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古滨州 | 一座遗存丰厚的古老城市,一场穿越时空的历史对话

4月24日(本周六)上午9:00,滨州学院人文学历史学专业负责人 马晓菲博士将受邀走进黄河文化艺术季 | 黄河文化讲堂,在 滨州市博物馆四楼·多功能报告厅为大家带来精彩讲座——《武蕴齐风:兵圣养成的齐文化土壤》,感兴趣的市民朋友。

我们每天生活在这个叫滨州的城市,你可知道“滨州”两字的来历?

我们每天住在钢筋水泥结构的建筑中,你是否知道滨州这片土地上也有众多古城遗址

我们每天在书本上学习他乡历史,你是否了解滨州其实也是座遗存丰厚的古老城市?

古人言:“ 举头三尺有青天,头顶三尺有神明。” 滨州人才辈出,古代著名军事思想家孙武、汉孝子董永、宋代著名政治家范仲淹、清代帝师杜受田皆出生或成长在这里。滨州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至夏朝,史料记载,滨州古城西汉为湿沃县地,唐朝为渤海县,后周显德三年置滨州,取名意为“濒临渤海之州”。滨州古代地位重要,为直隶州,辖渤海、蒲台、利津沾化县,知州地位与知府相同。滨州有“渤海雄邦”之美誉,州衙前曾有高大的“渤海雄邦”牌坊,相沿成习,所以,滨州城素有“九朝齐鲁重镇,千年文化古城”之称。

走入一个有风情的村舍,你会体会劳累之后的舒适闲逸;走入一处洞天福地的自然景区,你会领略到抵达心灵深处的治愈感;走入一座有历史的城市,你便马上拥有与这座城一样厚重的底蕴。

我们总是费力去寻找遗迹,但是殊不知我们已然置身于一座历史风韵十足的文化古城之中。贫穷限制想象,贫瘠限制眼界,本周六让我们稍微停一停忙碌的脚步,跟随马晓菲博士一起感受齐鲁风情。

讲师介绍:

马晓菲,历史学博士,讲师,滨州学院人文学院历史学专业负责人,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文化史、孙子兵学等教学与研究。中国范仲淹研究会理事,中国明史学会、山东省历史学会会员。出版专著《明代僧官制度研究》,发表教研、科研类论文数篇。参与国家社科项目1项,山东省社科项目4项,主持校级项目2项,获山东省高校优秀成果奖三等奖、滨州市社科二等奖;获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三等奖;指导学生获山东省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二等奖。

本次活动由滨州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滨州市博物馆承办,滨州市传统文化研究会协办。

黄河文化艺术季|黄河文化讲堂

——寻古滨州系列讲座

九曲黄河,奔腾向前,百川入海,黄河以其百折不挠的磅礴气势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是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团结、务实、开拓、拼搏”的黄河精神,凝结了滨州人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涵。“勇往直前、百折不挠”的黄河力量,正催生新发展、新体验、新情感、新动力。为传承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探寻滨州历史,黄河文化艺术季|黄河文化讲堂之“寻古滨州”系列讲座正式拉开帷幕。自2021年4月10日起,我们隆重邀请到了对滨州本土文化颇有建树的学者教授,于周末在滨州市博物馆传道授业解惑。各位学者教授将结合历史故事及案例,将黄河文化以更加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阐述。通过“寻古滨州”系列讲座使市民朋友们能够系统地学习滨州历史、了解滨州文化,建立属于滨州人自己的文化自信。

接下来,相信会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将黄河文化讲堂扎根于本地,举办更多有品质的系列讲座,让更多的市民从中受益。具体详情,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E

N

D

Hash:04813c420e54363c8faee9fb40d49a77468e30ec

声明:此文由 滨州市博物馆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