱼台风景区位于天王镇的伐鱼河谷(即幡溪谷)中。溪中有一台石,传说是西周姜子牙涉政前隐居垂钓之地,故而得此名。姜子牙钓鱼台及其所在的伐鱼河谷处在秦岭北麓。据传姜子牙就是在此垂钓的时候,遇到周文王的拜谒,辅佐朝政,于是西周得以开国。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唐代诗人李白、许浑,宋代诗人苏轼等都曾游览于此,并赋诗记胜。钓鱼台唐代时就建庙塑像,之后历代既有修整及重建。

02

庄子钓鱼台

相关人物:庄子

地点:山东菏泽鄄城县

来历:中国古代思想家庄子垂钓之地。熟悉中国古代文化的人都知道,庄子崇尚道法自然,淡薄名利。钓鱼是他非常喜爱的休闲活动之一。他的思想巨著《庄子》中曾多次以钓鱼来阐述自己的思想:其中最著名的是《庄子钓于濮水》和《任公子钓鱼》前者用神龟“宁生而曳尾涂中”表达了自己不愿为官,宁做山野村夫自在的思想,后者用任公子大钩巨缁终于钓获超级大鱼,说明有远志的人必须有所舍才能有所大成。这和咱们现在的钓鱼人对巨物孜孜不倦的追求倒是一脉相承。

03

韩侯钓台

相关人物:韩信

地点:江苏淮阴城西萧湖湖畔,明万历年间建。

来历:相传为韩信钓鱼处。在该台正前方入口处竖有一牌坊,1间2柱,面阔3.2米,柱高4米,高3米处上有横坊,上书“钓鱼台”三字;台内立有一碑,高1.5米,正面镌有“韩侯钓台”四字,上有瓦檐;在碑西有一“千金亭”,占地12.25平方米,四边形;每边阔3.5米,四角上翘,亭高6米。漂母祠,原建于明代,清代屡有修葺。现祠为1982年重建,占地800平方米,享殿为硬山造,抬梁式,面阔3间11.3米,进深7檩6米,檐高3.2米,殿中神台塑漂母及左右侍像3尊。

04

陶公钓矶

相关人物:范蠡

地点:浙江宁波东钱湖

来历:相传四大美人之首的西施和情郎范蠡归隐之地。范蠡作为宁波历史上最早的钓鱼人,知名度最高、文化内涵最丰富、社会影响最深广、人民群众最喜爱的名人福人。他开创养鱼业,堪称经商者的典范。所以当他的小伙伴文种在悲叹“兔死狗烹”之时,他已作为陶朱公,坐拥美人,富可敌国。选择决定命运,古人诚不欺我。相传在春秋时期,越国大夫范蠡不慕功名,隐姓埋名,偕西施隐居于青山连绵、碧波荡漾的东钱湖畔、伏牛山下,改名陶朱公。后人追念其兴越之功,把伏牛山改为陶公山,将范蠡和西施时常临湖垂钓之处称作“陶公钓矶”。后人忻宇春作诗以咏:“平吴霸越谢成功,退隐湖滨作钓翁;自有石矶留胜迹,此山依旧属陶公”。

05

钓龙台

相关人物:余善

地点:福建闽侯县南4.5公里大庙山

来历:余善是闽越王无诸的后代,汉武帝讨伐岭南割据政权时,他曾带八千水兵配合汉武帝南征。闽越水军乘上百艘船只从南台港出海,浩浩荡荡驶向岭南海域,一时轰动南方。传说余善在南台游玩时钓到过一条“大龙”。古人所说的龙,即为鳄鱼之类的两栖动物,古代闽人称鳄鱼为“蛟龙”,它在水中游荡,对人类形成巨大的威胁。大家都知道唐代韩愈广东韩江驱逐鳄鱼的故事,这是因为在古人看来,若是不将鳄鱼驱逐,人类很难在这一区域生存。闽越王余善的“钓龙”,应当就是铲除鳄鱼之害的一种行动。

06

严陵濑

相关人物:严光

地点:浙江省桐庐县富春山

来历:如果说姜子牙钓鱼基本 是在“作秀”,东汉光武帝青梅竹马的好基友严光就是个真正的“隐士”,两人同在长安求学时,才高八斗的严光就给刘秀留下的深刻的印象,以至于当上皇帝后的刘秀第一时间就到富春江请这位隐居钓鱼的昔日同窗出山做官,还连请三次。可惜人家最终还是不从,悄然而去,隐居于富春山下,或耕田,或钓鱼,终身不仕。

07

张志和钓鱼台

相关人物:张志和

地点:湖北大冶县东道士

来历:“西塞山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首“渔歌子”绝对是千古流芳的名作。张志和三岁就能读书,六岁做文章,十六岁明经及第,先后任翰林待诏、左金吾卫录事参军、南浦县尉等职。后有感于宦海风波和人生无常,在母亲和妻子相继故去的情况下,弃官弃家,浪迹江湖。唐肃宗曾赐给他奴、婢各一,称“渔童”和“樵青”,张志和遂偕婢隐居于太湖流域的东西苕溪与霅溪一带,扁舟垂纶,浮三江,泛五湖,渔樵为乐。

08

昭明太子钓鱼台

相关人物:萧统

地点:安徽池州贵池区

来历:南朝梁武帝萧衍长子萧统世称昭明太子,酷爱钓鱼,当年到此地开仓救庶民,钓上一条肥大的银鳞香鲫鱼,足有七、八斤重。 烹调下酒鲜美无比,连连赞叹水好鱼美、曰“天下贵池也”。自此,秋浦县改为“贵池”沿用至今,萧统的垂钓处也誉为“昭明钓台”。

09

武昌孙权钓鱼台

相关人物:孙权

地点: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县西北江滨

来历:据传三国时孙权曾饮酒观鱼垂钓于此,晋代陶侃谴兵逼王泉时,也曾再次整阵练兵。

10

北京国宾馆钓鱼台

相关人物:金章宗皇帝

地点:北京西郊阜成门外古钓鱼台风景

来历:北京钓鱼台可以上溯到800年前的金代,当时这里位于京城的西北,名为鱼藻池,水域面积很大,玉渊潭和钓鱼台没有间隔,是金、元皇帝每年游幸之地。金章宗皇帝喜在此处垂钓,因而得名“钓鱼台”。

到了明代万历年间,这里成为明代皇亲的京郊别墅。明代著名文人刘侗在《帝京景物略》一书中这样描绘钓鱼台的景观:“堤柳四垂,水四面,一渚中央,渚置一榭,水置一舟,沙汀鸟闲,曲房入邃,藤花一架,水紫一方。”你看,刘侗将钓鱼台描绘得多美:水上有舟,水心有岛,岛上有榭,还有花鸟泉水潺潺,冬夏不竭。这景色美得太“江南园林味”了。

明代以后,大清乙酉年(1765年),正值康乾盛世,这里辟为皇帝的行宫乾隆皇帝专门请人将金元时代的鱼藻池旧址浚治成湖,引来西山之水扩容玉渊潭、钓鱼台之水域,并将水源疏通引至阜成门、西直门的护城河,改善整个京城水系。

1774年,乾隆皇帝又决定在钓鱼台行宫大兴土木,营造了多处建筑,如养源斋、同乐宫、清露堂、澄漪亭、望海楼等。乾隆皇帝还为每座亭、台、楼、阁亲笔题写了匾额。于是钓鱼台的清泉碧水可终年曲折迂回于亭台楼阁和翠林茂石桥之间,钓鱼台行宫显得愈加秀美。

Hash:d38afcbe8e547b2a61a3e905fbba618c5d8c3548

声明:此文由 全球钓鱼攻略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