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森/扁担上的春秋

作者简介

李景森,1946年降生在准旗榆树李家大院。中共党员,大专学历。从教三十余年,略有心得。2002年退休,好读书,爱写作。

扁担上的春秋

解放前及解放初,在准旗的乡村行走着一些从河北邢台顺德府出来的货郎子,人们都称他们为侉子。他们靠一条扁担挑着一担诸如火柴顶针红头绳小镜子梳子手帕针头线脑等日用小货品,一年四季走村窜戸,手摇货郎鼓,售卖他的货。当时农村偏僻闭塞,有的地方几十里也见不到一户人家。货郎子跋涉到后,乡民们见货后很稀罕,觉得很新奇。那时人穷,他就用货取他们的东西,象粮食牛羊皮羊绒羊毛等一类土特产品。乡民们也可以赊货,可以等货郎子下次来再结算。货郎子买卖公平,童叟无欺,深受乡民的信赖。他们居无定所,走到哪算哪。乡民淳朴,对他们也很待见,管吃管住。他们的货卖完后,就把换下的皮毛货再担回河北去,卖给当地的加工作坊。出来时再把河北的小商品担上。就这样来回倒腾,挣点差价养家糊口。他们是零散的边贸小商贩,与大队的山西边贸商不可同日而语。由于行走的路线不同,他们散布在准旗的马柵、魏家峁、纳林、羊市塔、西召等地。就是这些货郎子,担着货担,行走在穷乡僻埌,开创了乡村贸易,方便了乡民的需求。他们也靠这小本买卖养家糊口。有个甄侉子老汉,常年提着几包洋胭脂,这家出那家进,不光养活了自己,还将儿子培养到初中毕业。他们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和经商智慧,而且与本地人也相处得很好。那个甄老汉,过年也不回老家,而是把带出来的小儿子寄居在寺庙内,托喇嘛照看,他却趁年节时候多卖一些洋胭脂。因为那各种鲜艳颜色用来染窗花点馒头点面人人太好看了,特别受乡村妇女们喜爱。而他儿子和喇嘛一起至少也过了六七个年。

解放后,随着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些货郎子被国家组织起来,成立了商业合作社。这些人从十几岁起担上货担跑口外,早已习惯了内蒙的生活。把这里当做第二故乡,就在本地定居了。分散在淮旗各地的货郎子都成了国家正式职工,每月有固定工资,实现了老有所依老有所养。他们辛苦半生,再不用挑担奔波了。象榆树湾街上的那个最早的小铺铺,就是货郎子张侉子和聶侉子经营着。张侉子名叫张广学,在我家院住了十几年。张老汉最显眼的家当就是几根长短不一的扁担,每根都油光滑亮,那是成年累月与肩膀相磨又被汗水浸润的结果。也是过去岁月的见证,记录着那一代货郎子经历过的艰辛。

转载请注明来源。

主编:白艳

执行主编:武敏

编辑: 侯娇

Hash:30a3755943d6d805a3ad9425e57308b844021b7c

声明:此文由 达拉特文化精英沙龙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