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宗桥语 | 碧玉环连晒经石,桥上观景听神音

五岳独尊泰山,是中国书法名山, 其“ 榜书之宗”经石峪石刻更是为世人所喜爱。从登山盘道过经石峪牌坊,通往经石峪还要经过两座石桥,这两座石桥分别是漱玉桥和神聆桥,桥的名字与周边环境和高山流水的传说有着密切联系。

万恭出资

溪上架起漱玉桥

在通往经石峪的路上,还有一山间溪流红门管理区副区长宗世强告诉记者,为了方便游人游览观看,明代万历元年,兵部侍郎万恭出资在山溪之上架起了一座石桥,名为漱玉桥。

漱玉桥所在的位置非常巧妙,来泰山游玩想要去经石峪,一定要先经过这座泠然清韵的石桥,站在石桥上,桥下有水流经过时,能够领略孔圣人所说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博大胸襟。

清代《泰山道里记》中记载:“桥(高老桥) 北山势突起,明置人祖殿,今改三官庙。东北里许有漱玉桥,圮。为砲高岭。”宗世强介绍,根据史籍中的记载,漱玉桥在清代时毁废,后来在原址附近复建了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漱玉桥,桥拱上刻有“一九九七年五月新建”字迹。

记者注意到,漱玉桥为单拱石桥,用条石垒就,古朴大方,与周围的环境十分协调,可以说是人文建筑自然景观融为一体。由于正值冬季,河床里并没有水流,只有一块块山石自然趴卧。据悉,夏季雨水充足之时,山间溪水淙淙,水石相激,水流漱石,发出叮咚的声音,听起来像是古代女子配戴的环佩叮当响的声音,所以这座石桥被命名为漱玉桥。

在漱玉桥旁边的石头上,有“ 漱玉桥” 题刻, 题刻刻于1753年,落款为“万历元年秋,兵部侍郎、洞阳子万恭书。工部都水郎中汪审、主事张克文、泰安知州李逢旸刻石。”“题刻证明了漱玉桥的建造者,就是明代的万恭。万恭在泰山留下了不少东西,不远处的高山流水亭就是他修的。”宗世强说。

高山流水

仙乐催生神聆桥

过了漱玉桥,经过高山流水亭,不远就能看到经石峪,但要近距离欣赏经石峪大字,还要过一座石桥,那就是神聆桥。

宗世强告诉记者,神聆桥并不是古代建造的桥。“原本通往经石峪的路只是一条小道,并没有今天这样的正规盘道,20 世纪60 年代末的时候,为了方便游客到经石峪游览,也为了保护经石峪石刻,修了盘道,在石刻周边加上了围栏。也简单修建了一座小桥,那时候没有具体的名字,就按老百姓的说法叫漫水桥。”

据了解,漫水桥在民间各地都有,是一种非常普通的桥。“漫水桥一开始的形式是根据人的正常步距在水中安放大石头,后来有了水泥等先进工艺,建造起来就更加美观。这种桥,水多的时候,水从桥面漫过,桥身藏在水流中化解大部分水的冲击力,不会被冲毁,所以叫漫水桥。要建一座桥,一旦设计不好,很容易在发大水的时候被冲毁,但漫水桥建造简单,造价也低,可以时毁时建,所以在民间很常见。”宗世强说。

看着眼前的石桥,宗世强告诉记者,现在的神聆桥是在2001 年左右的时候修建的,在桥下还能看到原本修建的漫水桥的石头。

来到《高山流水亭石壁记》附近,宗世强远远指着石刻中的“神”“聆”二字说,神聆桥的名字就来源于此。“ ‘ 邀泰山之神, 聆广陵之散。’石刻记载了高山流水亭的来源,也记载了钟子期俞伯牙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因为这座石桥就修建在石刻和高山流水亭原址不远处,所以选取了石刻中的这两个字取名为神聆桥。”

夏季,经石峪周围郁郁葱葱,桥下溪水潺潺,站在神聆桥上,仿佛能听到高山流水的美妙音乐

图文: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刘小东

摄影 王德全

*版权声明:公众号如需转载泰山工作室原创内容,请后台联系授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扫一扫

Hash:f1f18066aabfd05dd9e2954f876a933645c093b0

声明:此文由 Hi泰山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