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民居陈家老屋,吉祥文化内容丰富!

古民居陈家老屋位于重庆巫山县官阳镇三岔村1社陈家沟,坐南朝北,是一幢清代建筑,单檐二层楼悬山式土木结构,青瓦覆盖。面阔三间,明间大门后退,形成门廊(俗称吞口,为巫山古建筑常见形式),门两边各有一木窗,木窗的窗心成网格状,由纵横木条相交成十字形交叉点和透空正方块,每间隔一个十字形交叉点上,有一朵梅花木雕,在间隔的十字形交叉点的四个角上,又有一块三角木卡在每个角上,三角木的斜线成圆弧形,与其它三个圆弧形相交,形成一个透空的圆,圆心正是那朵梅花,而三角木的中间,有一个柳叶眼,四个柳叶眼相交于十字交叉点上,又构成一朵透空四瓣花,柳叶眼把三角木分成的两部分,又两两相交于木条上,如柿蒂,有四季常青,春光照临之寓意。门廊之上,瓦檐之下,是二楼的板壁前墙,其上部也有一个透空木条花窗,也是以纵横木条相交成十字交叉点和透空正方格为基础,再在方格内进行雕花装饰,与门窗的不同点在雕花上,雕花更繁复,十字交叉点上是柿花,透空格内是如意头,共同组成事事如意的象征意义;在事事如意团纹相交的上下方格内,是回纹木雕,寓世代绵长。

板门的横额上有一对门簪,这对门簪造型别致,顶部如圆珠,根部是荷叶中部荷花瓣,团团包裹着宝珠;门簪上方是一块连绵不断的“卍”万字纹,两者合起来,应为财富连绵,万代流传的寓意。

门枕石的各个立面都有雕刻,有“富贵平安”“长寿平安”“哪叱闹海”“刘海戏金蟾”。仅余的一个抱鼓石的左右立面上也有浅浮雕,分别是“双飞雁”和暗八宝“法轮”。

次间土墙上,有木条方格透空窗,窗心中央是圆盘形透空木雕,圆盘内是双凤朝阳吉祥图案。

门额前有一横梁,横梁上面雕刻有12个图案,横梁与短柱相交的下角上,有缕空草花拐子龙木雕角背。支撑短柱的水平挑枋上,有枝蔓更多的草花拐子浅浮雕。横梁上的12个浮雕,两头各有一簇象征富贵的牡丹和一匹象征马到成功的奔马,其余八个图案分别为手挥五弦、箭不虚发(射箭人和射中的物共二图)、棋无对手、传道授业、大舜耕田、武吉担柴、姜太公钓鱼。这些浮雕木刻,都包含着中国传统故事和文化,寓意深刻。

门廊前三级石梯进入正厅,正厅后壁上有神龛,神龛上是一方装饰精美的神位竖牌,灵位牌立在四柱门楼后面,门楼正中为大门,透过大门看牌中写有朱红楷体“天地君亲师位”,右边写有朱红楷体小字“本音门中历代宗祖位”,左边写有朱红楷体小字“护牲会上牛马二王神位”,下部供的有财神和送子观音雕塑。大门两侧有回纹透空窗,回纹中部各有一木雕蝙蝠,寓双福临门,连绵不断;还有团形透空棱形格心,有树、有鹿、有祥云、有仙鹤夹在其中;门额下方有草花拐子角背,额上是草花拐子双龙戏珠浅浮雕;门额上有俯倾的“祖德流芳”横匾,匾上部是楼,两角有龙拐子挂落,楼的正立面有4个绦环板似的浅浮雕,已损坏,但留有痕迹,应为花草;牌楼顶为船形金元宝造型,为透空双龙戏珠木雕,双龙为草花拐子龙,宝珠上阴刻有涡纹。

陈家老屋的雕刻保存较好,内涵丰富,图案多样,对我们学习借鉴传统文化和雕刻技法,以及研究民风民俗,有较大的帮助。

攀红、挂匾、十姊妹,江南婚俗乐翻天!

执行主编:魏明尧

巫山报社独立拥有或与相关内容提供者共同拥有巫山报社全媒体(巫山报、巫山手机报、巫山网门户网站、融巫山微信公众号、巫山之声微信公号、巫山APP)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视频资料以及页面设计等)的版权或其它知识产权,受我国法律保护。未经巫山报社书面许可,对于巫山报社全媒体所有内容,任何个人、单位不得复制或以其它形式使用,否则,巫山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Hash:1d141928282605bddc85f0043aabf50bae6aafa8

声明:此文由 巫山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