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安英岗岭的古街圩,竟是这样来的!

街,通常所指的意思是,两旁商店较多的道路。圩,则指定期临时交易的场所。街与圩既相通又不同,相通处是二者皆为商业而开。不同处是街上商店日夜固定在此,由坐商随时提供经营服务。而圩则多为游商散户定时拼凑而成。圩可在街道两边摆摊交易,也可另择场地设点经商。但一般来说,有街处必有圩,成圩处多有街。

古往今来,大凡能形成街的道路,都是人口密集之地。不是固有居民多,就是往来行人多。别的地方不说,就说高安南疆英岗岭。英岗岭自古就有一条街,不仅有街,还有圩。而且,至今这条街还在,圩也还在。每逢农历一、四、七,四面八方的远近村民、客商都会来这里“当街”或“当圩”。

英岗岭以前并不是街,也没有圩。最早甚至连村庄都不是,就一座建山脚下的小山岗而已。建山,是英岗岭地区一座海拔最高的山,主峰海拔193.4米。在高安500米以下的23座著名山岭中,建山名列其中。而且建山还不止一峰独秀,它与许多高低不同,大小不一的小山小岭,小岗小堎紧密相连,形成绵延数十公里的蛇状山脉。

俯瞰建山山脉,它在新余市水北镇的边境之村“井塘”、“白泉”二村处突兀而起,以海拔高度为155米的“庙仔山”为头,其身躯由西南向东北的方向,蜿蜒起伏而去,其山脊逐次增高,至建山之巅已达193.4米。然后山脊逐步降低延伸,直至丰城市隍城镇境内收尾。

其实,英岗岭与建山山脉联系得并不紧密。与硕大的建山之岭及绵长的建山之脉相比,英岗岭就如巨蟒旁的一粒小石子,微乎其微。然而,英岗岭的地理位置非同一般。因为,在交通很不发达的古代,无论是高安本地人,还是周边宜丰奉新新建等县的人要南与新余、樟树一带的人互通往来,最便捷的旱路都要经过英岗岭。

高安古时候的路可不像现在这么多,也没现在这么好走。虽然高安乡间的羊肠小径、蛇形牛路数不胜数,而且也“条条大路通罗马”,但对于人生地不熟的外乡人来说,他们所能走的,只有那么一两条大路官道。

远的不说,就以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的高安交通为例,东西南北,就那么几条主干道,也就是俗称的大路,官道。这些大路官道主要是为方便周边新建、奉新、宜丰、上高、新余、清江(今樟树)、丰城7县人员往来而修的。

东面,从新建方向过来的人,须走这样一条大路:经招山、大城、磨子岭、古楼岗、祥符观、漾塘、五口桥,进入高安城;从丰城来的人要经马鞍岭、单家圩(今蓝坊镇)、东门,进入高安县城;

西面,从宜丰方向来的人,则须经村前、斜桥、菜田岗、涌桥、望城岗、七里桥、西门,进入高安县城。从上高来的人须经华阳、石头街、灰埠、上湖、聂圩、南门皮家,进入高安城。

而北面,从奉新方向过来的人,则有两条大路可走,一是近道,经峦岗、姑婆大坵、常家巷、杭桥、莲花山、上庄刘、连锦桥,进入高安县城;一是远道,经六尺桥、伍桥、蔡家、肖坊、村前、斜桥、菜田岗、涌桥、望城岗、七里桥、西门,进入高安县城。

然后,不管东面、西面、还是北面来的人要去新余、清江(樟树),则须从高安县城出发,经南门皮家、樟树聂家、广福庵、横港毛家、六合山、五里谌家、天子岗、太阳圩、英岗岭。如果宜丰、奉新方向来的人不经高安县城,也可直接从村前到杨公圩,再经下塘、到灰埠,再到五里谌家,转高安到英岗岭的大路。

到了英岗岭,要去新余的,则往西去龙城、过下坊,进新余;往东便经青山岭、刘公庙,进清江;也可往南经栗林彭家、南保进清江。如有上高来客去清江、新余,则可从华阳,经杨柳坪(今相城镇)、卢家店(今兴民),到英岗岭。

可以说,英岗岭是古代高安西南隅的一扇重要大门。所以在明清两代,这里就被官府当做边防前哨的岗位之一,派有哨官一名带领精兵一百人并配马匹在此驻守。尤其在太平天国军游弋于高安之时,清政府还一度在英岗岭设立过巡检司,以加强这一带的治安巡视与检查。

不过,在明朝天启(1621-1626)年之前,英岗岭上并没有百姓居住。最早来这里立足谋生的人,无一例外的都选择在了英岗岭下面。比如现今环绕英岗岭的二十多个古老村庄中,前港村算是第一家在英岗岭下开基建宅的。始祖谢仁山于唐代最后一个皇帝执政期间的天佑(904-907年)间,从高安县城世济桥躲难来到英岗岭择址定居。

他首先看中的不是地势高亢的英岗岭,而是拥有大片田土、港溪环绕的前港。三十多年后,谢仁山的一个儿子谢循良眼光深远,趁着周边还没有他人光顾,赶早从前港分出,于南唐初年(937-943年)间在附近的上坑另立新村。到南宋的建炎(1127-1130年)间,谢循良的子孙又赶紧从上坑分出,再辟新址建立了下坑村。

等到南宋的淳祐(1241-1252年)间,高安县城里的谢氏同宗谢明发也想到英岗岭安家时,英岗岭北面山下的大片平原已成谢仁山家族的土地了。谢明发也不敢再远迁他处,就选择了在前港村不远,英岗岭西麓的“鹿岗”上落脚。毕竟这里处于同宗前港村的视野之内,万一有事也好有个呼应。因这里是高安方向翻越英岗岭去龙城、清江、新余的入口,故称“鹿门”。

又过了十多二十年,到南宋咸淳(1265-1274年),一个叫傅季章的石头岗人,也躲难来到了英岗岭。此时英岗岭北面从西到东都是谢姓人的地盘,他一个外姓外乡人,已没了插足之地。正好英岗岭南面隔着消江河的那片土地还没有人涉足,于是他就在英岗岭与消江河南面的一个土堆上建起了云堆傅家。此后,从元朝到明朝,高安县城、周边县域的多个姓氏先民,纷纷来到英岗岭下建村开发,大小村庄相继而起。沉寂千百万年的英岗岭周边也从此热闹起来。

不过,此间的英岗岭地区虽然已由沉寂变得热闹,但始终没人愿意在岭头上立足。毕竟山岭上用水不便,田地不多。所以后来的人只好插空靠边,在捷足先登者们不太愿要的零星地域开基耕耘。于是英岗岭周边又陆续有了“张家山”、“卢家巷”、“塘下”、“双溪”、“港溪”,这类从村名即可知其地貌的新村庄。直到明朝末期,英岗岭周边的河谷平原开发殆尽,大明王朝的气数也将耗尽之时,才有不知是附近张家山分出的,还是从外地迁入的张姓人于明天启年间在英岗岭上建了村。

俗话说,“慢人有慢福”。原本张姓人是没有办法才在英岗岭上立足安家的,可他没有料到,这英岗岭后来的独特地理位置让他尽得临路开店的商机。原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王朝的关注,英岗岭逐渐成为通衢大道的交汇处。大凡高安以北地界的人们,比如杨圩、村前、田南、相城、太阳、灰埠这边的人,以及远自筠州(后来叫瑞州)辖区内的万载、上高、宜丰三县之人要进赣江、入长江、下南洋都得从英岗岭过。而英岗岭以南的人要进高安城也得从英岗岭过。

这下好了,英岗岭自此越发热闹起来了。不说每天人来人往,起码每周都得有个三四天人流不断。而且英岗岭这个地方,从南往北走的旅客,到了这里已是午饭时间,肚子饿了,该停下歇歇足,填填肚子了。而从北往南的客商走到英岗岭天色又晚,不住店歇息是不行了。因此肯定常有旅客向英岗岭上的张家人问饭讨水求借宿。

于是,商机来了。张家人索性临路开店,做起生意来。日子一长,远近村民见有利可图,便也来凑热闹,你搭个棚,我摆个摊,脑瓜灵活胆子大的干脆举家迁到这里建房开店。你在路南做一栋商铺,我在路北建一间店面,久而久之,商户越来越多,店铺越做越密,最终形成一条小街。从此,英岗岭上常年有店定期赶圩的规律也形成了。

小街街道呈“丫”字形布局,分长短两街。短街北起高安经龙城到新余的官道,从万寿宫前经过再接长街。长街则西从高安到新余的官道起步,东与临江到高安的官道相接。大概总长300来米。一条青石板铺就的街道,随着岭上的坡度起伏,蜿蜒着在两边房屋的夹缝中伸向远方。

长街的两端,分别建有一座门坊,这是古代人为了防盗用于封锁街道的。每当深夜,人们把坊门关闭,外人便无法进入街道。街道两旁的店铺,都是明清时代最流行的赣派建筑。屋内木柱架梁,屋外三面砖墙,屋顶黑色瓦盖,两边还有突出屋顶的翘角风火墙。屋的正面则以木板当墙,白天卸下可做生意,晚上拼起可当墙板。

街上的商户,大多以本地村民为主,在没有兴商成街之前,英岗岭上大概只有张家一姓,后来岭下周边的谢、卢、孙、邹先后加入,英岗岭便成了五姓之街了。街上经营的项目,大致也以百姓日常居家所需物品为主,诸如油盐酱醋茶之类的。当然更有为过往客商所需的酒肆茶庄客栈饭馆之类的营生。例如大革命时期曾任英岗岭第一届苏维埃政府主席的谢邦十在街上开的就是一家小饭店,店名叫做“双和馆”。

在万寿宫旁,还开有一家本地土豪经营的娱乐店,叫“逍遥别馆”。无论是否圩日,逍遥馆里总是座无虚席,吃、喝、嫖、赌,好不快活。而每逢农历的一、四、七日,远近村民都会带上自家的农副产品甚至赶着牛羊提着鸡鸭到这里来赶集交易。八月初一至初四的万寿宫庙会更是吸引百里之众,热闹非凡。

别看英岗岭远离县城,但长期以来,这里一直是高安有名的农村集贸市场之一。也正是远离县城,才使英岗岭这个边远小岭的街圩长盛不衰,即使在现代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英岗岭的传统圩日还是照样延续,熙熙攘攘。

本文完

本文经作者授权,转载自谢华平老师开设的公众号“高安寻古”(微信号:gaoanxungu),这是一个专为高安人寻根问祖、访古探幽、思乡怀旧而设的公众号。

投稿请邮件发至:admin@igaoan.com

Hash:97faa3d72e8ad1e6761eadc7e401c0c43cef7bbc

声明:此文由 中国高安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